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荏苒,杨晓莉的教师生涯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也许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的使命。她关爱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学困生,用真情和爱心浇灌着每一棵幼苗,学生称她是慈母;她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用大爱铸就崇高的师德,教师们称她“最美女教师”。她说,“对教育的爱、对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是永恒的,只有始点,没有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的这句话是对她最好的诠释。
“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谁”
于单亲家庭的学生而言,她是慈母。杨晓莉说:“只要学生能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健康成长,我苦一点累一点,也是值得的。”每每提及班里的“特殊”学生,她内心酸楚,那些画面仿佛戳中了她心里最温柔的痛处。
新生何小梅是房县来的转校生,家庭贫困,在呵气成冰的寒冷天气里身着一件单衣,冻得瑟瑟发抖。杨晓莉通过细心询问之后了解到,何晓梅的父亲是残疾人,生活难以自理,母亲自她五岁就去世了。家庭的不幸使得她生活艰难,在麻纺厂上班的姐姐心生怜悯,才把她接到丹江口来上学。杨晓莉听闻后,内心难受,当天中午就来买棉袄、毛衣、鞋子等衣物让何小梅换上。自那以后,何小梅仿佛又有了一个母亲,在生活上,杨晓莉对她加倍关心照顾,嘘寒问暖,给她买早点,送钢笔字帖;在学习上,她本着一个班主任的责任心对她耐心辅导,严格要求。何小梅的学生生活,自此温暖了起来。
父母离异的宋清,和捡废品的奶奶相依为命,勉强度日。因为过早经历家庭变故,还是小女生的她整日沉默寡言,一张稚嫩的小脸上总是出现不符合她年龄的忧郁神色。杨晓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琢磨着,要帮助宋清度过这种爱的缺失阶段。于是,她从一点一滴中做起:课堂上,杨晓莉会时不时以关切的目光看她一眼;回答问题对了,带头用掌声鼓励她;答错了,也没有批评,而是报以宽容的微笑……一次次地赞赏、鼓励、关爱、问候,让小宋清敏感的心开始感觉到来自老师无声的关怀,慢慢变得开心起来。同学们玩耍的身影中开始有了她小巧的身姿,因为爱好写作,她被同学们称为班上的“小才女”,作文得到全班同学的喝彩。不仅如此,她还成为了班里学生的榜样,学习她怎样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如何克服困难。看到宋清的转化,杨晓莉从心底里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谁;谁付出爱心,谁就赢得了教育。”这段看似浅显易懂的话却包含着杨晓莉的真诚师心,她懂得离异家庭孩子的无助和渴望,用爱心和行动呵护感化每一个孩子,让学生得到温暖,找回快乐。
“只要是我班上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对留守学生来说,她是恩师。留守学生因为长期远离父母,亲情的缺失造成他们的生活习惯差、意志薄弱、心理脆弱。杨晓莉的班上有20名留守学生,对待这部分学生,她首先进行调查,建立档案资料,以此来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兴趣爱好、心理状况,然后经常性地与他们谈心、交流,在帮助学生的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度。
留守学生杨雄是一名从外班转入的学困生,性格古怪,不服管教。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照顾他生活起居的爷爷管教方法粗暴,动辄打骂。因为缺少关爱,他慢慢变得孤僻而叛逆,甚至仇视一切。了解情况之后,杨晓莉经常找他谈心,处处关心、鼓励他。杨雄发脾气时,她像母亲一样安抚他,让他冷静;杨雄取得进步时,她便大力表扬,给予鼓励;杨雄有心事,她便当一个倾听者,耐心听他诉说。她还主动与杨雄的父母取得联系,督促他们与孩子多联系,多沟通,以此化解杨雄的心结。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叛逆少年杨雄成了班里的“阳光男孩”。
学生杨磊因为缺少家庭的温暖,性格倔强,经常在班里惹是生非,每天都不修边幅。有一天晚上,他打电话称书包丢了,想退学。杨晓莉让他先不要放弃学业,坚持读书学习,并告诉他:“老师会想办法。”第二天早上,杨磊便收到了崭新的书包和学具。杨晓莉看了一眼他脏兮兮的衣服,笑着对他说:“把你的脏衣服用塑料袋装好带到学校,老师给你洗,你的脏衣服老师以后全包了。”杨磊的眼眶湿润了,他意识到自己过去的不足,并对老师表态:“我一定要刻苦学生,为班集体争光,报答恩师的爱心。”
留守儿童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教育的问题,更是一个新的社会问题。30年来,杨晓莉帮助200多名留守学生顺利读完了小学,她力求“班级的留守儿童无一失学,只要是我班上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她工资不高,手头并不宽裕,但却尽力给予留守儿童、困难学生资金支持。在她的爱和温暖下,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大提高了,他们跟着老师成长、成人。有些学生在毕业多年后仍然铭记她的温暖教导,甚至在痛失亲人的时刻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位不求回报的恩师。她的学生说:“老师,你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责任心!我们将来走上社会也要做一名像您一样有爱心、有责任心、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作为班主任,她懂童心、知童趣、崇尚师德,力求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
