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理解与实践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下面结合对课程标准的验证和人教版教材的使用,谈一谈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理解与实践。
  一、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理解
  1.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比如学习了表内乘法,可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提出简单的乘法问题,并能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人教版实验教材在2~6的乘法口诀之后,安排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和根据情境图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进行解决的练习;在教学过7的乘法口诀之后,安排了有关“倍”概念的教学,以及如何用乘法解决有关倍的实际问题。乘法计算教学与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结合编排,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乘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寻求自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同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计算教学的算法多样化。人教版实验教材从学生接触计算开始,就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想法,非常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现代社会在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又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这就要求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强调归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就成了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一旦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机制,学生在小组里面有相同的目标,有各自的分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激励与促进,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结果和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二、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
  1. 鼓励创新,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提出问题开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激励学生能大胆质疑,乐于讨论,对数学活动充满热情,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地从事探究活动。
  2. 创设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学习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眼光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为儿童创设有趣的、可探索的、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现实情境,引导他们饶有兴趣地走进情境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提出数学问题。
  3.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将教学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融为一个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
其他文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
期刊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的,情境要为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与本课内容有关信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让学生凭已有的知识说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然后把其中这些多位数的各个数位上数字交换位置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才能自觉地克服困难,集中注意,学习活动才能有效地开展。激发、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使孩子学得愉快、学有收获的重要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目标。  一、创设良好的开端,引发兴趣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问题是探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
期刊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转化为数学问题,课堂才会生动,学生才爱学。在数学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多样化、实用化,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认知、认事,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很重要。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培养应用意识。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
期刊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过:“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孩子若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就会影响学习的品质和效果。相反,对任何事都能专心、投入的完成,那不仅学习品质,就连学习效果也会高人一等。由此可见,注意力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为我们每天都在研究的问题。  一、课前抓住学生好奇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
期刊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启迪学生智慧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刻苦学习的秘诀。但对于多数学生来讲,学习数学是件枯燥的事情,有的因为基础差听不懂,便失去了学习兴趣,觉得学数学是件苦差事。针对这种情况,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一、通过创设悬念,引发学习兴趣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使学生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外,还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这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数学知识的应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现谈谈自己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进行的探索实践与反思。  一、初中阶段应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1. 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方法,能克服思维的片面性,防止漏解。2. 类
期刊
我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早在30年代就曾提出“教师要创造性的教,学生要创造性的学”。因此,研究和倡导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主要目标的创造性教学,已经成为教学领域中的主旋律。而在众多的涉及的方面中,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最为突出和重要。创造型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及复杂的教学现象进行反思,并不断形成自己独立的教学方式。  一、树立创造性课堂的教学观  创造性教学需要创造型教师,就是需要具有鲜明个性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实施有效教学在于要有良好的教学课堂,那么如何使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发挥它的作用呢?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对于每一堂课,教师不但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案,更重要的是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饱满,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本人十年的数学教学点滴体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