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本在家,教育之本在家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我们深感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和全社会要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風建设问题的深刻含义和良苦用心。作为以引领、服务和联系妇女群众为职责的《莫愁》杂志,在省妇联党组的领导下,自觉践行初心使命,服务发展、服务妇女儿童、服务家庭,积极运用融媒体传播科学的家教理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初心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为了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圆满,为了我们的国家和时代的强大和发展。希望我们今天的行动,能开启家教研究、家庭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下面我代表江苏《莫愁》杂志社介绍我们成立江苏省妇联“莫愁家庭教育”名师名家工作室的初衷和目标。
  1.坚守媒体初心,以精品服务群众所需
  家庭教育是一切家庭和人生幸福的源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兴旺和美,国家才能富足强大。这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我们作为一家大众媒体如何来破这个题?今天成立江苏省妇联“莫愁家庭教育”名师名家工作室,宗旨就是围绕“名师名家领读写,智慧家教伴成长”的主题,通过调研、讲座、培训、辅导等多种形式为家庭切实提供服务,帮助读者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构建起父母与孩子彼此温柔相待的生命状态。
  2.践行媒体责任,促进科学家教理念有效传播
  工作室将依托以蔡明老师为首的教研力量,积极用好融媒体资源,通过“莫愁好家长”“智慧父母成长计划”等平台,邀请包括今天在座的各位专家,开展系列名师沙龙、领读分享等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样式,借助专家的智慧大脑,引导广大父母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提升科学育儿能力和水平,推进“父母成长计划”在我省广大家庭中有效落地。
  3.发挥媒体作用,以丰富的内涵引领家庭文化新风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工作室的成立,将会源源不断输入先进的家教理念以充实《莫愁》的办刊力量,壮大《莫愁》的品牌根基,提升《莫愁》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人一向重视“家庭”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儒家经典中有“天下之本在家”一说,一个人无论走得多远、飞得多高,都还是生活在家庭之中。“正家,而天下定”,家庭好了,社会才会好,国家才会好;而家庭要好,根本在教育,而教育的根本,在家庭。
  江苏人文资源丰富,是书香弥漫的文化大省,有着天然的开展“名师名家领读写”的优势,我们将在省妇联的领导下,将江苏省妇联“莫愁家庭教育”名师名家工作室打造成伴随父母成长的智慧家教研究基地,形成独树一帜的苏派家庭教育、家庭文化建设的工作品牌。
  (本文摘自韩丽晴在江苏省妇联“莫愁家庭教育”名师名家工作室成立仪式上的发言。)
  摄影:杨易霖 编辑 乔可可
其他文献
Q 孩子原来挺乖巧的,现在却越来越不听话。当他不听话时,我也会努力控制情绪,可声音和语气控制不了。我不知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A 每一个失控家庭的背后,都有一个不会沟通的父母。  当父母和孩子沟通上出现障碍,父母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在之后的沟通中,不要描述自己的感受,而是直接说出令你不舒服的地方,以及具体说出你希望对方怎样改变。另外,沟通时要注意言辞,学会用正面语言传达你对孩子的期
期刊
(一)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本爽气的风开始凛冽起来,兴许是一夜之间,又兴许是一场秋雨的缘故。起初我并不经意,这不经意便使我既为感冒神伤,又多愁善感起来。  这多愁善感配上从树上飘落的梧桐叶,更让人容易陷入回忆。每一次走出地铁站,路过南师附中,便会想起我的中学生活,想起高考成绩单,更想起对我影响很大的两位语文老师。  初高中六年,教我语文的主要是朱佩琴、王红两位语文老师。于我而言,她们和我早已
