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下的校长“恐惧症”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arfie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言论载体的逐渐发达,互联网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并逐渐超越传统媒体。一些社会中的问题只要经网络发端,就会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或追捧,或抨击,进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学校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样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在网络上。毋庸置疑,这种网络舆情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
  时下,大多数学校校长虽然对网络舆情事件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但并未形成对网络舆情的分析与应急机制,处理效果也不容乐观。在面对网络舆情时,他们要么没有及时回应与疏导,要么显得力不从心,甚至表现出不良的心态和采取不当的处理方法。
  
  症状一:焦虑忧愁
  ——“我尽力了,真不知怎么办”
  案例:2009年8月以来,一个题为“中国最疯狂敛财的校长:XX”的帖子开始在网上流传,引起网络舆论的高度关注。该帖近1500字,详细罗列了河南某地中心学校校长李四(化名)的九种“疯狂敛财手段”,还曝光了他在公开场合辱骂教师、向老师摊派招生任务等“恶劣行为”。后经相关部门调查,上述帖子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而文章中的内容已严重侵犯了李四的人身权,并对他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事后,李四多方找到刊发该帖的网站负责人要其解释为什么这样做,并要求他立即删除,但是网站负责人给他的回复是“无法解释”,并不理会李四的删帖请求。于是,李四通过自己的好友帮忙找人删帖,但仍无法阻挡20多家网站相继转载。
  网络已经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大众媒介,如案例中所述的那样,由网络舆情而形成的舆论压力十分强大,其影响力不可低估。尤其是网络中存在的许多失真的信息,往往对相关个人或组织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
  据了解,作为当地中心校校长,李四在任多年来,为学校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学校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上级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突如其来的网络舆情事件,无疑颠覆了李四在公众心中的形象。面对这次事件,李四尽管做了一些努力,但仍一筹莫展。
  可见,校长在网络领域法制建设还不够健全的背景下,仅靠个人力量来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无疑显得十分地苍白无力。与其单方面地阻止虚假信息的传播,还不如及时地联合学校团体和相关组织的力量,通过媒体澄清事实真相,以扼制事态的恶性发展。
  
  症状二:心神无力
  ——“我制止了,可没什么效果”
  案例:2008年上任某中学校长的王二(化名),近年来以严格校规整顿校纪,曾“劝退”品学欠佳学生转校,遭学生在网上炮轰。据悉,两个由中学生开设、吸引校内最少逾200名同学表达对严苛校规不满的“facebook”网站群组,短短两个月即引发一场冲击校长威信的校政风云。日前,校政风波进一步升温。王二在学校上课期间,突然召见发起群组的学生,指责该学生不应在群组发表批评,并命令他减少留言。之后,校长此举却在校内流传,惹起其他教职员工和学生进一步反对,部分学生继续在网上留言发泄不满。随后,校监紧急介入平息,调查“矛盾根源”。同时,教育局发言人表示,会向学校了解及跟进事件。
  事后,经相关部门调查证实,该校校长王二所施行的一些校政引起教职员工和学生不满,并一度警告有留言的学生,若其再在网上“粗口留言”将被拒绝发毕业证书等。
  作为该中学新任校长,王二从一开始就强调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希望以严格校规改善校风。殊不知,他所推行的严厉而几近苛刻的校规让学校师生很不适应,尤其引起学生的愤怒情绪,进而才有了网上的种种怨言。
  须指出的是,面对网络舆情,王二非但没有和教职员工、学生理性沟通,找出事件的根源,反而一味地采取命令、遮蔽等消极方式,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可以说,王校长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其结果既不符合学校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也没有缓和事态、化解矛盾,甚至还可能衍生新的矛盾和负面影响。
  
