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展高等教育提升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是关键,本文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改革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人才机制、增加教育经费等角度出发提出了提升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人力资本;管理机制;人才管理
一、概念界定
(一)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是指通过高等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素质在物质生产部门取得的经济增长额抵偿用于教育和培养的全部经费之后的纯收益。它是从计量上表示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给经济增长带来的效益。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是高等教育的生产职能给人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概念表明:高等教育投资并非单纯消费性、福利性投资而是与物质资料投资类似、甚至效益更大的生产性、建设性投资。在当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探讨教育经济效益是十分必要的。
(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力资本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态,表现为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的因为它表现在人的身上;它又是资本,因为它是未来满足或未来收入的源泉。
二、提升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学校内部
1.科学进行投入,调整比例。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校,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优质人才,而且对于提高就业率、增强人口素质等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不加规划的盲目增加资金,而不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绝对无法有效提高效益,达到提高教育水平的目的,投入需要平衡各高校,但这并不等于平均,但是偏向力度需要科学计算、严格掌握,比例的适当尤其重要,毕竟普通高校占据比例极其大,大量学生需要国家的支持。
2.合理调控培养成本,适当招生。高校的大量招生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培养人才的号召,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生源,培养更多人才,亦是另一种吸纳资金。这种状况下,扩招就带有政策偏向和竞争意味,也因此其规模和速度都令人叹为观止。就近几年,各个高校人数已经接近甚至远超其正常容量,于是,平摊到每位学子的培养经费远远不足以支撑其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因此,投资难免无法发挥出其应有作用,对于教育和科研的促进作用降低,效益自然无法提供,依据经费及招生规模算出可用资金,找出最合适的方案,将招生规模限制在合理范围内。
3.创新管理,加强监督,人才高度专业化。管理方式无疑对于投入、产出均有极其重要作用,严谨的财政和科学的预算及核算等,能够有效加强对于投入资金的科学规划和利用,也因此更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人才必须专业化,高校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全才,而是各个领域能够独拔头筹的人,因此,集中力量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才是高校发展的方向。
4.采取有效对策努力保证新形势下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的实现要以一定的教育质量作保证,没有教育质量便没有教育的经济效益。一是主动而积极地应对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更深层次地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二是要推进教学管理创新建立健全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管理创新的核心是教学制度和政策创新,要通过教学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创新形成教与学的激励机制,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激发起蕴藏于师生中教与学的热忱。要通过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调控,使学校能够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及时反馈质量信息、及时规范教学行为,使高校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调适的机制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稳步提高。
6.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高校人力资源在提高办学效益中的作用。为了提高高校办学的经济效益,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确立教师在高校办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的水平和在办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作用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品质池决定了高校办学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要确立教师在高校办学中的主导地位建立有效的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的品质。
(二)外部条件
1.努力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充分施展才能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受教育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制约着生产力各物质要素和技术要素的效能,直接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教育经济效益的实现,而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十分重要。它包含的因素很多但其核心内容是:承认由教育程度和知识能力上的差别而产生的利益差别激励个人知识的更新、进步,以促进劳动者教育程度的提高、知识的合理应用和能力的增强,激励个人将自己的知识能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合理的激励促成知识的合理使用、能力的充分发挥、教育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实现。
2.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也是教育经济效益充分实现的重要条件。人才流动既包括人才在一个企业或经济单位内部岗位流动,也包括人才在不同企业单位乃至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教育投资是体现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身上的从事复杂劳动的能力。这种蕴含在人体内的劳动能力只有在最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而教育的经济效益也正是在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充分流动中得以实现的。因此要使教育经济效益得以充分实现就必须保证专门人才的流动,合理流动的结果就是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每一个人都找到最适合发展自己才能的地方。
3.增加教育经费。高等教育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还在于普通高校发展资金匮乏。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提高要求政府必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保证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一定的资金做基础,国家的财政投入是高校运行的基本条件。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平均占GDP的比重超过5%。而我国基本上一直在3%左右,这个比例只相当于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距离要达到4%的目标尚有很大距离。目前美国的这一比例是5.8%,其中约40%用于高等教育。如果财政陕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能够达到4%的既定目标在其中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的费用比例不变的条件下,我国高校的运作就不会捉襟见肘高教育的发展就有了较强的财力支持、物力保证。
三、结语
高等学校只有满足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即高校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在结构上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成高校办学经济效益的实现。要使高校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就要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重视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同经济建设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适應的问题,真正做到适销对路避免宝贵的教育资源的浪费,防止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现象发生避免人才的积压和浪费。
参考文献
[1] 程艳霞.管理沟通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2] 李谦.现代沟通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3] 张尔升.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教育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4] 轰振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5] 张日冉.大学生心理健康[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6
[6] 智艳芝.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研究[D].南昌大学 2007
[7] 保永春.高等教育效益问题发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
