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因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有关预测慢性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复发因素的研究很少.希腊雅典公立福音总医院的Efremidis等学者筛查了经介入复律的持续性AF患者AF复发的临床、心电图、电生理预测因素,其结果发表于近期出版的加拿大心脏病学杂志(Can J Cardiol, 2009,25:e119-124)上。

其他文献
一、我国活体肝移植的发展历程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苦探索和发展,肝脏移植技术已渐臻成熟,现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与此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供肝来源匮乏成为肝脏移植广泛临床运用的最大障碍.为解决供肝短缺的问题,在尸体肝移植技术十分成熟并具有临床上减体积肝移植和劈离式肝移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活体部分肝移植(LDLT)技术逐步地在临床上得到应用[1]。
[编者按] 为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准备工作,应对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卫生部组织专家在<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甲型H1N1流感最新诊疗经验和相关资料,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1版)>.随着对这种新型疾病的深入研究并根据疫情的动态变化,诊疗方案将及时作进一步修订。
终末期肝病患者常合并肺部并发症.由于终末期肝病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菌群易位,导致体内内毒素水平增加,引起肺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肺渗出增多.在肝移植手术的应激打击下,术后更容易出现急性肺损伤(ALI),肺部感染,甚至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终末期肝病患者亦常并发肺血管病变,如肝肺综合征(HPS)和门脉性肺动脉高压(PPH).除此以外,终末期肝病患者亦可能合并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
网络安全是Internet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窃听则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网络窃听原理及窃听程序的设计方法,分析了防范窃听的几种措施,并给出了检测窃听程序的可能性及实现原理。
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感染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及医疗成本,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和选择性口咽脱污染(SOD)是ICU患者预防感染的治疗措施,其通过局部及静脉使用抗生素杀灭口咽部和胃肠道的条件致病菌,避免其移行和易位,切断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来源。
目的 探讨小体积移植肝损伤机制.方法 采用肝周骨骼化的去神经解剖、肝切除和原位灌注建立巴马小型猪不同移植量肝移植模型.分为3组(n=5):(1)A组:原位肝移植组;(2)B组:右半肝供肝肝部分移植组;(3)C组:右中叶和尾状叶供肝部分肝移植组.移植后观察动物7 d存活率,动态监测门静脉压(PVP)、门静脉血流量(PBF)以及移植肝组织学病理改变.结果 巴马小型猪不同移植量肝移植7 d存活率分别为:
目的 探索内毒素(LPS)、Toll样受体2(TLR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肝肺综合征(HPS)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肝肺综合征组(HPS组,31例,其中26例行肝移植术)、非肝肺综合征组(即未合并HPS的终末期肝病组,30例,均行肝移植术)和正常对照组(10名健康志愿者).各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7、14、21、28 d检测外周血LPS、Toll样受体2mR
目的 为了了解肝移植术后,基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减量的吗替麦考酚酯(MMF)免疫抑制方案改善肝移植术后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回顾分析3年内资料完整的124例肝移受体术后CNI相关肾损害发生情况,总结基于CNI减量的MMF免疫抑制方案改善肝移植术后肾损害的临床效果.结果 124例肝移植受体中,有14例(11.29%)发生CNI相关肾损害,其中5例(5/22)发生于环孢素A(CsA)组,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羟基磷灰石(Ca_(10)(PO_4)_6(OH)_2)粉体和铝镁尖晶石(MgAl_2O_4)粉体,并以羟基磷灰石(HAP)粉体和铝镁尖晶石(Spinel)粉体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得HA
目的 探讨成人间活体肝移植的肝动脉重建技术的经验.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7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施行了104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包括98例不含中肝静脉(MHV)的右半供肝肝移植及6例双供肝肝移植(双亲属左半供肝1例,亲属右半肝加亲属左半肝3例,亲属右半肝加尸体左半肝2例),104例受者中男86例,女18例,年龄18~63岁(中位年龄38岁),在供受体间肝动脉的重建中,61例供体右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