“学生能记住我的名字,这便是我最大的荣耀”
在班级学生而言,她是表率。班级管理工作中,杨晓莉时刻注重言传身教,她把班级管理经验概括为:尊重、表扬、关爱、垂范。多年的教学生涯让她明白,教师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
她时刻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无论是课堂上还是下课后,她都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点滴言行的影响,给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每周一升旗仪式穿校服时,她就衣着端装大方;要求学生升旗仪式保持安静,站得笔直,她也一定不与其他老师交谈,保持站姿;当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她没有指手划脚,怕累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当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她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当要求学生不乱丢垃圾,她首先做到见到垃圾主动拾起……
她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真挚、深切、炽热的爱去关心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性格特点,注意把准学生的脉搏,逐个地做思想工作。用尊重唤醒学生的良知;用表扬点燃他们的思想火花;用关心扬起他们前进的风帆;用信任鼓起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的勇气;用“身教”给他们强烈的感染。
杨晓莉的耕耘并没有白费,她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在各项评比中成绩优秀:学年综合素质考评测试,她的语文学科年级第一;在学校开展的养成教育班级评比中,杨晓莉的班总是榜上有名;她指导的学生作文获得省级科技奖、奥运会征文奖,并刊发在《小学生阅读与写作》上;她班里的学生郑书炎、饶彩尼分别获得十堰市和丹江口市优秀学生称号。
杨晓莉说,“只有爱护学生,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时刻用这句话鞭策自己。她被丹江口市市委、市政府、教育局评为“第二届水都名师”,丹江口市首届中小学二星级教师,丹江口市优秀教师,并多次被评为十堰市优秀班主任。
谈及今后的工作规划,她说:“人们常说付出总有回报,但我的付出不求回报,学生能记住我的名字,这便是我最大的荣耀。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诚挚的爱耕耘教育这片热土,用爱心去塑造学生幼小的心灵。”杨晓莉用无声的师爱温暖了学生,以一己之力撑起了留守学生的半边天。
(作者单位:丹江口市实验中学)
(见习编辑 周小益)
“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谁”
于单亲家庭的学生而言,她是慈母。杨晓莉说:“只要学生能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健康成长,我苦一点累一点,也是值得的。”每每提及班里的“特殊”学生,她内心酸楚,那些画面仿佛戳中了她心里最温柔的痛处。
新生何小梅是房县来的转校生,家庭贫困,在呵气成冰的寒冷天气里身着一件单衣,冻得瑟瑟发抖。杨晓莉通过细心询问之后了解到,何晓梅的父亲是残疾人,生活难以自理,母亲自她五岁就去世了。家庭的不幸使得她生活艰难,在麻纺厂上班的姐姐心生怜悯,才把她接到丹江口来上学。杨晓莉听闻后,内心难受,当天中午就来买棉袄、毛衣、鞋子等衣物让何小梅换上。自那以后,何小梅仿佛又有了一个母亲,在生活上,杨晓莉对她加倍关心照顾,嘘寒问暖,给她买早点,送钢笔字帖;在学习上,她本着一个班主任的责任心对她耐心辅导,严格要求。何小梅的学生生活,自此温暖了起来。
父母离异的宋清,和捡废品的奶奶相依为命,勉强度日。因为过早经历家庭变故,还是小女生的她整日沉默寡言,一张稚嫩的小脸上总是出现不符合她年龄的忧郁神色。杨晓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琢磨着,要帮助宋清度过这种爱的缺失阶段。于是,她从一点一滴中做起:课堂上,杨晓莉会时不时以关切的目光看她一眼;回答问题对了,带头用掌声鼓励她;答错了,也没有批评,而是报以宽容的微笑……一次次地赞赏、鼓励、关爱、问候,让小宋清敏感的心开始感觉到来自老师无声的关怀,慢慢变得开心起来。同学们玩耍的身影中开始有了她小巧的身姿,因为爱好写作,她被同学们称为班上的“小才女”,作文得到全班同学的喝彩。不仅如此,她还成为了班里学生的榜样,学习她怎样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如何克服困难。看到宋清的转化,杨晓莉从心底里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谁;谁付出爱心,谁就赢得了教育。”这段看似浅显易懂的话却包含着杨晓莉的真诚师心,她懂得离异家庭孩子的无助和渴望,用爱心和行动呵护感化每一个孩子,让学生得到温暖,找回快乐。
“只要是我班上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对留守学生来说,她是恩师。留守学生因为长期远离父母,亲情的缺失造成他们的生活习惯差、意志薄弱、心理脆弱。杨晓莉的班上有20名留守学生,对待这部分学生,她首先进行调查,建立档案资料,以此来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兴趣爱好、心理状况,然后经常性地与他们谈心、交流,在帮助学生的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度。