[8] 李宏秀,邹榜贵.市场经济与高校经济效益问题的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1996
[9] 李宝斌.审视高校扩招的经济效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人力资本;管理机制;人才管理
一、概念界定
(一)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是指通过高等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素质在物质生产部门取得的经济增长额抵偿用于教育和培养的全部经费之后的纯收益。它是从计量上表示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给经济增长带来的效益。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是高等教育的生产职能给人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概念表明:高等教育投资并非单纯消费性、福利性投资而是与物质资料投资类似、甚至效益更大的生产性、建设性投资。在当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探讨教育经济效益是十分必要的。
(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力资本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态,表现为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的因为它表现在人的身上;它又是资本,因为它是未来满足或未来收入的源泉。
二、提升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学校内部
1.科学进行投入,调整比例。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校,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优质人才,而且对于提高就业率、增强人口素质等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不加规划的盲目增加资金,而不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绝对无法有效提高效益,达到提高教育水平的目的,投入需要平衡各高校,但这并不等于平均,但是偏向力度需要科学计算、严格掌握,比例的适当尤其重要,毕竟普通高校占据比例极其大,大量学生需要国家的支持。
2.合理调控培养成本,适当招生。高校的大量招生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培养人才的号召,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生源,培养更多人才,亦是另一种吸纳资金。这种状况下,扩招就带有政策偏向和竞争意味,也因此其规模和速度都令人叹为观止。就近几年,各个高校人数已经接近甚至远超其正常容量,于是,平摊到每位学子的培养经费远远不足以支撑其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因此,投资难免无法发挥出其应有作用,对于教育和科研的促进作用降低,效益自然无法提供,依据经费及招生规模算出可用资金,找出最合适的方案,将招生规模限制在合理范围内。
3.创新管理,加强监督,人才高度专业化。管理方式无疑对于投入、产出均有极其重要作用,严谨的财政和科学的预算及核算等,能够有效加强对于投入资金的科学规划和利用,也因此更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人才必须专业化,高校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全才,而是各个领域能够独拔头筹的人,因此,集中力量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才是高校发展的方向。
4.采取有效对策努力保证新形势下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的实现要以一定的教育质量作保证,没有教育质量便没有教育的经济效益。一是主动而积极地应对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更深层次地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二是要推进教学管理创新建立健全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管理创新的核心是教学制度和政策创新,要通过教学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创新形成教与学的激励机制,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激发起蕴藏于师生中教与学的热忱。要通过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调控,使学校能够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及时反馈质量信息、及时规范教学行为,使高校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调适的机制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稳步提高。
6.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高校人力资源在提高办学效益中的作用。为了提高高校办学的经济效益,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确立教师在高校办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的水平和在办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作用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品质池决定了高校办学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要确立教师在高校办学中的主导地位建立有效的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的品质。
(二)外部条件
1.努力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充分施展才能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受教育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制约着生产力各物质要素和技术要素的效能,直接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教育经济效益的实现,而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十分重要。它包含的因素很多但其核心内容是:承认由教育程度和知识能力上的差别而产生的利益差别激励个人知识的更新、进步,以促进劳动者教育程度的提高、知识的合理应用和能力的增强,激励个人将自己的知识能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合理的激励促成知识的合理使用、能力的充分发挥、教育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实现。
2.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也是教育经济效益充分实现的重要条件。人才流动既包括人才在一个企业或经济单位内部岗位流动,也包括人才在不同企业单位乃至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教育投资是体现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身上的从事复杂劳动的能力。这种蕴含在人体内的劳动能力只有在最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而教育的经济效益也正是在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充分流动中得以实现的。因此要使教育经济效益得以充分实现就必须保证专门人才的流动,合理流动的结果就是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每一个人都找到最适合发展自己才能的地方。
3.增加教育经费。高等教育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还在于普通高校发展资金匮乏。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提高要求政府必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保证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一定的资金做基础,国家的财政投入是高校运行的基本条件。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平均占GDP的比重超过5%。而我国基本上一直在3%左右,这个比例只相当于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距离要达到4%的目标尚有很大距离。目前美国的这一比例是5.8%,其中约40%用于高等教育。如果财政陕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能够达到4%的既定目标在其中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的费用比例不变的条件下,我国高校的运作就不会捉襟见肘高教育的发展就有了较强的财力支持、物力保证。
三、结语
高等学校只有满足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即高校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在结构上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成高校办学经济效益的实现。要使高校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就要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重视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同经济建设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适應的问题,真正做到适销对路避免宝贵的教育资源的浪费,防止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现象发生避免人才的积压和浪费。
参考文献
[1] 程艳霞.管理沟通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2] 李谦.现代沟通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3] 张尔升.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教育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4] 轰振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5] 张日冉.大学生心理健康[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6
[6] 智艳芝.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研究[D].南昌大学 2007
[7] 保永春.高等教育效益问题发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
[8] 李宏秀,邹榜贵.市场经济与高校经济效益问题的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1996
[9] 李宝斌.审视高校扩招的经济效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