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治理就是要让科技创新更好承担社会责任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w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认识到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后,人们总是周期性地焦虑科技发展太慢,担心自己所在的企业、城市和国家在全球科技和经济竞争中“技不如人”。但另一方面,近年来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周期性地激活了人们对科技进步太快的焦虑,人们担忧机器抢走自己的饭碗、控制自己的大脑。不难发现,这两种方向相反的担忧其实是源自同一个问题,即如何让科技创新更好承担多样化的社会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期,加强科技与社会关系治理必须着力实现科技创新收益和风险的有效平衡,着力实现多元参与和协同共治的有效结合,着力实现一般规则和特殊工具的有效统一,保证科技创新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新时期,加强科技与社会关系治理,在目标上要突出科技创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一是有效的治理需要全面识别收益和风险。科技创新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甚至全方位的,收益和风险既体现在新产品、新服务、新收入等物质层面,也体现在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等精神层面。随着科技创新的社会影响更加广泛、更加深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加丰富,必须更加全面地识别科技创新带来的各种利益源和风险点,避免以偏概全、重物质轻精神。二是有效的治理需要准确把握收益和风险的结构特征。现代社会是高度异质化的社会,科技创新的收益和风险也不会自动实现均匀播撒,多寡不一、前后有别是一个必须承认和正视的客观事实。随着各种“创造性破坏”的显现,要更加关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给欠发达地区、脆弱性人群带来的收益和风险,要更加关注新技术发展造成的绝对和相对受损者,要更加关注科技创新收益和风险的跨期分配等结构性问题。三是有效的治理需要合理加总收益和风险。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其被误用、滥用的风险。人们既期盼又担忧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拧巴态度,就是由于种种不确定性让人们在科技创新这把“双刃剑”面前拿不准、算不清、说不好。
  新时期,加强科技与社会关系治理,在机制上要突出多元参与和协同共治的结合。一是有效的治理需要更加完备的知识基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深度渗透社会体系和日常生活,收益和风险的识别和度量变得更加复杂,单纯的科学知识已无法为治理决策提供足够完备的知识,关于不同个体、群体的得失、好恶与哀乐的社会知识越来越成为有效治理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二是有效的治理需要更加合理的程序规范。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使得科技治理不可能是科学界、科技系统“自己的事情”,而是一个事关全局、关涉每个人的社会公共事务。理顺利益表达机制,搭建多元参与平台,是科技治理公共事务属性的内在要求,能够为决策提供更加合理的程序规范。三是有效的治理需要更加稳健的效率保证。决策效率不是决策过程的快慢,而是基于对决策成本和效益综合考量得出的总体性结论。科技与社会关系治理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必须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待决策效率。通过多元参与、协同共治获得更加完备的知识、建立更加合理的决策程序,是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是谋定而后动,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是真正的有效率。
   新时期,加强科技与社会关系治理,在工具上要突出一般原则和特殊工具的统一。一是有效的治理需要社会有基本的理念共识和行为规则。科技与社会关系治理面对复杂的观念差异、深刻的利益调整、多元的行动主体,涉及权利如何界定、责任如何认定、规则如何设定等问题,必须建立一套明確的、大家都要遵守的基本理念和规则框架,比如市场经济、法治等等。二是有效的治理需要不断更新的监管理念。随着数字化改造的深入,共享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基于传统模式和业态建立起来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机制经常同时出现缺位、越位和错位,面临促进发展不够、防范风险不力的双重批评。事实上,这几年讨论很多的网络平台监管、自动驾驶汽车法律责任认定、个人数据保护等问题,都提出了一个深层次问题,那就是当出现既能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又会深刻调整现有利益格局,触发伦理、法律和社会风险的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模式时,监管理念该如何迭代和进化。三是有效的治理需要更加丰富的工具箱。技术、产业、场景不断更新,各种新老问题持续交织共存,让一把尺子量天下、拿着锤子找钉子的做法越来越行不通。只有综合考虑不同技术、不同行业、不同场景治理问题的共性和个性,不断开发既遵循基本原则和新监管理念,又针对具体问题的治理工具,才能实现更加敏捷、更加有效的治理。
