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湖九津话水城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ba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昌因水而发,缘水而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三湖九津通赣鄱”就是对南昌水资源的描述。同时,这句谚语也大致描述了古时南昌城的范围。那么,“三湖九津”指的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前身在唐
  自古以来,南昌地区水资源丰富,但灌婴濒江筑城,使得古南昌城水害严重。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患,唐代江南西路观察使韦丹曾组织民力治湖。除此之外,他还在水关桥置内、外闸,汛期闭外闸开内闸,使水绕壕沟从城东北面排入章江;湖水放出后则闭内闸,使章水不得入内,然后通过内闸引湖水出壕沟,东入砚子湖(今贤士湖)和艾溪湖,再入鄱阳湖。这是唐代南昌的一项著名水利工程,极大地缓解了当时的水患。
  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韦丹又调遣民力在洪州沿江加筑长堤达12里,以防江水暴涨为祸,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韦公堤”。韦丹在当时建造的壕沟和堤坝成了后来“三湖九津”水利系统的雏形。清道光年间,江西布政使瓜尔佳·怡良在《重修豫章沟记》中记载:唐观察使韦丹在城南筑堤捍江,内开渠为水关,建内外闸调节水位,这些统称为“五事津”,是“九津”的前身。
  ●修建于明
  明代南昌城內有很多桥梁,当时的洪恩桥、广济桥(今状元桥)和灵应桥将东湖分隔为东湖、西湖和北湖,并称“三湖”。
  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东湖淤塞,知府范涞征调南昌、新建两县农民进行清理,重新砌置水关桥处的外闸;同时,分别修通九津(即排泄湖水和城区积水的渠道),分别为三德津(起于东湖,经戴家巷、叠山路,于永和门北出城)、庶征津(起于南湖,经上水路、象山路、叠山路出城)、五福津(是庶征津的分支,沿后墙路向西直至赣江)、五行津(起于东湖西南角,经中山路、合同巷、棋盘街出城流入抚河)、五事津(起于西湖,经孺子路、蓼洲街流入抚河)、五纪津(起于孺子亭,经算子桥、三眼井、豫章书院出城)、八政津(为五事津的分支,经塘胜上、石头街,至都司前街口出城)、归极津(又名会极津,起于东湖,经中山路、皇殿侧路出城)、稽疑津(起于东湖,经民德路、胜利路、半步街出城)。各津与城外的壕沟相连,这就是南昌“三湖九津”的由来。
  初步建成的“三湖九津”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但之后又经历了数次大规模整治。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南昌知府卢廷选对三湖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整治。他用石和砖砌筑堤岸,建筑桥梁5座。随后,他又在三湖周边广植垂柳,使得三湖面貌焕然一新。
  ●完善于清
  “三湖九津”排水系统在清代更趋完善。湖水依然通过水关桥与赣江相通,水关桥的内外闸起着很好的调节作用。当湖水高涨时,开内外闸让其流入江中;当赣江涨水,则关闭外闸,使赣江水不能侵入,然后开内闸,引湖水至护城壕,使其绕广润门、章江门、德胜门、永和门而归于砚子湖和艾溪湖,再出牛尾闸,趋杨家滩,入鄱阳湖。
  清咸丰年间,庶征津附近的城壕与赣江挖通,且重开新闸,以备湖水出江;三德津又通过壕沟与砚子湖相连,以防江水倒灌;五纪津、八政津也分别通过城壕与赣江、抚河相连。至此,“三湖九津”排水系统完全形成。这样一套完备的排水系统,使南昌城基本上避免了东湖水溢,同时也保证了湖水清流而不腐。
  ●留景在今
  “三湖九津”所涉及的水域大多是著名风景湖,留存古桥较多。
  状元桥现存于民德路上,是东湖与南湖的分水桥。此桥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旧时因为离佑民寺不远,被赋予“普度众生”之意,称“广济桥”,后改为“状元桥”。民间流传着许多状元与桥的故事。
  灵应桥的建造时间比状元桥稍晚,因与桥比邻的水观音亭内观音菩萨甚灵,旧时南昌人认为它是观音菩萨应百姓渡水之需的显灵之作,故名“灵应”。灵应桥也称杜公桥、灵隐桥,屡经修葺,今古风难觅。
  在百花洲上还有一座玲珑的青灰白桥,称百花桥,属于典型的园林桥。桥形迂回曲折,桥面护栏雕龙绘凤,近乎平贴水面,观景览胜独得其妙。
  这些姿态各异的古桥,不仅点缀了南昌的美景,更丰富了南昌的市井生活,同时也串起了南昌这座千年古城的传统文化。
其他文献
期刊
