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课程改革路径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x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强烈冲击。传统的大学课程已经很难满足创新人才学习的需要,必须通过开发线上课程、调整课程设计、课程定制和跟踪学习效果等方式来改革大学课程,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学课程;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应用,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武器,世界各国陆续发布大数据相关战略。国务院2015年8月31日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指出:“要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 [1]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等大数据技术的飞速进步给教育发展与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在教育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但同时也必将给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思考和挑战。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大学课程中如何合理引进与融合大数据技术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
  一、大学课程: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而人才的培養都是通过教学活动来进行的,那自然离不开教学活动的载体——课程。在现代教育研究中,“课程”是除了“教育”一词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核心概念之一。“课程”一词首次出现在博比特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中,自该词出现后,课程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关注点出发,形成了对课程不同的定义,主要有科目说、活动说(经验说)、预期结果说、计划说、教学内容说、文化再生产说。[2]大学课程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课程是指构成某一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是一个集合的概念;狭义的大学课程专指组成某一课程的内容或教学科目。本文中所提到的大学课程,既包含大学课程内容,又涵盖大学课程体系和进程。
  大学课程不仅映射了自然知识体系,更直接影响社会所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它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也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要媒介。《高等教育学》中提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大学提出的最明显要求,就是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由于课程体系决定着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因此,大学应社会发展而提出的教育改革任务,最后都要落实在课程改革这一核心问题上。事实上,人才培养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受课程体系的科学合理与否制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从未停止过对大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从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方面入手调整,以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3]
  二、大数据技术:大学课程变革的核心范式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数据”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2011年发布了《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领域》,首次对大数据进行了定义并估计了其商业价值,他指出:“大数据(Big Data)是指那些规模大到传统的数据库软件工具已经无法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 [4]这里对“大数据”的定义更多的是从规模上来入手。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复杂性也成为定义大数据的一个关键。德勤咨询技术负责人罗伯特·福莱对大数据的定义就是从“复杂性程度大”入手的。他认为规模是定义大数据的一个关键,但并不能成为区分大数据和常规数据的关键。[5]总的来说,大数据主要有四大特点:大规模(Volume)、高速度(Velocity)、多样化(Variety)、价值(Value)。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崛起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变革,从信息科学到公司经营,从政府机关到私人企业,无不渗透有大数据技术,其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来源不再局限于课堂或教师,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改变学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微信、微博、微课、慕课、在线课堂等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钟爱。大量的开放教育资源使得资源全球化、公开化、便捷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代言人。大数据正在渗透大学课程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大数据技术成为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应成为大学课程改革的核心范式,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将大数据技术与大学课程改革完美结合成为改革关键。
  三、大学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我国正处于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也呼唤着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不懈追求、敢于质疑、持续探索、善于建构等特征,[6]不仅在知识上精深与广博,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也超群,能够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追求个性的自由独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这对大学课程的变革提出了新要求。当前的高等教育正在努力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在课程内容、课程数量、课程组织方式以及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积极做出调整,但仍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课程设置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符,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选修课的设置过于狭窄,学生并不能完全根据自身喜好来选择;大学课程仍未逃脱“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和单一的评价模式。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所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四、基于大数据的大学课程改革路径
  (1)开发线上课程,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在大数据时代,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再局限于封闭的课堂和教室,也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而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资源,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保障教学效率与教学个性。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考虑这一途径,将课堂多元化,增设一些可供学生选择的在线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在线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可选择性和自主性,在内容上也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而且,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线课堂并不意味着学生需要长时间观看枯燥的教学视频,而是可以选择以一种交互式的方式进行,即采用一些片段式多媒体教学视频,并配以适当的测试题,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减少了学生的周期性学习厌倦,也有效避免了单向灌输的弊端,提高了学习效率。[7]   (2)调整课程设计,优化大数据技术应用效果。在如今的大学课程中,已用到一些大数据技术,但还未完全普及,特别是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在这一点上,英国开放大学的做法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他们通过编制“课程模型图”和“学习活动规划表”两个课程设计的新工具来满足一次开发多元发布的需求,[8]从“指导与支持”“内容与体验”“反思与表现”“交流与合作”四点切入进行课程设计,充分开发了课程资源,也改变了传统的先文字呈现再媒体开发的课程设计模式。当然,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设计改革创新有它们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经济背景,我们在借鉴时应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形,才不至于适得其反。
