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利益”概念的宪法学初探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现行宪法文本在两处出现了“公共利益”的概念,宪法文本授权政府可以“公共利益”为宪法根据对农村集体土地以及公民的其他私人财产进行征收、征用。至于“公共利益”的概念,宪法却并未给出明确定义。为了保障公民权利不受政府权力的侵犯,分析“公共利益”的宪法内涵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共利益;个人利益;公民权利;功利主义
  我国现行宪法文本在两处出现了“公共利益”的概念,第10条规定了土地的国家所有权和农村集体所有权,同时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可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第13条规定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但补充道:“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与补偿”。宪法文本授权政府可以“公共利益”为宪法根据对农村集体土地以及公民的其他私人财产进行征收、征用。至于哪些人的利益可以代表“公共利益”宪法却并未给出明确定义。以宪法为依据,“公共利益”在《物权法》、《土地征收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具体民事、行政立法中均有所体现,毫无疑问,这些下位法中“公共利益”的内容都必须建立在宪法对“公共利益”限定的内涵之上。因此分析“公共利益”的宪法内涵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定义公共利益的宪法内涵的必要性
  “公共利益”一词在各国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第17条规定:“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随后,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5条也规定:“非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非有公正补偿,私有财产不得征为公用。”
  虽然早在我国1954年宪法中就已写入征地条款,并出现“公共利益”一词,但是从1954年以后的各部宪法中都未对“公共利益”的概念作进一步界定。值得我们注意的是,1954年宪法在引入“公共利益”后,以后凡涉及征地补偿的具体法律时,公共利益的目的逐渐被“国家建设”的目的所代替,如1958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第1条规定“为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慎重地妥善地处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问题。”1982年宪法在其文本中再次将“公共利益”作为征收征用的唯一前提,但我们发现“公共利益”在随后的部门法立法工作中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建设”继续成为代替“公共利益”的征收万能药。1986年《土地管理法》规定该法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虽然《土地管理法》经修改增加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地的内容,但《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并没有据此作出相应修改。再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该法“为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行政法规立法级别的条文尚且如此规定,行政规章及以下的内容更是将“公共利益”抛之脑后,“国家建设”、“建设”、“经济建设”都成为了“公共利益”的代名词。①不可否认,“国家建设”、“建设”、“经济建设”无疑包含有一定的“公共利益”,但“国家建设”、“建设”、“经济建设”是否就等同于“公共利益”呢?如果在宪法上不对“公共利益”作进一步限定解释,公共利益很可能在随后的其他立法中被延伸出更多的外延,成为公权力侵犯公民私人财产的踏脚石和跳板。因此,对“公共利益”进行宪法定义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公共利益的宪法内涵应从个体角度定义
  公共利益,可称之为公共的利益,简称公益。但对于什么是“公共利益”理论界有诸多争议。从字面含义分析,“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私人也即个人,私人利益指的是作为社会组成元素的个人所享有的利益,公共利益的着眼点也就落到了社会大多数人或者全部人利益的范畴上,也必须落在了每个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人身上,公共利益才是现实的、可以为人感知的。