  症状三:惶惶不安
  ——“我很担心,只好强制处理”
  案例:在河北某一所中学,学生因为通过网络评论学校,被校长张三(化名)开除。据了解,由于学校教学质量下降,不少学生在网上对学校政策进行评论,导致学校愤怒,特别是触怒了校长张三。担心事态扩大,影响学校声誉,于是张三就吩咐学校其他领导,以及班主任进行调查,最后开除了两名学生,另外一名学生留校察看。同时,张三在大会上警告全体学生,不准再上学校网络贴吧,只要浏览贴吧,就要以开除论处,更不准发表言论,尤其发表危害学校的言论。事后,一些学生家长纷纷表示抗议,并准备邀请相关记者采访,但是由于孩子正在学校读高三,不愿意让其受到太大刺激,决定高考前不对学校进行民事、行政诉讼。
  目前相当多的学校校长和其他领导对于网络背景下的学校管理相当不适应,他们害怕、回避甚至抵制网络上的民意表达和舆论监督。或许缘于传统管理的局限性,一部分学校管理者依然以传统的管理方式处理网络舆情事件。他们对于来自网络的民意表达往往显得慌张、着急,甚至无所适从,缺乏应对危机、面对“网意”的素质和能力。
  案例中,张校长面对网络舆情,显得惶惶不安,采取了错误的处理方式,如开除学生,强制、威胁其他学生发言等,试图竭力堵塞民意的表达。可没想到,他这样的做法,不仅使学校丧失了和学生良好沟通的机会,还使学校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大打折扣。
  的确,学校难免会有不如意之处,可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应正视这些不足,敢于和师生通过网络来实现对话和沟通。
  
  症状四:回避不理
  ——“我没注意,没想到会这样”
  案例:2007年,一段某职业学校学生在课堂上辱骂、侮辱老师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激起海内外无数网友的公愤。在4分多钟的视频里,坐在教室一侧的戴着耳钉的男孩走上讲台,伸手要摘掉老师的帽子。老师像有所防备,迅速将帽子放在了衣兜里,“耳钉男”则回到了座位上。此过程中,老师讲课的话语没有停止,学生们不停地尖叫和骂着脏话,另一名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拾起一个塑料瓶向老师掷去。事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表示,学校正在对视频中的学生进行处理,但是自己并不知道具体情况,而校长办公室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网络舆情中的愤怒与谴责很快便波及到现实中:该校的网站被黑,当事人的个人资料在网上被公布,有一些“血性”的网友甚至终日围堵在校门前要找那几个肇事学生“说理”。
  这段视频被披露后,学校层面可谓是置之不理,也没有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反映该事件的处理结果,于是,网民只有扛着摄像机、带着笔记本到学校门口作起了“现场直播”,网上还开设了专门的论坛作24小时不间断的专题报道,跟帖数以万计。
  面对这次突发事件,该校校长没有了解和把握网上各种新型信息载体的脉搏,也没有迅速回应公众疑问,以致舆情沉淀,问题积压,矛盾升级,负面影响扩大。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应具有快捷、准确的舆情搜集和研判能力。同时,校长们要正确面对舆论的监督,学习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变化,以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如若对网络舆情置之不理或躲躲闪闪,只会引起更多的非议和猜疑,让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校:扬子)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发布、交换、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成为人们表达意见和态度的重要平台。网络舆情在反映人们的意见,为管理者提供了参考依据的同时也存在引发各类问题事件。孔子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套合理完善的预警机制对于网络舆情所引发的危机事件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络舆情预警是指从危机事件的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这段时间内,化解和应对危机所采取的必要、有效行动。作为学校管理者,面对网络舆情事件,只有及早发现危机的苗头,及早对可能产生的现实危机的走向、规模进行判断,才能及早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
  
