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拓展是数学教学的“重头戏”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123456789zy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学思想训练,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而数学思维则是引导学生执行数学思想的关键。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是建立在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开展思维教学,从各方面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笔者认为,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注重数学规律,寻找数学思维
  注重数学规律,是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式的一个有效途径,数学的逻辑性强,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可切入的空间,而数学规律是反映在多方面的,数字规律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个。数字是数学的必要因素,可以说数学是由数字组成的,数字可以反映出一定的规律。
  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数学问题总是围绕一定的数字进行的。学生要解决数学问题,也就是要从这些数字中寻找相关的线索,毕竟,数学式子中的数字反应数量关系,也反应数学规律的内在联系。初中数学在解数学题目时,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这类问题项数多,数字量大,结构复杂,往往令人望而生畏。但是学生如果能够深入分析,探其规律,就可以在把握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实现问题的快速解决。
  例1:计算:■+(■+■)+(■+■+■)+(■+■+■+■)+…+(■+■+■+…+■+■)
  思路分析:从已知条件上看,本题项数太多,如果直接按常规思路进行计算,那是相当复杂的,所以不宜直接计算。其实,学生如果能够把握各数据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倒写相加把各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体现出来,最终实现解题。这是拓展学生思维的最佳表现形式。
  解:设原式=S,将各个括号的各项顺序倒换,得S=■+(■+■)+(■+■+■)+(■+■+■+■)+…+(■+■+■+…+■+■)相加,原式=S=885。
  点评:本题的项数其实是一种假象,而倒写相加正好是排除这一假象的有效方法。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各数字的规律,在其中实现问题的解决。而这样的方式也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2 注意思维转换,拓展学生思维
  拓展学生的思维,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固有的思维空间进一步扩大,就是要提高学生思维转换的灵活程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拓展学生的思维,主要是通过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能力和转换能力来实现的。毕竟,对初中学生而言,其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都不足,思维能力也有待提高,要让学生实现思维的高度提升并不容易,而通过转换的思维方式,则是较现实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元选主,化难为易”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转换。通常来说,在初中学生日常接触到的数学问题里,已知关系式中往往同时存在几个变量,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视其中的某一个变量为“特定元”,其他的都看做“常量”,从而获得较简捷的解题途径,这里举一例加以说明。
  例2:设a≥0,且x=■-1,化简:x5+2x4-ax3-x2+(a+1)x-a。
  思路分析:在此题的解答中,如果把x当做特定元,代入化简,那将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如果把a当做特定元,则可得到如下简捷解法。
  解:由x=■-1得a=(x+1)2,代入原式,原式=x5+2x4-(x+1)2x3-x2+[(x+1)2+1]x-(x+1)2=x5+2x4-x5-2x4-x3-x2+x3+2x2+2x-x2-2x-1=-1。
  点评:在这一道题目的解决中,学生如果能够对常规思维有足够的认识,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的转换。在此例的解法中,“换元”思维的运用,可以实现有效的特定元的选择,可以为题目的解决提供较好的思维方式。而且,这样的思维方式道理浅显又别出心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迅速的掌握,并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进行运用。
  3 引进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潜能
  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新的教材中,许多小标题都是以疑问的方式出现的,如:“实验与探究”、“挑战自我”等等,非常有趣,富有挑战性,很适合学生的胃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意图,特别是在创设情景时不能随随便便,或者是搞花架子,这样容易流于形式。教师在情景创设时,目的性要强,要选取有特色,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的素材来创设情景,这样才能达到创设情景的目的。
  总之,初中生思维处于发展期,初中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地把握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规律的探索,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转换,那对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具有重要的作用的。
其他文献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是运用,还是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包括数学,都会失去灵魂。现在有许多人在思考:为什么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都是中国人领先,可到了成年以后,我们的研究成果怎么就不如别人呢?我认为,我们教育的症结就在于太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略了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数学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实在是必要的和紧迫的。
期刊
时代在进步,教育的改革是必然的趋势。通过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和对于新式教育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在此,将我多年的心得与大家共享。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我们多学习,多运用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为学生打造更优越的学习氛围。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要做到:  1 领悟教材的精华,改变教学模式  1.1 备课准备。备课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一个老师的实力的一种体
期刊
职高学生绝大多数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后进者,尤其是在数学学习方面伤痕累累,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报考职高躲避普高对数学学习的高要求,专攻专业技能,以求谋职立业。但作为学校培养的对象,我们必须以学生的根本需要为出发点和动力,不仅要重视对人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1 让数学走进生活  多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信息社会,数学在各个行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一,人
期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十年寒窗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但学会做人,则需要一辈子;要培养自己具有美的心灵,美是自我教育的的重要手段。”审美教育,就是美育。美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塑造人的情感心灵,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个性,而且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锻炼意志,生成美德。通过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有其固有的优势和长处,这是其他任何美育形式都替代不了的。而在我们农村学校,不少
期刊
美国哈佛大学的校长说过:哈佛的教育——它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让每一个毕业于哈佛的人都创造了成功。这段话很值得深思。自孔子时代起我们就强调“因材施教”,是的,教育能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教育的成功。走向这个成功,自主学习是一剂良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自主学习的模式呢?  1 通过兴趣培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1.
期刊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该针对所管理班级的每个学生的性格、思想水平和心理状态经常进行分析,做到对待学生要博爱和谐、严肃、诚实。以下便是我做多年班主任作的几点体会:  1 博爱——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师德。师德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师德。孔子之所以被誉为万世师表,关键就在于他有一颗爱满天下的博爱之心。孔子注重民主教学,令学生乐学。“亲其师而信其道”。孔子对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和自信,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实现学生自身的价值,因此评价必须科学,正确把握评价尺度。  1 评价要发自内心  我觉得在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融入情感,做到心诚意切。新课程强调教学课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丰富教学内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也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语文,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探讨如下:  1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1.1 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受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的尊严往往是不可侵犯的
期刊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阶段,练习、测试较多,试卷评析成了经常性的教学工作。在我们以前的评析课中,常存在这样的现象:习惯于从审题到解题一人承包,按试卷上试题的先后次序,不分主次,逐题讲解,一讲到底,盲目教学。结果导致重点不突出,该讲清楚的地方没讲清,不需要讲的地方却重复讲,使得解答有问题的学生的问题没解决,也使好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感觉无事可做。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也累,收益甚微,事倍功半。这样的评析
期刊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小学生对写作发生兴趣时,让他们长时间从事写作活动,他们也不会感到累,更不会感到是一种包袱。相反,他们会排除一切障碍,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活动。可以说,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然而,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而有之的,是在他们的大量课内外活动中,通过教育进行激发和培养出来的。  1 在写“心里话”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