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蹈是人以肢体和神态动作为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不同时代的文化都会对舞蹈创作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姿的舞蹈形式。其中民间舞蹈是民众在生活中慢慢形成于历史长河中,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以《孔雀舞》《藏族舞》为例,探讨了舞蹈创作对舞蹈文化的解读。
关键词:舞蹈创作;舞蹈文化;文化解读
一、舞蹈文化的内涵
舞蹈是表达人的思想与感情的最为直接、最为强烈且最纯粹的一种以肢体动作为语言的形式,在未产生语言之前,人们进行思想的交流便是通过动作和姿态,因此舞蹈也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人类在劳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观念,同时它也保留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舞蹈种类繁多,如何进行有类别的划分也是古今中外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与方法,从舞蹈发展史来看,是可以分为原始舞蹈、民间舞蹈与舞台艺术舞蹈等。
舞蹈艺术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大到东西方舞蹈艺术风格的不同,小到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域,都会有属于自己文化的特点。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民族之间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历史传统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表现出风格特色的明显差异。舞蹈是根植于文化中的,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以及近而产生的一切活动,舞蹈风格的差异最终是文化的差役,任何形式的文化都是由它的文化因素决定的。
二、舞蹈创作中的舞蹈文化
舞蹈创作是一种通过对客观事物与主观感情的认知,以人的肢体为载体,以审美和创造为基础,用舞蹈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实现作品的呈现。同时,舞蹈创作是传递人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也不仅要向观众形体的美感,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展示出所包含的文化底蕴,舞蹈文化在舞蹈创作过程中有着深刻的影响。从本质来分析,舞蹈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足够的舞蹈文化,并能表现出舞蹈演员的情感,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动作,进一步获得人民群众的接受与认可。民间舞蹈是民众自行创作与传承的一种舞蹈形式,它以人的姿态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为主要特质。民间舞蹈是开放的系统,是动态的文化,民间舞蹈的形成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文化生态与文化交流影响的产物,在民间舞蹈形态中蕴含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因素。各个民族间的民间舞蹈不同程度地积淀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以及审美情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本民族的居住环境与社会结构等方面,这说明在舞蹈创作中舞蹈文化的作用举重若轻。
本文主要以孔雀舞、藏族舞为例,分析并探究在舞蹈创作中对舞蹈文化的解读。
1.傣族舞创作中的舞蹈文化
孔雀舞是我国民间舞蹈中最负盛名的傣族表演性舞蹈,她流传于云南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达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为代表。
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会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或动物作为神灵,是民族的共同信仰。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很多事物被赋予到每个民族的宗教、文化、思想等内容,并对舞蹈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圣鸟”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征,在民俗节日里,傣族人民便会聚到一起,跳起姿态优美的“孔雀舞”,呈现出一片美好景象。
孔雀舞有严格的规范与要求,有精致的步法和地位图,并且每个动作与每个动作之间都有相对应的鼓声伴奏。孔雀舞的内容。多是来表现孔雀下山。森林漫步、追逐嬉戏、展翅、开屏、飞翔等动作。这些动作舞蹈语言丰富,所表达的感情又内在含蓄,舞姿优美,在身体及手臂的各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的姿态造型,同一个舞姿和步伐,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都有着不同的美感和意境。这和傣族流传下来的特有文化是分不开的。
2.藏族舞蹈创作中的舞蹈文化
藏族是一个跨界而居的民族,生活在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藏族人民勤劳、淳朴、能歌善舞,是一个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民族。受历史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既是农牧文化又生活在极其寒冷的青藏高原,因此藏族常穿这个宽大厚重的衣袍,劳作时便将两只长袖系在腰上,走动时相对沉重些,虽小腿动作不太灵活,但却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得到了相应的解放,这一点在藏族民间舞蹈中也可以体现出来,如“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特点。
羌姆是藏族众多舞蹈类型中佛教寺院代表的舞蹈类型,来源要追到佛教在藏族兴起的经过。四川藏族区域曾经处于政教合一的社会结构,元世祖统治期间尊崇藏传佛教,想尝试用宗教力量统治藏区,清朝统治者更是充分利用宗教信仰控制着整个藏区。而藏区大多数藏族人民都信仰臧传佛教,在这一背景下。形成了羌姆(寺庙舞蹈),时至今日,羌姆活动也依然延续了当时的乐器与舞蹈形式。羌姆舞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但在表达弘扬佛法的目的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祭祀娱神舞、驱邪护法舞、神鸟仙兽舞。其中驱邪护法舞威武刚健,这些威严的护法神,驱邪逐魔,消除灾难,这一点与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也是分不开的,也直接证实了舞蹈创作与舞蹈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
三、结语
我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创作出来的舞蹈类型也各有特质。因此,在实际舞蹈创作中,一定要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在舞蹈创作过程中,探寻本土文化时不能以偏概全,对其文化进行随意更改,只有有效的保存舞蹈原有的文化特质,才能更好的进行舞蹈文化的传承。当然,如今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传统的表现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因此除了要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还要与时俱进。在舞蹈创作中渗透优秀的舞蹈文化,保證其内容的特点与丰富性,不断推动我国舞蹈艺术的健康持续发展才是将舞蹈文化与舞蹈创作完美结合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华娟.浅析舞蹈文化及舞蹈创作[J].明日风尚,2018(2):313-314.
