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松 畅谈15年寻找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的经历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q8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初的寻找,完全是出于对人物的兴趣和探求未知的欲望。”15日,冯雪松在珠海阅潮书店聊起自己花15年写《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时说:“随着了解的深入,不知不觉变成了对于一种高尚精神的认同和追随。”
  方大曾是“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曾被业界人士称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冯雪松是中国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著有《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他在2000年访问方大曾胞妹方澄敏后,拍摄制作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其后又花费了15年光阴收集资料,于口前出版了该部作品。
  据介绍,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方大曾以“中外新闻学社”摄影记者及《大公报》特聘战地记者身份,第一时间赶到战火纷飞的前线,用笔和相机为武器,向社会传递着抗战的信息,他拍摄的照片被大量采用,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的发表一时广为人知。当年9月18日,他在河北蠡县发出《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后失踪,范长江曾撰文《忆小方》以示怀念。
  “找到哥哥是方澄敏一生的期盼。”冯雪松举起一张照片说:"60多年来,她个人命运门经逆转,仍然不肯放弃寻找哥哥的念头。”随后他又举起另一张照片说,方大曾的母亲并不相信儿子的失踪,直到1969年去世,她至死都不肯搬离老宅。
  冯雪松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见到方大曾留下的装底片的盒子时的感受,坦言“就像朝圣的感觉。我们试图依照他的最后旅程,解读抗战初期一个人的命运和一个国家的遭遇。”
  冯雪松表示,方大曾与同时代的摄影家不同,方大曾不是为了满足沙龙里的显贵对风花雪月的痴迷,而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他不仅留下珍贵的照片,更留下许多与之相伴的珍贵文字。
  2000年冯雪松和摄制组奔走在保定、石家庄、大原、大同、蠡县等地,用镜头一路追随方大曾“最后的生命时光”。冯雪松在保定地方志办公室引见下,采访到13岁时目睹日军屠杀的见证者王逸民等6人。大家分析,日军在1937年9月24、25日在古城保定屠杀2000多人时,根据方大曾北上采访路线和计划,其有可能在保定遇难。“他的足迹频奔于战斗猛烈的前沿,观察和拍摄,却极少提及自己的处境和危险,这一点和罗伯特·卡帕有极大的不同。”冯雪松说,方大曾具备成为永远话题的所有要素,他的精神超越时代,历久弥新,他的神秘失踪和传奇经历,鼓励后辈不断探索,不断发现。
  “寻找”战地记者方大曾
  他的名字叫方大曾,报道“卢沟桥事变”第一人。1937,他担任上海《太公报》战地特派员,在河北蠡县寄出《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之后,消失在前线,成为抗口战争中以身殉国的第一名战地记者。他用25年短暂光阴,写就了一个人生传奇,被誉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
  他出生于外交官之家,原本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却选择了那个动荡年代最奔波的职业——记者;
  他爱好摄影,自小就有价值7块大洋的相机,但镜头却很少对准亲朋好友,拍摄更多的是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
  他大学毕业后,发起成立“中外新闻学社”,赴绥东战场采访,出乎意料地给家里寄回一张戎装照片——“母亲大人存念”,似在宣告:要将生命注入新闻事业;
  方大曾留给世人的,除了837张黑白底片,还有散见于国内外各大报刊上的通讯、摄影作品。今天,我们“寻找”我们的前辈,不仅仅是缅怀一位英勇的战地记者,更是向他那悲天悯人的崇高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牺牲精神致敬。
