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和闭塞所致脑梗死病灶分布模式特征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ow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颅外段(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EICA)严重狭窄和闭塞所致脑梗死的病灶分布模式,进而探讨两者导致脑梗死机制的差异,为个体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EICA粥样硬化性严重狭窄(狭窄程度70%~99%)或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狭窄程度分为狭窄组(n=31)和闭塞组(n=30),比较两组脑梗死病灶分布模式。根据EICA病变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aplay,MRA)分为侧支循环代偿良好组(n=31)和不良组(n=26),比较两组脑梗死病灶分布模式。结果侧支循环不良组高血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22/26对18/31,P=0.042)。闭塞组多发性梗死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狭窄组(15/30对7/31,P=0.026),单发性梗死患者比例显著低于狭窄组(15/30对24/31,P=0.026),大范围皮质梗死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狭窄组(7/30对1/31,P=0.026)。在单发性梗死患者中,闭塞组分水岭梗死(border-zone infarct,BZI)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狭窄组(8/15对5/24,P=0.036),皮质分支动脉供血区梗死(cortical infarct,CI)患者比例显著低于狭窄组(15/24对4/15,P=0.048);侧支循环不良组BZI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8/15对4/22,P=0.036),CI患者比例显著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4/15对14/22,P=0.045)。闭塞组大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11/30对3/31,P=0.016)和BZI(20/30对10/31,P=0.010)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狭窄组,BZI患者中梗死仅累及内部分水岭区域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狭窄组(15/30对6/31,P=0.016)。侧支循环不良组BZI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19/26对9/31,P=0.001),BZI患者中梗死仅累及内部分水岭区域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14/26对6/31,P=0.011)。侧支循环不良组Willis前环不完整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19/26对8/31,P=0.001)。结论EICA严重狭窄和闭塞所致脑梗死的病灶分布模式存在差异,提示两者致脑梗死机制不同。EICA严重闭塞性病变患者MRA所示病变侧MCA显影信号变化可能是判断侧支循环状态的潜在替代指标,但需用血流灌注定量测定的研究手段加以检验。

其他文献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TCD)是目前常用的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具有无创、便捷、价廉等特点。应用TCD监测脑血流储备能力可为颈动脉狭窄治疗的临床决策提供相关信息。颈动脉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carotidangioplastyandstenting,CAS)时,TCD既可用来评估支架置入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也可用来预测手术并发症(特别是术后过度灌注)。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其颅内压(ICP)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GCS评分3~8分的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30例,对
卒中相关性感染是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可使增高患者的感染易感性。卒中后免疫系统呈现双相变化。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驻留细胞(主要是小胶质细胞)被激活,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参与缺血性损伤;随后出现的系统性免疫抑制虽可增高患者感染易感性,但也促进神经发生。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是免疫抑制发生的关键。
在皮肤科临床实践中,正确的治疗选择不仅依赖于对疾病病因的了解,同时也依赖于对疾病发病机制的了解.在皮肤科常见病中,相当一部分疾病与免疫机制相关,除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和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外,某些炎症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以及某些原因不明的皮肤病也有免疫机制参与,正确认识这些皮肤病的发病机制是合理选择治疗手段的基础。
血小板膜糖蛋白在血小板黏附、活化、聚集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许多研究显示,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有关。文章对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支架置入术后的支架内再狭窄是困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微侵袭介入治疗发展的主要问题。支架置入术后的血管内炎症反应是再狭窄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以白细胞介素为代表的细胞因子起着复杂和多变的作用。文章综述了白细胞介素表达水平对血管内皮增生的作用以及对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治疗已成为缺血性卒中预防的标准方法,而且正在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选择。他汀类药物独立于胆固醇之外的多效性作用是将其用于缺血性卒中治疗的主要依据,这些多效性作用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进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转归。同时,鉴于有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因此主张采用大剂量他汀治疗。但是,围绕是否应将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应用于不同机制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仍然存在争论。
患者女,21岁,因躯干、四肢起疼痛性红斑、结节伴发热、乏力1周于2008年5月21日就诊我院皮肤科.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疼痛性红斑、结节,伴有高热,体温达39℃以上,乏力,双膝关节疼痛,在诊所予以抗炎药等治疗(用药不祥),发热、皮疹无好转,四肢乏力进行性加重.患者2年前有类似发作史。
患者男,49岁,人院前8个月于辽宁省肿瘤医院诊断为右肺下叶中心型肺癌,予卡铂、足叶乙甙化疗,肿块缩小后.于7个月前行右全肺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肺鳞状细胞癌.腰痛1周,考虑肺癌骨转移于2007年1月5日入我院肿瘤科治疗。
本指南旨在为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活患者的卒中预防提供全面和及时的循证推荐,包括危险因素的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干预、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以及非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