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关键点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shwy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幼儿美术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总目标中提到:“激发兴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成就感”。但是在我实习的幼儿园中,据我了解他们很少实施美术教育活动,对于美术教育并不是很重视,很多幼儿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术活动,也无法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幼儿美术教育又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实施美术活动,让幼儿乐于参加美术活动并学习好美术,一直是我实习期间重点思考的问题。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找寻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切入点,现已初见成效,觉得应该记录下来。
  一、从兴趣的提升入手实施幼儿美术教育
  皮亚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生活中幼儿画画经常出现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有的幼儿愿意画画,所以画得很起劲,不让他画还不行;而有的幼儿不愿意画画,老师家长逼着他画,他倒不情愿,效果也不佳。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容易接受,也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幼儿对美术感兴趣的原因各有不同,我曾经问一些小朋友为什么喜欢美术?有的小朋友说喜欢彩笔的颜色,有的说因为想要画出漂亮的小房子等等不同的理由,这都说明一个问题,兴趣是最主要的因素。美术不仅仅只有绘画,而是由多种形式组成,我认为从幼儿兴趣入手因材施教才能让幼儿接受、喜欢美术教育,有利于对幼儿的美术教育以及幼儿自身美术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幼儿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兴趣是进行幼儿美术活动的基本前提。
  (一)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帮助幼儿提升兴趣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也是激发幼儿兴趣的一种手段。在一次公开课上,我选的教案是《我的妈妈真漂亮》即用简单的两种线条(直线、卷线)为妈妈设计发型。我在其中设计了一个环节是让家长上来做模特摆造型,幼儿进行线描速写。于是我对幼儿说:“小朋友,现在老师请几位小朋友的妈妈站到中间来做模特,随意摆几个造型,小朋友们来画画,小朋友们画完了,老师可是要比一比的,看谁把妈妈的头发设计的最漂亮?”小朋友一看是妈妈在做模特,非常高兴,于是画得更起劲了。而且家长不仅可以在课堂中配合,来提升幼儿的兴趣,还可以在家庭生活中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比如:在家中可以为孩子设计一个美术角,鼓励孩子经常画画,并且把孩子画的画贴出来,真诚的赞美孩子,指出他哪里画的好,或者适当的提出委婉的建议如:“宝贝,你画的小鸟真像,但是小鸟好可怜,只有一只翅膀,想想办法帮帮小鸟吧。”
  (二)多元整合性教育,提升幼儿兴趣
  不管怎么说单方面的美术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幼儿一旦熟悉了这种单一的模式,兴趣也将减少。由此得出幼儿感兴趣的,必定是新鲜的、新奇的、有趣的,只要符合这几点幼儿的兴趣将不会减少,也更容易调动幼儿参加美术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调动幼儿五感近距离欣赏观察实物
  只有亲自去看、去摸、去听、去闻、去尝才能透彻的了解,孩子也能从中感到愉快,从而乐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才能在美术作品中更好的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理解,释放出自己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二、体验美的感受,丰富想象力、创造力
  幼儿绘画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孩子的想象是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如果一个孩子对社会接触不多,见的东西也将有限,他是画不出带有丰富内容的想象画的,他画出来的画表现的情感也必定是苍白无力的,打动不了任何人,所以我们要引导幼儿多注意生活中的美,多观察事物,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调动家长积极配合,让幼儿在平时生活中积累认识
  我认为说的多不如见的多,教师在教室里天花乱坠的描述,而幼儿如果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见过,或是很少观察注意过,那老师说的再好,幼儿也无法从中获得自身的情感认识,所表达的事物也将无法呈现出来。这时候我们可以请家长配合我们,让幼儿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知识。
  (二)欣賞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从中体验不同的情感
  视角的不同,看见的、认识的事物将会有全新一面,同时情感的体验也将完全不一样,我们可以让幼儿欣赏完全不同的美术作品,从中体验同样的事物用不同的美术手法和方式表现,呈现在眼前的情绪感受也将颠覆,让幼儿体验不同美的感受和情绪。
  三、美术教育活动技艺的传授
  前面我们提到过,现在的幼儿美术教育有严重的两极分化,其实幼儿美术教育中想象力、创造力和技能技巧同样的重要,但是有主辅之分,谁是主谁是辅,其实早已经告诉了我们,美术、美术,美说的就是对美的感受和理解,是情感上面的,而术说的就是运用工具方法,是技术技巧上面的,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是情感想象为主,技术技巧为辅,但是两者都不可以丢掉,那怎样才能将两者完美的融合到一起呢?我想了很多的办法,记录了下来。
  (一)通过有趣的小故事练习技巧
  技巧的练习也是很重要的,可是一味的练习技巧,就是模仿,幼儿也会失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所以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在练习技巧的同时加一段小故事,或者取一个有趣的主题名称,让幼儿根据故事或者有趣的主题发挥想象。
  (二)运用不同的材料创造独特的技巧运用
  生活中有很多新奇有趣的闪光点,我们可以让幼儿收集不同的材料,来绘画出独特的画,比如纹理不一样的布、粗细不一样的绳子、质地不一样的纸张等等,让幼儿发挥想象通过不同的材料粘贴、拼贴、染色、印染等不同的方法,画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如在“绽放的烟花”的主题中,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出自己的创作力,运用不同材料的质地、纹理、颜色等进行粘贴、拼贴、染色、印染等不同方式组合出不同的、五颜六色的烟花。