[2]周兰.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5):254-255
[3]雍香琴.简述舞蹈创作的思维方式[J].戏剧之家,2018(29):107,104
[4]李婷婷.论舞蹈作品的分析及舞蹈创作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0):59-60
[5]李斌.我国民族舞蹈创作的当代缺失与对策[J].戏剧之家,2018(32):115-116
作者简介:
赵光一(1997-10)男,汉族,山西运城人,现为运城学院音乐系1606班学生。研究方向:音乐学(舞蹈)方向
关键词:舞蹈创作;舞蹈文化;文化解读
一、舞蹈文化的内涵
舞蹈是表达人的思想与感情的最为直接、最为强烈且最纯粹的一种以肢体动作为语言的形式,在未产生语言之前,人们进行思想的交流便是通过动作和姿态,因此舞蹈也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人类在劳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观念,同时它也保留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舞蹈种类繁多,如何进行有类别的划分也是古今中外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与方法,从舞蹈发展史来看,是可以分为原始舞蹈、民间舞蹈与舞台艺术舞蹈等。
舞蹈艺术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大到东西方舞蹈艺术风格的不同,小到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域,都会有属于自己文化的特点。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民族之间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历史传统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表现出风格特色的明显差异。舞蹈是根植于文化中的,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以及近而产生的一切活动,舞蹈风格的差异最终是文化的差役,任何形式的文化都是由它的文化因素决定的。
二、舞蹈创作中的舞蹈文化
舞蹈创作是一种通过对客观事物与主观感情的认知,以人的肢体为载体,以审美和创造为基础,用舞蹈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实现作品的呈现。同时,舞蹈创作是传递人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也不仅要向观众形体的美感,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展示出所包含的文化底蕴,舞蹈文化在舞蹈创作过程中有着深刻的影响。从本质来分析,舞蹈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足够的舞蹈文化,并能表现出舞蹈演员的情感,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动作,进一步获得人民群众的接受与认可。民间舞蹈是民众自行创作与传承的一种舞蹈形式,它以人的姿态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为主要特质。民间舞蹈是开放的系统,是动态的文化,民间舞蹈的形成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文化生态与文化交流影响的产物,在民间舞蹈形态中蕴含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因素。各个民族间的民间舞蹈不同程度地积淀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以及审美情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本民族的居住环境与社会结构等方面,这说明在舞蹈创作中舞蹈文化的作用举重若轻。
本文主要以孔雀舞、藏族舞为例,分析并探究在舞蹈创作中对舞蹈文化的解读。
1.傣族舞创作中的舞蹈文化
孔雀舞是我国民间舞蹈中最负盛名的傣族表演性舞蹈,她流传于云南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达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为代表。
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会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或动物作为神灵,是民族的共同信仰。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很多事物被赋予到每个民族的宗教、文化、思想等内容,并对舞蹈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圣鸟”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征,在民俗节日里,傣族人民便会聚到一起,跳起姿态优美的“孔雀舞”,呈现出一片美好景象。
孔雀舞有严格的规范与要求,有精致的步法和地位图,并且每个动作与每个动作之间都有相对应的鼓声伴奏。孔雀舞的内容。多是来表现孔雀下山。森林漫步、追逐嬉戏、展翅、开屏、飞翔等动作。这些动作舞蹈语言丰富,所表达的感情又内在含蓄,舞姿优美,在身体及手臂的各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的姿态造型,同一个舞姿和步伐,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都有着不同的美感和意境。这和傣族流传下来的特有文化是分不开的。
2.藏族舞蹈创作中的舞蹈文化
藏族是一个跨界而居的民族,生活在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藏族人民勤劳、淳朴、能歌善舞,是一个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民族。受历史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既是农牧文化又生活在极其寒冷的青藏高原,因此藏族常穿这个宽大厚重的衣袍,劳作时便将两只长袖系在腰上,走动时相对沉重些,虽小腿动作不太灵活,但却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得到了相应的解放,这一点在藏族民间舞蹈中也可以体现出来,如“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特点。
羌姆是藏族众多舞蹈类型中佛教寺院代表的舞蹈类型,来源要追到佛教在藏族兴起的经过。四川藏族区域曾经处于政教合一的社会结构,元世祖统治期间尊崇藏传佛教,想尝试用宗教力量统治藏区,清朝统治者更是充分利用宗教信仰控制着整个藏区。而藏区大多数藏族人民都信仰臧传佛教,在这一背景下。形成了羌姆(寺庙舞蹈),时至今日,羌姆活动也依然延续了当时的乐器与舞蹈形式。羌姆舞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但在表达弘扬佛法的目的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祭祀娱神舞、驱邪护法舞、神鸟仙兽舞。其中驱邪护法舞威武刚健,这些威严的护法神,驱邪逐魔,消除灾难,这一点与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也是分不开的,也直接证实了舞蹈创作与舞蹈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
三、结语
我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创作出来的舞蹈类型也各有特质。因此,在实际舞蹈创作中,一定要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在舞蹈创作过程中,探寻本土文化时不能以偏概全,对其文化进行随意更改,只有有效的保存舞蹈原有的文化特质,才能更好的进行舞蹈文化的传承。当然,如今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传统的表现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因此除了要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还要与时俱进。在舞蹈创作中渗透优秀的舞蹈文化,保證其内容的特点与丰富性,不断推动我国舞蹈艺术的健康持续发展才是将舞蹈文化与舞蹈创作完美结合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华娟.浅析舞蹈文化及舞蹈创作[J].明日风尚,2018(2):313-314.
[2]周兰.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5):254-255
[3]雍香琴.简述舞蹈创作的思维方式[J].戏剧之家,2018(29):107,104
[4]李婷婷.论舞蹈作品的分析及舞蹈创作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0):59-60
[5]李斌.我国民族舞蹈创作的当代缺失与对策[J].戏剧之家,2018(32):115-116
作者简介:
赵光一(1997-10)男,汉族,山西运城人,现为运城学院音乐系1606班学生。研究方向:音乐学(舞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