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 子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眉子家脱贫后,眉子忧郁的眼神明澈起来。她那颗从小到大空落落的心,也渐渐丰盈起来。
  按说,眉子已经不再与这个小镇有什么牵连了,但眉子仍然偶尔在小镇上出现。眉子高挑个子,穿一身黑色的衣服,有点儿瘦,一点儿都不像这个小镇上女孩子的打扮。她挎一个时尚的坤包,在斜斜的雨丝里走着。
  眉子很美,瘦瘦的瓜子脸,做了很专业的文眉,眼睛很明亮,左边脸颊靠近嘴边有一颗淡淡的蓝痣。
  眉子仍在雨丝里走着。妈妈说过,再不要回到那个地方去了,贫穷让人丢失了尊严。但扶贫的夏老师说:“人可以经历贫穷、挫折、磨難,但不能没有爱,不能灰心。”眉子都听进去了。所以,她还是偷偷地跑了回来。
  一座很大的城市,眉子上班的地方在南郊,家在东郊,来回坐公共汽车要一个多小时。在妈妈眼里,眉子仍是个孩子,总是长不大!其实眉子已是院长助理,高级美发师。她每天下班后给那些美发师助理做培训,很晚才回家。妈妈经常给她打电话,叮咛,叫她注意安全,说什么地方女孩子的包被人抢了,什么地方又发生了车祸。有时候她刚睡下,就被电话吵醒,她烦死了。
  她说:“你总是让我不安!”
  其实眉子已经很有防范意识了,她总是留意身边的人和事。但妈妈总是反复提醒,眉子就越发胆小了。十八岁的眉子,是孤孤单单地长到这么大的。
  眉子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就已经分开住了。那时候,眉子最不愿看到的就是爸爸和妈妈吵架。爸妈分开后,眉子住到了姑姑家。眉子逃过几次学,让姑姑抓住了,姑姑打过眉子,打完之后又抱着眉子哭。眉子印象很深。
  走在这个城市的街道上,眉子是一个小姑娘。进入公司,眉子是一位高级美发师,院长助理。
  眉子跟着爸爸住过一段时间,什么事情都替爸爸想,但有一天眉子发现爸爸很少为她着想。眉子感到伤心。后来,家里多了一个女人,但这个女人不是眉子的妈妈。眉子能说什么?眉子跟着爸爸的时候,妈妈离开了她。现在,爸爸也跟她生分了,眉子成了一个没有家的人。眉子很难受,但眉子没有哭。
  眉子读初中的时候,姑姑已经很少能来照看眉子了。眉子周末就在这个镇子上散步,偶尔进一次网吧,听听音乐,将省出来的几元钱花光。眉子在这个镇子上生活了好几年,有时候朦朦胧胧就觉得这里是自己的家。眉子的一颗凌乱的心就像浮在雾中的鸟一样,栖上了一棵看不清根基的树,有了一点儿短促的安宁和踏实。
  眉子没有哭,是因为眉子觉得自己长大了。眉子看着镜子里高挑的自己,更加相信自己长大了。眼泪是流给谁看的呢?谁会理解眉子的眼泪?眉子家脱贫了,但眉子没有了家,眉子想有个家,但眉子觉得不是有房屋就有家。
  眉子最终没有硬硬地装成一个大人。眉子最后还是住进了妈妈为她租的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她嘴里说不愿住进去,但还是经不住妈妈的说道。母爱和温暖还是扛不住呀!住进去后,眉子居然偷偷地哭了一场。眉子想,原来自己心中还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让人撞了。眉子就在镜子里羞自己。
  眉子每月有四天假。
  眉子换上休闲服,坐长途班车去往小镇。
  不过,也有特殊的时候,妈妈留住她不让出门,眉子就睡半天懒觉,懒洋洋地洗漱完毕,进城去。眉子坐在车上,无忧无虑地看风景,居然迷了路,清醒过来,感觉沿途是那样陌生。眉子吓了一跳,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走了两年多,竟然什么也没有记住!