  有学者主张,宪法文本上的“公共利益”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定义,其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并不是相对大多数人针对某一个事项的利益为基础而简单的求和,而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②但是如果真如这种观点所言,用开放和综合的方法去定义“公共利益”,这里仍将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障碍,那就是违宪审查制度在我国的缺失。从法律技术角度讲,为解决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应当由法官在具体案件中运用自由裁量权借助法律解释的方法对法律语言给出确切的定义。在违宪审查权制度下,法官虽然不制定法律,但可以对立法中具体的内容、运用的具体词语进行审查,可以推翻不合符宪法规定的立法,以此来有效的保障公民权利不会因法律语言的不周延性而失去宪法保护。但在违宪审查制度未能建立的情况下,法官如果不能否认和推翻一项不合宪的立法,那么就只能根据一项不合宪的立法作出一项不合宪的判决。在开放定义“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没有人可以审查宪法以下其他立法内容的合法性,那么“公共利益”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打开后却无法关闭的闸门,成为政府肆意践踏公民私人财产的借口。因此,追求一个综合的、开放的“公共利益”虽然看上去完美、全面、包罗万象,但是正如张千帆教授所言,与其苛求十全十美而使概念复杂得不可定义——至少不同的人很难对其达成一致的理解,不如满足于一个有局限甚至有缺陷的定义。至少,局限性意味着这个概念具有确定的边界;至于缺陷则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补救,并不一定非要期望普通的法治能解决全部社会问题。③抽象可以成为行动的纲领,但唯有具体才可以成为行动的准则,对于“公共利益”抽象的、宏大的解释,都会导致“公共利益”最终与“公共”相脱离,成为政府加诸个人的枷锁。
  当然,这并不是说“公共利益”就简单等于“个人利益”的累加之和。功利主义学派提出用数量作为价值大小的衡量标准。问题是公共由个体构成,那么究竟涉及多少人才算构成“公共”,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可回答的。但是功利主义至少清楚地表明社会中每个个体的利益都是公共利益的平等组成部分,个体不应模糊在“公共”或“集体”的概念中,而民主制度的创造就是能够代表个体并实现其各自利益的最好途径和手段。故而功利主义学说虽然至今仍受到不同学派的挑战,但它一直是西方政治哲学和法学的“正统”理论。   三、公共利益的宪法内涵应把握的根本原则——以公民基本权利为界限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得以存在的根本目的,基本权利保障了公民一部分的自由,但是公民的权利并非是没有界限的。个人组成集体和社会组织,个人必须让渡一部分自己的权利,即忍受社会对自己的权利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制约,这种制约就主要表现为公共利益的制约。涉及公共利益需要政府对个人利益进行限制时,公民基本权利的割让必须要极其审慎。一般来讲,个人利益的让渡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如果个体让渡其部分基本权利但并未导致其核心利益的当时,该利益可通过其他方式代替实现,那么这种割让就表现为一种“忍受”。第二,这种让步造成了核心利益的成分损失,该部分利益不能以其他途径实现,即不具有可替代性和可容忍性,那么获得相应利益的一方就必须对核心利益受损的一方进行补偿。代表公共利益的一方若要合法正当的使个人利益作出这种割舍和牺牲,首先必须对公共利益作出详细而明确的说明,交由民主机制作出表决。如果缺乏有力而服众的论证,就不能证明公共利益所承载的价值优先于私益的价值,私益就不能作出让步。另外,在个人利益因割让给公共利益而使得个人核心利益受损,以公共利益之名而受益的一方就必须对受损方进行等量补偿。那么如何评判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重要性?胡锦光教授提出,现代社会,解决公益与私益的冲突问题,最关键的是对公益和私益在“质”和“量”上分别进行评价。所谓质的评价,是指如果公益和私益承载不同类型的价值,那么,以对受益人生活需要的强度而定,凡是对满足受益人生活愈需要的,亦即与生活需要紧密性愈强的,即是“质最高”的价值标准。所谓量的评价,是指如果公益和私益所承载的是同种类型的价值,那么,以受益人的数量而定,尽可能使最大多数人能均占福利的为“量最广”的价值。当然,这种“质”和“量”的评价不是普适性的,它必须根据具体的“个案”来衡量。④该方式是比例原则在宪法学的运用。
  四、结语
  “公共利益”是宪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公共利益所承载的价值类型与大多数人的利益有关,但我们必须看到,“公共”本身并非是抽象的,是由个体构成的实在体,公共利益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有在他被具体的个人享有时才会具有价值,所以理解我国宪法中“公共利益”的概念时必须看到宪法的公民权利保障书功能,在涉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价值衡量时,必须对二者进行“质”与“量”的慎重权衡。
  参考文献:
  [1]肖顺武:《公共利益研究:一种分析范式及其在土地征收中的运用》,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门中敬:“含义与意义:公共利益的宪法解释”,载《政法论坛》2012年第4期.
  [3]韩大元:“宪法文本中‘公共利益’的规范分析”,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1期.
  [4]张千帆:“公共利益”是什么?——社会功利主义的定义及其宪法上的局限性”,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1期.
  [5]胡锦光、王锴:“论我国宪法中“公共利益”的界定”,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
  注 释:
  ①例如,国土资源部2004年“关于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2002年“关于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通知”中都一再强调,“征用土地事关国家经济建设”.