  “‘卢沟桥事件’发生后,新闻界之到长辛店来者,尚以记者为第一人……无疑的,卢沟桥又在对抗了。记者以发稿关系,又必须当日返平,但战争既有复起,卢沟桥自然不能通过,不得已乃沿永定河西岸绕道门头沟路线返平……这条路很少有人走,所以我这不速之客颇易引起他们的误会,我又曾遇到一个兵,从侧面五十米远的高粱田里跑出来,并立刻做卧倒的姿势用枪口瞄准我,喊一声‘站住!’我停住,告诉他我的来历和去向,他才叫我离他很远的走过去,但是他仍用枪口向着我,直到我的背影在前途中消逝之后……”(节选自方大曾《卢沟桥抗战记》)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方大曾第一时间从北平市区前往户沟桥、长辛店采访、拍照;11日至22日,方大曾在家里写出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23日,稿件和照片寄出;8月1日,《世界知识》杂志刊出。
  “我们都是记者出身,但被枪指着离开的人并不多。”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纪录片导演、《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的作者冯雪松,口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想,这是战地记者才有的‘专利’,方大曾的经历和匈牙利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如出一辙。”
  报道爱国救亡运动
  1912年7月13日,方大曾生于北平。父亲方振东,“译学馆”毕业,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在妹妹方澄敏眼里,哥哥身材高大,脸色红润,眼睛明亮,好像天天都是乐呵呵的,精力充沛,不知疲倦。
  他童心未失,禀性活泼,喜欢同孩子们在一起。当朋辈们看到他一个大个子出现在欢蹦乱跳的小人群中时,就情不自禁地唤他“小方”。“方者,刚正不阿也;小则含有谦逊之意,正是为人处世之道,我就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于国于民有用的人。”方大曾如是说。
  1929年8月,就读北平市立第一中学的方大曾,发起并组织了中国北方第一个少年摄影社团,即“少年影社”,并举行公开展览。当时,他的一位同学李续刚因进行革命活动被反动学校当局挂牌开除,方大曾为了抗议,也为了留下历史见证,把那张布告拍下了。自此,方大曾逐渐懂事起来。
  那对,有不少摄影沙龙,弥漫着类似改良国画或时装照的风格,方大曾自觉难以融入。他更愿意将相机镜头对准船夫、纤夫、矿工。方家门口不远处是个人力车集散地,洋车都停在那儿,但方大曾从来不坐洋车,却会给车夫拍照。
  1930年,方大曾考入北平中法大学经济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加入“反帝大同盟”,并参与编写“反帝大同盟”的机关报《反帝新闻》。   1932年,从天津南开中学来了另一名“反帝”的成员,名叫常钟元(即著名诗人方殷)。方大曾和他共同主编《少年先锋》周刊,从编稿、写稿、印刷、校对到发行,都由两人包办。方家也成为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学生们的接头地点。
  1933年8月,方大曾从报上读到一条19人被捕的消息,其中有方殷。他急坏了,到处探听方殷的住地,打听到之后,立即跑去把全部革命书刊以及抗日救亡的文件、传单等予以清理,以致后来警宪去搜查时,一无所获。
  1934年,方大曾大学毕业,先后在京津两市开展救亡工作活动。1935年,他与吴寄寒、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周勉之等进步青年知识分子成立“中外新闻学社”。他本人担任摄影记者,活动“版图”也从天津延伸到唐山、北戴河、秦皇岛一带。
  1935年“一二·九”运动,因为身材高大、头发微黄,方大曾一度被警察误认为是外国记者,还冲他喊“你别跟他们一块搅和”。可是,凡是学生运动,方大曾每每参加。他跟着学生游行队伍,跑前跑后地拍照。
  以相机和笔为武器
  1936年11月,绥远抗战的炮声打响后,方大曾即到前线采访。这次长达43天的行程,他全面报道绥远抗战,用相机和笔为武器,将前线的消息及时传递到后方,写出《兴和之行》、《从集宁到陶林》、《绥东前线视察记》等稿件。同时,他的图片和报道,引起当时新闻业界范长江、陆诒等人的重视。
  1937年,七七事变后,方大曾于7月10日离家前往卢沟桥,顺利完成采访后回到北平,写出《卢沟桥抗战记》。
  28日下午3点,日军两架飞机从长辛店上空投掷炸弹。当时,方大曾正在那里采访,同行的《实报》记者宋致泉回忆:“炮声震耳欲聋……小方跑在最前边拍摄平汉路上的将士。”
