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新课标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合唱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合唱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证了创设问题情境对提高学生合唱能力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合唱;问题情境
合唱是高雅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唱好合唱,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还需要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但是,枯燥的说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才能如杜甫笔下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对话是一门艺术,有效对话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学与“玩”为一体的课堂提问方法,不仅能让各环节教学无痕衔接,还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高效课堂。
一、创设竞赛式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合唱基础与技能
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合唱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音准、节奏、咬字吐字、发声技巧等知识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双基教学与音乐学习兴趣并不相悖,而是相辅相成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把基础知识与音乐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悟。
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求胜的心理,通过创设竞赛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开展“节奏感我最棒”音乐竞赛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设立比赛规则:每位同学抢答的分数累积到小组的成绩中,回答对加一分,回答错误不扣分,已经参加过抢答的同学必须等本组同学都抢答过问题后,才能进行新一轮的抢答。题目可以是节奏的任意组合,如: 或
等等。创设竞赛式问题情境活动旨在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音乐知识竞赛的方法,学生会很乐意主动掌握技能,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也明显。
二、创设通关式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合唱合作意识
合唱教学是合作性很强的音乐活动,它追求的是“合”,而不是“个”,个人的声音再美,如果不能融入集体,就会造成声部不和谐。教师可以创设通关式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合作闯关达到教学目的。如:创设“赢取入场券,到维也纳音乐金色大厅观看一场盛大的合唱演出”的情境,教师强调这场演出对观众的要求比较高,当中有全体观众和演员一起合唱的节目,只有同学们闯过以下几关,才能赢得入场券。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激发。教师便可顺势把需要学习的合唱作品片段分成几个乐句,分别当作问题出示给学生学习与攻关。这样的设计,学生会很容易进入情境中,从而愉快、积极地学习。此外,通关式问题还有很多,譬如“你们能用‘lu’唱出一个渐强音和一个渐弱音吗?”“你们能用循环呼吸的方法合作演唱一个“永不停歇”的‘mi’音吗?”“请你邀请其他声部的同学,一起和谐演唱和声135”等等。
三、创设检查式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合唱音准听辨能力
加强学生的音准和听辨能力很重要。教师可以创设检查式问题情境,如:让两个学生互当小评委,听辨对方的音高对错。小评委出示“柯尔文音乐手势”,要求对方按自己出示的音乐手势唱相应的音高,有错需纠正。还可以四个人玩,一人当评委,一名学生左右手先后出示不同音高的音乐手势,分别让两个队友哼出各自的音高,小评委负责听辨是否准确和谐。此外,还可以请一位学生负责出示音乐手势,邀请几位学生上来做评委,分别给演唱组打分,让学生在既紧张又愉悦的检查式问题情境下“玩有所获”。
四、创设联想式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合唱艺术表现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想象的空间。有的合唱团,演唱欠感情,是因为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歌曲内涵。每首作品受时代、国家、民族、地域和作曲家的思想的影响,有其特定的情绪和画面,为此,教师要抓住歌曲的特点,通过创设联想式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联想中产生共振,情發于其中,这样才能更细腻地表达作品。如在学习《闲聊波尔卡》这首作品时,教师可以创设“谁的演绎最生动”的联想式问题情境,提出诸如“用怎样的情绪和声音才能表现动物们东拉西扯讲闲话的情境呢?”此类的联想式问题,让学生用歌声去表达作品感情,当学生体会到想象力和表达力的重要时,今后学习就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了。
五、创设反问式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对合唱表现的质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很重要。俗话说:“思起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多疑才会多问,多问才会多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合唱作品的处理思考。如“这一句能否用这样的感情去演唱?”“这个小节能否加入这样的动作?”等等,并请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学生内驱力的推动下,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就可获得“四两拨千斤”的高效。也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时,才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展示自主、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六、创设对比式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对合唱作品的审美能力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聆听优秀的合唱作品,才能使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对比式教学是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要做作品收集的有心人,多搜集同一首作品不同的演绎版本,或者是好与差对比的合唱视频,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辨、多思,通过创设对比式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或音频材料后,说说哪个合唱团演绎得好?为什么?通过这样日积月累的对比学习,学生的情感就会日渐细腻,审美能力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旧知引新知创设问题情境、以误引悟创设问题情境等等,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去巧设。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心理,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唱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杨丽苏.新课程音乐教学法——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陈海滨,徐丽华.有效教学66个经典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李吉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合唱;问题情境