  制定预警方案,有备无患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舆论场。互联网具有开放度高、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影响巨大、最具潜力的大众传媒,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关统计报告显示,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7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2亿,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上网普及率达到31.8%。手机上网的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已达到2.77亿人,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到网民总数的11.7%。几大中央门户网站,加上几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每天的新闻更新超过两万条,浏览量达到21亿次。由此可见,现在网络已经日益成为舆论的新平台。同时,随着即时通信、手机短信、对等联网、博客、播客、微博等快速发展,使网上信息源头急剧增多。网络带来的不仅是信息的沟通,更成为一种监测平台。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产生不好的影响,随着网络的发展,这种“恶事”的传播速度何止传千里。一些事件不仅影响学校的发展、安定,更给学校带来危机,如学校中毒、踩踏事件等。网络舆情事件多样性与复杂性,导致学校管理者在处理时决策呈现出不确定性、多变量、非程序化的特征,一套合理完善的预警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如2005年8月15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于当天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引起网民极大愤慨。为有效控制、理性引导网上涉日舆情,上海市网络舆情管理部门未雨绸缪,制定周密的预案,利用“预案+协同作战+全方位监测”三合一的立体预警模式,使上海顺利度过了“8•15”舆情危机。
  网络舆情预警方案是通过对网络舆情事件监测、分析、预测与评估而预先分配相关职能部门任务,对事件进行提前关注和提前防范的管理机制与活动。通过预警制定方案,学校管理者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时就能临危不乱,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一些学校管理者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时往往不知如何“下手”,从而耽误了处理事件的最佳时机。网络舆情事件预警方案和其他预警方案的目的一样,就是预先制定好对策,以防止在事件发生时无法合理解决。很多学校现在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预警方案,对网路舆情事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仅给学校发展带来困难,也给管理者带来危机。
  
  做好信息收集,对症下药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国内、国际重大事件迅速成为网络舆论。做好网上舆情信息的收集,对于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提高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做好网上舆情的信息收集,就首先得了解网络舆情的存在空间。网络舆情主要是在新闻媒体,新闻留言板,BBS,博客、微博,QQ、MSN等上传播信息。微博、QQ和MSN等即时通信工具,目前已经是互联网上最普及的交流方式,即时通信工具上传播的舆情虽然比较分散,但实际上反映网上舆情方面的作用已经日益突出。
  完善学校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掌握网上舆情信息,收集与学校相关的网络信息和舆论,从而形成对网路舆情事件的正确分析,对症下药,建立有效地处理方案。在收集网络舆情信息时,要围绕网民对学校事件和学校决策的思想反映,网民对学校发展和处理事件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寻找和发现值得学校关注的舆情。在收集方法上。学校管理者要敏锐地发现网上舆情。通过事件表现发现其中潜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围绕网上议论较为集中的话题,了解人们在关注什么、在说些什么,善于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发现和捕捉有价值的舆情。另一方面,要会筛选网上舆情。目前,网上较为普遍地存在“口水”、“泡沫”、“灌水”过多等情况,存在着缺乏理性、感情色彩强、虚假片面、少数声音控制多数声音等问题。学校管理者要从维护学校名誉和学校发展的全局出发,辨证地看待网上舆情,冷静分析,要看是否真实,是否理性,是否代表多数,切莫跟风乱跑。
  
  关注事态发展,随机应变
  有专家认为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影响面广的特性而获得了蓬勃发展,而在网络快速拓展的背后是互联网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层次影响,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虚拟社会”已初具规模并逐渐形成对社会管理的现实影响力,这为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递创造了社会和技术层面的有利条件。网络的参与性和网民平等的“话语权”以及发言的“匿名性”,调动了网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学校在发展中要时刻关注网上一些积极、正当的舆论,对一些负面的言论和影响应当积极予以引导,这就对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面对学校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或者一些热点问题,学校管理者不能套用对付有害信息的办法,只是一味地删、堵、封,还应讲究处理谋略,防止因处理不当引发新的矛盾。有些学校以为删掉了一些网络帖子或者公布了一些正面信息就万事大吉,这对于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理极为不利。由于学校与网络舆情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一旦不良网络舆情出现时,常常看到的是学校管理者出来“澄清”、“辟谣”、“解释”,疲于应付,非常被动。学校管理者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不是随便“应付”就能把事件平息下来的,要时刻把握事态发展,随机应变。
  对于学校来说,面对突发的网络舆情事件,要面对学生、家长、领导、社会等众多的“要求者”,一些学校往往只重视领导的意见和要求,从而忽视了其他的“要求者”,这类情况往往导致更坏的结果。有专家指出学校管理者要时刻关注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动态,全方位把握事件的发展,做好突发事件的监测,尤指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突发事件的变化因素多,内部关系较为复杂,发展趋势难以预测,相关信息纷繁复杂,给管理机构的信息判断和决策增加了难度。另外,由于突发事件中的矛盾双方往往处于对立状态,影响或阻碍了原有信息沟通渠道的正常功能,从而给各种“小道消息”提供了填补信息真空的机会。此类事件突发性强、社会影响大、给决策者思考的时间短,如果不及时准确获得最新信息并加以判断处理,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
  