留守学生杨雄是一名从外班转入的学困生,性格古怪,不服管教。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照顾他生活起居的爷爷管教方法粗暴,动辄打骂。因为缺少关爱,他慢慢变得孤僻而叛逆,甚至仇视一切。了解情况之后,杨晓莉经常找他谈心,处处关心、鼓励他。杨雄发脾气时,她像母亲一样安抚他,让他冷静;杨雄取得进步时,她便大力表扬,给予鼓励;杨雄有心事,她便当一个倾听者,耐心听他诉说。她还主动与杨雄的父母取得联系,督促他们与孩子多联系,多沟通,以此化解杨雄的心结。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叛逆少年杨雄成了班里的“阳光男孩”。
学生杨磊因为缺少家庭的温暖,性格倔强,经常在班里惹是生非,每天都不修边幅。有一天晚上,他打电话称书包丢了,想退学。杨晓莉让他先不要放弃学业,坚持读书学习,并告诉他:“老师会想办法。”第二天早上,杨磊便收到了崭新的书包和学具。杨晓莉看了一眼他脏兮兮的衣服,笑着对他说:“把你的脏衣服用塑料袋装好带到学校,老师给你洗,你的脏衣服老师以后全包了。”杨磊的眼眶湿润了,他意识到自己过去的不足,并对老师表态:“我一定要刻苦学生,为班集体争光,报答恩师的爱心。”
留守儿童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教育的问题,更是一个新的社会问题。30年来,杨晓莉帮助200多名留守学生顺利读完了小学,她力求“班级的留守儿童无一失学,只要是我班上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她工资不高,手头并不宽裕,但却尽力给予留守儿童、困难学生资金支持。在她的爱和温暖下,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大提高了,他们跟着老师成长、成人。有些学生在毕业多年后仍然铭记她的温暖教导,甚至在痛失亲人的时刻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位不求回报的恩师。她的学生说:“老师,你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责任心!我们将来走上社会也要做一名像您一样有爱心、有责任心、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作为班主任,她懂童心、知童趣、崇尚师德,力求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
“学生能记住我的名字,这便是我最大的荣耀”
在班级学生而言,她是表率。班级管理工作中,杨晓莉时刻注重言传身教,她把班级管理经验概括为:尊重、表扬、关爱、垂范。多年的教学生涯让她明白,教师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
她时刻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无论是课堂上还是下课后,她都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点滴言行的影响,给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每周一升旗仪式穿校服时,她就衣着端装大方;要求学生升旗仪式保持安静,站得笔直,她也一定不与其他老师交谈,保持站姿;当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她没有指手划脚,怕累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当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她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当要求学生不乱丢垃圾,她首先做到见到垃圾主动拾起……
她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真挚、深切、炽热的爱去关心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性格特点,注意把准学生的脉搏,逐个地做思想工作。用尊重唤醒学生的良知;用表扬点燃他们的思想火花;用关心扬起他们前进的风帆;用信任鼓起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的勇气;用“身教”给他们强烈的感染。
杨晓莉的耕耘并没有白费,她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在各项评比中成绩优秀:学年综合素质考评测试,她的语文学科年级第一;在学校开展的养成教育班级评比中,杨晓莉的班总是榜上有名;她指导的学生作文获得省级科技奖、奥运会征文奖,并刊发在《小学生阅读与写作》上;她班里的学生郑书炎、饶彩尼分别获得十堰市和丹江口市优秀学生称号。
杨晓莉说,“只有爱护学生,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时刻用这句话鞭策自己。她被丹江口市市委、市政府、教育局评为“第二届水都名师”,丹江口市首届中小学二星级教师,丹江口市优秀教师,并多次被评为十堰市优秀班主任。
谈及今后的工作规划,她说:“人们常说付出总有回报,但我的付出不求回报,学生能记住我的名字,这便是我最大的荣耀。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诚挚的爱耕耘教育这片热土,用爱心去塑造学生幼小的心灵。”杨晓莉用无声的师爱温暖了学生,以一己之力撑起了留守学生的半边天。
(作者单位:丹江口市实验中学)
(见习编辑 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