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籼型两系不育系育性不稳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hc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是水稻种植大省,年种植两系杂交籼稻18.7万hm2.近年由于制种期低温造成籼型两系不育系育性不稳杂交种不纯,使得两系籼稻的推广严重受挫.笔者分析了导致籼型两系不育系育性不稳的育性转化起点温度漂变的成因,指出该漂变是由籼型两系不育系内在遗传机制决定的,只可减弱,不可避免;并且提出了在生产上应对籼型两系不育系育性不稳的几项对策.
其他文献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分析实验室自动化的产物。本文介绍了它的进展,包括LIMS的定义、构成、主要商品性能与分析仪器的连接方法等。列出了主要参考文献40余篇。
协优559在1999~2000年的省区试中均表现出高产、抗病、适应范围广等特点.与汕优63相比具有:每穗总粒数多,结实率高,但有效穗少,千粒重低.因此在栽培上应注重采用培育壮秧、合
对杂交水稻异质四系三交种的应用价值作了探讨,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进具有不同优良品种特性的二元保持系,在保持所选育杂种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整齐一致的前提下,可较大幅
采用外源整体DNA导入法,选用在水面具有旺盛生长优势,在旱地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苋科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axeroides Griseb.)别名:革命草,水花生]为供体,高产抗病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法,对2001~2002年国家北部冬麦区旱地区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年型下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不尽相同,一般旱年为:最高茎数>穗粒数>公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4)研究移栽密度、追肥施氮总量、不同时期的追氮比例、中后期叶面喷施KH2PO4等农艺措施对早籼15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氮总量、追氮比和叶
痔疮患者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也常因此而就诊,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自拟"痔血汤"治疗内痔200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本文研究了一个简便,快速的用ICP-AESBi(Pb)SrCaCuPbO,Bi(Pb,Sb)Sr-CaCuO,Bi(Pb,Y)SrCaCuO超导体块材及薄膜中Bi,Pb,Sb,Y,Sr,Ca,Cu含量的方法。样品溶解在50%HCl及50%HNO3的混合酸中,直接引入等离子体光谱中进行测定。对共存元素的相互干扰及基片成分的干扰进行了研究。分
采用列区试验研究了渭北塬区地膜沟播冬小麦合适的播期播量.结果表明:在渭北塬区,要夺地膜小麦高产,比较适宜的播种密度为180万~225万苗/hm2,播种日期为9月30日左右.
<正> 茶叶中微量铜的测定,王凯雄等曾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得到满意的结果,但该法因受仪器条件限制难以普及推广。本文采用铜(Ⅱ)-丁二铜肟(DMG)络合吸附示波极谱法测定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