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研究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大类招生的实施虽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大类招生的专业选择中,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不同于传统的招生模式,大类招生必然也会对学生的专业选择带来影响。文章主要通过调研情况,对大类招生对学生专业选择所带来的影响展开分析。
  【关键词】大类招生;专业选择;影响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首先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大类招生培养方式,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欲培养全面性创新型人才。北京大学实施之后,众多高校也纷纷加入,但是大类招生制度并没有促进所有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只有部分高校完成改革,第一部分高校在一至两年的试验之后放弃了大类招生制度。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大类招生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大类招生,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专业教育。学校招生录取时,不再按专业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是按学制制订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的一种招生模式。《考试与招生》中提到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按院系招生”,另一种模式则是一些高校“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实验班招生。虽然两种模式有不小的差别,但有一个关键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把分专业的环节推后,让学生能够在充分了解专业前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更令人满意的专业。
  为了更好地发挥大类招生在强化基础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的作用,本组拟以广州大学城的高校为例,重点关注大类招生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从学生的视角描述大类招生实施现状,并充分认识大类招生政策的实施带来的种种影响。
  (三)文献综述
  现阶段,关于大类招生模式下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国内有不少学者做过相关研究。美国博耶尔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在《重塑美国教育:三年来的进展》报告中指出,近几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改革方面取得的可喜进步之一是:各大学在安排大学生课程时,十分强调通识教育,“强调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哈佛大学校长博克(DerekBok)也提出:“本科生应该通过主修一个学科获得大量的知识,并且通过注意几个不同学科的学习获得大量广博的知识。”王恒安认为,以往本科教育为适应专才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过分专业化。课程设置基本采用“三层楼式”结构模式,即将课程分为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三类,并采用“倒推式”结构逻辑设置课程。这种设置模式重理论轻应用,对各类课程构成的横向关系考虑较少,导致专业越分越细,培养的学生知识面过窄。
  黄兆信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需求人才的结构、能力、素质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而高等教育尚未完全适应这种变化。另外一些学者从人际关系角度做研究。王怡尧、冯开甫认为会存在部分同学因为专业分流而不注重处理好宿舍内的人际关系,不愿意关怀、理解、帮助他人,造成人际关系极度恶化。
  本项目除文献研究外,结合实地调研以及文案调查的方式,直接地获得数据。与其他项目相比,本项目可弥补数据缺乏的短板,使得结果得以基于客观事实,可信度得到更大的提升,而且弥补了其他研究涉及面不全的不足,使得研究成果更具有现实价值。

二、描述统计分析


  (一)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大学生调查对象,在学校分布方面,广东大学城约占样本的89%,其他地区为11%。其中大一新生为总体样本的53%,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分别为总体样本的26%,11%,6%,4%。总体来说,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广州大学城的低年级学生,主要原因为广外实施大类招生时间仅为一年,所以广外校区的调研对象仅为大一、大二学生;而其他学校,大三、大四的一部分学生在外实习,所以相對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在调研地区基数较大,因此导致了低年级学生在调研对象总数中所占比例较大。总的来说,所取得的样本还是较具有代表性,能够为后面的分析奠定基础。
  (二)大学生对大类招生了解程度
  样本中,54%的大学生对大类招生有大致了解,29%的大学生不太了解,基本不了解的为9%,非常了解的为8%。七成大学生对大类招生的程度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来说,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反之,余下三成的大学生对大类招生的了解较为空白,由此可能造成大类招生实行效率低下,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大类招生的优势发展自己。
  (三)大学生了解大类招生的主要途径
  根据调查,样本中有71%的学生选择了通过网络了解大类招生,43%则是通过咨询同级同学,34%选择通过父母了解大类招生,通过师兄师姐、导师、辅导员以及其他途径了解大类招生的人数比重分别为60%,19%,21%,4%。由此可见,大学生了解大类招生主要通过主动地上网搜索,咨询身边的人,主观能动性起较大的作用;相反的是,可以更直观、客观提供相关意见的辅导员、导师等所发挥的引导作用不大,因此学校方面还需要采取相关措施。
  (四)大学生对进行专业分流依据的倾向
  84%的人认为专业分流前阶段的学习绩点、高考成绩、加分项几乎同样重要,甚至更偏向于分流前的综合能力表现(省级奖励、核心期刊等加分项)。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都不希望单凭高考成绩决定未来在大学中的专业选择,更希望校方在专业分流时,将学生通识教育阶段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表现作为考虑选项。由此说明大类招生政策的出发点的正确性,在高考结束选择学校之后,大类招生给了学生第二次机会去竞争未来专业方向。在这个方面,大类招生的作用被大部分学生认同。
  (五)专业分流在学习方面对大学生的影响
  当专业分流结果同预期不符时,92%的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学习动力减少”“专业迷茫,对未来失去计划”“产生厌学心理”等成为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实施大类招生的情况下,各利益相关者需要从以上各方面来着手,从而减小大类招生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六)大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因素

