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响乐民族化传承再思考——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

来源 :神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ck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近现代中国音乐研究的历史,交响音乐在我国的发展虽近百年,但对于交响乐民族化传承的研究并不多.探究具有中国民族化特色交响音乐的传承,能较清晰的呈现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发展历程,描述交响音乐的民族化特征及大致发展方向.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综合采用了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被认为是新中国音乐史上最优秀的小提琴协奏曲和交响乐民族化作品,在国际乐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渗透和深度运用为探究交响乐民族化传承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其他文献
弹性联轴器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在传动系统中具有传递转矩、补偿偏移、缓和冲击等作用。为研究其疲劳性能,以某款绕线式弹性联轴器为实验对象,通过改进实验设计,进行了双轴扭转疲劳实验及疲劳前后的静态刚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主轴X方向连接方案能满足大转矩疲劳实验要求,在10万次双轴扭转非对称交变载荷下,联轴器峰值转矩与刚度均下降明显,其中负向的降幅大于正向。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运行,形成了学科齐全、定位清晰的实验室体系。成为培养和聚集高层次人才、配置先进科研装备、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产出重大创新成果的重要基地。针对建设质量不高、经费投入不强、人才培养聚集不足、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等问题。从顶层规划、提质培优、多元投入、创新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助力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助推广东特色实验室体系建设。
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涉及电磁学、力学、电器学、电力电子、微控制器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点,概念难于理解,实物实验很难涵盖全部知识点,尤其是电磁学与力学的知识点难以在实物实验中体现。为此开设了以IGBT为主电路、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系统的实物实验,便于研究真空断路器的分合闸动作特性;利用大型仿真软件ANSYSMaxwell开发了永磁断路器操动机构仿真实验,实现了断路器有关电磁学、力学较为抽象知识点的学习目标。教学实践证明实物实验与虚拟实验能够互相补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毕业生能力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注汽热采过程中隔热油管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井底蒸汽品质及热采开发效果,且不同结构的隔热油管导热性能差别很大。该文搭建了隔热油管导热性能测定实验平台,可对不同保温结构的工程用隔热油管视导热系数进行测试及分析评价,实现了理论、实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学生通过独立设计保温结构及测试方案,能够加深对传热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认知,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为提升实践能力和推动智能化教学,结合智慧校园的总体架构建设高职院校智能化实验室,以能力、场地、过程、技术的四层概念为智能化实验室逻辑模型,设计多层体系结构,按照实践教学的计划、准备、实施和评估四个过程实施智慧化建设。结合实践总结出智能化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对推动高职院校各类实践教学场地的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课程实验内容设计既要体现重点知识的针对性,又要反映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在图形建模实验中加入测试技术的应用,能具有更好的实践效果。该文针对不同的建模工具,详细描述了各自的界面组成、建模过程、建模效果及实施特点。并基于这些内容介绍了相关的测试方法,通过实际建模案例说明了测试方法的具体应用以及提高图形建模效率的方法,还将图形建模测试与程序代码测试进行了详细比较。建模工具的多样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技术的多样化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重视程度。
实验室安全作为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是实验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也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稳定器。该文将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应用于理工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构建了系统分析模型,并设计了全面的、多层次的理工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体系,保障了这类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
仪器共享是推进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举措。针对地方高校科研仪器共享存在的缺乏凝聚合力、人员配备、激励机制等问题,结合仪器共享的软硬件支撑条件,提出从健全组织机构、建立管理平台、完善人员配置、加强经费调控、开展效率评价、完善激励机制等六个方位,建立仪器共享“六位一体”机制,提升科研仪器共享水平,创造优良的科研条件。
该文引入双重预防机制理论观点,阐明研究建立和完善实施高校实验室双重预防机制的迫切性;从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方面探讨建立和实施实验室双重预防机制;明确了风险分级管控4阶段和隐患排查治理3阶段,进而推进实验室管理工作重心前移,以期能够改善实验室管理现状,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荧光显微成像仪器平台基于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科特色和科研需求,通过建立规范高效的培训管理模式,制定系统科学的培训内容,应用多媒体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培训信息的即时全面覆盖。经过4年运行实践,实现平台的信息网络化管理,提高培训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进实验资源的开放共享。该培训管理模式为提高荧光显微成像设备使用效率、降低仪器维护成本奠定基础,为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为大型仪器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