  事后有效评估,未雨绸缪
  一个网络公共事件即便水落石出,也不会立即被遗忘,从议题消散与消亡的时间来看,“天价烟事件”用了3个月,“躲猫猫”事件在一个半月后议题开始消散,“周正龙事件”是一年零一个月,“售票员倒票事件”是20天。当学校发生网络舆情事件后,管理者不能因为问题解决了就高枕无忧了,在这期间,学校管理者更应该通过充分的沟通,增强与网民的互信,而不是掩耳盗铃,封掉相关的评论。有专家这样说:“网络力量的崛起正说明公众的监督意识在增强,这种舆论压力是没有办法硬顶的。”
  据调查发现,在面对“您在工作中总是主动与大众媒体保持沟通”这一问题时,大多数领导者拿捏不定,做出了“中立”的判断,占47%,而持“赞同”和“不赞同”态度者则平分秋色,分别占27.8%和25.2%。对“您总是能够轻松应付与媒体的关系”的调查中,有45.2%的领导者选择中立,26.9%持赞同态度,27.9%持不赞同态度。这进一步表明了领导者对参与媒介的信心不足。许多学校管理者对媒体存在着“不敢说,不会说,不能说”的问题,面对网络舆情事件时只想“悄悄解决”,许多学校管理者对当前网络传播的规律理解程度不深,以为只要把事态平息了就没问题了,这就导致了“小问题引爆大热点”。
  对于学校发生的危机情况,学校管理者要做好评估,尤其是事情结束后的评估,做好对下一阶段走向的研判、对前一阶段应对的总结、反思与建议。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有好的评估机制,每经历一次危机,就是对管理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校:白水)
  