  如图1所示,对大学校专业选择影响最大的因素为个人兴趣及就业前景,488个调查样本中,有约81%的人选择个人兴趣,有约63%的人选择就业前景。这说明,学校方面在指导学生的专业选择时,应该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以及各专业的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对学生加以正确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

三、数据评价


  (一)信度分析
  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consistency)或稳定性(stability)。任何测量的观测值包括了实际值与误差值两部分,而信度愈高表示其误差值愈低,如此则所得的观测值就不会因形式或时间的改变而变动,故有相当的稳定性。

  采用Cronbach系数进行信度分析,一般探索性研究中,Cronbach系数在0.6以上,基准研究在0.8以上,被认为可信度较高。本研究量表总体的Cronbach值为0.926,且均通过检验,故认为本量表的信度较高。
  (二)效度分析
  效度反映调查问卷设计者的意图能否让被调查者理解,即问卷能否有效地测量各项变量,各问题与实际要研究的问题中的概念相符合程度。通常认为建构效度是最强力的效度评价指标。本量表数据KMO值为0.916,根据Kaiser给出了常用的KMO度量标准(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表示适合;0.7表示一般;0.6表示不太适合;0.5以下表示极不适合),可知此时的量表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显著性概率(Sig.)为0.000,结果显著可信。
  因子分析后共提出4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76.971%,说明结构效度好。同时旋转成分矩阵的分类与指标体系相符。

四、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影响因素探索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初步建立