一日,我在家里翻找东西,无意中看到了当年参加高考的四张准考证,勾起了我许多回忆。  我曾经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我人生最宝贵的青春时代恰恰遇上了动荡不安的“文革”时期。当时上工农兵大学靠推荐。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百姓,推荐上工农兵大学的指标不可能轮到我。那时,当兵是青年最崇高的梦想,而我却不敢报名应征,因母亲是地主子女成分,政审必定过不了关,我与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一样,有过迷茫的苦恼,有过生不逢时的
期刊
近日,诗社召开诗友会,推出一个学诗品诗的新举措:人荐一好诗,好诗共赏析。我该推荐哪首诗呢?我记起读过的一首短诗,但只记得其中一佳句“弓腰未必矮三分”。至于其余三句,以及见于何时何报刊,我一时真记不起来了。  我翻箱倒柜,一本一本杂志找,一页一页翻着看;在百度上查,在《读诗札记》中寻。没想到歪打正着,我意外地浏览了大量同题诗词,其中有的刊于国家级诗词杂志,有的发在诗词网。恕我直言,浏览之后我都不甚满
期刊
江西行政学院(1958年并入江西大学)的前身是江西八一革命大学,1954年秋被改为江西行政学院,我是第一期学员,当年学校勤俭办学的艰苦历程我至今记忆犹新。  1954年国庆节,19岁的我正在县公安局值班室值班,局长亲自来通知我5号去省行政学院报到学习,为期6个月。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我一个放牛娃,连小学门都没有进过,如今要去上大学了,怎不欣喜若狂?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坐车赶往省城。到南
期刊
刚刚入夏,我就品尝到了清香甜糯的粽子。  初夏,家乡的湖沟港汊中,芦苇正疯了般地长着。苇茎突突地上窜,包裹在苇茎上的淡绿色苇叶被喷薄的阳光利索地一层层剥开,一片片青绿而修长的苇叶便婆娑在夏日的风中。这时,家乡的人们便三三两两提了竹篮去采收新鲜的苇叶,回家包粽子。  儿时的我,常和同村的小伙伴去采新鲜的苇叶,嘻嘻哈哈中我便采得一大篮苇叶。刚采回来的苇叶较脆,不能直接用来包粽子,需用开水焯一下,焯过水
期刊
延安,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黄土地,被世人称为圣地。  走进延安,名字带“圣”字的学校、公司、宾馆随处可见,甚至还有“圣”字牌的小米、大枣、小吃和矿泉水,一种崇高而又伟大的情愫在灵魂的深处油然而生。听课、参观、逛街,在延安好几天了,我仿佛一直是驾着红色的彩云在飞翔,热烈之余却对那白羊肚手巾、红腰带,对那八百里秦川的窑洞有了一种焦渴的向往。  傍晚,老胡、小何几个学员在我的怂恿下出了校门。穿过光洁的水泥
期刊
灾难的记忆里,有刻骨铭心的悲恸和感动,也有不屈不挠的抗争与奋斗。十年弹指一挥间。当被大地震摧毁的汶川以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目睹废墟上崛起的重建奇迹,我们愈发坚定了从灾难走向辉煌的必胜信念。  走进今日汶川,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很难想象,这片土地曾经遭受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强烈地震。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造成近10万同胞罹难或
期刊
田鸡(我们老家叫“石卵”)长在深山溪涧的清泉里,个头大,外形浑圆,像蛤蟆,大的有三五两重,其肉质鲜嫩,可与家鸡媲美,故称田鸡。  200世纪800年代初,物资比较匮乏,市场上少有肉食和鱼类出售,我当时在永丰龙岗乡下一所学校教书,吃住都在学校。学校老师生活十分贫苦,伙食极差。于是老师们便萌发了去深山野涧里捕捉田鸡改善生活的念头。  六月里晴朗的夜晚,特别是遇上下雨前的闷热天气,田鸡出没频繁,喜欢出来
期刊
母亲节前夕,网络上一条微博火爆刷屏,一名北漂女孩刚将妈妈接到北京一起生活,本打算母亲节带妈妈出去玩,无奈要加班,担心妈妈在家无聊,于是突发奇想手绘了一份详细的出门攻略,帮助“路痴”妈妈更快地融入大北京。  这份暖心的手绘地图被其闺蜜发到了网上,很快就成了热门话题,不仅网友们纷纷为这个贴心的女儿点赞,还掀起了一场关于“老漂族”的热烈讨论:追随儿女来到大城市的1800万老人们应该如何融入新环境?  “
期刊
昨日清晨,我漫步在赣江茶市场的人群中,突然发现,一个村姑身旁摆着一篮子新鲜的红杨梅。好久没吃杨梅了,我便买了一些带回家与老伴尝鲜。酸酸甜甜的杨梅一到嘴里,我便想起儿时在家乡上山摘杨梅的情景。  我的老家在赣中山区,每当杨梅红了的季节,我便会与村里的一个小伙伴相约上山摘杨梅。摘了之后,几毛钱一斤卖给杨梅贩子,换来铅笔、橡皮、作业本,如果某一次摘得多,还能换来一支钢笔呢。  在那艰苦岁月里,小学生能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