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资金补贴项目的逐渐增多,专项资金管理有了更丰富的内容。今年来,每项财政资金都有其使用原则和管理办法,财务核算上都有各自的特点,但也导致了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存在空位、错位、不到位的现象。本文就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一、引言
一般来说专项资金是指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用于完成专项工作或工程,并需要单独报账结算的资金。在日常操作中,通常采用的是“扣除界定发”,即扣除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以外的,由财政安排以及上级单位拨付的财政资金等,全部作为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有三个特点:一是来源于财政或上级单位;二是用于特定事项;三是需要单独按项目核算。
二、专项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1.来源渠道不集中。今年来,我国对“三农”及其他专项资金加大投入,专项资金来源渠道多,范围广,并且较为分散。由于有些专项资金未经过财政渠道下达,不利于监督管理,所以常出现专线资金截留或者是挪用的现象。而有的项目虽然由县乡共同监管,但相关的会计资料、资金的拨付均在县级,县级因项目多人手少,不能每个项目都可能监管到位。所以就会出现错位、缺位现象。从而不能够发挥专线资金应有的作用。
2.冒领、虚报骗取。因为专线资金大都是直接补贴而不需要偿还,对于受益人来说几乎是无本万利的,出于人性的一种贪念,为了部门、个人利益,很对人便不择手段的去骗取财政资金。今年初,央视披露了安徽省界首市教育局虚报农村学生数量,骗取国家教育扶持资金的丑闻。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不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教育进程,同时还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
3.预算编制缺乏规范性。这几年中国各地的财政预算中普遍推行了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的编制方法,基本上实行的是“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实际”的规定。但对于专项资金按实际便说明专项资金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而在预算编制中,又缺少对经济运行状况的科学预测和编制方法。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专项资金的管理。
4.价款结算不合规。有些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计量支付制度支付工程价款,不按工程进度拨付建设资金;有些单位管理费控制不严,超预算较多,挤占建设成本;有些建设单位项目完工后迟迟不组织验收并进行资产结转,认为延长项目建设期,多分摊费用,多计成本。
5.重拨轻管现象。“重分配,轻管理”的观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虽然在项目资金分配和审核及拨付上有财政部门把关,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疏忽管理,监督不到位。实际执行中往往有单位部门从主观认识上忽略掉项目执行的约束力。致使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出现不合理,使财政部门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另外,由于上级部门或本级财政的政策的不稳定性,有关新的政策不断出台,相应的地方政府也要及时随着政策的变动而调整。
三、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依法理财是财政法制化的根本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法执行。完善管理机制,细化管理办法。加强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的审核,必须具备比较成熟的条件,要对项目实施单位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上报和审批才能为资金到位后的分配、拨付等程序有个良好的基础。
2.程序透明,规范操作。对于扶贫救助资金等发放范围广、数额大、对象分散这一类的资金情况时,应该利用媒体等对有关政策依据进行详细介绍,使得广大群众对补贴范围、标准级发放方式等有个大概的了解,避免出现虚报冒领骗取财政资金的情况。对资金的拨付、发放要进行公开,对于享受救助的范围、申报条件、发放多少、求助期限都应在有关街道、社区予以公开。而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要做到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户储存,杜绝一切不良现象。
从项目施工质量到合格验收都要接受当地群众的监督,要做到项目的透明度,公平、公正、公开的去实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3.加强财政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县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与农口、发改等主管部门及乡、镇的协调配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做到每一级别的管理部门不缺位、不错位。
认真听取项目单位有关责任人的情况介绍,实地勘察项目实施三维的生产经营场所及相关设施。通过对上报审批文件、各种招投标文件、工程施工、预算合同等等这些资料的检查、核对,能够发现项目资金的拨付是否及时,是否与项目的完成进度相符,项目单位的资金流向是否与项目实施方案相一致。而在最后的检查过程中除了运用日常检查中现金的突击盘点方法外,还有注意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往来账项的核实、实物工作量的查验,对于救灾、救助等资金,要对项目单位提供的受益人名册运用电话核实或实地询问等方法进行验证。
4.加大处罚力度,确保资金安全。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计划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确保其运行的安全。通过对资金的监督,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问题,必须及时的修改,对违反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挤占、挪用等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甚至要追究单位负责人和具體经办人的责任。做到绝不姑息迁就,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结束语
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中,我们应该不断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而调整改变。我们要以群众为基础,以人民利益为重去做好每一项目的细节,去核对好资金运用过程中的每一步。
参考文献:
[1]王新秀.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8.