  根据本次项目的具体研究内容以及前文的讨论结果,我们设定了模型中存在的4个潜在变量:知识水平、学习情绪、人际关系、专业认知。4个潜在变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假设四个影响因素都对满意度起到积极作用,由此建立假设如图2。
  在按要求设置好关系路径图后,运行程序得到初步结果。在获取初始模型后,先对模型的系数进行检验,考察其是否符合我们的假定;再通过观察AMOS结果输出的若干指标,考察模型的拟合优度。我们删除模型参数拟合结果中未能通过检验的路径,并添加er2与er3、e14与e15、e16与e17之间的协方差,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卡方值,最后我们得到优化后的结构方程如图2。
  表1反映了新模型检验与拟合优度结果: X2/df值为2.388,略大于2;RMSEA值为0.067,小于0.08;PNFI、PGFI均大于0.05;AGFI、GFI、CFI、NFI、IFI、TLIAGFI均大于0.9。新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二)模型结果的谈论与分析
  潜在变量之间的系数表示某一变量的变动引起其他变量变动的程度。从分析结果可知,知识水平、学习情绪与大类招生满意度有正向显著影响,而人际关系和专业认知对大类招生满意度有间接影响。影响学生对大类招生满意度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大类招生能否给学生带来更高的知识水平以及更深入的专业认知;学习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类招生的满意度;人际关系对于大类招生的满意度影响很小。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与潜在变量关系重大的观测变量,还可进行各因子内观测变量间的比较,其路径系数如表2,其中系数大小代表其显著性水平的高低。
  1.知识水平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4个观测变量的系数都很高,说明大类招生能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带来知识领域的扩展,促进专业学习,带来就业的多重选择,对于提高学生对大类招生满意度来说至关重要。因而学校在实施大类招生时,应该注重涉及全面的基础课程教学,同时课程的设置要能体现出能够进行就业多重选择的优势。
  2.学习情绪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学习压力的系數最大(0.820),竞争意识次之(0.816)。大类招生背景下,为了能选择更好的专业,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明显增多,压力和竞争意识倍增。因而学校在实行大类招生录取时,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通过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及知识讲座等方式,解决学生的情绪问题。
  3.人际关系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社团、协会的活动占比最高(0.935),班级参与度(0.662)次之。大类招生条件下,学生以课程为主,社团、班级概念淡化,会导致学生互相帮助的效果下降。在此背景下,学校该如何挖掘班级活力,创新社团、班级活动载体,值得深思。
  4.专业认知与其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三个观测变量的比重都很高,说明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到自己意愿的专业,以及选择一个自己心仪的专业,都对维持大类招生满意度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具体至辅导员、导师等人员应起到积极引导介绍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综上可得,大学生对大类招生政策整体倾向于基本满意,但仍旧存在进步的空间。影响大类招生实施情况的主要因素为是否能够扩展知识领域,能否提升学习积极性以及在专业选择方面能否得到改善。
  (二)建议
  1.社会正处于互联网交流时代,学生应该利用各方面途径,积累相关信息源,充分利用资源以做出适合自身情况的选择。
  2.正视学习压力,主动了解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减少因为对专业的盲目性而带来的压力,正视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给课余社团活动与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冲击,在压力中学会自我协调。
  3.对专业分流结果做好充分的心理预期,调整好学习的心情,被调剂到非心仪的专业时,应积极参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讲座,阅读相关书籍,培养对专业的了解与兴趣,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王恒安.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的新视角[J].科技信息(础理论研讨),2010(22):71-72.
  [2] 苏广才,庞祖高,汤宏群.实行大类招生后如何保证专业(方向)的教学质量[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s1):61-62.
  [3] 黄兆信.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1):46-48.
  [4] 王怡尧,冯开甫.试论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宿舍管理[J].世纪桥,2011(13):151-152.
  [5] 王寰.大类招生下专业分流中的问题与对策[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03):82-84.
其他文献
【摘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安全、稳定、有序又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关注幼儿在园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对于推动幼儿的整体发展和实现课程的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学习,实现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关键词】 空间规划;区域设置;活动室构建  近年来,我们在践行《3—6岁儿童学习
【摘要】语言是际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德语教学过程中单纯注重传授语言知识还不够,更应该把这种教学放到德国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以便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所表达出的文化信息,最终使学生具有正确运用德语的能力。文章从汉语和德语语言差异、文化差异等方面探讨德国文化在德语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德语教学;语言;德国文化  【基金项目】武汉市教育局一般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
【摘要】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各领域,尤其对于普通高校的日常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快教师传播知识的进度,实现多元化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等。因此,对信息技术进行更多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极大地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资源共享;增强认知;节约时间;信息交流  【基金项目】湖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编号2017005)。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
【摘要】校园足球已经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初中校园足球建设面临着一些典型问题,如何有效加以破解迫在眉睫。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电话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研究,以及学校五年的实践,认为农村初中校园足球建设存在的典型问题有资金、场地、师资、课时、训练时间、相关制度以及文化建设等。  【关键词】农村初中;校园足球;建设;典型問题;对策  随着《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
【摘要】“词语盘点”中的词语量多,质优,常用,是学生词语积累的有效载体,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试着从教师的多彩引导出发,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有效积累,灵活运用,使枯燥的“词语盘点”教学“盘”出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词语盘点;引导;积累  张志公先生指出:“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词汇。”其实我们也都知道,词语是句子的最小组成部分,词语的丰富与否,是衡量一个人语
【摘要】“质量”始终是澳大利亚开展高等教育问责制度的核心内容:质量保证是问责制的追求;质量监督是问责制的核心;质量评估是问责制的前提。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问责制度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借鉴意义:建立以“保障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问责制;科学、高效地评估与监督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高等教育机构的信息公开、透明。  【关键词】高等教育问责制;质量保证;质量监督;质量评估;启示  近年来高等教育问责制在世界
【摘要】国家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有效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教学中重要的辅助工具。文章以《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为例,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来开展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整合应用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越来越受到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大力发展推动着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摘要】微型课不受场地、学生等限制,并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对教者的教材处理、课堂教学等能力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估。下面笔者就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与整数相乘”一课为例谈一谈小学数学微型课的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建构;微型课;课例分析  一、微型课的误区  误区一:把微型课当成说课,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说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  误区二:完全按照教材安排,逐一讲授,不漏
【摘要】文章以广西南宁市八所高校为例,对广西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阐述当前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推动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一、概述  自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举措以来,创新创业正逐步成为时代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正在以其特殊的优势引起高校英语教师的重视和青睐。文章以对优秀翻转课堂参赛作品的分析为基础,从微课视频的特征、选题、制作以及线下课堂活动的设计等角度,阐述了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设计理念,以期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线下课堂活动;特征;选题;制作  一、引言  2016年夏天,外研社举办的“教学之星”微课大赛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了极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