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批注,提高阅读有效性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ngjie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方式进行阅读实践,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体情习语,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 初识批注——循序渐进,培养能力
  所谓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即时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等空白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法。
  运用批注式阅读,要考虑批注符号的统一。这些能代表某种含义的符号在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能帮助学生进行阅读,也便于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批注符号最好选用人们阅读时常用的符号,也可与学生共同商定一套符号系统,如我们在教学中通常使用的符号有:把生字用圈画出来;关键词语下加“·”,文章中的重点句或精彩的描写,在句子下画“~~~”;如果有疑问的词语或句子,则在词语或句子下面画“——?”;用1、2、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用“ // ”“/”来划分段落与层次等。
  学会使用简单的符号批注后,逐步再向同学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在字词旁写写对字词的理解(可查字典);如对词句有独特感悟,可以在“行间”“旁空’等处写旁批或夹批;如对段落或全篇文章有自己的所思、所感,则可以在文章的“天头”“地脚”写眉批或尾批,写出自己阅读思考的过程与结果。
  最后,学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达到一个良好的境界:自己阅读,积极思维,以画、注、批为载体,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二、 目标批注——针对重(难)点,确立专题
  批注式阅读的实施,关键是选择好批注探究的中心问题,即阅读的重难点,或者说探讨的专题。纵观平时的批注式阅读,“批注专题”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一是重点段落处进行评价感想式批注。阅读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提倡写下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或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二是于课文令人疑惑处,进行质疑式批注。学生读课文时,难免会遇到阅读障碍,并由此产生疑惑。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思,将自己零碎的想法记录下来,然后通过交流,使自已的理解更系统更完整,从而解决疑点。三是在课文的“留白”处,进行补充式批注。很多作者常常运用“留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去揣摩、思索,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这些“留白”,指导学生在这些地方批注,把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充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明白。四是联想式批注。让学生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地由文本迁移到文外,将自已联想到的人、事、名言、诗句等写下来。五是点评式批注。一方面可以对作品中人物评价;另一方面是对语言文字(修辞、用词、句式等)的点评,指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三、 展示批注——利用差异,提升质量
  批注式阅读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与思考,而学生的解读水平有差异,因此,在学生批注阅读,充分自读自悟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批注结果进行展示、交流、评价,以提升阅读批注的质量。交流展示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 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地发言,各抒己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都能表达自己读书的收获,组长随时记录下组员精彩的发言,在大组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可有重点地参与小组活动,并相机点拨、调整学生思路,使讨论朝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延伸。同时,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普遍性的疑点,进一步挖掘文中有较高思维、情趣等价值问题,为导评作准备。
  2. 全班交流。学生可就某一探究的内容与教师、同学进行对话交流。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畅所欲言,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交流展示中对自己所建构的意义产生新的洞察,使批注内容更完善、深入。
  批注式阅读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与文本直接对话,让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其他文献
大家论语  最近,我从一本小册子中读到张志公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的专题发言记录,其中讲到这么一回事:  《岳阳楼记》里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我要一个学生讲讲这句话的意思。他说:“这里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伟大的抱负,不是斤斤计较个人利害,而是时时关心国家的安危,百姓的疾苦,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但是,范仲淹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的思想不能跟我们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提并论…
期刊
一、 智慧理答始于理解  阅读教学中,学生接触文本之初,就会有一些问题;展开文本之后会自主解决一部分,其间又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未解决问题进行梳理,形成几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思考后应答。面对学生的应答,教师首先要耐心倾听,准确理解,迅速做出判断。  [案例1] 倪鸣老师教学《石榴》一课片段:  师:这一部分,你觉得哪儿写得最有趣、最生动?  生:“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
期刊
一、 模仿起步,有效迁移  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例子”中巧妙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源泉”之一。语文学习需从模仿开始,教师以文本引路,能降低语言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巩固言语的兴趣。  例如 ,《海底世界》一文,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声音,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的:  师:通过朗读,海底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海底虽然很深,但能听到动
期刊
一、 调整话题切入点,顺应言语欲求  阅读教学应该以了解学生的需求,理解儿童对文本的初级体验,倾听学生的言说作为教学的起点。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言说欲求中为教学定位,依照目标适当调整话题切入点。  《云雀的心愿》一课,依据课后练习题5的提示,第二课时一般是以“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中心话题展开,借助文本内容训练学生如何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但在课前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已搜集了相
期刊
如何让课堂中的阅读脱离“肤浅”,走向深刻和睿智?适时地“追问”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一、 追问于无以对答时:敏锐“语”的直觉  课堂中难免会出现学生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若在此时,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或是因学生无从解答而就此打住,会失去进一步思考的机会。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追问,提起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究细节,从而帮助他们“入情入境”。这样,学生不仅能看到语言表面的意思,更能
期刊
求新,收获读书的思想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以往我对这一课的处理是直接抓中心句,再让学生读课文,在读中领悟苏格拉底的弟子错失良机,一味地寻找老师要求的那一个“最大的”麦穗。怎样改变这种常规的教学模式呢?我决定在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苏格拉底学生的这个问题上,作全新的尝试:  师:认真读苏格拉底学生摘麦穗的两个自然段,看看你们对苏格拉底的学生有什么认识?(生读,作批注)  生:我发现弟子们
期刊
Chopper needs that its controller outputs serial pulses. The output pulses should satisfy the requested parameters, including single pusle time(SPT), delay time
怎样提高“小练笔”呢?笔者认为,能否找准“练点”,把握“练机”,便是小练笔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一、 因文而宜,找准课内“小练笔”的切入点  1. 于语言精彩处切入“小练笔”。一篇文章的教学不能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们要善于抓住文中最精妙的语言片段,抓住最扣人心弦的情节,深入解读,扎实练笔。如《荷花》一课,有这样的句子:“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期刊
目前,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一种在电网负荷过重时,能够预防大面积停电,会自动断电的智能装置,一场让电力网络变“聪明”的革命悄然来临。    科学家在美国华盛顿州正进行着一场备受西方各大媒体和电力公司关注的试验:超过2000户家庭的家用电器上,装有一些能够探测到电网频率降低的装置。电压降低时,家电上的装置能够自动断电,并在危险过去之后让家电自动恢复工作。换句话说,当电力供应不足时,装置能够让家电自我调整。
一、 教给方法,自能评改  根据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结合学生习作时间的长短,评改要求应有所不同。学生刚学习作,批阅应重视其习作兴趣及习惯的养成,培养自改能力应偏重于词句。随年级升高,批阅的重点要转移到学生的写作态度、意识上来,并引导其进行全篇修改。  1. 明确学生习作批改常规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应该在不同的年级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建构。对于习作刚起步的中年级,不妨从易到难依次提出以下五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