   总之,加强科技与社会关系治理是科技治理的新内容、新任务,要跳出科技看科技、想科技、干科技,从更好营造促进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更好实现科技创新的社会功能,更好践行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角度明确方向、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不断创新治理工具、不断完善治理体系、不断提高治理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几乎已经覆盖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媒介的发展,传统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传播者,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发展挑战,传统科技类报纸的编辑要想适应这种激烈竞争并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必须敢于改变、勇于创新。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科技类报刊编辑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编辑工作。  
期刊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民群众对各种知识和资讯的了解学习意愿也在与日俱增。(医)院办刊物,作为“报刊”这一宣传类别或形式中的小分支,近些年来在传递党的声音、宣传相关政策、科普医学知识、沟通各环节各渠道信息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宣传岗位工作多年,在工作之余一直在不断思考和总结“怎样办好院办刊物”这一问题。  一、院办刊物的办刊宗旨  院办刊物归属
期刊
国庆期间,位于太岳山深处的山西省临汾市古县阳光明媚,白云在蓝天上徐徐移动。这是属于他们的“国庆蓝”“古县蓝”,也是古县县委、县政府交给人民的一份满意答卷。   临汾市古县不仅是“天下第一牡丹之乡”,同时还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山区县。据悉,古县拥有焦化企业4家、煤矿企业10家、洗煤企业22家、非煤矿山企业6家、建材企业10家,加之地理位置属于盆地,环保工作向来具有挑战性。为此,古县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
期刊
宇宙如何从黑暗走向光明?第一代发光天体怎样诞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项目首席科学家武向平,正是这个神秘课题的“追光者”。   这位10余年来常年在新疆天山高寒地带“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宇宙诞生后第一代恒星探测)基地工作的天体物理学家,接受采访时刚回到北京。他有一种探险家式的活力,风趣健谈,喜欢面对面给公众做科普。   20世纪80年代初,武向平还在物理学专业读硕士时,“类
期刊
茫茫宇宙,我们从哪里来?宇宙中还有没有其他类似地球的星球也演化出生命?因为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探索成就,三名科学家分享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8日发布新闻公报说,来自美国的詹姆斯·皮布尔斯因宇宙学相关研究获奖,来自瑞士的米歇尔·马约尔和迪迪埃·奎洛兹因首次发现太阳系外行星获奖,今年的获奖者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看法,帮助“我们理解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公
期刊
新华社电 记者 周科 孙飞 赵瑞希 陈宇轩 11月13日~17日,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行。一大批前沿技术集中亮相,一个个创新成果闪亮发布,一场场“头脑风暴”密集上演,引领行业发展风向。记者采访发现,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国以人工智能(AI)、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区块链(BC)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蓄能待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块链:从火爆
期刊
摘要:作为科技类报纸的编辑,纸媒发展对我们的要求已不单单在专业素养方面,而是需要提高自我,在新媒体时代不断学习、发现、创新,同时不忘初心,坚守职业操守与道德。   关键词:职业操守;职业道德;决断力;创造力   新闻工作者是一个广义的群体,它涵盖记者、编辑、校对等,但不管在哪个岗位,都要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时候都学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它涉及了包含新闻本源、新闻本质
期刊
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到电动车和风能、太阳能等大型储能装置,如今锂离子电池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源”。   小电池大作用,这个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发明终于获得诺贝尔奖的认可。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来自美国的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的贡献。   本届诺贝尔化学奖花落锂离子电池
期刊
11月13日,《科学导報》记者走进山西省潞城市兴秦工艺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内,眼前一个个用布做成的老虎整齐陈列、栩栩如生,60岁的冯禄芝正在教妇女们制作各种形态的布老虎手工艺品。   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潞城布艺“卢医山布虎”的第四代传承人,冯禄芝已经制作布老虎等布艺作品30余年。现在,冯禄芝创新的布艺产品有100多种,在她的努力下,这些产品远销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   “潞城布艺历史悠久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近日,复旦大学科学家研发一种可注射的纤维状生物传感器,植入后该传感器就像毛发一般附在皮肤表面,纤细柔软并可以实现对体内多种化学物质的长期、实时监测。据介绍,这项工作在生物电子学领域发展出一个全新方向,通过集成电路、蓝牙和相应软件,纤维状生物传感器可远程对生理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且器件可在血管中稳定工作长达4周。11月17日18時,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