  领导人非常重视网络舆情
  ★国家领导人把因特网作为发扬民主的舞台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网络舆情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坚决支持人民群众使用网络发表意见,积极引导网络舆情。早在2003年,新华网就报道过胡锦涛和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在百忙之中总会挤出时间上网了解民情。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文件提出:通过因特网,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快速广泛的沟通平台,政府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胡锦涛已经先后视察东方网、中国军网,审定过人民网的“强国论坛”网友管理条例。2003年,胡锦涛在视察广东时,对一位参与“非典”防治工作的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依据因特网信息,对建筑商拖欠农民工的工资问题作出批示,表明社会弱势群体的疾苦和呼声通过因特网得到政府高度重视。
  2005年两会期间,新华网在温总理答中外记者会之前推出“总理记者招待会,你有何问题问总理?”,网民踊跃发表意见,提出几百个问题,温总理一一浏览,并动情地说:“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200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新年第一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地方领导人重视因特网的作用和网络舆情
  不仅胡锦涛和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重视、支持人民通过网络发扬民主,一些地方领导人也重视因特网的作用和网络舆情。2007年春节,不少地方的党政领导人上网拜年,包括河南、湖南、江西、吉林、广西、陕西、甘肃、天津、新疆等省市区,以及开封、漯河、防城港、崇左、玉林、百色、如皋等市。不少官员对网络舆情表现出清醒的认识,遇到网上议论声起,不是急于封、删、堵,而是重在及早澄清事实、表明立场、引导舆论。
  时任重庆市市委书记的汪洋对因特网情有独衷。汪洋到重庆上任后的一系列执政措施和理念深得重庆网民爱戴,被网友称为“汪帅”。2007年重庆经济工作会上汪洋使用笔记本电脑开会,6月汪洋公布个人电子邮箱向全球网友征集建设“新特区”的意见,并两次约见提意见的网民,20多次以个人名义回复提意见的网民。尤其是由汪洋主导的2007年重庆统筹城乡实验区建设网络“问计求策”活动获得巨大成功,被重庆网民誉为“2007年重庆最具有轰动效应的网络事件”;而他本人,也被网民推举为“2007年度网络知识分子”。
其他文献
随着企业文化在国内的兴起,学校文化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管理者们热捧的话题。  不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还是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也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只要和要教育相关的人们都给予学校文化建设足够的重视。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校园文化”一词的悄然流行,到后来“学校文化”概念的郑重提出,再到近几年一大批以学校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的相继成立和文章书籍的陆
期刊
社区教育治理能力建设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问题,实现社区教育有效治理已具有越来越明显的能力指向,对社区教育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提出了要求。不同于社区教育以需求为导向,基于社区教育服务规范的社区教育治理应以治理目标为导向,以治理成效为评价标准,建立以多元主体的民主治理能力、制度治理能力、技术治理能力和市场治理能力为主要维度的治理框架,促进社区教育的善治与良性运行。
“五魁”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用以庆贺狩猎归来、感恩自然馈赠的传统民间舞蹈,在歌舞之时带上动物面具并模仿其跳跃、奔跑姿态,生动展现出自然生物的神韵,是于生产生活与日常劳动中诞生的艺术形式。钢琴作品《五魁》以传统歌舞为题材,由美国华人作曲家周龙于1983年创作。文章以《五魁》作品分析为切入点,从节奏控制、强弱变化、音色处理三个方面探究其演奏技巧,旨在为钢琴演奏提供思路及方法。
期刊
中外众多作家对传世之作都有所认知,有所期待,有所希望.rn尚在世的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接受访谈曾说过,近十年出版的不计其数的长篇小说,再过两个世纪,仍然被人阅读的只有一小撮,所有作家在某种程度上都希望,他们的作品会是其中之一.
期刊
构建科学合理的监察工作信息公开体系是实现对监督权进行再监督的必要保障,其深层意蕴是将监察工作信息公开体系化、制度化、法定化,打破传统的分散公开局面,转变为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的合署共存制度。监察工作信息兼具政治属性及法律属性,但要避免在反腐领域陷入政治属性的路径依赖,必须以加强法律属性为目标,明确监察工作信息公开的规制路径、完善路径、监督路径。
在一次上时间管理的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道: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真的吗?教授笑着问。  然后再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  这回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后班上有位学生怯生生地
期刊
一rn“我上.”说这话的人当时还是一脸的稚嫩,但语气却极其坚定.那年他才20岁,是部队里的一个新兵.在部队出发去地方抗洪抢险的前一天,他并不知道部队要去执行任务.但就是在那天,他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期刊
公民数据权利中最核心的是个人信息权,被遗忘权系个人信息权的下位概念,其正当性基础在于个人信息权的内在要求和隐私保护需要。行使被遗忘权的条件为:适用范围限于互联网信息;针对已发布的具有可识别性的信息;权利、义务主体特定。被遗忘权目前未被国内立法和司法接纳,但信息删除的权能内容则散见于相关法律法规。被遗忘权不能无限制行使,为防止被滥用,有必要根据是否涉及他益或公益进行有梯度地合理限制,据此确定信息主体能否享有被遗忘权的具体判定规则。在被遗忘权本土化的过程中,应依据信息关联性、可识别性和信息主体受影响程度进一步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核心指向.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运用纵深式批判逻辑对人的解放思想进行了阐发.这一批判逻辑包括将人从虚幻的天国中解放出来的宗教批判、将人从陈旧的制度中解放出来的政治批判、将人从黑格尔哲学中解放出来的哲学批判、将人从苦难的现实中解放出来的实践批判四个层次.相互连接、层层深入的四重批判构成马克思阐发人的解放思想的四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