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1-2021年,整整一百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起源均来自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
日前,高新区浒墅关模型手作艺人吴连男根据历史资料照片,以1:50完成了南湖红船的复刻。整艘仿真模型以实木打造,设计了90多个零件,通过榫卯结构拼装,真实再现了南湖红船的形制,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重现钞关,复刻浒墅关运河段缩微场景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吴连男准备了一份大礼,根据清代画家王翚所绘的《康熙南巡图》,复刻浒墅关运河段缩微场景。
扼守苏州西面门户,浒墅关自古商贸繁盛,明清时期成为全国七大钞关之一。如今的浒墅关,商贸企业密布,大运河文化如火如荼。江南运河钞关,重焕时代风华。
大约在两年前,吴连男就开始构想,制作浒墅关运河段缩微景观,初始底稿以清代道光年间编撰的《浒墅关志》文字描述为图景,后考虑到晚清时运河钞关已式微,且彼时浒墅关老镇区域范围过大等因素,吴连男推翻了之前的构想,决定以《康熙南巡图》为底稿,重现浒墅关运河繁华盛景。
《康熙南巡图》展现的是清代中期的运河风貌,此时正是运河钞关最兴盛时期,最易展现浒墅关钞关的繁华盛景。
吴连男将把运河竹青桥至文昌阁一段浓缩在长5米,宽1.8米,面积9平方米的底板上,这块区域涉及运河十景中三景,昌阁风桅、浮桥夜月、南河榆荫整个场景再现。务求高度还原画作,这件缩微作品中大小各异船只计55条,人物近500个,房屋300多栋,沿运河由北往南涉竹青桥、南津桥、张家桥、兴贤桥等4座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缩微场景的核心区将重现钞关运行的整个流程。各路商船在浮桥外纷纷泊岸,船主登上码头,穿过连廊街巷,两个迂回便来到街巷后气宇轩昂的关署,穿过照墙来到国计堂大堂,缴纳税费后再一路回到船上,然后浮桥升起,商船随即驶离浒墅关赶往下一站。
突破难题,加快作品制作进度
在制作过程,吴连男遇到最棘手的难题是人物处理。原本打算场景人物以泥人制作,后来一打听,捏一个泥人就要几十块,总共500多个人物成本无法负担,而且人物太小,泥人制作很可能无法达到作品效果。怎么办?吴连男前后琢磨了数月,他自学电脑软件,将人物复刻至板材,然后根据画中服装色彩,进行调色上色。成品完成后,连苏州工艺美院的专家都啧啧称赞,不仅成本降下来了,而且神态动作惟妙惟肖,与整个场景协调相融。
在难题迎刃而解后,作品的推进速度显著加快,吴连男计划今年国庆节期间公开展示这件作品。为了赶上10月的出品期,他最近还请上了“外援”。苏州工艺美院艺术社团的同学们将协助他,拼装缩微场景中数百栋房屋的屋顶瓦片,并为场景中近500个人物上色。他甚至还收了一名有同好的徒弟,只为着数月后的大“工”告成。
千年钞关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在浒墅关,和吴连男一样热爱文化、传承文化的人不在少数。
走进浒墅关草席制作技艺传承人施永赳的家,一捆捆草垛、一沓沓草席映入眼帘,空气中散发着席草特有的清香。在房间一角,摆放着一台木制织席机。“关席就是在这样的织席机上,一根根茎穿、一根根草压,打出来的。”施永赳说。
关席编织,有选料、劈麻、调筋、添草、压扣、抬扣、落扣等工艺流程,打一条席往往需要花七八个小时。施永赳说:“要成为打席能手,织出高品质的关席,至少打上百条席子才能练就。”
浒墅关将原生态民俗与传统智慧、历史体验与现代生活、运河文化遗存保护与文化服务相结合。如今,全镇集聚起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6个,苏州图书馆分馆9个,文物保护点及老旧建筑打卡点15处;建有苏州东吴博物馆、草席文化馆等。
“我们力求把江南运河钞关的民间记忆与百姓创造融入现实生活中,以文化复兴引领乡村振兴,进一步彰显运河文化魅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协同发展体系。”浒墅关镇相关负责人说。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流淌千年的大运河,连接南北,沟通世界。这是一张“活化”的文明地图,因运河而诞生了灿烂的运河文化。