  在《忆小方》里,著名记者范长江写道:“他的工作情绪愈来愈高涨,身体也愈来愈结实。北方的夏季,他穿着短裤衬衣,自己带着他的小箱子行李,在平汉路前线不断地突击。他那诚挚、天真、勇敢、温和的性格,博得各方面的好感。平津陷落之后,我回到了上海,后来接到他从北方来信说:‘我的家在北平陷落了!我还有许多摄影材料工具不能带出来,我现在成为无家可归的人了!我想找一家报馆做战地记者,请你为我代找一岗位。’那时上海《大公报》正需要人,就请他担任平汉线工作……他于是开始为上海《大公报》写通讯。”
  8月8日,日军在北平举行“入城式”。有家不能回的方大曾,迂回在长辛店、良乡、保定一带,行踪和报道随着战事而动。在保定,风闻八路军挺进热河,他急急地赶去采访,因消息不准才作罢。
  “汤恩伯,这个铁汉子,他不要命了……瘦得像‘鬼’一样,烈日把脸晒出焦黑的油光,那件衣领……已经特别的肥大了,大得足足能伸入一只手去…兵士们见到这样一个人,猛然间是认不得他是谁了。‘噢,这是军长’。……”小方在《血战居庸关·“铁汉”之泪》中这样描写十三军军长汤恩伯,他的稿子仿佛能把读者带到抗日前线,闻得到战火里的硝烟味。
  9月12日,方大曾折回平汉线北段采访。18日,涿州沦陷。当时,保定吃紧,方大曾被迫退到保定东南的蠡县,并于18日当天寄出通讯《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同时寄信给邯郸的亲属,表示要继续北上采访。《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于30日在上海《大公报》刊出后,报社、家人和好友就再也没有小方的消息。
  同年11月8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在上海山西路南京饭店成立。范长江说,如果小方在,他一定会来的。
  “或许,小方早就为当战地记者,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冯雪松说。
  1999年,冯雪松在办公室的一堆传真里,偶然接触到“方大曾”这个名字。从一纸传真到一部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再到近日出版的《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冯雪松和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用了整整15年寻找小方。
  “他作为一个优秀的战地摄影记者的故事,让我感动。从那时开始,我就慢慢寻找他的踪迹。”冯雪松说,“从最初对人物命运的探寻,到后来为他的精神折服,最后到追随他的理想。打动我的,除了他的才华,更有他‘铁肩担道义’的情怀。”
  方大曾的遗物,最珍贵的莫过于留存在家的837张底片,历经沧海桑田,依然得以完整保留。
  “单靠一张照片,如果不加文字说明,是没办法传递信息的。如果方大曾没有一定的文字写作技巧,他就没有办法传播要表达的信息。他是一个好的摄影师,也是一个好的写手,只有这两者加在一起,才会受到欢迎,甚至影响深远,这也是罗伯特·卡帕、方大曾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著名记者唐师曾说,他们都是有一技之长的硬汉,他们不屈服于金钱和暴力,就是出于自身的良知,用知识和道德做判断,他们具有同样高尚的品格。
  也许,“寻找”方大曾的道路,依旧漫长;也许,我们的寻找只是对牺牲的前辈的一种纪念。不管怎样,希望方大曾的故事和作品能为更多人了解,因为他本身就是中国战地新闻报道史上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
其他文献
3月17日,清华大学迎来了一位女性——哈佛大学校长凯瑟琳·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年近七旬的她,依旧是标志性的利落短发、一袭黑衣以及珍珠耳环项链。演讲中,她关注环境保护,关注未来一代的创新能力培养。  福斯特,1947年生,1975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洲文明专业博士,后留校任教。2007年开始任哈佛大学校长。她还是一位历史学家,著作有《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创新之母:美国内战南方蓄奴州妇
期刊
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是很多人童年的一个梦,但真正能把梦搬到现实中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你真得佩服这位英国姑娘的勇气。与徒步、自行车旅行不同,29岁的莎拉要用更具挑战性的人力皮划艇来环游世界,并且她已经完成了足够让人叹为观止的旅程。  2012年,莎拉被迫放弃了最初的一场横跨太平洋的旅行,当时她被热带风暴侵袭,被日本的海上保安厅巡视船救起才得以保命。  牛津高才生迷上了皮划艇  “非常非常高兴我与