  叶子渐渐黄了,早晚有了一丝凉意。
  眉子浅白色的凉鞋露出红红的脚趾,轻轻踩在雨水洒湿的水泥路面上。
  眉子仍然在小镇上走着,好像全世界的雨丝都柔和地落上了她的伞。眉子在心里问自己,回到这个小镇上干什么呀?是回家?是依恋?是割舍?眉子想了想,摇摇头。眉子不知道。
  但有时眉子有点儿管不住自己,就无声地笑了。
  [责任编辑 晨 飞]
其他文献
田大脚上杆子要嫁戴老爷,二十多岁的大姑娘要嫁老头儿,这事儿轰动了桦树镇。  戴家是大粮户,养着枪队,方圆数百里有名的响窑。戴家有两百垧好地,种啥长啥,开烧锅、油坊、大车店、饭馆,买卖占了半条街。  田大脚长相端正,杨柳细腰,能识文断字。爷儿俩开私塾,收了十几个学生。她爹教《三字经》《百家姓》,领学生写毛笔字。她教做算术、记账目,领着学生打算盘。  小时候,爹让缠脚,她闹绝食,爹就由着她。长大后,她
期刊
天色很快暗下来了,山里似乎黑得更快。郭保全校长走出祠堂,沿着山村的小路兜了一圈。他时不时走进村民家里,一边与主人打招呼,一边查看租住着的学生,提醒他们当心火烛,早睡早起。  当他转回祠堂准备也去休息时,听到了风琴的声音。风琴弹的是《送别》,和着节奏,他不由得哼了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他走进用作教室的祠堂,看见一个男生正在弹风琴,借着隐约的月光,手
期刊
如你所知,农村的房子,正房是不叫客厅的,而是叫堂屋。在我的家乡,这个“堂”字又发生了奇怪的音变,后鼻音变成前鼻音,所以堂屋听起来是“坛屋”。事实上,我家乡的方言中充满了这种无法解释其原因的很无厘头的音变。它们使家乡话土味浓重,牙碜得让人直打寒战。但是,不管喜欢不喜欢,它们已经像母乳一样被我吃进骨头里,永远无法摆脱。我四十多岁了,嘴里至今仍然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下意识地蹦跳出几个土音,让我刻意营造的
期刊
远远地眺望那丛林般的各种款式的手机,就知道又是一群爱凑热闹的人在凑热闹。走近一瞧,是一起交通事故。警察、医护人员紧张地处理现场,路人甲乙丙丁并不比他们轻松,各自忙碌地用手机抢角度,甚至趴在地面从他人两腿之间拍照或录视频。不久,他们就会发到各自的朋友圈或不同的微信群。  我曾是电视人,当年也这样拍过,尤其是车祸……  那个激情澎湃的冬夜,犹如昨日,我与同事加班后吃了火锅,走在雪花纷飞的街头,眼前一辆
期刊
又到了黄叶落地鸡瘦羊肥的季节,看着衰草遍地,让人不由得想起独角龙。  它当种羊纯属意外。刚开春,二黑大娘把所有两个月大的小公羊请刘斜子全部阉割。刘斜子用手按住公羊的后腿稍微向上抬,膝盖压在羊身上后半部,半跪着,手起刀落。公羊一声惨叫,两只带点儿血迹的椭圆形的腥鲜的外腰(羊蛋)被扔在事先准备好的瓷盆里,算是给二黑大爷陪刘斜子晚上喝酒的一道下酒菜。刘斜子手段极高,干净利索,在羊的刀口上洒些白酒,从来不
期刊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岁月倥偬间,《百花园》已经办到第600期了。  1950年5月,《百花园》的前身《郑州文艺》创刊。后来,这本刊物先后更名为 《百草园》 《百花园》等。历经数度停刊、复刊,1978年1月,《郑州文艺》再次复刊。1981年,正式恢复《百花园》 刊名,沿用至今。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百花园》 以朝气蓬勃的青春性,在文学期刊界已负盛名。从维熙、刘绍棠、孟伟哉、南丁、冯骥才、史铁生、
期刊
讲真的,谁也说不清究竟有几个仙来过,反正那是久远的传说了,只是一直没消散,依然弥漫在这个被神化了很久很久的庄子里。如庄头那棵垂柳,在那里很久很久了,一辈人都入了土,它依然仿佛没有任何变化,容颜冰冻的贵妇人一般守护在那里,凝视着庄子。  大能人躺了一个月了,抽了八十来年的烟袋,也跟大能人一起躺了一个月。用胶布缠了一圈又一圈的烟杆,在大能人耳边嘤嘤细语,讲述着彼此之间长久的友谊和精彩的故事。大能人是庄
期刊
老戏骨早被人忘了名字。有人说姓张,有人说姓刘,甚至还有人说他应该是姓戏。  他打小是个没见过爹娘的孤儿,吃百家饭,穿百家衣。为了不饿肚子,逢人家有红白大事,他就去帮厨。好多厨师见他机灵透钻,都想收他为徒。  十二岁时他迷上了戏。七里八乡逢会赶集唱大戏,他便去看,眼瞪得溜儿圆,支棱着俩招风耳听得入迷。连草台班子的戏他也一场不落,有时听入境处,一忽儿哭得一把鼻子一把泪,一忽儿兀自哈哈大笑,手舞足蹈,惊
期刊
小小说一两千字的篇幅,在长篇小说作家的笔下,也许就是写一个细节、一段风景,但小小说作家要在一两千字以内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在我看来,优秀的小小说作家首先应该是优秀的结构师,在他的精心结构下,一两千字的体量就会发酵、膨胀。  我读奚同发的三篇小说,仿佛看到一个高明的结构师在以不同的方式来构建艺术世界。  《躲》讲的是一个退休警察的故事。作者采用了思维反转的结构。一开始写刑警窦文贵退休后想要悠闲
期刊
这天早晨,沟里村的高音喇叭响了两次。  头一次是村委会主任赵大壮做广播,时间是在清晨5点左右,人们正要起床而还没有起床的工夫。大壮38岁,身体强壮,嗓音嘹亮。他的广播唤醒了沟里村的山山水水,回声传来,到处都在替他说话。大壮很动感情地说:“乡亲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咱们村委会主任赵大壮!我昨天丢了一件东西,而恰恰这件东西丢失不得,丢了它我在这个夏天就要受罪,就得又憋又闷又得长热疙瘩。更重要的是,它有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