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校书图》与北齐墓室壁画中人物比较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北齐考古工作的展开,学界屡屡引用波士顿本《北齐校书图》以论证北齐绘画风格。美国波士顿本《北齐校书图》与出土的北齐墓室壁画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似有关联,画面呈现的人物造型、服饰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齐的时代面貌。
  一、人物造型
  波士顿本《北齐校书图》一卷在人物造型上,与魏晋流行的面相消瘦、體态修长风格相较,人物渐趋圆润,但肥瘦适度,不同于唐代的“丰腴体”。
  画卷中绘制的人物体型修长,呈现出优雅自然的姿态。人物的面型较长而不清瘦,多呈鹅蛋形,双目细而长,神态各异。在《北齐校书图》中能明显区别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形象特点,例如在画卷的卷尾有一外族人形象,其头顶光秃,前额、脑后留发,面部留有胡须和络腮胡,浓眉大眼,与其他汉族人物形象不同。
  目前所能见到的北齐墓室壁画与《北齐校书图》比较,其人物的描绘极为相似。娄叡墓壁画描绘的人物面型多呈鹅蛋形,圆额丰颐、发际线较高,长眉细目、鼻梁直挺,人物情态各异。在徐显秀墓室壁画中人物脸型也为长圆的鸭蛋形,双目小而细长,以双竖线勾画出人中,嘴窄小双唇丰盈,与娄叡墓壁画中人物表现手法最为接近。墓室壁画中也出现外族人形象,例如徐显秀墓东壁壁画驾车出行图牛车旁边的一外族人,与《北齐校书图》外族人形象描绘相似。
  画卷中几位校书人及侍女的形象,在北齐山东临朐崔芬墓屏风壁画中亦有类似的发现。其校书人坐在床榻上姿态各异,头上或裹头巾,或插笔于发髻上,袒胸露腹,颔下蓄须,神情自若。与崔芬墓东、西、北壁人物屏风壁画相似,其主要人物坐在席上,“或握笔书写,或斜倚蒲墩,或扶须深思,或暝瞑醉态,多数衣冠不整,成形骸放浪之态”[1],人物亦或裹头巾,或梳双丫髻,颔下也蓄有胡须,神情悠然自得。
  画面中的人物面部皆以墨线简单勾勒,以正面和半侧面形象出现,人物造型准确,能明显区别主次人物关系。但在一些细节之处,《北齐校书图》与娄叡墓、徐显秀墓壁画等北齐墓室壁画略有差异,例如娄叡墓、徐显秀墓及水泉梁墓等北齐墓室壁画中将人物眉毛描绘的粗壮且浓厚,但《北齐校书图》中人物眉毛的处理则以较浅的墨线勾勒,符合画卷中校书人仕人的气质身份。此卷與北齐墓室壁画在人物表现上还有一些不同之处,例如北齐墓室壁画中人物面部用“晕染法”,在面部鼻、额、颧、下颔等高突面,以淡红色晕染来表现高突光感。
  虽然《北齐校书图》与北齐墓室壁画在某些细节处理略有不同,但从人物整体描绘来看,都是当时北齐人理想之面容的呈现。人物造型从秀骨清像转近丰颐,浑厚有力,面型长圆呈鹅蛋形,双目小而细长,形象生动准确。人物正在从魏晋之际的清瘦形象向唐代丰腴的形象过渡。
  二、人物服饰
  《北齐校书图》与北齐墓室壁画中人物服饰制度皆显露出北齐的时代特点。由于当时胡化的社会风尚,人物衣着的描绘融入较多的胡服因素。
  《北齐校书图》卷首是一年少文士,着翻领长袍,尖头靴。中心一独坐胡床的校书人,穿翻领上衣,衣袖紧窄,着高靿靴,此服饰是胡服的特色。画卷中男性形象唯他梳双丫髻,与东晋时南方的竹林七贤中刘伶所梳发髻相似。校书人面前的侍者似亦着窄袖翻领长袍,高靿靴,裹帛巾。持书卷转身向后的侍者也脚穿长靿靴,裹幅巾。画卷卷尾有一牵马侍者,身穿翻领长衣,衣袖窄小,着高靿靴,亦属于北族胡人服饰。中段坐在榻上的四位校书人,头上裹巾,穿长靿靴,身上披有“纱帔衫子,内露出有襟带的‘裲裆’、‘袙腹’”[2],袒露胸怀,都是当时南北通行衣着。女侍或梳云髻,或梳双丫髻,都身着小袖长裙,有的身上披有帔帛于胸前打结。
  此四校书人披的衫子,内着的背心,即胸背有两襟带相连搭于肩的服饰,是当时文人的穿着打扮,符合南北朝的社会风尚。北齐临朐崔芬墓屏风壁画上的人物服饰与此四位校书人的衣著相似,皆着宽衣广袖大袍,袒胸露臂。此人物服饰制度是南北朝时期文士服饰风尚的写照。
  在画卷人物服饰出现的裲裆、半袖衫、高靿靴、裹巾、帔帛等,又是北齐时期流行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如持书卷侍者的穿着。类似的人物服饰特点在出土的其它北齐墓室壁画中也有发现。
  北齐墓室壁画中人物的服饰有大量的胡服特色。史籍记载有关于鲜卑胡服的特点为鲜卑长帽、长靿靴、紧身窄袖、合裆裤、蹀躞带等。娄叡墓墓道西壁的出行图,绘制的所有人物都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蹀躞带,脚登长靿吉莫靴,头裹黑色幞头。壁画中大批人物着鲜卑装,帽子其顶较小,前部呈山形,脑后披拂长幅。“这种帽子大约就是《旧唐书·舆服志》所说‘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之长帽。”[3]
  同样的人物衣物穿着亦见于徐显秀壁画墓。甬道壁画两侧的门史,亦是鲜卑胡族人的形象,戴长帽,着窄袖长袍与长靿靴。徐显秀墓壁画东西两壁的人物大多头戴紫色巾帻,系带于颔下,内搭圆领衣,外着各色窄袖右衽长袍,腰系蹀躞带,带上缀有装饰,足蹬长靿靴,典型的胡服形象。墓室北壁的男墓主披的白底黑点的兽皮大衣与《北齐校书图》中侍女的帔帛近似。女主人的穿着则是传统的汉族服饰,浅灰色圆领衣加红色宽袖交领长裙,领边与袖口以白色宽带装饰。徐显秀墓主人虽是汉人,但墓室壁画却很少有汉人色彩,反而多以胡化因素为主。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云:中国衣冠,自北齐已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4]
