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体现传承,平稳熟悉;内容贴近学生,注重能力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i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2014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变化巨大,学生大都意外连连、颇感突兀;而当2015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揭开庐山真面目之后,学生们普遍反映试卷较为平稳,难度不太大,感觉还不错,有做模拟卷般的熟悉的感觉。笔者粗略分析之后,也总体感觉试卷整体上平稳熟悉,基本上同2014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类似,保持了试卷风格和结构上的延续性。但同时,试卷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其实没有降低,尤其是非常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2015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有哪些特点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试卷结构体现传承,平稳熟悉
  学生为什么觉得试卷熟悉平稳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试卷的结构、分值保持稳定
  要说今年试卷的平稳,就离不开说去年的突变。2014年试卷变化最大的当属第一部分的“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分值虽然没变,但题型变化出人意料。往年的试卷结构均为4道题,其中前两题为字音、成语或病句,题型为选择题,后两题为主观表述的语言运用题,而2014年一下子变成5道选择题,没有主观表述题。其次,去年试卷中文言文部分的变化也较大,近几年一向是3道选择题加3句翻译题,2014年一下子变成2道选择题、2句翻译题和1道文意的概括题,其中从未出现过的文意概括题为4分,与此同时,文言文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分值的细微变化,由原来的19分变为18分,翻译由10分变为8分。第三,诗歌鉴赏题也由原来的10分变为11分,题目依然3道。
  在考生们揣测今年的试卷是否还会“大变脸”的忐忑中,2015年的试卷结构却完全延续2014年的试卷结构——“语言文字运用”部分5道选择题,共15分;文言文部分2道选择题、2句翻译题和1道文意的概括题,分值共18分,其中翻译8分,文意概括题4分,和2014年完全一样;诗歌3道题,11分,也和2014年一样。除此之外,默写8分,文学作品阅读4道题20分,论述类文本3道题18分,作文材料题70分,和2014年的也完全一样。
  所以,整份试卷在结构和各部分的比分上均与2014年一致,学生自然有种熟悉的感觉,而这样的稳定,也有利于考生们在考场上正常平稳地发挥水平。
  2、考查的知识点熟习常见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考查了词语、病句、修辞(比拟)、排序、徽标,在知识点的分布上和去年基本差不多,去年考查词语、得体、修辞(对仗)、排序、漫画。徽标和漫画同属图文题,去年的漫画是抽象画,学生看不大懂,今年的徽标相对直观容易,学生在理解上会觉得更易入手。因此,“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考查,在难度上至少未超过去年。
  而文言文阅读的材料选择了张耒的《欧阳伯和墓志铭》,文本理解上的难度同去年选择的柳宗元的《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不相伯仲。墓志铭是学生很熟悉的文体,题目涉及的是实词、翻译、文意概括等,都是平时复习时涉及的知识点,学生做起来应该较为顺手;诗歌考查的依然是大家的作品——白居易的律诗《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对此学生不会意外。从十年高考来看,2005年是唐代李益的诗,2006年是元代魏初的词,2007年是宋代辛弃疾的词,2008年是唐代李白的诗,2009年是宋代岳飞的词,2010年是唐代王昌龄的诗,2011年是唐代杜甫的诗,2012年是晚唐温庭筠的词,2013年是宋代唐庚的诗,2014年是唐代韦应物和李商隐两首诗的比较,十年诗歌考查涉及的不是唐诗宋诗,就是唐词宋词,所以今年考唐诗自然是意料之中的,再熟悉不过了。名句的默写初高中必背内容考了七句,一句课外的是《论语》中的名句,也算是没有为难学生。两篇现代文阅读,分别是散文和论述类文本,这也完全在事先的猜测之中,文学作品散文选取了当代作家王安忆的《比邻而居》,论述类文本则是熊秉明的《罗丹的雕刻》,没有出现冷僻体裁的文本,学生当然能驾轻就熟地展现自身的能力了。
  3、题目设置中规中矩
  同整份试卷结构的平稳一样,题目的形式和问法也都中规中矩,较为规范。
  文言文的概括题是要求概括欧阳发在治学方面的特点,这是一道很平易的题目,几乎同去年的题目完全一样;诗歌三道题分别是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的写景艺术、尾联表达的作者情感,三道题的题型也是平时练习中经常出现的。现代文阅读的七道题在思考方向和问法的设置上也未有刻意地标新立异,而是均为能够真正检测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水平的常规题,这类题型在平时的练习试卷上出现的频率很高,难怪学生有做模拟卷的感觉。
  二、选材贴近学生,能力更易展现
  往年的高考试卷,总让人觉得命题者在选择试题材料上尽量有意拉开和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一种既出人意外、又高不可攀的陌生感。比如2014年“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出的漫画是一幅抽象画,学生很难看懂;文言文的选材选用了柳宗元的《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这样一篇说理散文,第一段文字就很晦涩,考生很难读懂并理解柳子在文中含蓄表达的“去其名全其实”的教育思想和策略,这样的选材和主题于学生而言很显陌生,理解上存在着不小的困难。
  而2014年文学类作品的选材,更是剑走偏锋,选取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选段《安娜之死》,很多学生没有完整地阅读过原著,不了解安娜的身份与经历,阅读时有生涩之感,解题时难以下手,这样的选材自然让学生曚了,20分的阅读题据说全省均分只有三点几分,简直惨不忍睹。再往前看三年江苏卷文学作品的的选材(2011年宗璞的《这是你的战争!》, 2012年师陀的《邮差先生》,2013年老舍的《何容何许人也》)均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品,在现代文阅读的选材上,命题者似乎总是在时间或空间上拉开和学生的距离,刻意地造成一种疏离感,让学生心存畏惧、缩手缩脚,难以展现真正的阅读能力,这显然有悖于高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价值初衷。而今年的阅读文本,则是选取了当代作家王安忆的《比邻而居》,文字风格平易亲和,文章内容表现当代人的家居生活,是学生很熟悉的内容,这样的阅读文本更接地气,有种从贵族到平民的感觉,人人流畅阅读,人人感到亲切,不会因为材料的熟悉与否而影响考试的公平性,使得考试更显公平。   论述类文本同样也有从天上走向人间的感觉。2012年江苏卷考查的是英国伍尔芙的《笑的价值》,2013年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论名声》,2014年是朱良志的《乾坤草亭》,这些文章同样是通过时间和空间来隔阂学生,让高考显得冷峻而清高,虽是阳春白雪却和者寥寥。而今年的阅读文本选取了熊秉明的《罗丹的雕刻》,熟悉的人物、熟悉的话题,相对而言更贴近学生,面对这样的阅读材料,相信学生不会产生恐慌心理,能够从容平静地去思考解答,正常地发挥自身的水平。
