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儒村乡村振兴纪事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_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谭儒村,地处沙琅江与黄岭河相交的一块土质肥沃的冲积平原,总人口5785人。在茂名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该村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努力培植以萝卜种植加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走上了一条富民强村、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2019年,谭儒村合作社被评为茂名市示范合作社。村党支部被授予电白区五星党支部,领头人朱雄伟先后被授予茂名市“农村青年创业之星”,广东省“领头雁—农村青年创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近日,笔者在电白区沙琅镇老区谭儒村调研走访时,被该村的变化深深震撼。在荔枝林集中圈养禽畜,把破烂旧屋改造成小书屋,随处可见结合公益宣传的美丽墙绘,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一片热火朝天,大兴萝卜种植年产值超过2160万元……这一切,让人印象深刻。
  村民人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修路、搞卫生、装扮庭前屋后……在谭儒村走访时,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谭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雄伟说,村民的思想觉悟很高,都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据悉,自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在沙琅镇委镇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谭儒村“两委”干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实施“党员践行初心一件事”,全村85名党员纷纷亮出承诺,为村民至少做一件好事实事。设立党员志愿者,引领带动村长代表、妇女、学生、户代表等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党员干部带头先拆自己的“三旧”,带头清理乡村的“三乱”,带头圈养自己的家禽,落实“门前三包”等。正是因为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广大村民群众纷纷参与,积极捐资赠地,以“主人翁”精神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截至4月中旬,村民自发捐资300多万元、无偿赠地20多亩、自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的村民达到30000多人次,全村形成了“人心齐泰山移”良好工作态势。
  “许多村民主动在自家门口铺设水泥道,一些做建筑工作的村民晚上归来还无偿参与村道建设……”朱雄伟说起村民们积极无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建设,感到很自豪。
  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目前,谭儒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已100%完成,并购进了1辆垃圾运输车,设置了65个垃圾收集点,每个自然村聘请1名保洁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此外,谭儒村还投入资金84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站17座并已投入使用,铺设污水收集管道23080多米,建设雨水排渠11420米覆盖全部自然村,入户率达到100%,实现雨污分流。投入资金20万元,建设2座各20平方米标准化公厕,全村农户已实现无害化卫生户厕全覆盖。所有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100%,目前已有70 %的农户根据生活需要报装拉通了自来水。投入资金561万元建设村道硬底化11公里,拓宽乡道两边共6米路基,并种上紫薇和杜鹃花;19条自然村道路也已全部硬底,硬底化率达到100%。实施“亮化工程”和“雪亮工程”,在各自然村安装路灯389盏、摄像头98支,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筹资380多万元建设吉一村、吉二村、吉三村、吉四村、华兰仔村及谭儒村委会等6个好心公园。对流经谭儒村辖区沙琅江、曲江河2个河道落实村级河长每周巡查、记录一次,严格开展“五清”工作,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目标。
  如今,走在谭儒村,处处赏心悦目处处是风景。村集体的闲置地变成了集休闲与健身于一体的公园;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门口;庭前屋后的杂草垃圾清理干净了,建成了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随处可见利用现成农具或闲置物设置的装饰,简单又精致;残旧斑驳的砖墙绘上了美丽的图画,并通过彩绘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24节气以及传统美德等。
  “村中环境,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村民如此感叹道。
  荔林为村民圈养禽畜,废屋变身书屋
  荔枝林下集中圈养禽畜是谭儒村一大亮点。该村投入资金26万元,建立了19个杂物集中堆放点和19个集中圈养点,共8000平方米,平均每户各有5平方米的杂物堆放空间和禽畜圈养空间。
  笔者来到设置于荔枝林里的集中圈养点,看到这些圈养点规划整齐,标注了每家每户的名字,并安装有监控摄像头。“集中在这里圈养,村中家里都干净多了!”村民童阿姨说道。谭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雄伟表示,此举解决了村民长期以来散养家禽和房前屋后放杂物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村中居住环境。
  谭儒村的一间农家书屋也让人瞩目。由于尚处疫情期间大部分年级都还没开学,许多孩子来到书屋看书。小书屋虽然是瓦顶砖墙,非常残旧,但外墙粉刷成了蓝色,涂上了美丽的墙绘,并以大簸箕為器材布置了悦目的装饰;屋内则干净整洁,书架上摆满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
  村委书记朱雄伟告诉笔者,这里原来是没人住的废弃旧屋,村委会将其改成了一间书屋,布置了书架,设法筹集了一批书籍,还把村民不要的一些桌椅搬过来。由于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几乎不用怎么投资,一间农家书屋就在村中亮相了,为村中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便利的读书场所。
  打造萝卜产业品牌,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在谭儒村,有一面巨大的墙绘,主题是“我和萝卜有个约会”,画面是农民在一片青绿的地里收获白萝卜。谭儒村的村民,一说起萝卜就满脸兴奋。谭儒村的萝卜,已远近闻名。
  谭儒村党支部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作用,依托该村萝卜等特色资源,成立了种养合作社,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据悉,合作社首期开发1000多亩萝卜基地、190亩冬粉薯基地和60亩桑椹基地,已建成投产,并对产品进行初步加工。合作社注册了“谭儒萝卜干”商标,把产品延伸到萝卜条、萝卜丝、萝卜片、田瓜咸等。同时注册了微信公众号,通过微商平台,分别在广州、深圳、中山等地设立经销点,使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谭儒村引进了著名食品加工企业茂德公食品集团,此举使得谭儒村萝卜干制品价格提升了30%,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也使谭儒村萝卜名气更为响亮。
