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锦607块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端,开发目的层为于楼、兴隆台油层,单井日产油1.4t,综合含水93.0%,采油速度0.75%,采出程度22.11%,油汽比0.22,油井平均吞吐14轮次。锦607块开发初期布井井距是100米,到2013年布井的井距从100米到70米,井距变小,汽窜严重,2010年开始针对汽窜问题实施了封窜措施,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汽窜比率仍高达40%以上。因此研究了新型复合调剖封窜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锦607块 吞吐轮次 汽窜 封窜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9-0369-01
1 前言
锦607块自2001年投产以来,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地层压力降低,汽窜现象越来越严重,油井汽窜已成为目前影响锦607块开发效果的重要因数之一。发生汽窜后油井综合含水逐步上升,而且汽窜周围邻井在注汽过程中已形成了汽窜的管流通道,油井注汽时蒸汽在蒸汽管流通道造成蒸汽循环窜流,导致同一区域所采同层的油井含水反复升高。油井汽窜不仅促进边底水入侵,而且还加剧了夹层水发育,导致油井含水迅速上升到90%以上,并且汽窜后含水也很难下降[1,2]。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表1,表2)
选择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薄膜扩展剂的组合作为体系的表面活性剂。
2.2 凝胶封堵剂的研究(表3,表4)
采用0.8%聚合物+0.6%交联剂的凝胶体系,其成胶时间在20-24小时可控。
2.3 颗粒封堵剂的研究(表5,表6)
颗粒的悬浮性能良好,特别是在高分子携带液中,性能更加优越,这样对施工携带进入地层深部具有良好效果,优选8%的颗粒堵剂。
2.4 复合调剖封窜药剂体系的施工工艺研究
结合研发的复合调剖封窜技术目的为实现远端封窜调剖,近端封堵大孔道。在施工工艺方面设计为段塞式注入方式:
(1)注入4%表面活性剂,
(2)注入(0.8%聚合物+0.6%交联剂)实现远端封堵,
(3)注入8%封口颗粒堵剂高强度封堵汽窜大孔道。
2.5 复合调剖封窜药剂体系的性能评价
实验结果发现,与常规堵剂相比,研发的段塞式注入的复合调剖封窜体系封堵率提高了2%以上,突破压力提高了1.3MPa以上,说明该体系具有更优异的封堵性能。
3 现场应用情况
2017年现场施工12井次,阶段增油1879t,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4 结论及认识
1、对稠油开采而言汽窜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到蒸汽吞吐开发的中后期,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汽窜必将进一步加剧。
2、该项技术的所有研究全部用于现场,并在现场应用中得到印证,转化推广应用程度高。
参考文献
[1] 吕琳.井楼油田一区稠油油藏汽窜特征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9:200-202.
[2] 郭海占,王登辉.稠油热采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33(3):9-10.
[关键词]锦607块 吞吐轮次 汽窜 封窜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9-0369-01
1 前言
锦607块自2001年投产以来,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地层压力降低,汽窜现象越来越严重,油井汽窜已成为目前影响锦607块开发效果的重要因数之一。发生汽窜后油井综合含水逐步上升,而且汽窜周围邻井在注汽过程中已形成了汽窜的管流通道,油井注汽时蒸汽在蒸汽管流通道造成蒸汽循环窜流,导致同一区域所采同层的油井含水反复升高。油井汽窜不仅促进边底水入侵,而且还加剧了夹层水发育,导致油井含水迅速上升到90%以上,并且汽窜后含水也很难下降[1,2]。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表1,表2)
选择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薄膜扩展剂的组合作为体系的表面活性剂。
2.2 凝胶封堵剂的研究(表3,表4)
采用0.8%聚合物+0.6%交联剂的凝胶体系,其成胶时间在20-24小时可控。
2.3 颗粒封堵剂的研究(表5,表6)
颗粒的悬浮性能良好,特别是在高分子携带液中,性能更加优越,这样对施工携带进入地层深部具有良好效果,优选8%的颗粒堵剂。
2.4 复合调剖封窜药剂体系的施工工艺研究
结合研发的复合调剖封窜技术目的为实现远端封窜调剖,近端封堵大孔道。在施工工艺方面设计为段塞式注入方式:
(1)注入4%表面活性剂,
(2)注入(0.8%聚合物+0.6%交联剂)实现远端封堵,
(3)注入8%封口颗粒堵剂高强度封堵汽窜大孔道。
2.5 复合调剖封窜药剂体系的性能评价
实验结果发现,与常规堵剂相比,研发的段塞式注入的复合调剖封窜体系封堵率提高了2%以上,突破压力提高了1.3MPa以上,说明该体系具有更优异的封堵性能。
3 现场应用情况
2017年现场施工12井次,阶段增油1879t,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4 结论及认识
1、对稠油开采而言汽窜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到蒸汽吞吐开发的中后期,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汽窜必将进一步加剧。
2、该项技术的所有研究全部用于现场,并在现场应用中得到印证,转化推广应用程度高。
参考文献
[1] 吕琳.井楼油田一区稠油油藏汽窜特征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9:200-202.
[2] 郭海占,王登辉.稠油热采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33(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