[2]卢大美.财政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化管理的探讨[J].当代经济,2008.
[3]张玉中.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2009.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一、引言
一般来说专项资金是指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用于完成专项工作或工程,并需要单独报账结算的资金。在日常操作中,通常采用的是“扣除界定发”,即扣除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以外的,由财政安排以及上级单位拨付的财政资金等,全部作为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有三个特点:一是来源于财政或上级单位;二是用于特定事项;三是需要单独按项目核算。
二、专项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1.来源渠道不集中。今年来,我国对“三农”及其他专项资金加大投入,专项资金来源渠道多,范围广,并且较为分散。由于有些专项资金未经过财政渠道下达,不利于监督管理,所以常出现专线资金截留或者是挪用的现象。而有的项目虽然由县乡共同监管,但相关的会计资料、资金的拨付均在县级,县级因项目多人手少,不能每个项目都可能监管到位。所以就会出现错位、缺位现象。从而不能够发挥专线资金应有的作用。
2.冒领、虚报骗取。因为专线资金大都是直接补贴而不需要偿还,对于受益人来说几乎是无本万利的,出于人性的一种贪念,为了部门、个人利益,很对人便不择手段的去骗取财政资金。今年初,央视披露了安徽省界首市教育局虚报农村学生数量,骗取国家教育扶持资金的丑闻。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不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教育进程,同时还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
3.预算编制缺乏规范性。这几年中国各地的财政预算中普遍推行了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的编制方法,基本上实行的是“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实际”的规定。但对于专项资金按实际便说明专项资金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而在预算编制中,又缺少对经济运行状况的科学预测和编制方法。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专项资金的管理。
4.价款结算不合规。有些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计量支付制度支付工程价款,不按工程进度拨付建设资金;有些单位管理费控制不严,超预算较多,挤占建设成本;有些建设单位项目完工后迟迟不组织验收并进行资产结转,认为延长项目建设期,多分摊费用,多计成本。
5.重拨轻管现象。“重分配,轻管理”的观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虽然在项目资金分配和审核及拨付上有财政部门把关,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疏忽管理,监督不到位。实际执行中往往有单位部门从主观认识上忽略掉项目执行的约束力。致使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出现不合理,使财政部门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另外,由于上级部门或本级财政的政策的不稳定性,有关新的政策不断出台,相应的地方政府也要及时随着政策的变动而调整。
三、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依法理财是财政法制化的根本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法执行。完善管理机制,细化管理办法。加强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的审核,必须具备比较成熟的条件,要对项目实施单位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上报和审批才能为资金到位后的分配、拨付等程序有个良好的基础。
2.程序透明,规范操作。对于扶贫救助资金等发放范围广、数额大、对象分散这一类的资金情况时,应该利用媒体等对有关政策依据进行详细介绍,使得广大群众对补贴范围、标准级发放方式等有个大概的了解,避免出现虚报冒领骗取财政资金的情况。对资金的拨付、发放要进行公开,对于享受救助的范围、申报条件、发放多少、求助期限都应在有关街道、社区予以公开。而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要做到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户储存,杜绝一切不良现象。
从项目施工质量到合格验收都要接受当地群众的监督,要做到项目的透明度,公平、公正、公开的去实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3.加强财政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县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与农口、发改等主管部门及乡、镇的协调配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做到每一级别的管理部门不缺位、不错位。
认真听取项目单位有关责任人的情况介绍,实地勘察项目实施三维的生产经营场所及相关设施。通过对上报审批文件、各种招投标文件、工程施工、预算合同等等这些资料的检查、核对,能够发现项目资金的拨付是否及时,是否与项目的完成进度相符,项目单位的资金流向是否与项目实施方案相一致。而在最后的检查过程中除了运用日常检查中现金的突击盘点方法外,还有注意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往来账项的核实、实物工作量的查验,对于救灾、救助等资金,要对项目单位提供的受益人名册运用电话核实或实地询问等方法进行验证。
4.加大处罚力度,确保资金安全。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计划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确保其运行的安全。通过对资金的监督,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问题,必须及时的修改,对违反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挤占、挪用等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甚至要追究单位负责人和具體经办人的责任。做到绝不姑息迁就,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结束语
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中,我们应该不断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而调整改变。我们要以群众为基础,以人民利益为重去做好每一项目的细节,去核对好资金运用过程中的每一步。
参考文献:
[1]王新秀.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8.
[2]卢大美.财政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化管理的探讨[J].当代经济,2008.
[3]张玉中.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