  我认为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对每一名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让幼儿成为一名画家、一名艺术家,而是为了促进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幼儿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并能在美术教育这个艺术领域的海洋中获得情趣感受,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
其他文献
一、游戏故事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游戏故事是幼兒在平时游戏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点滴趣事,可以是活动中同伴一起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过程;可以是某天活动时发现的一只小小昆虫以及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也可以是区域游戏中,同伴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所获得的成就感……无论是什么,只要是幼儿亲身经历的,都可以纳入幼儿的游戏故事中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多条教育建议中均提到,幼儿的游戏与感受通过绘画的方式进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重视引导学生在习作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教与学观点上的根本转变。教师充当的角色,转变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同样,习作的评改观念也需转变。  一、教师评改方式灵活多变  教师评价方式的灵活多变,利于客观地、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习作,能使习作评改更扎实有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期刊
如今,宁静的校园越来越受到流行歌曲的侵袭,例如《学猫叫》《卡路里》《生僻字》《沙漠骆驼》《海草舞》《隔壁泰山》等等这些歌曲学生张嘴就来,随便哪个学生都会哼几句,包括一年级的学生。在大部分学生心目中流行音乐几乎已经是“音乐”的代名词了。所以,它不可避免地要进入课堂中来。有些流行歌曲的内容、格调不太适合小学生,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产生消极影响。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健康的流行音乐进入课堂。  一、
期刊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其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为华夏子孙留下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传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艺术奇葩。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进一步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强国梦”,助力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体育游戏把坚韧向上、合作的精神、观察动手能力等,渗透到运动中去。儿童体育游戏,就是让孩子高兴,快快乐乐去玩,在休闲的运动中来学习和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研究实践  (一)指导家长开展亲子体育游戏的策略  1.沟通互信,增强家长开展亲子运动的意识  我们通过设计“亲子体育游
期刊
《数学新课程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活”起来,即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不妨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将生活融入数学,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  实践表明,通过寻找与
期刊
化学实验课是作为化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值得我们探索和改进。本文立足于创新、实用、开放、多元等原则,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略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以改进课本实验来优化实验教学  就某种意义而言,适当的改进就是一种创新。如果能够根据实验项目的性质和現象特征,把课本实验向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方向进行改进,
期刊
“通草画”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也许比较陌生,但在广州十八、十九世纪外贸最盛时,却是畅销世界的“外销画”。所谓通草画是指绘制在植物通脱木茎髓加工而成的通草片上的画作。但现在,最富特色的这种植物在广东已难觅踪影,加工通草纸的技术也在广州失传多时。为了找回广州这一逝去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广州本土文化,我也积极参与其中,对儿童通草画教学做了一些实践尝试,下面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及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幼儿园
期刊
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赫德(P. D. Hurd)在1958年首先提出,它表示个人所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之后,也有众多的学者对科学素养的概念进行不同的界定和表述,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是美国学者米勒(J. Miller)。他認为科学素养应当被看作是社会公众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主要包括三个部
期刊
“郑老师,咱们班的孩子课堂太活跃,上课不积极思考问题,影响教学效果。”数学老师说;“郑老师,咱们班孩子随意写字,乱涂乱画,应该培养孩子好习惯。”语文老师说;“郑老师,咱班孩子上课东张西望,不知跟着读英语课文和单词。”英语老师说;“郑老师,咱班上课乱成一锅粥,老师讲的时候不认真听,自己做的时候又问刚刚讲过的问题,还一个接一个乱问。”微机老师说………太活跃,不积极思考问题,随意写字,乱涂乱画,东张西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