  此外,谭儒村还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将谭儒“一村一品”提升到科研层面,并被华南农业大学授予“乡村振兴工作站(牛哥驿站)”称号。2019年,谭儒萝卜农产品开发项目成功申报“一村一品”,其“党建+产业+公司+基地+农户”五位一体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经济发展措施在全区示范推广。
  据悉,谭儒村1096户,有760户都种植了萝卜,种植面积达3600多亩,并带动邻村两个村委会的群众种植萝卜860亩。当前,谭儒村仅萝卜种植的年产值就超过216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其他文献
茂名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坚持全心全意为老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向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建言献策,助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彰显了“参谋助手”作用。该会自成立以来,共建言献策100多次。一言一深情,一策一硕果,美丽了老区乡村,惠及了千家万户。  该会先后荣获全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等称号。下面掬取的,是三条建议转化为成果的浪花。  一句呼声 惠及老区70余万群众  茂名市地处广东
期刊
“三月里来桃花开,翩翩蝴蝶寻春来……”伴随着悠扬的歌声,“决战决胜·小康百村行”记者采访团的汽车,来到了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连水村村委会所在地的墩龙瑶寨。  连水村在先后多个单位的大力帮扶下,全村49户151人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脱贫率达100%。作为瑶族特色村寨,连水村的墩龙瑶寨呈现“四个特色”:特色村寨(建有60栋特色民房)、特色产业(油茶、蚕桑、民宿、桃园、瑶土猪)、特色
期刊
2019年12月21日,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举办第五届乡村旅游节,其中一个节目是6.6公里的欢乐跑,奔跑的路线大部分都是在田间地头、美丽村落中穿行,很是惬意。其中经过一处白墙灰瓦的老房子,门楼顶竖起一杆五星红旗,红旗迎风昭展,非常令人注目,这就是当地人称为“白屋”的老房子。这座老房子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时间拉回到解放前夕,1948年7月,西江纵队飞雷大队奉中共华南分局指示,北上连阳,配合地
期刊
在革命老区村建立老促会,力促乡村脱贫致富,传承红色文化,激励后人不忘历史、砥砺前行,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广袤的农村来说,还是件新鲜事。湛江市黄略镇支屋村老促会在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下一代不忘初心,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方面率先作出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遂溪县黄略镇支屋村是一条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村庄。早在十九世纪末,支屋村的支道省等数十名村民就参加了遂溪人民抗法斗争,成为保家卫国的抗法义勇。大革
期刊
今年开春以来,广东廉江市老区老马村委尖仔村成为热门景点,吸引了来自广东广西周边市县的游客前来游玩赏景,带动了新一轮的乡村旅游热潮。  “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现在那么多人来我们村玩!”对于突然涌入的大批游客,村民伍太既觉得新奇有趣,又对村庄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16年5月,廉江市金融工作局作为精准扶贫的挂点单位正式进驻老马村,通过金融助力引导爱心企业出资出力,对老马
期刊
5月17日晚,由广东省委网信办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以及梅州市委、市政府主办,梅州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南方日报、南方农村报、南方+、抖音等共同承办的“脱贫奔康·粤来粤好”—广东“助力脱贫攻坚 共建美好时代”扶贫助农公益活动(梅州站)闪亮开播。这是在粤东地区举办的首场大型直播带货活动。  在手机镜头前,梅州市市长张爱军带领梅州市(县)领导干部组成的“官方带货天团”,首次以主播身份亮相直播间,
期刊
今年以来,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结合广西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将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结合起来,围绕农业增效、贫困户增收的目标,努力补齐广西农业产业化短板,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促进广西农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取得明显成效。  完善广西农业基础设施 助力打通从初级农产品到商品的“最初一公里”  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广西农产品出现滞销,工作组一方面广泛发动广东企业赴桂采购,另一方面,也发现广西农产品存在
期刊
去年年底,全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座谈会在大埔瑞山召开。瑞山会议后,为贯彻会议精神,大埔县老促会会长袁光明召集常务理事来到三河红色经典镇白石老区村种茶专业户范立强家,在农家厅堂里召开了常务理事会,登山参观、考察茶园基地扩种规模,向老区村民宣传苏区老区振兴发展、如期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当时,袁光明即兴吟咏《县老促会在白石老区村召开常务理事会咏怀》七律一首,其中最后两句是:“夕照余辉虽有限,甘为奋斗
期刊
5月19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专家组一行,到韶关市曲江区沙溪镇狮坪农机专业合作社指导水稻直播+再生稻种植技术,并向該社颁发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产学研基地”牌匾。  钟旭华一行向农户传授直播加再生稻的方法以及防寒露、病虫害虫的知识,对狮坪农业专业合作社采用直播加再生稻的经营方式与坚持水稻机械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给予了高度评价。钟旭华还认为该合作社采用这种经营,不仅可以解决粤北山区双季稻
期刊
台山市委、市政府积极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全市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等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总体良好,村级公共服务水平较大提升,较好地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一提升”目标。截至2019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817户2447人全部达到“八有”标准,全部实现脱贫并有序退出。  据了解,2016年以来,该市安排补助资金504万元,专项用于居住环境、道路通行、饮水健康、农田水利等推进革命老区发展的基础设施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