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机制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gm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在中外的研究中都颇为多见,但是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情感素质却是缺失的一块。教育专业情感就是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专业需要的满足,并带给其预约的一种情绪体验。良好的教师情感有助于教师知识素质的强化、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对自身的行为有调节的作用。而且教师的职业情感有其独特性,具有本质的特征,本文针对教学效能感、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以及社会支持感,对教师职业情感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对教师专业发展中情感素质培育的启示。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情感机制;调节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89-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研究者逐渐意识到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在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中,教师的专业成长已经成为了人们备受关注的问题,教师发展也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但是在过去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主要是研究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而教师的情感往往是被忽略的部分。教育专业情感就是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专业需要的满足,并带给其愉悦、的一种情绪体验。[1]直到90年代的美国、英国、希腊、韩国等一些相对发达的国家开始对教育体系进行革新,加强对教师情感教育的培养。[2]如今,教师情感的发展已经经历了30多年,研究者已经心理学的视角转向社会学、教育学,理论视野的拓宽为我们研究教师发展的情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与教育理论与教育知识等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还蕴含着教师的个人情感,价值和观念,这些都是我们值得研究的内容。因此,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特征的仔细剖析,对教师教育和教师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基本功能
  情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不能不带情感地授课,教师的工作不等同于普通的职业,教学的过程不只是“教”与“学”,还包含着教学的环境与氛围,对待学生需要爱心、耐心、细心,需要情感的投入。积极的情感素质是教师发展的基础。
  1.教师行为的调节功能
  由于情感具有两极性的特征,因此它在功能上也体现出两种维度;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反映积极作用或者消极的作用。当人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时,就会调动细胞的积极性并巩固这种行为,更加容易地通过感官接收信息,记忆力也会相对增强,记忆的事情也不会轻易忘记。思维会变得灵活,头脑也尤其清晰,判断能力也相应增强。但相反,如果一个人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消极或不愉快的体验时,活动的积极性则会下降,甚至会闭塞信息,记忆力下降,记忆效果差,思维迟钝,判断力下降。所以如果当老师体验到教学与生活的樂趣,他就会以饱满的热情与积极性投入到其中;反之,如果教师感到乏味无趣,自身的积极性则会下降,从而影响自身的教师发展。
  2.教师知识素养的强化
  积极的情感有利于教师保持学科知识的严谨性。对于教师而言,对学生传授的知识早已驾轻就熟,但越是熟悉的知识越容易引发倦怠感。教师若能时刻保持积极地心态,那么情感的渲染总能影响学生的接受知识的心态。这种积极的情感不但有利于教师的创造力,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创造性地教学,开创性地增添教学方法,利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让教师的输出效果更为显著。
  3.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是学校评优评奖的重要指标,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能力本质的反映。教师用积极的心态,创新的思维来对课堂教学进行革新和研究,可以促进课堂形式的多样性。这样不但可以换取学生的情感认同,也能让教师自身得到愉悦与满足。[3]积极的情感素质能在教师遇到阻碍与无助的时候,不轻言放弃,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地在科研与教学中完善自我,突破自我。即使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与领导的质疑时,也能迎难而上,不断对自身的不足进行调整,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学生与学校管理层。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机制分析
  教育情感与教育行为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情感伴随着教育行为而产生,而且教育情感不能简单用高兴、痛苦等词汇囊括。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特征有着其独特性,不能等同于其他职业群体的情感特征。在教师发展的不同时期会可以体现为不同的情感特征,既会出现阻碍作用也会有促进的作用。
  1.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随着教育理论的逐渐深化,教育学家越来越关注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教学效果,以及这种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一般效能感是指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个人教学效能指教师自己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教好学生的能力。[4]
