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赤壁赋》侧重“写志”,意旨显豁;《后赤壁赋》侧重“体物”,意蕴隐晦。为此,解读者往往避难就易,对苏轼《赤壁赋》思想的解读,大多停留在前赋上;少有人去为后赋作郑笺,难得的笺注不是语焉不详,就是以前赋注后赋,不得要旨。笔者试图作一次解读上的冒险,联系作者身世遭际,着眼前后两赋的内在关联,探察作者隐藏赋文背后的思想脉动,或许能自圆其说吧!
前赋的思想轨迹是清楚的,是主说服客的过程。赋中的吹洞箫之客陷于现实人生(岁月无情、生命渺小)的哀叹中,难以自拔。大家比较一致地认为,这里的“客”其实也是苏轼自己,是苏轼思想中悲观、绝望的一面。这种思想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有所流露(“人生如梦”)。其悲世深,避世切,实乃用世过诚之故也。
苏轼奋厉当世的志向,早就根植于心。他小时候,读《范滂传》就为范滂的用世意志所激发,决心做范滂,还问他母亲能否做范滂的母亲。他的这种入世思想,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已经是“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与李公择十七首》之十一)。一腔用世热情,带给他却是几至丧命的乌台之勘。这种打击之沉重是可想而知的。虽蒙恩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而“谪居之际,难免心有余悸,一面庆幸罪未及死,一面担心会有更大的祸患,其于此际自号居士,往往有远离是非,企求安全之意”(《宋代文人的谪居心态》)。元丰三年四月到黄州不到两个月的他在《黄州安国寺记》中云:“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两忘,身心皆空,求罪诟所从生而不可得。”其实他不会不知道自己的“罪诟”来自哪里,他不会不知道怎样明哲保身。他深知要想彻底远离是非、抛却烦恼,唯有“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可是他却不能做到。“知不可乎骤得”,是客观条件限制了他,还是主观意志不容许?粗看,似乎是客观原因;仔细琢磨,实乃主观不为。“不可乎骤得”是这颗用世之心放不下,不可能一下子修炼到陶渊明的境界。(苏轼对陶渊明的歆羡是不能忽视的事实)欲建功立业反而蒙受横祸,欲遗世独立又不可骤得,此种悲愁,何以消解?
苏轼的用世之心,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社会价值的执著追求。人的存在,是追求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存在。这在苏轼身上似乎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不屑蜉蝣的一生,羡慕曹孟德的雄风,向往建立与天地同在的伟业。在否定价值追求的避世之路被堵死的情况下,聪明的苏轼,此时想到了庄子。正如鲍鹏山说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那样,在苏轼无路可走的时候,庄子的相对主义帮他度过了难关。赋中的苏子以水与月为喻,大讲变与不变的道理,实际上是想说服自己:人生的价值无所谓无,也无所谓有。正是这种相对的思想,使苏子与客“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获得了一时的快乐。为什么说一时之快乐呢?明眼人都知道这种安慰是多么的无力,这只能是自欺欺人:承认了价值的存在,就不可能取消价值的差别。怪不得张宗子先生说,“这一段说服的过程,在作者是相当吃力的”[1]。可以想象,现实中的苏轼这一觉醒来后还是会陷入无尽的悲愁之中。
前赋只能带来一时之乐,不能给予永久的快乐。伟大的苏轼不可能不进一步去思考“乐”的问题。这也许就是作者创作《后赤壁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缘起。解读后赋的关键就是这个“乐”字,难点也是这个“乐”字。
后赋行文从“月白风清”、“顾而乐之”,到“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再到“放乎中流,听其所止”,最后到道士入梦询问“赤壁之游乐乎?”,无不围绕一个“乐”字。情感的波折亦似前赋,开篇乐,中间悲,只是结尾,乐还是不乐不甚明了。对于道士的询问,苏子是没有明确答复的。“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道士入梦已是神奇,道士之问更是突兀。然而苏子非但不惊,反而要问其姓名,足见此一问中其下怀。此后竟又马上意识到道士就是昨夜掠舟而西的孤鹤,足见其昨夜在意过那只孤鹤。孤鹤是怎样一个形象?“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这一来一去自由无碍。苏子又是在怎样的状态下,适逢此鹤的?联系上文可知,他是在登山访幽,悲而反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时夜将半,四顾寂寥”的特定境况下遭逢孤鹤的。此时的他是“听其所止而休焉”,而非顺我所愿而动,故苏子赤壁之游非乐也!再者,就算“听其所止而休”是极乐境界,可苏子进入这一境界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出于无奈。以无奈的心态进入,其“乐”势必大打折扣,赋文没有一言半语涉及泛游之乐就是事实。在此情此境下遭逢孤鹤,怎能不格外在意?孤鹤的东来西去行动无碍,实乃苏子心之向往。
