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我们应该赋予语文一种全新的概念——语文与生活同在。
  一、营造氛围。唤醒灵趣
  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说:“婴儿出世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是才华横溢了,仅仅两年时间,他就学会了语言,比任何一位哲学家、博士都要好,并且,到了3岁或4岁,他在语言方面就是一位能手了。”确实如此,我们没有刻意去教婴儿学语文,没有教他语法、逻辑、修辞知识,但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学会了母语,听说能力达到了较高水平,可见良好的生活交际环境是多么地重要。
  1、营造环境氛围。
  课改的春风呼唤创新,那就让我们大胆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积极地行动起来——春天,有碧绿的草地、飞翔的燕子、美丽的花朵,让学生在“满园春色”中学习、生活;夏天,有茂密的树林、火红的骄阳,让学生在“绿荫”中学习;秋天,有成熟的瓜果、金色的稻田,让学生在一派喜人的“丰收图”中学习……我们还可以让教室的各个角落充满生活的味道“生物角”、“读书角”、“先锋角”、“环保园地”载满孩子生活的体会;课堂可以是一家“超市”,可以是一艘“宇宙飞船”,可以是一个“月球”,可以是庄重的“演播厅”……在如此富有生活味的环境中学习语文,学生又怎么会感到枯燥与乏味呢? 2、营造学习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我们教师的责任在于给学生提供各种条件,点拨、引导、激励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生活的导师。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应有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使学生自主的发展。如教学古诗《暮江吟》前,我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教室,让他们自己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是一个怎样的人、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诗歌大意等等。在授课时,我因势利导,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资料来导人,开放学习时间和空间。在理解诗意时,我让他们用画来表达诗意,结果学生的《落日余辉图》很好地表达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境;《夜色露珠图》绝妙地展现了“露似真珠月似弓”的美境……这种内容选择的自主,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体现。
  3、营造评价氛围。
  传统的评价过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过多地发挥了评价甄别和选拔的功能。新课程体系下,我们的评价应更多地贴近生活,更多地富有生活情趣,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尝到学习的快乐。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成长记录袋的作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就自己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态度、课堂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自己的学习成果等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评价。
  二、多方链接,积极体验
  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要给语文教学注入活水,就必须形成语文教学的开放系统,将语文教学与生活有机地链接起来。在学习时间上,提供一切机会,在学习空间上,要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1、链接校园。
  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教师如能顺应学生的这些特性,对他们的自身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我们不妨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把学生的有限思维与广阔的大千世界链接起来——春天到了,引领孩子们到校园里找找春天的足迹,看看草地有没有变化?花儿发芽了没有?柳条泛青了吗?头顶可有小燕子的呢喃?学校旁边的小河解冻了吗?可有鸭子戏水?然后,坐在青草地上,在春意盎然中学习朱嘉的《春日》:“胜日寻芳泪水滨,无边风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要上口语交际课了,主题是即兴演讲挪么,学校的广播室就是学生锻炼的最佳去处。要习作了,那就让学生到低年级的教室里当一回小老师吧,如果觉得还不够味,那就让他们当一回小记者,采访一下学校有经验的老师或治学有方的校长吧……有了这些体验,学生就乐学了。
  2、链接家庭。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地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教师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教师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的文章等等。在教学中,我们还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生活相似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完《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后,我让学生回家为长辈做一件事;教《乡下孩子》之前,我让学生随同爸爸或妈妈逮一回小鱼、捉一下螃蟹,体会乡下的野趣;要写《我家的一个星期天》的作文了,我让学生和父母一起下地,和父母走亲访友,和父母出游……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有了实践,学生也就能笔下生花了。
  3、链接社会。
  社会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教学《小镇的早晨》时,清晨,我带学生去小镇中直接体验那份喧闹、繁忙、紧张的氛围;教学《春笋》时,我带孩子去竹园,让孩子用眼睛观察形状,用小手触摸感觉,用鼻子去闻那清新的味道,用耳朵聆听竹笋拔节的律动,用心感悟向上成长的美妙;教《夕阳真美》时,我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让学生领略夕阳的美景;教《云房子》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必须把综合性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到广告牌上找错别字,到小河边作一次环境污染调查,采访采访周围的名人,写写社区里的新人新事……让学生投身于自然、投身于社会,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只有植根于生活的语文教学,才能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引入一泓活水,才能永远焕发出生命活力,那就让我们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活的味道吧!
  【作者单位:江都市仙女镇中心小学江苏225200】
其他文献
科学学习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小学科学在学习方式上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
以文献资料法,对目前我国蹦床运动项目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基础训练应作为少年儿童运动员训练的核心,并提出在少儿蹦床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以便
素质教育,一个在先进社会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一个全民性的话题。弱智儿童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弱智儿童的智力和情感有缺陷。所以,对弱智儿童进行素质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素质教育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思想道德的教育;一是能力的培养。    一、思想道德教育是弱智儿童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正面教育,榜样激励。  智力落后儿童由于智力的缺陷及缺乏生活经验和判断能力。往往很难形成正确
陈子龙是明清之际的著名文人,而明清之际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各种思想发生碰撞和冲击,生活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人们也受到多种思想的影响,陈子龙身上就体现了这一点,其受到
日前,2014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排行榜公布,名列第17位的是香港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和其弟陈乐宗。作为乐善好施的香港富商,陈启宗不仅在地产界做得风生水起,而且在慈善界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本文笔者通过对《磁铁有磁性》教学实录及评析,阐述教师应从学生原有认知出发.创设与学生原有认知相碰撞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展小城镇是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快速城镇化地区是区域范围内的人口和产业聚集高地,由于城镇发展速度快,普遍存在着城镇发展与区域发展不协调、土地紧张与浪费并存
国家对房地产越来越严厉的调控政策与强劲发展的旅游产业的内在需求催生了旅游地产。旅游地产的本质是城市化扩散效应的一种高级形态,也是扩散效应的一种质变,由经济扩散变为
为了贯彻省委、省政府《福建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精神。莆田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跨越发展、宜居港城”的宏伟目标,充分利用城市独特的“五山、四水、三湾、二岛、一心”自
扫描中国互联网领域,没有人比周鸿祎更令对手惊恐;遍寻中国互联网行业,没有人比周鸿祎更让同行痛恨。置身于高手云集的IT王国,作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屌丝”,周鸿祎不断地发动着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