  教师的效能感可以对教学活动的选择产生影响,教学效能感强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有足够的信心,因而更愿意承担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科研任务。在学生取得成功地学业成时,高教学效能的教师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教师的教学与指导,而在学生学业失败的情形下,个人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会也会表现出对学生更强的责任感;相反低教学效能感的教师更倾向于将学生成就归因于学生自身的家庭因素。因此,低教学效能感的教师在面对挫败时往往会选择逃避,将教学效果的成败归因于外部环境,从而忽视自身的能力与努力。这样不但会影响他们对教学、科研的热情,长久以往更会影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根据邵雅利的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情绪耗竭,指的是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面对周围的问题和困难,无法轻易解决,常常会对此感到精疲力竭,丧失工作热情;第二是人格解体,指的是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常以一种冷漠的态度对待,对同事与学生逐渐产生负面的情绪;第三是降低成就感,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常会感到能力不足或是感受不了自己工作的意义。[5]   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在入职后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体现。如在刚刚成为教师的时候,如果在教学或工作中出现挫折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精神疲惫的状态。而且处处成为教师时待遇会比其他企事业单位较低,社会地位也不高,这时容易产生自我价值感、社会认同感低的情况。到了中年教师则会出现不一样的状况,这时教师大多已有家庭,要顾及家庭的负担,同时职务晋升竞争会更加的激烈,容易造成精神上的紧张。再而就是教师工作开始变得重复规律,会有越发强烈的机械感,容易产生抗拒。但到了老年教师又会发生不一样的变化,这时候教师会更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几十年积累的形象让教师更趋向于规矩地办事。这时候的职业倦怠感不在于行业的竞争,更主要的是社会对他们的要求。
  3.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生活满意感和快乐感对个人具有最基本的影响作用。主观幸福感的评定主要依赖行动者个人的标着,而不是一个客观或外界的标准,常会受到当时情绪状态或情境的影响。[6]
  而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会对教师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影响。初入职的教师刚参加教学工作不久,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对工作中发生的状况都充满着好奇心,对未来充满信心并有远大的抱负,对生活工作都感到比较的满足,产生的主观幸福感则会较高。到了中年的教师,由于工作时间长,内容重复规律,家庭压力增加,收入变化不大,挫折感增强,从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会增加,因而幸福感会有所下降。到了老年教师,社会地位会普遍有所提高,收入稳定,成就感增强,产生的愉悦感较多,主观幸福感则会增强。
  4.教师的社会支持感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尤其是个体面对压力时更需要与社会成员交往,都需要来自家庭、社会的支持。研究表明,一定的社会支持将减少个体对压力事件严重性的感知,减少负向情绪,降低压力事件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危害性。社会支持感就是指人们对自己在支持源的广泛性、人及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各个维度上集体情况的主观判断和体验。[7]
  随着社会支持感的增强,过去的心理压力会相应减轻,负面的情绪也会减少,对工作的热情会有所上升,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师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社会支持感也呈现不一样的变化,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由于新入职的教师对这个行业各方面的情况都会比较陌生,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可以获得帮助,因而这时候的教师社会支持感会普遍较低。但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逐渐熟悉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懂得处理事情的技巧,遇到的困难会从同事、家人或朋友间取得帮助,社会支持感会逐渐上升。当教师到了老年,社会地位升高,这个时期他在社会中获取的支持和关系也会比其他阶段的教师较多,这时候教师的社会支持度普遍较高。
  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十分复杂且多样,除了上述的四种情感外,还有各种情感的存在,且各种情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每種单一的情感都不能解释教师的职业行为,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分析必须要在不同的情感中互相分析研究,才能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地途径。而且每种情感的产生因素都更不相同,相互之间又会相互影响。针对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在教师教育方面需求合适的方法加以帮助。
  三、对教师情感机制的培育与调节
  人的情感是在无数次的碰撞和冲突中通过反思、体味、省悟与调整中不断循环、螺旋式地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情感素质的培育也是一个动态、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通过上述的情感特征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情感培育。
  1. 加强对教师情感问题的理论关照
  教师获得情感素质的提升需要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教师要掌握人的情感发生、发展的规律方面的知识以及情感教育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教师要对情绪心理学的相关资料有所熟悉,这样可以让教师技能了解和感受他人、学生的情感变化也能通过学生各阶段的情感变化作相对应的疏导工作。与此同时,也能对自己的情绪变化有所理解,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时刻反思自我,避免自己的情绪走向极端。
  2.改变教师情感机制培育形式
  传统的教师培训都是形式单一的,主要以短期课程、课堂教学式、专家讲座式的培训为主。这种形式不能对教师专业发展得到一个真正的提升,也无法对授课效果得到一个客观的评价。所以不能只采取这种授课模式,要让教师得到真正的发展,必须让课程贯穿于教师发展的全过程。不能只采用课程教授法,也要把课程扩展到教学工作与教学生活当中。这样不仅能使教师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发展,还能同时促进教师的职业情感发展。
  3.构建情感丰盈的校园氛围
  教师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工作与生活环境对他的情感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师要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活动中,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中,不断反思、省悟,辨识自己和学生的情感反应,并调整自己的情感与情绪。同时,在学校里,应该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共处、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社会也要营造一种崇尚科学、尊师重道的共识。人的情感会随着阅历的增长而对人性问题由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教师的情感发展也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趋向成熟、稳健,情感素质也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刘丹. 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素质评析[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19-23.