  ②韩大元:“宪法文本中‘公共利益’的规范分析”,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1期.
  ③张千帆:“公共利益”是什么?——社会功利主义的定义及其宪法上的局限性”,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1期.
  ④胡锦光、王锴:“论我国宪法中“公共利益”的界定”,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艺术中的写意性与生俱来,人们对写意的追求与偏爱使写意性不自觉融入油画创作之中,写意油画是东方艺术精神和西方艺术的完美融合,写意表现虽然不是唯一的油画风格,但是却有着深深民族烙印,也为油画创作方式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写意油画;中国艺术精神;以意造型;笔触  “写意”这个词我们在中国画中经常遇见,是中国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一般指用简练的笔墨概括出对象的形态,抓住其精神,多借物言志,借
期刊
摘 要:祭奠是一种民间的习俗,是人们为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而举行的多种多样的仪式,祭奠行为受各地习俗和道德的调整。然而随着社会人口的流动各地因祭奠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多,由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加强,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因此,法律如何更好的解决因祭奠引发的纠纷,如何更好的保护公民祭奠的权利成为呼之欲出的问题,“祭奠权”如何入法,“祭奠权”受到侵害后如何进行救济等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立法、司法
期刊
摘要: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工业、农业、生态用水协调发展。加快水管体制改革步伐,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工程良性健康运行发展。本文根据国内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文件的规定,对他们的内涵进行分析,对现行的确定方法提出个人看法,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规划;可利用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的压力也不断增加.
期刊
当前,基层国税机关因执法不当、执法过错或行政不作为等引起的行政诉讼,乃至被追究刑事、行政责任的案件时有发生。有效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减少国税干部的执法压力,不仅能增强其责任感和忠诚度,保证税收法律制度的正确施行,更有助于提升国税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有益于国税收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知险生畏,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风险意识。抓好教育培训是防范和降低税收执法风险的基础和方向,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一
期刊
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但是,新刑诉法并没有规定沉默权,仍然保留了“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并且增加了“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的法律规定。  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与沉默权的内涵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是指:“任何人对可能使自己受到刑事追诉的事项有权不向当局陈述,不得以强制程序或者强制方法
期刊
摘要:城中村改造过程实际就是实现四个“转变”的过程,其中经济体制改造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它直接关系到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的未来生活保障和经济发展保障。本文以法律的角度,全面的对城中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存在的模式选择,制度空缺,程序规范等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  关键词:集体经济;股份制;股份有限公司;信托制度  一、西安市城中村集体经济改造模式  (一)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起点低,需要
期刊
摘 要: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大阵营,即新生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老牌的资本主义阵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身就代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阶级,剥削的资产阶级和被剥削的无产阶级。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矛盾,那么为什么二者又可以同时存在,共同屹立在世界之林,并产生巨大的影响呢?二者之中,哪个体制会更适应今后的社会发展?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呢?最终谁又会成为引导世界的主体?本文通过多方考证,对两种社会体制
期刊
摘 要:范稳的《水乳大地》是标志着其创作转型的长篇力作,从中可以领略到范稳对宗教与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本文尝试从具体的文本出发,通过分析天主教、藏传佛教、东巴教由冲突走向融合、藏族文化与纳西族和汉族文化由碰撞到和谐共存的过程,探究范稳的宗教观和民族观的成因及文学意义。  关键词:范稳;水乳大地;宗教;民族;冲突与融合  范稳的《水乳大地》是一部描写滇藏地区宗教、历史与民族文化的长篇力作,小说以史诗
期刊
摘 要:回眸千余年的中国译史长河,从哲学角度进行翻译研究的人实不多见。所幸,我们的先贤毕竟未在这一领域一筹莫展。就在上个世纪中叶,有位哲人曾就此展开了先驱式的开拓。这位有远见卓识的哲人便是贺麟先生。本文即从贺麟先生刊登于《今日评论》1940年第4卷第9期的《论翻译》一文入手,浅析贺麟先生的翻译观,并试图对其翻译的哲学基础、翻译的意义与价值、翻译的方法加以解读,以期予后人以启迪。  关键词:贺麟;翻
期刊
摘要: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合并提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学术界探研的课题,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既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大力推广,使其深入人心,又要在结合广泛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群众经验和集体智慧,创建新的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