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支余年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fa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贫困中早熟的叶圣陶,十多岁就已写出与苏州有关的文字,是他自身亲历和家族命运的见证。那百年前的家世与幼年的饥寒,一起化解成他一生永恒的眷念。
  叶圣陶中学念完后,一直在家乡担任小学和中学的老师,1922年受北大的邀请到北大任讲师,合同订的是两年,但他只呆了一个多月,借夫人胡墨林分娩之故离开北大,从此也就再未回北大了。直到解放后,他当上教育部副部长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社长。
  没想到这个大教育家才高中毕业。他的教育名言则是如此简洁:“做一个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习惯、一技之长的人就行。”他在家从来就反对子女今后要当什么家,他认为,都成名成家了,那么普通工作谁来做,叶圣陶始终倡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行。也许正是这普通教育观的影响,叶圣陶的儿孙辈中,上大学的除了女儿叶至美和孙子叶兆言外,其他都是中学、中专文凭,甚至有的孙子至今还在当着工人。
  


  败落家世
  
  明末清初,叶家祖辈在战乱中,携带家眷从安徽辗转来到苏州,落脚在苏州城东南的盘门。以后他们开猪行和丝绸店,生意很快红火起来,并买下了半条街,在盘门一带享有“叶半街”之誉。太平天国革命期间,叶家遭到洗劫,从此,由旺而衰。
  1894年10月28日,叶圣陶诞生了,取名叶绍钧,后改名圣陶。父亲叶钟济,当时专为一位姓吴的地主家做账房先生。父亲心地善良,品行端正,深得邻里的敬重,那时一些大户人家逢婚嫁庆吊,常请他去料理账务。叶圣陶启智较早,很小的时候,就帮助父亲外出收租。母亲米氏是父亲的第二位续弦,生他那年,母亲30岁,父亲47岁。叶圣陶还有两个妹妹,加上祖父、祖母,全家七口人生计的重担,全落在父亲一人的肩上,而叶钟济那微薄的收入,已难以支付家庭所需。10月里还穿单衣的叶圣陶过早地懂得了人间冷暖,他很小的时候,已在日记中记下:“冷月峭然袭衣襟”,抒写了朝不保夕的忧虑。
  叶圣陶上中学时,家住苏州濂溪坊10号,租的房子更简陋了,夏天屋漏雨,冬天屋漏风,一家不得安居。叶圣陶曾在日记中写道:“暴雨顿发,顷刻间庭中塞而水满,宛若小湖,如珠之雨滴占其上作狂跳,愈落而愈大,屋漏水下溅,以盆受之。暂受此处,彼处又在一滴一滴而溜矣。书箱湿,书桌湿,移箱移桌,为之大苦。”
  


  无缘秀才
  
  叶钟济为了使儿子求得功名,让叶圣陶3岁就开始识字,写描红纸,到1900年进私塾时,识字已有三千左右,字也写得漂亮。母亲朱氏识字不多,但她所知谜语、歌赋很多,在母亲的熏陶下,叶圣陶逐渐对文学开始发生兴趣。但父亲期望他能在科举中谋得职位出人头地。
  1905年夏天,还不满11岁的叶圣陶,在父亲的安排下,赶赴科举考场,没想到这次秀才考试,是封建制度下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尽管没有考中,但那场应试的故事充满了谐趣。
  叶圣陶从小作文就漂亮,考秀才顺利通过县试和府试后,在舅父的陪同下到署府的“贡院”参加“道试”。去的那天,父亲为他准备了一个小食篮,里面盛着两个马铃薯、几个馒头、一包火腿和一些瓜子花生之类。叔父特地为他准备了一个小书箱,里边盛着石印的《四书味根录》、《五经备旨》、《应试必读》、《应试金针》、《圣谕广训》一类的书,供考试时参考。考试时间定在清晨零点。夜里12点钟入场,通宵考,最快的第二天上午交卷,考得慢的可以拖延到下午。那时考场上的风气不正,平民百姓“朝中无人”就编织出种种奇妙的幻想来,假如自己孩子长得清秀一点,就用红头绳给他编个辫子,使他更加玲珑可爱,让监考的学政喜欢,在点名簿上打上记号,阅卷时放宽尺度。
  正是带着对运气的幻想,叶圣陶当时也是扎着小红辫进考场的,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进了考场后就吃马铃薯、吃馒头、嗑瓜子,直到第二天上午11点钟才匆匆忙忙写了一篇三百多字的策论,抄完指令恭默的一节《圣谕广训》已是傍晚了。
  1906年,清政府发布上谕,停止所有的岁试、乡试、会试,叶圣陶虽未能考中秀才,但他的这次赶考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科试。
  