文中意味犹为深长的是孤鹤所化道士的一问一笑。在这一问一笑中,不会没有任何态度。对苏子的赤壁之游,道士又持什么态度呢?笔者以为应该有所否定,有所赞同,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可能还有所指引。否定的是苏子未能放弃价值追求,其游不乐;赞同的是苏子毕竟能够“听其所止而休焉”,且有所向往;指引的是苏子应该彻底抛却价值追求,达到至乐。这一切虽属梦境,实乃纠结苏子内心之真实心境。
如果说前赋解决的是如何消除“悲”的问题,帮助自己走出困境。那么后赋解决的则是如何追求“乐”的问题,试图得到永恒之“乐”。赋文开篇即在寻“乐”,遭遇“月白风清”,虽是偶然;寻觅美酒佳肴,已属主动;携酒与鱼,复游赤壁,江山明月,乐莫甚焉。乐已如此,复何求也?苏子似乎并不满足,“予乃摄衣而上,……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登山探幽,以求至乐,结果是遁入险境,悲恐不胜。登山探幽的过程,吴小如先生认为这是比兴,“说明前一阶段自己从朝廷被贬到黄州的种种不可预测的经过”[2]。笔者以为并非如此。他意欲借此说明:即使是出离人世,仍不能求得永恒之乐。在这里,苏轼彻底消解了“乐”,只要有价值追求,不管入世还是出世,都不可能有永久之乐。入世,他做不到宠辱不惊;出世,他同样做不到处变不惊。对苏轼而言,最不能放弃的就是他对意义的叩问,他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而在那一个特定的时代里,这种叩问的结果,只能是“悲”。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言,苏轼诗文所表达出来的人生空漠感“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3]。好在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正视生存中不可能摆脱的绝对之“悲”。苏轼正是用这“悲”来消解“乐”,从而拥有了永恒之“乐”,拥有了“一蓑风雨任平生”的旷达自适的良好的入世心态。当然,苏轼的内心仍可能向往做一只逍遥尽乐的大鹤,天才往往如此。可现实中,他不可能做到,因为在他的意识中儒家的思想、价值的意念已经根深蒂固。
从前赋到后赋,仅仅三个月时间,作者的思想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里姑且称之为“思想涅槃”),该作何解释?借用张宗子先生的解释:“前赋把心中的愤惋发泄一尽,暂时获得平静,在此情形下,重新思考人生的问题,势必更客观、更深刻。人的每一次进步,大都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不独东坡如此。”[4]笔者在这里想补充一句:但在东坡这样的大人物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注释:
[1][4]《最是东坡惊人心》张宗子,《书屋》 2005年第6期。
[2]《古文精读举隅》吴小如,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页。
[3]《美的历程》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页。
(王加莲 浙江省三门县亭旁中学柯甫妙 浙江省三门县海游中学)
前赋的思想轨迹是清楚的,是主说服客的过程。赋中的吹洞箫之客陷于现实人生(岁月无情、生命渺小)的哀叹中,难以自拔。大家比较一致地认为,这里的“客”其实也是苏轼自己,是苏轼思想中悲观、绝望的一面。这种思想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有所流露(“人生如梦”)。其悲世深,避世切,实乃用世过诚之故也。
苏轼奋厉当世的志向,早就根植于心。他小时候,读《范滂传》就为范滂的用世意志所激发,决心做范滂,还问他母亲能否做范滂的母亲。他的这种入世思想,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已经是“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与李公择十七首》之十一)。一腔用世热情,带给他却是几至丧命的乌台之勘。这种打击之沉重是可想而知的。虽蒙恩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而“谪居之际,难免心有余悸,一面庆幸罪未及死,一面担心会有更大的祸患,其于此际自号居士,往往有远离是非,企求安全之意”(《宋代文人的谪居心态》)。元丰三年四月到黄州不到两个月的他在《黄州安国寺记》中云:“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两忘,身心皆空,求罪诟所从生而不可得。”其实他不会不知道自己的“罪诟”来自哪里,他不会不知道怎样明哲保身。他深知要想彻底远离是非、抛却烦恼,唯有“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可是他却不能做到。“知不可乎骤得”,是客观条件限制了他,还是主观意志不容许?粗看,似乎是客观原因;仔细琢磨,实乃主观不为。“不可乎骤得”是这颗用世之心放不下,不可能一下子修炼到陶渊明的境界。(苏轼对陶渊明的歆羡是不能忽视的事实)欲建功立业反而蒙受横祸,欲遗世独立又不可骤得,此种悲愁,何以消解?