  (3)课程定制,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呼吁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个性化已然成了学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提到的一点,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其提供合适的教学课程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我国古代从孔子开始,就提倡因材施教,但由于条件有限,真正做到很难。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掌握仅限于通过教学经验,不可避免充斥着主观臆断。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个性化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在线课堂的开放,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和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也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自己喜欢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不必局限于课堂。Knewton公司推出的基于网络学习行为分析的在线智能适应学习平台是时下热门的在线教育手段,它能够对每个学生进行单独的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个性化的,包括学习进度、学习方法、学习中得到的反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习惯,即时调整内容供应,使教学更加个性化。
  (4)跟踪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考试得到反馈,精确性不够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判断也通常充斥着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常识和主观臆断。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学生在在线学习平台上的学习行为会被转化为数据记录下来,这些教育行为数据反映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比如,学生在哪道题停顿思考的时间较多、对哪类题型掌握得比较好等,还包括学生的浏览记录、测试成绩、学习日志、平时作业。有大数据技术的支撑,我们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跟踪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的學习动态,调整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因素对教师的决策产生影响。
  总之,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量的指数级的增长,给大学课程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国的大数据教育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课程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跟上时代步伐,抓住机遇,充分挖掘与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点,将大学课程与大数据有效结合,提高大学课程质量与效用,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以实现大数据教育应用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印发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培养龙头企业[EB/OL].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0905/162923162810.shtml,2015-09-05.
  [2]丁念金.课程内涵之探讨[J]. 全球教育展望,2012(5):8-14.
  [3]王 卓.我国大学课程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6(30).
  [4]Manyika J.etc. Big data: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and productivity[R]. 2011-01-19.
  [5]陆 璟.大数据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3(9):5-9.
  [6]吴康宁.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1-15.
  [7]朱建平,李秋雅.大数据对大学教学的影响[J].中国大学教学,2014(9):42-43.
  [8]任 岩.英国开放大学课程设计工具及其应用效果[J].中国远程教育,2015(1):61-64.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与分析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与预防。方法从本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接收的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04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这个故事发生在国家机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时候,领导下岗,由于心理“不平衡”而走出另类“谋生”渠道,最终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公正审判。  1998年,国家国内贸易部被撤销,改组为国家国内贸易局,由原来的部级单位变为局级单位。机构的精简带来的后果就是人员的大量削减,原单位里的许多人面临被淘汰的困境。时任原国内贸易部某司副司长的邢皓鹭,与在该司工作的另外四位工作人员,会计卫廷、出纳秦秀昭、外联秦武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突出。道路桥梁是我国交通运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较大的运输量,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道
哈佛学者Regina Fazion Maruca 2000年提出:“企业可通过两种方式将产品卖出去,一个是一次性出售大量产品并获取足够的利润,另一个是通过顾客的重复购买并进而形成购买的可持续。”哈佛学者在提出这一观点时暗示了一次性将所有产品卖出去对企业而言并不现实,在我国企业更多的则是关注于顾客是否会重复购买。顾客能重复购买对很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无疑是决定性的,而重复购买的前提是企业能提供并满
【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提法始于本世纪70年 代。《我们的共同未来》将“可持续发展”定 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 满足某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
本文大直径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较详细的阐述了该围堰的构造、制作、围堰下沉及拼装等具体施工工艺,机械使用合理,节省工程费用,文章中充分体现了该施工技术先进、方便、可靠
房间隔缺损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在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占比约为10%-15%,女性发生率约为男性的2倍。从房间隔缺损的发生学方面,可分为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和继
目的建立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健康人群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区间。方法将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健康人群按受试者年龄分为4组,一组为19-29,二组30-39岁组,三组为40
<正> “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除了SARS带来的切肤之痛,人们开始看到它降给未来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政策透明信息公开——大势所趋 SARS成为中国新领导班子的第一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的多个参数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ae)溶栓治疗效果的预后价值。方法经ct或核素肺灌注证实为Pae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