  词墨之姻
  
  据说,叶圣陶在中学时就爱好诗词,逢有同学或亲友结婚,他就做个诗写成条幅送去,以示祝贺。
  1912年2月9日,中学同学王彦龙结婚,叶圣陶照例送去诗词条幅,词为《贺新郎》,用楷书立幅制成,悬于洞房内。胡墨林的姑妈胡锋子见了击掌称赞,后来问同参加婚礼的王伯祥:“此君有没有结婚?”当得知叶圣陶未婚后,当即决定让王伯祥做媒。1916年8月19日,叶圣陶与胡墨林喜结良缘,这桩婚姻被社会誉为“金石之缘”。
  叶圣陶和胡墨林的婚事完全遵循了旧式的风俗,结婚前,他和胡墨林从未见过面,也不曾通过信,叶圣陶将这种“没有恋爱基础”的结合称之为“打彩票式的结婚”,而他却仍然遵循这种规矩,理由是出于对王伯祥、顾颉刚、王彦龙等媒人的信任。
  没想到这桩旧式婚姻让两人备感投缘。叶圣陶后来把它归缘于“月下老人”。1917年暑假,他和胡墨林到杭州旅游,特地到月下老人祠朝拜,胡墨林求的签文是《诗经》上的两句话:“维能维墨,男子之祥”。1918年4月24日,他们第一个孩子诞生了,果真应了签文上的话,是儿子,取名至善。1922年他们的女儿出世,取名至美。1926年8月他们的第三个孩子至诚诞生。叶圣陶在家里反对孩子从事文学工作,但其子女却都成为国内的知名作家。
  
  独支余年
  
  1957年3月2日,胡墨林因癌症去世。叶圣陶悲痛万分。3月4日,他写一首五律《墨亡》的哀诗:“同命四十载,此别乃无期。永劫君孤住,馀年我独支。出门唯怅怅,入室故迟迟。历历良非梦,犹希梦醒时。”
  胡墨林死后,有亲友劝叶圣陶再寻一位伴侣,叶圣陶都拒绝了。他把胡墨林的照片放大后挂在卧室里以示思念。1973年的一天,叶圣陶梦中梦到胡墨林许久不给他写信了,醒后十分怅然,他写了一首仿古诗:“从未寄书回,梦中常猜疑;何因竟诀绝,弃我如遗迹?而我也太痴,胡为不先施?邮址从何写,电话何号码?念此怅百端,醒时始恍然。原来是永别,万古阻消息。”叶圣陶在胡墨林死后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以特有的伤怀抒写着孤独和思念。1987年岁末,叶圣陶在最后一次住院前,还特地关照子女们:“到母亲的忌日,你们无论哪一个去坟上看看吧,我就不去了。”这就是叶圣陶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留给孩子的嘱托。
  