期刊
2019年11月26日,深秋细雨。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学未来教室,两堂生动的作文课正在这里举行。  通安中学教师吴振华和江苏省妇联“莫愁家庭教育”名师名家工作室牵头人蔡明分别给七年级学生,带来“写作思路要清晰”和“如何突出中心”的作文课。两位老师以不同的教学风格,带给孩子不一样的精彩,呈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与多样。讲课结束后,特级教师陈芳进行了点评,并就如何开展初中作文教学提出自己的观点。参会的老师
期刊
美国《生理学前沿》杂志曾刊载一项研究:孩子不仅具有抗疲劳的肌肉,而且高强度运动后体力能快速恢复,甚至超过训练有素的成年运动员。从这个角度说,孩子个个精力十足,需要在自然中奔跑撒欢获得成长。  但父母为了获得安宁,常常将孩子交付给手机、电视。迷恋电子产品的孩子与大自然渐渐疏远。想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童年,父母要帮助孩子放下手机,走入大自然去跑去跳去撒欢……  户外撒野  乘地铁,晃晃悠悠行至高架桥,已
期刊
每年一到9月开学季,我们就能收到很多读者的咨询,问及幼小衔接事宜。有位妈妈问:“孩子即将升入小学,我总担心他调皮好动、无法适应小学生活。我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  这位妈妈的提问很具代表性,我们从中能感受到父母的焦虑。怎样将这种焦虑化为平静从容,帮孩子安然度过幼小衔接呢?本刊特别邀请江苏省特级教师顾文艳来为父母支招。  一年级新生的父母,大都是焦虑的。父母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
期刊
2019年7月22日,江苏省妇联在南京揭牌成立“莫愁家庭教育”名师名家工作室。  工作室携手教育界专家、资深学者,围绕“名师名家领读写,智慧家教伴成长”的主题,充分利用融媒体资源,以“领读写”为抓手,循序渐进构建起新的家庭教育生态体系传播链,通过调研、讲座、培训、辅导等形式打造出一批原创性强、文化内涵深、影响力广的精品文章、活动、项目,践行媒体责任,发挥媒体作用,引导广大父母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期刊
一天傍晚,我为儿子买了一份奶油蛋糕。儿子要求自己拿,我们一起愉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蛋糕“啪”的一声落到了地面上,孩子衣服上沾了不少奶油。  我先开口道:“蛋糕掉地上了,好可惜,不能吃了。”  儿子回应道:“幸运的是,蛋糕纸保护它,没弄脏,还能吃。”说着把蛋糕从地面上捡起。  我接着说道:“是啊,今天我们很幸运,吃了一次‘沾着泥土气息’的蛋糕,一般人吃不上呢。”孩子一边舔衣服上的蛋糕,一边笑得
期刊
1  做父母的不怕孩子不懂事,就怕孩子讲道理,因为你根本讲不过他。  那天晚饭时间,小儿子洋洋说:“我不吃鱼。”我以为他在开玩笑,继续给他夹鱼。  “我就是不吃鱼!”他把自己碗里的鱼扔在我的碗里。  我对这个举动很生气,甩出大道理:“吃鱼你才会长大、长高。”洋洋说:“这鱼又不大,还没我高。”我竟无言以对。  这时大儿子阿谷慢条斯理地一边剔着鱼骨头,一边对弟弟说:“大鱼吃小鱼,你在海洋馆见过大鱼有多
期刊
我的孫子贝贝,今年刚满3岁。  老伴儿因事回老家,孩子没有人带,只能由我带着上班。  贝贝人小鬼大,想着法子跟我套近乎。在跟我去上班的路上,他说:“我跟爷爷是老朋友啦!”我呵呵一笑问:“你才多大,怎么可能是爷爷的老朋友呀?”贝贝说:“我从小就跟着爷爷玩,现在我长大了,我们当然是老朋友啦。”乖乖,不想当这个老朋友还不行。我告诫自己:既然是老朋友,就得讲仁讲义,就得像个老朋友的样子。所以在跟贝贝相处的
期刊
儿子读大一时,报名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虽然我对孩子仓促报名参加考试有些担心,可考试结果还是令我比较欣慰,657分,比及格线高出200多分。回想孩子的英语学习经历,我发现在家庭教育方面,只要处处留心,不仅能种豆得豆,还能得瓜,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1  在孩子小时候,因为我对古典音乐的喜爱,也为了培养孩子的音乐审美,我经常在家里播放一些古典音乐或者演奏视频。每年元旦,央视都会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