  三、试题注重能力,能力注意梯度
  2015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因为结构的传承性、试题的常规性、选材的贴近性,都让学生觉得试卷平稳,容易入手。但是,今年的试卷真的没有难度和区分度了吗?仔细研析试卷,我们发现,虽然试题较易入手,但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做,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且注意了梯度的设置,因此试题的区分度应该比较大。
  从板块角度看,试卷可分为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诗歌、散文、论述类几个板块,不同的板块能力要求有梯度,总的来说,语言文字运用和文言文两个板块的能力要求低一些,而诗歌、散文、论述类要求的鉴赏评析能力则明显较高。同时,板块内部不同的题目设置很是精巧,在能力的考查上很有梯度。
  比如文言文,前三道题主要是疏通文字,能读懂文字,就可以正确解答了,而文言文的最后一题,问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该题的答题区间就是第二段“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但要答到“勤奋刻苦,广泛涉猎,刨根究底,分门别类,学以致用”这几点就要费一番思量,在大体读懂该段文字的前提下,既要能分析,还要能分层概括、清晰表达,能力要求明显高于前三题,是区分考生能力的分水岭。
  而诗歌鉴赏的三道题,感觉一道比一道难。第一题分析开颜的原因,“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五点答案应该大部分能够答出。而第二题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其中的1、3两点恐怕一般学生难欣赏得出。而第三题是要求分析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尾联为“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对于考生而言,此联蕴含的三种情感“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实难全部体会出来,需要很高的赏析能力。
  再看散文《比邻而居》的四道题。12题“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13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这两题是对局部内容的概括分析理解,能力要求一般。而后两题是对整篇文章的构思和主题的探讨,能力要求很高:14题“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气味”作为全文线索,这基本能看出来,但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两点中前一点容易答,后一点综合性理解的要求较高,必须要读懂作者为什么写不同人家的不同气味、要表达什么,即作者在此文中表达的主旨,考生必须要能关注到文章第六段中的关键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特别是这段最后一句,为什么比邻而居、气味截然不同的人家能不分彼此的聚集在了一处?不就是因为彼此的理解和包容吗?主题也就出来了——但是这样含蓄的主题,对于考生来说,难度极大。而15题“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划线句为“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这是全文的难点,要解答这题,必须思考作者为什么写各种吃的味道,却在文末写艾草的味道?艾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特殊意义?不同食物风格的人家为什么能让艾草味共同弥漫,这说明什么?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才能把握本文的更深的主题:不同的生活状态有共同的文化传统,继承传统文化和发展个性并存,所以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可以并存,可以平衡。这样15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15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既要具备深层次解读文本的能力,还要具备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悟能力,要真正读懂读透文本,能力要求实在不低。
  论述类文本的三道题的设置也是由局部到整体,从易到难,阶梯明显。第16题要求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第17题要求简要概括罗丹在哪些方面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涉及2到4小节的内容,区间明确,但要提炼到“观念、内容、形式”三大方面还是不太容易的,特别是第四段,好像还在讲内容,不太容易提炼到形式方面。而18题,“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看起来只是结尾的一个句子,实际上是对全文作者看法的理解,必须弄清罗丹的雕刻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罗丹用雕刻表现生命,鸟瞰生命 ,他的作品也就呈现了自身对生命的思考和想象,他的雕刻突破了原先雕刻表现神力英雄崇拜,所以罗丹的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那么许多人在罗丹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为什么呢?他们无非思考罗丹的思考即对生命思考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如此思考下来,18题方可正确解答——这还是建立在对全文的综合整体理解之上。
  作文是根据“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的材料,这个材料,学生一般不会偏题,但要写出优秀的作文来,也需要很高的写作能力和临场的应变智慧,作文分数的高低将并不完全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而更取决于思想和语言,让真正高水平的学生脱颖而出。