  这表明北齐开始,中国服饰就融入了胡服的元素,服饰不再只以汉族传统的襦裙为主,北方人更多身穿红色或绿色的窄袖短上衣、脚着长靿靴、腰间系蹀躞带的胡服。此胡服与传统汉服相比,功能性较强,更适合北方民族游牧生活的实际需要。《北齐校书图》和北齐墓室壁画中人物衣冠皆是汉族人与北方胡族人相杂的一种服饰,且胡服色彩较浓厚,符合北齐时期反汉化政策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胡化的时代风尚。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朐县博物馆.山东临朐北齐崔芬壁画墓[J].文物,2002(04):24.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236.
  [3]孙机.从幞头到头巾[A].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02.
  [4]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45.
  作者简介:李晔(1993—),女,汉,山东淄博,南京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
其他文献
文章以茂名石化百万吨乙烯改扩建项目为例,阐述创新与投资控制之间的关系,提出创新也是投资控制的一种有效途径.
针对城中村现有居住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不同居住群体居住模式的改造方式进行优劣分析,通过设计一种居住与交往交叉使用的模式,形成一种灰空间、开
(一)    科学是干什么的?科学是求真的。科学追求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的一致,一致的程度越高,说明越科学。  科学永远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任何现成的结论只能接近客观事物,但都不能穷尽本领域的所有客观事实。为此,需要不断地对知识进行积累、质疑、辨伪、创新。  为了避免片面性和错误,就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人的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是,仅有实践还不够,因为有的理论可以通
小学学科创新模式的构建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其基本程序为:构建课程体系—制定目标内容—编辑各科教材—研究备课方法—创设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摘要:中国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吉祥图案源远流长,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吉祥图案为广大人们所喜闻乐见,不仅反应了民众的观念,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吉祥观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精神体现,也是历史留给人们的丰厚遗产。经过一代代传承和创新的产物,它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与人民大众的普遍情感紧密相联,表现了民族心态,体现了时代特色。通过对传统图案的研究可以窥探中国文化
文章从研究公路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角度入手,分析服务创新理念在实现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目的:主要是研究电刺激对神经源性膀胱感觉功能的障碍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方法:本文选取的对象是我院2015年10月份到2016年9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神经源性膀胱感觉功能障碍
春秋战国时代,绘画理论追求形似,到了汉代有了划时代的变化.从形似变为追求神似,艺术的魅力下不在于“形似,若单纯追求形反而失去艺术本有的魅力;中国美术彻底觉醒准备了条件
杜昭明记得很清楚,大一那个夏天,过得有些混乱.经常逃课睡到下午,然后去操场踢球.杜昭明踢球的姿势很漂亮,接传球、过人、破门一气呵成.
摘 要: 电气系统是煤矿生产中的核心,其分为电源、电路以及设备等,这些装置在生产作业中不可或缺,其本身运行过程也不能出现故障,如此煤矿生产才能正常进行。但在实际中,电气故障不仅常见,种类还很多,其产生原因更是多样化,相关人员要做好电气系统的维护工作,以降低电气故障发生频率。另外电气故障发生后,相关人员要先分析故障,然后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煤矿;电气故障;处理方法  煤矿电气系统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