  [3]李继. 论教师情感的断裂与复归[J]. 中国教育学刊,2015,(05):86-90.
  [4]蒋晓莲, 薛咏红, 刘辉. 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对护理教育的启示[J]. 护士进修杂志, 2004, 19(4):352-354.
  [5]新手—熟手—专家教师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6]王志红. 论教师成长中的情感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3.
  [7]王志红. 论教师成长中的情感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叶晓韵(1993-7),女,汉族,广东江门,硕士研究生,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李嘉慧(1994-1),女,汉族,广东广州,硕士研究生,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原理与政策研究。
其他文献
美文需要美教,《雨霖铃》是“慢词圣手”柳永凄美婉约的代表作品.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共有十篇经典的古典诗词文赋,学生于《雨霖铃》之前已经学习六首诗
期刊
一、课题出处:《苏少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  二、课型:以律动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三、教材分析  《跳吧!跳吧》是一首热烈、欢快的,具有轮舞风格的斯洛伐克民歌,歌词内容富于生活情趣,表现了人们聚会时的场景。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第一段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皆以模进的手法写成,突出使用了连续的切分节奏。第二段开始用附点节奏,使音乐舒展并与第一段形成对比,随后又回到切分的节奏型,并都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大规模在线课程特点、优势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动画专业参与在线课程的相关本科生学习情况进行多方面、多维度深入研究。综合性地进行研究大规模在线课程对传统大学教育模式产生的意识冲击和积极影响,调查研究大规模在线课程融入相关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施效果。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纺织创意领域和影视动画信息传达---有机互补地融合”对于高校相关专业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启示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82-0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盐类水解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所以
期刊
教材分析  《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一首五声调式的一段体歌曲,歌词以“我”的视角,描写了家乡“谷垛堆得高,山连山”的丰收景象。尤其那一串“哈哈哈……”的笑声充分表达出主人公喜悦、兴奋的心情。整首歌曲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歌词通俗易懂,充分表达出儿童天真纯朴的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  教學目标  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准确地演唱歌曲,表现孩子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感情;  2.在歌唱和表演中激发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81-0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第104~106页的内容及108页第1~2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同分母分數比较大小后,学习的内容。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学生对简单的同分母
期刊
【摘要】当代图书馆人做好图书管理工作,敬业爱岗,爱书爱读者,也能如学校老师一样培养学生,为“文化育人”培养人才模式发挥图书馆作用。以书友为伴,不可割舍。  【关键词】同事管理;文化育人;敬业爱岗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84-02  一、从无奈到听从安排  1.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每当别人问我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时,我不会如实说图书管
【摘要】针对目前资讯发达、人的思维发生较大变化的年代,师德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从教师观念上、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上,以及政府教育机构加强对学校的管理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师德;建设;探究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83-01  师德是什么,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
课题:函数奇偶性  年级:高一  授课:崔晓丽老师  版本:人教版数学必修一1.3.2  一、背景介绍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函数单调性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对函数的奇偶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在培养学生对图像观察能力的基础上,进而引导学生从数量关系的角度通过逻辑推理加以确认,是锻炼学生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很好机会,在中学数学过程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1.设计理念  本节课学习函数奇
期刊
【摘要】高校行政部门内部评价是高校站在教育改革的高度审视机关部门工作效能问题,帮助高校切入新的视角斟酌目标管理和绩效激励制度建设的诸多问题。高校应围绕“谁来评价”、“评价谁”、“评价什么”、“如何评价”、“评价用来干什么”等要素,由多元评价主体共同参与,多种评价方式灵活实施,促使高校机关部门从日常性管理走向科学化治理,激励高校行政部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能,充分挖掘高校管理队伍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