  由此可见,2015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看起来熟悉平易,实则出题严谨,既有梯度又有难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低,却又不是完全的高不可攀,达到了区分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强、弱的选拔甄别目的,对于高中的教学与复习,也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功能,那就是必须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惟有如此,才能在高考选拔中脱颖而出。
  [作者通联:江苏海门中学]
其他文献
一、揭题导入   师:孩子们,看黑板(出示幻灯片一:涉江采芙蓉),几个字?   一女生(自信大方):五个字。   师(会心一笑):这叫几言诗?   生:五言诗。   师:非常好,五言诗。我国是诗歌的王国,从诗经、楚辞、汉赋,一直到晚清的龚自珍,这样一个诗歌的长河里,五言诗出场,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五言诗达到成熟,是一个朝代的终结。这个朝代应该是哪一个朝代呢?猜猜看。   (学生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语文核心素养”与“学习任务群”中也都强调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阅读与鉴赏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和思辨水平,真正做到批判性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3版)对诗歌散文的教学建议为:“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对写作的类别做了明确要求:“写作理论类文本,如评论、随感、杂文等;写作实用类文本,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读书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会议纪要、访谈录等;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等文学类文本的写作”,“要求在诗歌散文评论和创作方面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由】  《雨霖铃》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上阕细致描摹离别的场景,借助景物渲染离别的悲伤之情;下阕动情想象离别后的生活,将别后的孤独、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堪称抒写离别之情的千古名篇。  词是配乐歌唱的诗体,它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词的内容就是根据曲调的高低快慢填写完成的,所以,学生只有反复诵读、潜心涵泳,才能读出韵律感,品出音乐美。《雨霖铃》
要想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让学生能自发的进行学习,首先就要对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进行研究,只有掌握心理变化规律,才能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国学经典《礼记》中提出,教学工作者必须要做到“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长其善而能救其失”。这对于现代的教学来说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知心”与“长善”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就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其认知规律,这
对朱自清先生《背影》的解读历来颇多,众说纷纭。但对这篇文章主题的解读,大多数版本的教材大致相同。以人教版为例,根据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不难得知,教材的编者还是更倾向于“父爱”这个主题,由此生发出来的教学目标即是围绕“父爱”来展开,诸如如何写父亲的背影的?这种深切的父爱的力量从何而来?……然而,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说,“父爱”这一主题一望即知,并不存在理解的难度,教材的编者以此为主题、为基点也是基于学情的
从语文课程论和教学论的角度来审视教材节选课文和整本书,有必要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各自价值,揣度教学目标定位和课堂教学设计。选文既是一座开放的宝山,可以鸟瞰全貌,也可以欣赏一方风景。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我以为,如何借助“这一篇”带动整本书的阅读鉴赏,无论是教授“这一篇”,还是整本书阅读鉴赏,都需要从整体上把握观照,“这一篇”是整本书的“这一篇”,以点带面;整本书又是以“这一篇”为样本和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之所以历久弥新,关键就在于该文奇巧的故事情节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可以说,每一个情节都有意蕴,每一处描绘都有匠心。而我觉得自己的阅读,最有心得的地方是:“‘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 ’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这一句。浓缩到一个字上,那就是——叫。  首先,我解释一下这个词在文中包涵的几层含义。文中没有用中性的动词“说”,也没有用力量更大性子更粗的“喊”,而是用了一个充满了原始野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文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河北省中考,作为区域性的
《背影》一文,是朱自清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一篇纪实散文。文章叙述规整,描绘朴素,它恍然一幅黑白的底片,却能让一腔父爱淋漓尽致,偏执犊心纤毫毕现。  文章从第二段开始,交代家庭境况: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这是总写不幸,其实两句的作用只是引领,让人揪心的是后面的几层语焉不详又实情暗表的意思。徐州父子相见,是以“满园狼藉的东西”为背景的,这个“满院狼藉”,可能是枯枝败叶无人打理,也可能是被弃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