吴连男希望,以这件不同寻常的浒墅关运河段缩微景观作品,再現浒墅关钞关的繁华盛景和运河文化对这座江南古镇的熏染,用作品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让运河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日前,高新区浒墅关模型手作艺人吴连男根据历史资料照片,以1:50完成了南湖红船的复刻。整艘仿真模型以实木打造,设计了90多个零件,通过榫卯结构拼装,真实再现了南湖红船的形制,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重现钞关,复刻浒墅关运河段缩微场景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吴连男准备了一份大礼,根据清代画家王翚所绘的《康熙南巡图》,复刻浒墅关运河段缩微场景。
扼守苏州西面门户,浒墅关自古商贸繁盛,明清时期成为全国七大钞关之一。如今的浒墅关,商贸企业密布,大运河文化如火如荼。江南运河钞关,重焕时代风华。
大约在两年前,吴连男就开始构想,制作浒墅关运河段缩微景观,初始底稿以清代道光年间编撰的《浒墅关志》文字描述为图景,后考虑到晚清时运河钞关已式微,且彼时浒墅关老镇区域范围过大等因素,吴连男推翻了之前的构想,决定以《康熙南巡图》为底稿,重现浒墅关运河繁华盛景。
《康熙南巡图》展现的是清代中期的运河风貌,此时正是运河钞关最兴盛时期,最易展现浒墅关钞关的繁华盛景。
吴连男将把运河竹青桥至文昌阁一段浓缩在长5米,宽1.8米,面积9平方米的底板上,这块区域涉及运河十景中三景,昌阁风桅、浮桥夜月、南河榆荫整个场景再现。务求高度还原画作,这件缩微作品中大小各异船只计55条,人物近500个,房屋300多栋,沿运河由北往南涉竹青桥、南津桥、张家桥、兴贤桥等4座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缩微场景的核心区将重现钞关运行的整个流程。各路商船在浮桥外纷纷泊岸,船主登上码头,穿过连廊街巷,两个迂回便来到街巷后气宇轩昂的关署,穿过照墙来到国计堂大堂,缴纳税费后再一路回到船上,然后浮桥升起,商船随即驶离浒墅关赶往下一站。
突破难题,加快作品制作进度
在制作过程,吴连男遇到最棘手的难题是人物处理。原本打算场景人物以泥人制作,后来一打听,捏一个泥人就要几十块,总共500多个人物成本无法负担,而且人物太小,泥人制作很可能无法达到作品效果。怎么办?吴连男前后琢磨了数月,他自学电脑软件,将人物复刻至板材,然后根据画中服装色彩,进行调色上色。成品完成后,连苏州工艺美院的专家都啧啧称赞,不仅成本降下来了,而且神态动作惟妙惟肖,与整个场景协调相融。
在难题迎刃而解后,作品的推进速度显著加快,吴连男计划今年国庆节期间公开展示这件作品。为了赶上10月的出品期,他最近还请上了“外援”。苏州工艺美院艺术社团的同学们将协助他,拼装缩微场景中数百栋房屋的屋顶瓦片,并为场景中近500个人物上色。他甚至还收了一名有同好的徒弟,只为着数月后的大“工”告成。
千年钞关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在浒墅关,和吴连男一样热爱文化、传承文化的人不在少数。
走进浒墅关草席制作技艺传承人施永赳的家,一捆捆草垛、一沓沓草席映入眼帘,空气中散发着席草特有的清香。在房间一角,摆放着一台木制织席机。“关席就是在这样的织席机上,一根根茎穿、一根根草压,打出来的。”施永赳说。
关席编织,有选料、劈麻、调筋、添草、压扣、抬扣、落扣等工艺流程,打一条席往往需要花七八个小时。施永赳说:“要成为打席能手,织出高品质的关席,至少打上百条席子才能练就。”
浒墅关将原生态民俗与传统智慧、历史体验与现代生活、运河文化遗存保护与文化服务相结合。如今,全镇集聚起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6个,苏州图书馆分馆9个,文物保护点及老旧建筑打卡点15处;建有苏州东吴博物馆、草席文化馆等。
“我们力求把江南运河钞关的民间记忆与百姓创造融入现实生活中,以文化复兴引领乡村振兴,进一步彰显运河文化魅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协同发展体系。”浒墅关镇相关负责人说。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流淌千年的大运河,连接南北,沟通世界。这是一张“活化”的文明地图,因运河而诞生了灿烂的运河文化。
吴连男希望,以这件不同寻常的浒墅关运河段缩微景观作品,再現浒墅关钞关的繁华盛景和运河文化对这座江南古镇的熏染,用作品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让运河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