其他文献
对于第一商城我们并不是很了解,  掌握的情况也是从媒体上、朋友中得到的。最近第一商城交楼时遇到的业主反应,其实早在项目开发之初就埋下了祸根。  实际上苏老板遇到的是一个公关危机。任何一个在北京做地产的开发商都可能会遇到不能按时交楼的情况,这也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为什么第一商城就显得如此血惺惺,弄得如此乌烟瘴气呢?首先,作为一个在北京开发的商人来说,开发商没有弄清北京市场究竟是怎么回事,在没有弄清
期刊
两年前,潘石屹说:中国第一商城如果不成功,会重蹈玫瑰园的覆辙,对社会、对北京的房地产又是一次巨大的灾难,不知会有多少投资者、购房者血本无归。  两年后的今天,当中国第一商城惊爆逾期交房事件,众业主集体索赔,又上演“武打片”,开发商苏信曾突然辞去总经理一职……  难道真的被潘石屹不幸言中了?  2001年7月2日,本刊记者就中国第一商城事件,独家采访了潘石屹。    预言    记者(以下简称记):
期刊
邓智仁,北京第一个外销项目——玫瑰园的策划人,也曾是中国第一商城的总顾问(注:2000年6月双方中止合作)。他曾无限风光过,也曾败得很惨。  有人说,邓智仁是中国房地产业的“毒药”。  房地产界公认的重量级人物任志强日前在媒体公开表态:邓智仁在媒体上说他早在去年就与苏谈过,那他作为代理商居然知情不报,不向群众和业主知会他知道的真相,他早已丧失了中介的立场。做中介最重要的就是信誉。  邓智仁在7月9
期刊
在不同的人猜测中国第一商城何去何从时,7月8日北京鑫丰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铜牛集团举行了二期土地转让的签字仪式。天同在线理财(香港)有限公司将向第一商城一期工程注入3亿元人民币,二期工程陆续投入20亿元人民币,天同在线目前拥有第一商城50%的股份。来自天同在线的负责人吕建光首次在仪式上亮相。据说,吕建光重点抓管理,同时,还带来了一支专业化、高水准的房地产开发管理团队。  至于天同在线到底是捡了个
期刊
开发商 藏头露尾    苏信曾,美籍华人,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有着国外开发房地产的经验。第一商城是苏在中国开发的第一个项目。  为什么苏在中国第一商城上“折翼”,恐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至于在第一商城的危机处理中,苏的表现各方面反应也是大相径庭。  业界权威人士认为,苏“最起码现在还在场,还在赔付”,“是理性的”。  媒体不明白:苏先生为什么不在公众面前正面答复。  中国第一商场的员工透
期刊
在李南高看来,机遇也是一种资源,赶上了,就发展,抓紧抓好机遇,进行深度开发,赶快把实力抓上去,这个机遇就会引发新的机遇  当13年前云南省经委轻工处副处长李南高,主动请缨担任经济效益大滑坡的昆明制药厂厂长时,他是否想到,日后他会能成为昆药集团的总裁,统帅十多家公司,会在全省乃至全国放出一颗卫星 仅他一家企业就有三个合资企业和三个合资项目。  昆药的生产、销售、利税、净利润每年均以两位数以上的速
期刊
张泳刚入行的时候,人家一听是猎头公司,第一个反应就是:不懂。他笑称自己是推销猎头概念的第一人,“最早北京只有两三家,我们是其中一家,平均一个月拿不到一个单子。现在北京有100多家,每年能做上百万美元的生意,这个市场发展得非常快。”    谁请猎头?    刚出道那会儿,张泳基本上都是为老外服务。那时外资企业为了尽快适应中国市场需要,急需猎头公司帮助他们寻找一些熟悉本土文化又了解国外文化背景、懂得竞
期刊
有人说,柳传志将联想的现在交给了杨元庆,将未来交给了郭为。  在联想,郭为是一个以擅长整合著称的人。在几次整合过程中,郭为表现出极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为人处事的风格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鲜明地树立起来:内敛、手硬。他不带一兵一卒,而且也很少动原来的班底,但往往在不动声色中达到与竞争对手同样的目的。而且郭为能做到在整顿的同时,分公司所销的联想PC占整个集团的55%。以德才服众,成为元帅。  也许是由于自己
期刊
原北京利达行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童渊,毕业于加拿大金融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他号称1993年香港房地产个人销售冠军,曾在北京参与了80多个项目的租赁、销售、策划。据童说他是邓智仁的弟子,跟苏信曾是亲密朋友,与潘石屹也有不少交情。由于玫瑰园等原因,他被邓智仁“扫地出门”,由此两人中止合作。童渊对京城房地产业的所谓“策划大师”不以为然。他对京城房地产业策划有话要说。  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大
期刊
2001年6月,朱丹麾下分布在全国沿海发达城市的门店达到了136家,他说到年底总数将是200家,三年后将是500家。  这些零售药店与众不同,除经营专业化药品之外,它们还经营健康和美丽,为疲惫而爱美的都市人带来便利。  它们都属于海王星辰——深圳的一家大型医药、健康产品专业营销公司,它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现代连锁药店的先锋。  当然不仅仅是野心。海王星辰在1996年就成为美国连锁药店协会的惟一中国成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