苏轼的用世之心,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社会价值的执著追求。人的存在,是追求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存在。这在苏轼身上似乎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不屑蜉蝣的一生,羡慕曹孟德的雄风,向往建立与天地同在的伟业。在否定价值追求的避世之路被堵死的情况下,聪明的苏轼,此时想到了庄子。正如鲍鹏山说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那样,在苏轼无路可走的时候,庄子的相对主义帮他度过了难关。赋中的苏子以水与月为喻,大讲变与不变的道理,实际上是想说服自己:人生的价值无所谓无,也无所谓有。正是这种相对的思想,使苏子与客“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获得了一时的快乐。为什么说一时之快乐呢?明眼人都知道这种安慰是多么的无力,这只能是自欺欺人:承认了价值的存在,就不可能取消价值的差别。怪不得张宗子先生说,“这一段说服的过程,在作者是相当吃力的”[1]。可以想象,现实中的苏轼这一觉醒来后还是会陷入无尽的悲愁之中。
前赋只能带来一时之乐,不能给予永久的快乐。伟大的苏轼不可能不进一步去思考“乐”的问题。这也许就是作者创作《后赤壁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缘起。解读后赋的关键就是这个“乐”字,难点也是这个“乐”字。
后赋行文从“月白风清”、“顾而乐之”,到“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再到“放乎中流,听其所止”,最后到道士入梦询问“赤壁之游乐乎?”,无不围绕一个“乐”字。情感的波折亦似前赋,开篇乐,中间悲,只是结尾,乐还是不乐不甚明了。对于道士的询问,苏子是没有明确答复的。“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道士入梦已是神奇,道士之问更是突兀。然而苏子非但不惊,反而要问其姓名,足见此一问中其下怀。此后竟又马上意识到道士就是昨夜掠舟而西的孤鹤,足见其昨夜在意过那只孤鹤。孤鹤是怎样一个形象?“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这一来一去自由无碍。苏子又是在怎样的状态下,适逢此鹤的?联系上文可知,他是在登山访幽,悲而反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时夜将半,四顾寂寥”的特定境况下遭逢孤鹤的。此时的他是“听其所止而休焉”,而非顺我所愿而动,故苏子赤壁之游非乐也!再者,就算“听其所止而休”是极乐境界,可苏子进入这一境界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出于无奈。以无奈的心态进入,其“乐”势必大打折扣,赋文没有一言半语涉及泛游之乐就是事实。在此情此境下遭逢孤鹤,怎能不格外在意?孤鹤的东来西去行动无碍,实乃苏子心之向往。
文中意味犹为深长的是孤鹤所化道士的一问一笑。在这一问一笑中,不会没有任何态度。对苏子的赤壁之游,道士又持什么态度呢?笔者以为应该有所否定,有所赞同,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可能还有所指引。否定的是苏子未能放弃价值追求,其游不乐;赞同的是苏子毕竟能够“听其所止而休焉”,且有所向往;指引的是苏子应该彻底抛却价值追求,达到至乐。这一切虽属梦境,实乃纠结苏子内心之真实心境。
如果说前赋解决的是如何消除“悲”的问题,帮助自己走出困境。那么后赋解决的则是如何追求“乐”的问题,试图得到永恒之“乐”。赋文开篇即在寻“乐”,遭遇“月白风清”,虽是偶然;寻觅美酒佳肴,已属主动;携酒与鱼,复游赤壁,江山明月,乐莫甚焉。乐已如此,复何求也?苏子似乎并不满足,“予乃摄衣而上,……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登山探幽,以求至乐,结果是遁入险境,悲恐不胜。登山探幽的过程,吴小如先生认为这是比兴,“说明前一阶段自己从朝廷被贬到黄州的种种不可预测的经过”[2]。笔者以为并非如此。他意欲借此说明:即使是出离人世,仍不能求得永恒之乐。在这里,苏轼彻底消解了“乐”,只要有价值追求,不管入世还是出世,都不可能有永久之乐。入世,他做不到宠辱不惊;出世,他同样做不到处变不惊。对苏轼而言,最不能放弃的就是他对意义的叩问,他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而在那一个特定的时代里,这种叩问的结果,只能是“悲”。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言,苏轼诗文所表达出来的人生空漠感“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3]。好在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正视生存中不可能摆脱的绝对之“悲”。苏轼正是用这“悲”来消解“乐”,从而拥有了永恒之“乐”,拥有了“一蓑风雨任平生”的旷达自适的良好的入世心态。当然,苏轼的内心仍可能向往做一只逍遥尽乐的大鹤,天才往往如此。可现实中,他不可能做到,因为在他的意识中儒家的思想、价值的意念已经根深蒂固。
从前赋到后赋,仅仅三个月时间,作者的思想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里姑且称之为“思想涅槃”),该作何解释?借用张宗子先生的解释:“前赋把心中的愤惋发泄一尽,暂时获得平静,在此情形下,重新思考人生的问题,势必更客观、更深刻。人的每一次进步,大都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不独东坡如此。”[4]笔者在这里想补充一句:但在东坡这样的大人物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注释:
[1][4]《最是东坡惊人心》张宗子,《书屋》 2005年第6期。
[2]《古文精读举隅》吴小如,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页。
[3]《美的历程》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页。
(王加莲 浙江省三门县亭旁中学柯甫妙 浙江省三门县海游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