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酸类化感物质介导病原真菌协同致害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__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用植物固定产地的连年种植导致连作障碍,引起中药材产量和品质下降。药用植物的化感自毒作用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灾变是引起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但许多研究表明二者可能不仅作为单因素起作用,而且通过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形成协同致害。本文根据近年来酚酸类物质介导病原真菌产生协同致害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产生协同作用的机理,旨在为进一步深入揭示连作障碍形成机理及消减策略,促进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为探究盐胁迫对怀玉山三叶青2个栽培种(‘怀玉1号’‘怀玉2号’)试管苗生理特性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为其大棚基质高效栽培提供依据,本研究设置不同质量浓度(0、2、4、6、8、10 g·L-1)的NaCl胁迫处理,分析其对怀玉山三叶青2个栽培种试管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盐胁迫(2~4 g·L-1)时,怀玉山三叶青2个栽培种试管苗无死亡,对株高和植株干质量无显著影响;中高盐胁迫(6~10 g·L-1)时,2个栽培种试管苗的死
2018—2020年对山东一规模化驴场进行了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目前驴养殖最大的病害是细菌病,其中大肠杆菌感染最为严重,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并发现了缺失K88、K99等毒力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通过不同防治方案的效果比对,发现短小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等驴源肠道的益生菌对治疗与调理细菌导致的腹泻效果显著。本研究明晰了集约化驴场细菌感染和流行状况,可为驴场细菌病的科学防控提供策略。
为明确夏玉米花粒期鳞翅目害虫的种群动态,于2019年和2020年在河南省漯河市对夏玉米花粒期鳞翅目害虫进行田间幼虫调查和测报灯下成虫监测。结果表明,漯河市夏玉米花粒期鳞翅目害虫分属2科6种,其中夜蛾科主要包括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劳氏黏虫[Mythimna loreyi(Duponchel)]、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螟蛾科主要包括亚洲玉米螟
本研究以济麦22为材料,采用培养皿及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黄腐酸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 CdCl2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适宜浓度的黄腐酸可以缓解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随着黄腐酸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50 mg/L黄腐酸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最好。适宜浓度黄腐酸可以显著提高小麦幼苗的抗逆性,经隶属函数综合评估分析得出,在50 mg/L CdCl2胁迫下黄腐酸最适浓度为100 mg/L。与
长期以来,人类不断地对野生植物进行选择和驯化,形成了当前的主要农作物。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介入,主要农作物在驯化过程中株型发生显著变化。相关研究表明,主要作物株型的驯化通常是由一些关键基因表达量或基因型的改变所引起。本文对玉米、水稻和小麦株型驯化相关基因和遗传位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理想株型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研究思路。
为确定从青岛某香猪养殖厂病死猪组织内分离到的致病菌,本试验通过病原菌形态观察、16S rRNA扩增和生化试验对其进行鉴定,并对该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及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3株分离菌均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血清型均为A型;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致病力较强,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8×105cfu/mL;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等敏感,对氧氟沙星耐药。
田间试验分别于轻、中度盐渍土条件下开展,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农民习惯施肥(T1,尿素分次施用,N 25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一次性基施(T2,18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微生物肥(T3,18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有机肥(T4,轻、中度盐碱土的施氮量分别为162 kg/hm~2和144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秸秆腐熟剂(T5,180 kg/hm
在芍药与小麦间作模式下,设置7个有机菌渣肥不同施用量处理,分别为每666.7m2施1 000 kg(T1)、2 000 kg(T2)、3 000 kg(T3)、4 000 kg(T4)、5 000 kg(T5)、6 000 kg(T6)及不施肥对照(CK),研究有机菌渣肥不同施用量对芍药、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及N、P、K、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5处理下,芍药和小麦的农艺性状均表现出较高水平,666.7m2芍药根鲜重和小麦籽粒产量最高,
本试验研究了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与噬菌体(phage)的结合疗法抵抗雏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作用。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Ca组(口服PBS缓冲液且攻毒)、Cb组(口服PBS缓冲液且不攻毒)、FPa组(粪菌移植与噬菌体结合疗法且攻毒)和FPb组(粪菌移植与噬菌体结合疗法且不攻毒)。每组隔离饲养至40日龄,记录不同日龄每组鸡的死亡率和体重变化,病理切片法分析肠道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肝脏病理变化,PCR方法检测肝脏中沙门氏菌的定殖情况,ELISA方法检测血
本试验以济麦22为供试品种,设置6个氮肥梯度处理,即施氮量(N)分别为0(T1)、72(T2)、126(T3)、180(T4)、234(T8)、250(T9)kg/hm2,其中优化施氮(T4)和传统施氮(T8和T9)为对照,并设置等量优化施氮量的一次性基施硫加树脂尿素(T5)、树脂包膜尿素(T6)和热固树脂尿素(T7)3个缓控释氮肥处理,研究缓控释氮肥减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施氮处理T8的产量最高,缓控释肥处理T6增产效果最好,与T8无显著差异,较T1和T4分别增产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