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的文化意蕴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398699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也成为经典课文。本文对《背影》的文化意蕴进行分析,明确其通过亲情描述展现浓厚的情感意蕴、借助父子冲突表明当时的文化背景、依托儿子忏悔反映现实的理性沉思,在当时民族文化背景下,作者基于父爱主题讲述父子情深,与读者形成共鸣。
  关键词:《背影》;父子情;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01
  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大家,其作品享有盛誉,且蕴含了浓厚的文化意蕴,符合国人的文化审美需求。朱自清的《背影》被选入教材中,虽篇幅不长,却以朴实的文笔及饱满的情感吸引众多读者。本文对《背影》的文化意蕴进行简要分析,回归于当时的文化视野中,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背影》是朱自清对身边事的情感描述,与当代民族文化心理和道德意识息息相关,《背影》以其包含的文化底蕴深受读者喜爱。
  一、通过亲情描述展现浓厚的情感意蕴
  《背影》一文中通过叙述身边事件,描述父子情深来满足读者对家庭情感的依恋,展现出浓厚的情感意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家作为物质基础,又是人们的情感寄托,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道德层面,浓厚的骨肉亲情宣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展现出人伦道德,符合传统文学艺术的审美。朱自清的《背影》取材于身边事,从生活细节着手,平实的文字语言却 展现出浓厚的家庭情感,体现出强烈的文化意蕴。传统的文学作品中,父亲地位特殊,处于一家之主位置,进而形象颇为严厉专治。而朱自清的《背影》中塑造了温和、宽容慈父的形象,细节描写更是成功拉近读者与父亲的距离,给予读者亲切感的心灵慰藉。通过亲情描述出来的浓厚情感意蕴为读者带来情感触动点和依恋感。朱自清的《背影》与传统的家庭观念一致,浓厚的情感意蕴渲染了感情作用,这也与当时的现实背景相关,当时人们生活于苦难之中,急需情感的慰藉。朱自清生活的时代社会相对动荡,经济发展受限,百姓生活穷困,朱自清虽为大学教授,但受家庭人口多,经济压力大等因素影响,也处于受生活之苦阶段。朱自清在《背影》中有落泪描述,父亲慈爱带来的亲情感受与现实感伤融为一体,展现出浓厚的情感意蕴。
  二、借助父子冲突表明当时的文化背景
  在《背影》一文中描述了父子冲突,这也表明了当时的文化背景,体现作品带来的深层意蕴。在朱自清所处的新旧交替时代下,知识分子受精神压迫严重,其不仅需要面对政治选择,还将面临文化观念差异形成的观念冲突。《背影》稳重父子的感情冲突表象是经济冲突,其实为新旧文化的撞击。在五四运动期间,中国文化遭遇变革,新文化运动领导人发表文章反对封建文化的愚昧,以期通过新文化来取代传统的封建文化,引导人们追求自由民主。朱自清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参与创办刊物《新潮》,宣扬伦理革命,抨击封建思想。而这些行为也就与维护旧文化势力的父亲产生矛盾。父亲一心维护传统思想,而儿子追求新文化,期望自由平等,父子冲突激烈。《背影》借助父子冲突表明当时的文化背景,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在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与传统文化进行抗争,朱自清通过《背影》中的父子冲突表现反抗父权的内容。借助父子矛盾展现文化斗争的真实背景,揭示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这也为五四时期文化斗争的缩影,富有时代感的特殊文化意义。
  三、依托儿子忏悔反映现实的理性沉思
  儿子在《背影》文中的忏悔反映了文化斗争后理性的沉思,父子间虽有矛盾冲突,但《背影》所传达出的内涵则是作者深深的忏悔。作者通过父亲在车站为儿子送行场景,展现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这也使得作者体会到真挚的父子之情,并为之动容,转变对父亲的态度,陷入忏悔。《背影》文中的情感变化也体现出当时知识分子内心对文化运动的思想变化。在当时的现实背景中,新文化运动领导者逐渐发现与封建传统文化斗争采取完全推翻的形式是不可行的,其需要一个漫长的改造过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多年历史积淀早已根深蒂固,要想通过革命进行彻底改造不切实际。《背影》中儿子的忏悔正是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理性反思。反思行为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在儒家思想中孝是对父母的服从敬仰,朱自清在《背影》中依托儿子的忏悔也体现出传统的道德观念,具有理想主义文化修养。从深层次剖析,忏悔也属于知识分子对五四运动的现实反思,将《背影》作为主体,具有深刻的寓意,引发读者思考。
  总之,《背影》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值得读者深入思考。通过对《背影》这部作品文化内涵的解读,可以得知其主题明确,层次分明,适合放入语文教材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背影》将父爱作为作品题材,展现出对新文化运动的理性反思,读者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在文化意蕴。《背影》的文化解读端正了读者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在多元化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受到挑战,只有国人把握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才能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背影》在五四运动文化背景下,指导国家需要培育出具有文化素质的人才,结合本民族特点,满足现实的时代建设要求。通过深入解读《背影》的文化意蕴,明确其产生的警醒作用,了解民族文化发展需要根植于传统文化,并有效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吕高超.《背影》的文化意蕴解读[J].语文建设,2011(2).
