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坑的贡柑 富民的标杆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pw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2月6日,仁化县黄坑镇举办一年一度的“贡柑节”,在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的大力宣传下,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大量游客。
  对于“黄坑贡”的美名,记者早有耳闻。“黄坑贡”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风味浓郁,集中了橙类的清甜、形美和柑桔易剥皮的双重优点。2008年,黄坑贡柑获得“广东省桔柑银质奖”;2012年,黄坑贡柑品牌注册为“黄坑贡”。
  黄坑镇位于仁化县东南部,毗邻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距县城15公里,106国道于西南部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近170平方公里,人口约1.4万人。近年来,黄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农业布局得到大力调整,因地制宜,逐渐形成以贡柑为主导的农业产业。
  贡柑种植,引领致富路
  在阳光温暖的冬日,汽车沿着镇区水泥道一路开往黄坑镇蓝田村。透过明亮的车窗,便看到一片片翠色的小树林,为这个初冬增添了一份暖意。蓦然,小树林消失了,眼前出现了一块块平坦的田地,低矮的贡柑树均匀地生长在田中,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青黄的,金黄的,与绿色的树叶相互交杂,长势好不喜人。
  走进蓝田,记者发现水泥路两边的泥砖房早已被新建的小洋楼所代替,整洁笔直的水泥公路直达镇区及村委会,村中大部分的田地都种满了柑树,就连一些小山坡也不例外。放眼望去,树上硕果累累,满园飘香。
  “贡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因为种植贡柑,我们摆脱了贫穷,家家户户都盖起了‘贡柑’楼,开起了‘贡柑’车。”蓝田村村民如此说道。如今,蓝田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贡柑,村民们利用田地以及山坡种植,种植面积约2000亩,平均每户年收入5万元以上。据了解,黄坑贡柑种植面积达15000亩,平均亩产2500公斤,年产量超过4万吨,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给果农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贡柑种植是一条康庄大道,带领农民走上致富的光明之路。
  10年的贡柑种植历史,蓝田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贡柑村”,这里没有一户不种植贡柑,没有一户不享受贡柑所带来的甜头。贡柑给蓝田村的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使这条贫困的老区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链
  初冬时节,正是黄坑贡柑成熟、上市的最佳时候。每年这个时候,黄坑的农民就会忙碌着采摘柑桔,工人忙着给柑桔清洗、打蜡、装箱,而商家则忙着采购、运送柑桔。“我们一箱柑桔大概要卖200多块钱,这里每一箱贡柑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全都是钱。”一位正在采摘贡柑的农户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黄坑镇的柑桔产业吸引了一些企业家来这里投资设厂,解决了黄坑柑桔的采购、加工以及销售问题。在蓝田村一家打蜡厂,记者看到这样的场面:空旷的地面叠放着一堆整整齐齐的柑桔箱,箱子里摆满了打磨得光滑亮丽的贡柑;另一侧的平地上,则有7、8个工人在细心地挑选着柑桔,再把挑选过后的柑橘过称;在厂门口,还停着一辆9米长的大卡车,正耐心地等待着,把包装好的柑桔运往北京、上海,甚至是俄罗斯。
  目前,黄坑镇已有11家打蜡厂,每一家打蜡厂每天可以加工处理上万吨的柑桔。一位打蜡厂老板表示:“我是北京人,2011年来这里投资,开设了这个中型打蜡厂,我们加工过的黄坑贡柑主要销往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黄坑贡柑口感爽脆,外观靓丽,客户都很喜欢”。
  据悉,这家约有6亩大的中型规模的打蜡厂招聘了100多名员工,解决村里100多人的劳动就业问题。2014年,从这家打蜡厂运出去的贡柑有300万斤,以每斤3.5的价格将黄坑贡销往北京等地,使黄坑村民从种柑这个经济圈中获得巨大的收益。
  全镇种植,形成规模
  据悉,贡柑能够在蓝田村安家落户,离不开村领导班子作出的贡献。2002年,以老支书为首的5个蓝田村村小组成员,到德庆观摩和学习贡柑种植。之后,他们将德庆贡柑树的枝条剪下,并带回蓝田村嫁接。“当时我们大约试种了40亩,用两年的时间育苗、嫁苗,到了第3年才开始挂果,那时挂的果也不多,一棵30斤左右。不过,柑树上挂的果实又大又匀,很受市场欢迎。”蓝田村陈委员回忆起当年刚开始种果的情形。从第4年开始,蓝田村的柑树一棵果实达到了50斤,于是村民开始推广自己的贡柑,并且逐步扩大贡柑种植面积。
  “以前黄坑叫蚕乡,镇里大部分的农户都种桑树和养蚕,但由于经济效益不好,村民开始慢慢地改种贡柑,现在镇里一棵桑树也没有。”黄坑镇党委委员江谷林说。截至目前,黄坑镇的田地大多都种上了贡柑,甚至还利用了山坡地种植。
  黄坑镇的贡柑种植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外力因素。“在2008年的时候,黄坑镇的贡柑树发生了黄龙病,有些叶子都发黄了,当时没办法,只好将得了黄龙病的柑树全都砍了,农民因此损失不少。”蓝田村村干部说。据悉,黄龙病是柑橘类植物的严重疾病,患株无药可治,且传染力极强。黄坑镇的农民每一户都种植贡柑,为了预防黄龙病,通常是发现一棵砍一棵。
  为了提高农民的农业专业知识,黄坑镇政府专门组织专家培训,办好培训班,请专家到地里现场指导农民种植,逐步推进科学种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并且每年黄坑镇会对种植贡柑的农户进行技术扶持,提高贡柑产品的科技保障能力,加大科技应用力度。
  据了解,黄坑贡柑的发展,离不开镇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2003年,由黄坑镇政府带头并组织党员种植,到了2007年,在贡柑的经济效益体现出来以后,黄坑镇的村民才开始种植贡柑,随后逐步形成规模。此外,镇政府在贡柑产品上大力宣传推广,充分利用一切媒体资源,扩大黄坑贡柑的影响力,打响“黄坑贡”的品牌知名度。
  “到2014年,黄坑镇形成了以黄坑为中心,带动仁化全县种植贡柑的产业发展模式。”江谷林自信地说道。据了解,黄坑镇的贡柑种植是从2003年开始一步步发展,最先在平地发展,后来慢慢扩展到丘陵地带。目前,黄坑柑树种植范围已辐射到仁化周边的南雄、曲江地区。
  作为一个粤北山区的老区镇,黄坑镇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深厚的人文精神。从最初的种蚕、养蚕,到现在全镇种贡柑,黄坑老区人民弘扬革命传统,艰苦奋斗,不怕失败,最终摆脱了贫困,集体走上了既具生态效益又具经济效益的致富路。
其他文献