期刊
他是一位仁慈的医者,为了贫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重获新生,他发起“大爱救心”活动。7年多来,他先后80余次下乡义诊,行程20余万公里,足迹遍布广东、云南、贵州、湖南、西藏、新疆、江西等10个省(区),涉及汉、藏、回、维吾尔等28个民族,受访贫困家庭超过5万户,成功为7000余名贫困家庭患儿实施手术,减免医疗费用超过1亿元。  他也是个“疯狂”的医生,“难度太大、无法手术”的诊断从不会让他望而却步。他
期刊
在我五十多年的军事摄影生涯中,先后为开国将帅拍摄了数千张照片,受到过他们的赞誉,也遇到过一些麻烦,还曾受到过批评。例如抗美援朝时我作为战地记者给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拍照时,就受到过他的拒绝和严厉批评,但我回想起来却对彭老总肃然起敬。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保家卫国。在我眼里,人民志愿军是世界上最好的兵。也正是为了把这些最可爱的人的身影留存下来,我才留在那硝烟滚滚的战场上。彭德怀怕出名是
期刊
苏州沧浪街道西美社区“幸福兵站”的9旬老兵朱有刚为辖区的小学生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朱有刚老人今年90岁高龄,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硬朗,1945年参军的他曾是太湖游击队的战士,参加过淮海、渡江等战役。谁能想到,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曾经两次遭遇炮弹近距离袭击。  亲见身边战友中弹牺牲  朱老伯回忆,第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是1946年,在如皋农村,当时21岁的朱有刚所在的部队与国民党军隔着一条20多米宽的
期刊
就是在这场战斗中,薛中天正带领战士冲上小山头,突然感觉右侧太阳穴被猛击了一下,瞬间失去了意识。待清醒过来,睁开已被鲜血染红的双眼,见战友与敌人已短兵相接战在一处,便草草包扎了一下就“嗷嗷”叫着冲上去与敌人拼刺刀,直到战斗结束。  9岁离家,10岁当学徒,16岁参加革命;参加过百团大战、5次反扫荡等近百次划、战斗,亲身参与了抗战的全过程。在一次冲锋中,头部中弹后依然与敌人肉搏,直到战斗结束才发现脑浆
期刊
他的电视剧《空镜子》被中国各地电视台重播达上百次,获得金鹰奖,细数他的作品《浪漫的事》、《家有九凤》都获得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女性观众,似乎杨亚洲的作品也更关注女性。  杨亚洲的作品不管过多少年都会让人有印象,尤其是里面个性鲜明的人物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许剧中没有什么耀眼的明星和颜值很高的俊男靓女,但是观众会喜欢剧中人物,并且认可剧中人物,相信这些小人物就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张三、李四,并且和他们
期刊
电视剧《嘿,老头!》的成功,当然可以归功于现实题材的生活剧类型,也跟老龄化社会和阿尔茨海默症的热点话题有关,更跟李雪健和黄磊等知名演员出演有关,甚至还要在很大程度上感谢赵照的一曲《当你老了》。但除却以上这些,有一个因素可能容易被大家忽略,那就是该剧导演杨亚洲的聪明。更进一步说,《嘿,老头!》的成功,完全源于聪明的杨亚洲做了一件看似笨拙的事。  现实题材的生活剧是这个时代的收视主流,这一点没错,但不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我父母家将要从北京胡同的平房搬到楼房里去。在香港的胞妹得知消息后匆匆回京,与家人团聚,并向居住多年的老屋告别。  女儿的回乡加之乔迁之喜,已过古稀之年的二老高兴得合不拢嘴,但是想到即将离开老房子,难免有些故土难离,尤其舍不得那些多年的老邻居、旧街坊。于是,世娜妹随身带来的相机发挥了作用,为全家和老房子合影留念。  对于拍照,两位老人总有些抵触,尤其是母亲觉得年轻人怎么照都好看,而
期刊
很多白领的早餐经常是凑合或者干脆不吃。而对于80后上海女白领李雯来说:爱自己,从一份用心的早餐开始;爱生活,始于每一个有爱的清晨。她开始为家人精心做早餐,因为坚持每天在微博上晒花佯早餐赢得了超高关注度,她成了微博、豆瓣红人“饭姐”。  快乐始于每一个有爱的清晨,日子再忙也要吃早餐  早晨7点,李雯像往常一样被叮铃铃的闹钟准时叫醒。她惺忪着睡眼,厌烦地把闹钟关掉,翻身开始慌忙地穿衣服,洗漱完拎着包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