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星星之火”思潮

来源 :中共党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7年八九月间,北京市的一些中学出现了署名“星星之火”的传单。这些传单态度鲜明,直言不讳地批评中央文革取代了党的领导,认为中央文革“代表不了工农兵”,明确批判“文攻武卫”口号的反动性,强烈反驳“五一六兵团”等组织对周恩来的攻击。
其他文献
十一、晚年岁月:阅读的忧思 读书与“文化大革命”的矛盾 毛泽东晚年,主要指“文化大革命”十年。这期间,他一如既往地勤苦读书,但对读书又多有非议之辞,看起来很有些矛盾。
中国当代史上的“学哲学、用哲学”运动是在“大跃进”中出现的,是哲学领域“大跃进”的表现,一直延续到“文革”结束。因主角是工农兵群众,也常被称为“工农兵学哲学”运动。严
九、政治演进:读书、荐书和编书 毛泽东在探索经济建设道路上的阅读和思考,即已表明,在重要关头和重大问题上,通过读书、荐书、编书,来理清思路,提高认识,丰富知识,端正风气,倡导正确方向,是他习惯使用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他比较习惯的一种决策方式。在诸多政治问题上的思考和决策,以及推动决策实施过程中,毛泽东读书、荐书、编书的情况,尤为如此。从这个角度讲,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演进,多少也可以从他阅读思考的变化中,看出一些线索。
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人口政策进行了重大战略调整,走上“中国特色人口之路”:80年代从“急刹车”的实施到“开口子”微调并基本稳定为“一孩半”政策;90年代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中人口因素的关键性;本世纪以来决策重心转到包括“数量控制”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30多年人口决策历程表明,数量问题始终是中国人口第一位的问题;中国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将从“零增长”转向“负增长”;关于是否放开“二孩”的政策调整,必须慎重。当前的人口决策,重在完善人口管理和服务政策,以综合手段统筹解决突出的人口
长期以来,国外毛泽东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展现毛泽东在世界范围内反响的一个重要载体,构成了在异域传播毛泽东理论及其实践的重要平台。当然,在冷战结束尤其是毛泽东逝世后,国外毛泽东研究的兴趣开始下降,研究队伍也呈萎缩态势,削弱了新的理论和问题的持续性生产。
前不久朋友要我去给他修一台电视机,于是我询问了他一些情况,故障现象是开机时黑屏,但将亮度调到最大时,屏幕上有红、绿、蓝三条彩线出现,伴音正常,机型是金星D3401NZ,根据经验,这是
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从上层到中下层、从纸面到落地的过程中,县市级早期骨干党员的发展、活动和作用是关键性的环节。这种从外出求学的学生到成为党组织成员,以及接受训练后受命前往各地创建组织、发动群众的历程,显现出早期共产革命在中下层的诸多面相。通过对革命落地过程中诸种复杂要素的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对个体际遇还是对整个革命事业,省会、学校、家乡等结构性的因素所起到的作用及扮演的角色都值得关注。
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是中共四大突出的历史贡献。党关于这两个问题形成的思想,建立在革命属性认识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是对民族革命运动作出“新审定”的结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毛泽东著述的出版加之毛泽东的持续性影响,使重新思考毛泽东成为一项重要的思想议题。重新思考的目的主要不在于对毛泽东的思想发展史进行再勾画,而是通过
1947年至1949年,邓小平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第一书记。作为经略中原决策的参与者与实践者,邓小平为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为建设强大的战略基地,为实现战略决战,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中原解放区的开辟与建设中,邓小平正确贯彻中央的方针,为新解放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在中原工作的实践中,邓小平不断探索中国革命规律和党的建设理论,形成比较系统的思想与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