合唱是高雅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唱好合唱,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还需要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但是,枯燥的说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才能如杜甫笔下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对话是一门艺术,有效对话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学与“玩”为一体的课堂提问方法,不仅能让各环节教学无痕衔接,还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高效课堂。
一、创设竞赛式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合唱基础与技能
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合唱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音准、节奏、咬字吐字、发声技巧等知识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双基教学与音乐学习兴趣并不相悖,而是相辅相成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把基础知识与音乐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悟。
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求胜的心理,通过创设竞赛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开展“节奏感我最棒”音乐竞赛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设立比赛规则:每位同学抢答的分数累积到小组的成绩中,回答对加一分,回答错误不扣分,已经参加过抢答的同学必须等本组同学都抢答过问题后,才能进行新一轮的抢答。题目可以是节奏的任意组合,如: 或
等等。创设竞赛式问题情境活动旨在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音乐知识竞赛的方法,学生会很乐意主动掌握技能,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也明显。
二、创设通关式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合唱合作意识
合唱教学是合作性很强的音乐活动,它追求的是“合”,而不是“个”,个人的声音再美,如果不能融入集体,就会造成声部不和谐。教师可以创设通关式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合作闯关达到教学目的。如:创设“赢取入场券,到维也纳音乐金色大厅观看一场盛大的合唱演出”的情境,教师强调这场演出对观众的要求比较高,当中有全体观众和演员一起合唱的节目,只有同学们闯过以下几关,才能赢得入场券。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激发。教师便可顺势把需要学习的合唱作品片段分成几个乐句,分别当作问题出示给学生学习与攻关。这样的设计,学生会很容易进入情境中,从而愉快、积极地学习。此外,通关式问题还有很多,譬如“你们能用‘lu’唱出一个渐强音和一个渐弱音吗?”“你们能用循环呼吸的方法合作演唱一个“永不停歇”的‘mi’音吗?”“请你邀请其他声部的同学,一起和谐演唱和声135”等等。
三、创设检查式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合唱音准听辨能力
加强学生的音准和听辨能力很重要。教师可以创设检查式问题情境,如:让两个学生互当小评委,听辨对方的音高对错。小评委出示“柯尔文音乐手势”,要求对方按自己出示的音乐手势唱相应的音高,有错需纠正。还可以四个人玩,一人当评委,一名学生左右手先后出示不同音高的音乐手势,分别让两个队友哼出各自的音高,小评委负责听辨是否准确和谐。此外,还可以请一位学生负责出示音乐手势,邀请几位学生上来做评委,分别给演唱组打分,让学生在既紧张又愉悦的检查式问题情境下“玩有所获”。
四、创设联想式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合唱艺术表现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想象的空间。有的合唱团,演唱欠感情,是因为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歌曲内涵。每首作品受时代、国家、民族、地域和作曲家的思想的影响,有其特定的情绪和画面,为此,教师要抓住歌曲的特点,通过创设联想式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联想中产生共振,情發于其中,这样才能更细腻地表达作品。如在学习《闲聊波尔卡》这首作品时,教师可以创设“谁的演绎最生动”的联想式问题情境,提出诸如“用怎样的情绪和声音才能表现动物们东拉西扯讲闲话的情境呢?”此类的联想式问题,让学生用歌声去表达作品感情,当学生体会到想象力和表达力的重要时,今后学习就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了。
五、创设反问式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对合唱表现的质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很重要。俗话说:“思起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多疑才会多问,多问才会多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合唱作品的处理思考。如“这一句能否用这样的感情去演唱?”“这个小节能否加入这样的动作?”等等,并请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学生内驱力的推动下,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就可获得“四两拨千斤”的高效。也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时,才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展示自主、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六、创设对比式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对合唱作品的审美能力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聆听优秀的合唱作品,才能使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对比式教学是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要做作品收集的有心人,多搜集同一首作品不同的演绎版本,或者是好与差对比的合唱视频,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辨、多思,通过创设对比式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或音频材料后,说说哪个合唱团演绎得好?为什么?通过这样日积月累的对比学习,学生的情感就会日渐细腻,审美能力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旧知引新知创设问题情境、以误引悟创设问题情境等等,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去巧设。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心理,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唱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杨丽苏.新课程音乐教学法——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陈海滨,徐丽华.有效教学66个经典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李吉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