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原生态理解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y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以来,多次教学《〈论语〉十则》。课堂上碰到的学生对孔老夫子的一些话语的原生态理解,引发了我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
  串讲课文之前,先让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学生说得颇有意思。下面列举几例: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学生翻译成“一个人什么都不知道却不恼火,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我问他的理解有何问题,另一学生说:“既然他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会知道生气呢?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怎么会成为君子呢?”初一学生望文生义的本领令人忍俊不禁。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一学生翻译成:“温习旧知识就会有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大师。”学生异口同声说:“成为老师。”我当即肯定那位同学的理解。我说,我看到的所有的资料上都把“师”解释为“老师”,今天第一次听到这么有创意的理解,我认为他的理解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古今中外任何取得巨大成就的大师级人物,他们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在前人创造的知识成就的基础上获得的,都可以算作是“温故而知新”。牛顿就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能比别人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孔夫子其实也是这样成为大师的。
  教后记:初一学生除了天真幼稚之外,他们不时也会迸发出颇具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我们应对此保持敏感,小心保护和激励,以免随着成长而泯灭。但是,由于文言文对初中生来说是难记又难懂,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大体只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此影响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日常课堂,恐怕大多是这样的情形:教师一讲到底,逐字逐句,注释翻译,把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各种语言现象罗列出来,交给学生;学生只管死记硬背,应付大小考试。这种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势必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止了学生的创造力,久而久之,这些文言经典势必成为学生厌恶的“残羹冷炙”。
  (二)
  学完课文后,做练习册,上面有一道虚词“之”的用法练习,学生的答案也让人啼笑皆非。
  ③“其不善者而改之” 之:掉,正
  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之:是
  批后思:显然,学生这样解释的原因又是望文生义,离“标准答案”十万八千里。但是,学古文就非得要学生弄懂“之”“于”“以”等虚词的用法吗?这对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提高有多少帮助呢?大概学生会有这样的体会——做初中生比小学生难多了,就说这《论语》吧,既要理解微言中深含的大义,又要弄清楚那些“之乎者也”的意义,烦不烦。我也挺同情他们的。后来,学生问我“由,诲汝知之乎,……”句中“之”的含义,我也答不上来。或许,中学生民谣“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中“怕文言文”的原因多半在于这以虚词的用法为主的文言语法系统。学者教授们苦心孤诣、孜孜以求创造这文言语法系统的目的应该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却适得其反,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三)
  学完课文后,要求有兴趣的同学课后阅读《论语》。真有一位同学把老师也未必完整阅读过的《论语》通读了一遍,并且以连载的形式写了系列《论语》学习笔记,对这部儒家经典有了自己颠覆性的理解。摘录几篇,以观其妙。(这是几年前的事了,那时,中国恐怕没几个人知道于丹这个名字,她的《论语心得》并未成书。)
  ⑤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瘟,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观点可能与中国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起了冲突。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很多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反感,总觉得学习有什么好,一天到晚做这做那做练习,为的就是期中期末两次重大考试,多无聊啊。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也将会变得越来越不现实。现在都是四通八达的网络时代了,哪里还要千里迢迢从远方赶来见故友一面,E-mail、QQ什么的都来了,用得着费时又费力吗?网上见个面,在一个虚拟世界里,你甚至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不是条狗,这才叫“不亦乐乎”呢。
  现在所谓的君子是蛮多的,只动口不动手,就能把“人不知而不愠”发扬光大。不知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被唾沫星子淹死是肯定的了,只怕你承受不了……
  如果孔老夫子还在的话,真的是落伍了。
  ⑥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其实,在当今社会,很多职业都需要巧言令色才能活的下去。但孔子也说了,“巧言令色”的人都是那些不是很有道德的人。这说明了什么呢?人是要巧言令色活
  下去呢,还是做有道德的人呢?真的很矛盾。
  “巧言令色”,至少可保饭碗不丢,别人看你不顺眼都没办法。但是,仁德就少了。要仁德,往往只有下岗了。不会和同事甚至上司搞好关系的人,是什么都干不好的,想成功,没有别人是不行的。
  幸好孔子只是说“鲜矣仁”,少数,不算多。其实不少会巧言令色的人都还有仁德。这种人真叫会做人。既能保饭碗不丢,又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也不容易啊。这种两面派现在也算多吧,他们在当今社会起着不小作用,可不要小看了他们哦。
  ……
  读后感:关于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问题一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难学无用,费时费力,背离时代精神;也有人呼吁要高度重视,因为文言文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工具,净化世道的法宝。在我看来,两者都有所偏颇,谁能说孔子的“仁以为己任”,孟子的“舍生取义”,杜甫的“忧国忧民”,范仲淹的“心忧天下”,文天祥“丹青照汗青”这些精神与时代背离?但要通过学习文言文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净化世道”的目的未免太沉重。文言文教学能否放下“中华文化的载体,民族精神的传承”这样的高架子,避免大而无当、高深莫测的架空分析,而以深入浅出、喜闻乐见的形式指向现实,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妙处益处?看了这位学生的文字,再联系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品三国》、成君忆《水煮三国》的成功,我想,这是完全可能的。
  [作者通联: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杨市校区]
其他文献
通过对白水县职业农民成长过程与环境的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在其成长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足,二是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三是职业农民的后备发
权威专家认为,磁力素不存在,磁力肥功效无科学依据,生产企业应当停止商业炒作行为。
<正> 2000年世界涂料总产量约为2360万t,总销售额约640亿美元,其中前15家大型企业的销售额约为38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60%,中小型企业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在全球前15家大型企
磷、硫需求预测08年以来,磷、硫经济运行情况较去年也有所变化。今年1-8月份,磷矿石(折含P2O530%)生产3489.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1%;硫铁矿(折含S35%)生产818.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
近年来高考作文中虚情假意的失真现象、空话连篇的失实现象、千篇一律的失式现象,人们称之为高考作文的“失语”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从哪里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很多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厘清此问题,不能仅仅“就文本论文本”或“就技术论文本”,还必须从写作语境的多层制约因素中去作全方位的考察。    一    欧阳修的一首诗《画眉鸟》可以很好地概括我们中学生的写作环境:“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
在经过1年的强势增长以后,各大气体生产公司现在完全有能力在2001年给股东们提供更多的回报。企业的合并将更加局部化和区域化,而不是全球化,而这一趋势将有利于气体行业改进它
今年以来,山东衣信社开辟农业贷款“绿色通道”,优先保证涉农贷款,截至2009年1月底,山东农信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317.4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近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