  [2]杨利群.回忆性散文双重情感的解讀——以朱自清《背影》为例[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4(3):68-69.
其他文献
石舒清是一位宁夏回族作家,作为在西北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他,小说语言深深地打上了西海固回族文化的烙印。他小说的语言讲究锤炼和张力,自觉地、创造性地把西海固方言引入到小
李泽吉是抚顺县哈达乡上年村党支部书记、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谈起他带领群众致富的事儿,实际就是讲故事。这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实实在在、真真切切。 Li Ze
摘 要:郁达夫和张贤亮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鲜明士大夫特征的现代作家,其作品都书写知识者在苦难(旅程)中苦闷的精神与沉重的肉身,在灵肉挣扎中寻求自我拯救的过程。在男性自我拯救的过程中既有对女性的崇高赞美,也有欲望化书写,体现着男性视角下女性形象类型化书写特征。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经历了欲望化邪念的代表走向人性升华的提升,而张贤亮笔下的女性地位不断下滑,由女神退化为女奴。这种不同既根源于生活时代的差异带
摘 要:葛浩文的《萧红评传》自1985年在大陆出版后影响斐然,他对萧红作品的重新解读和对她作品价值的重估对萧红研究影响重大。本文聚焦葛浩文对萧红文学地位以及定位的重构问题,从两个大的方面去探讨其重构的方法和影响。第一部分就具体重构的双重视角展开,展现视角特殊性与重构的关系。第二部分谈论其重构对西方精神分析介入传记的互动,并且展示其传记与国内文学界的互动及影响。  关键词:葛浩文;萧红;《萧红评传》
月亮只在星稀的晚上澄澈,皎洁的月光罩在雷兆鹏花白的头顶上和他脚下粘粘韧韧的黑土,泛着清幽的光晕。这位在辽西朝阳的乡间转悠了大半辈子的乡党委书记,又在他新到任的孙家
摘 要:文学题材是一个随着文学发展变化的历史产物,并非是简单地对在文学中所表现的生活内容进行分类。文学题材作为文学史研究的对象,被命名、反复阐述以及赋予特殊的意义,形成了文学史的范畴。本文将对“乡土文学”和“农村题材小说”的文学范畴的形成原因进行探究,研究其生成和使用,以及这两个范畴背后的意识形态动机,从另一个角度去研究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信息。  关键词:乡土文学;农村题材小说;中国现当代文
摘 要:20世纪六十年代,余华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医生家庭里,在医院度过童年的他曾看到许多血腥事件。中学毕业后,他又做了五年的牙医。七十年代,余华在卡夫卡等著名作家那里受到了最初的文学启蒙,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以发表于1991年的《在细雨中呼喊》为界,余华的创作可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侧重对血腥暴力的详细描写,作者的荒诞叙述和冷酷视角让人战栗;后一阶段则转向温情叙述,描写生存困境中的人性
作者简介:代劲(1996-),男,汉,黑龙江省哈尔滨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01  作为农民忠实的“儿子”,路遥对土地有着独特的热爱,他始终以农民的身份和立场从事创作。在路遥的小说的人物塑造中,作者塑造了孙少平、高加林和马建强等一批青年男性形象。他们都有着顽强的毅力、过人的聪慧,成为命运抗争者形象序列中的重要组
期刊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9月18日在北京胜利闭幕。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次大会开得很成功,全党高兴,全国人民高兴。 党的十五大,是在我国改革开
摘 要:“文革”时期,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单一化和封闭化的特征,政治上的特殊性以及时代的显性特征,凸显了作家群体的断裂状况。“文革文学”不仅是一个实践概念,更是一个历史概念,它代表了一个特殊时代整个文学领域的发展状态及方向,以及由此反衬出的社会政治、作家特征、作品特点等方面带着时代的特殊味道。本文主要以文革时期作家群体的整体性特征为研究中心,通过此中心探讨本时期作家群体的形成,作家群体的个性缺失以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