仁化,有秀丽的山和水。仁化境内的丹霞山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命名地、国家5A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世界级、国家级的桂冠就有好多个。  仁化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的“古塔之乡”。仁化还有独特的客家文化风情。  仁化,山美、水美、人更美。仁化是有名的革命老区、苏区。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时期,仁化是广东北江农民暴动的中心,被誉为“海陆丰第二”。朱德、陈毅率领南
期刊
位于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南麓的仁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仁化是近代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开展工农武装割据较早地区之一,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罗荣桓、聂荣臻等六位开国元帅和邓小平、李明瑞、阮啸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仁化留下光辉的足迹。  1927年的仁化暴动,为当时粤、赣、湘三省所瞩目,被誉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仁化成为苏区反“围剿”斗争的西南前沿
期刊
种柳,在舌尖上  送别,不需折柳  没有西出阳关的伤感  送别,插上柳枝  从青葱开始  柳枝种上奔跑的舌尖  浪尖跃起,龙门上  皆是柳的酒,喝了  这一杯吧,西出阳关  没有故人,但都是新人  故人的杯盏  清澈、明亮,从柳枝  温暖而过。新人  也会成为故人,歌声喝起来  柳的血脉把阳光四射  今夜的舌尖,醉倒了  无数的月光,明天  蹄声洗涮一轮青涩的月亮  笑开枝繁叶茂的晨曦  卖火柴的
期刊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早已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华清池前,每天人头涌动,排队进园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然而,人们未必都知道“西安事变”与华清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揭开历史烟云,追寻当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的踪迹,我迈进了华清池的大门。  这是一个千古流芳的中国著名皇家温泉园林,这里有旖旎隽秀的园林风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具有6000年温泉沐浴史,3000年皇家园林史的游览胜地,自古
期刊
近年来,仁化强力推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生态景观林“绿化仁化”行动和“万村绿”建设,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7.41%,居全省前列。  据2013年有关数据显示:仁化全年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共监测350天,优良天数336天,优良率为96%,内河水质更是达到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要求。  最近,仁化又积极投入力度,为未来生态发展的新模式——碳汇交易做准备。碳汇交易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
期刊
仁化县位于广东省北部,是粤、湘、赣三省交界地。  大革命时期,仁化县就成立了党组织和乡农会;土地革命初期,仁化建立了县区乡苏维埃政权,所有区都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是广东的“海陆丰第二”,是北江农民运动的典范、武装割据的“中心”,是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声援者,湘南起义的先行者,游击战术的发源地,是井冈山苏区、中央苏区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从大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仁化人民开展的革命斗争从未
期刊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董塘区农会根据广东省委指示,选派农军140多人,由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宋华同志率领北上武汉,支持武汉革命政府。途中遇“马日事变”,部队北上受阻,复闻仁化反动势力乘我农军北上后,疯狂反扑,破坏区乡农会,搜捕了大批农会干部和干部群众,焚烧了10多个村庄。为营救被关押的同志,打击反动势力,重振农军声威,北上农军折返广东,联合汝城、曲江、乐昌部分农军汇合,统一由叶凤章、梁展
期刊
最近,汕尾市老促会名誉会长、海丰县仁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介仁先生继获2014年“广东好人”之后,又荣获“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称号。  这位曾高票当选“汕尾市”首届感动汕尾十大人物的市人大代表,2007年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2010年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0年当选为亚运
期刊
石塘镇位于仁化县城西部,距县城19公里。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石塘曾因盛产煤矿而“辉煌”一时。据了解,在70年代,石塘镇一年的煤矿产量达数万吨,年产值1000多万元,但90年代末以来,随着煤矿产业被全面叫停,石塘的发展发生了180°转弯。弃煤炭而搞生态,石塘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子。  石塘镇党委书记梁炜说,2005年镇里的小煤矿全部关闭后,石塘历届镇委、镇政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依托石塘
期刊
11月8日是南雄首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50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200多名当年的知青们回到帽子峰林场,开展了为期3天的纪念活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祖国的号召下,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1964年11月8日,255名南雄知识青年背上行囊,离开家乡,投入到了农村建设当中。1966年2月,他们又被分配到了帽子峰林场,将青春岁月献给了这片山林。  据了解,帽子峰林场是一个国有林场,创办于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