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墨,下笔成文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csg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生活的单一性,使得很多农村学生无法拥有广阔的见识和视野。胸中无斗米,自然难下笔,这是当前农村学生写作素养与能力低下的源头所在。如地基之于房子,素材是习作的本源,它制约着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巧妙引用教材,巧妙利用课堂生成,巧妙运用生活实践,开山引渠,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让学生做到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
  关键词:农村中年级小学生;习作困境;习作素材;积累方法
  一、重重迷雾遮蓝天:习作陷于胸中无墨的尴尬境地
  通过几年来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清晰地看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刚开始接触习作,与二年级的短篇幅看图写话相比,中年级的学生深感习作的无“趣”与无“力”,头顶上没有习作灵感的光环,或眉头紧锁、垂头丧气,苦于无话可说;或拼拼凑凑,东挪西借,挤牙膏似的文章千篇一律,假话、空话、套话比比皆是。
  二、拨开云雾展蓝天:探寻农村中年级小学生习作的方法
  (一)素材的积累对农村小学生习作的重要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们积累了习作素材这件利器,心中有话可说,自然会提高写作积极性,否则无论教师再怎样花费心力引导,学生们也不明白教师的苦心,如同浑水摸鱼,不懂如何下笔。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拥有了“素材”这块基石,写作时才能如鱼得水。更何况三年级的学生处在习作的起步阶段,万事开头难,在周边有限的环境下,让他们凭空自创出具有一定篇幅和一定内容的文章,着实不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围绕小学生在生活、玩乐中的点点滴滴,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生活资源,有意识地积累素材。有了素材这项习作原始之本,学生们的习作才有活水源头,才能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二)巧借地域优势,多途径积累习作素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高瞻远瞩地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要求“教”“学”“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与活动相互结合起来。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启迪下,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小学生习作素材积累的方向:素材积累=生活积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牢牢把握住“生活”这个大源头,自然不愁素材无处可寻,学生习作时也不愁“无米下锅”,不会因胸中无墨而深感山穷水尽。
  1.看——引导观察,提取习作素材
  (1)借農村地域优势挖掘素材。没有城市的缤纷世界,却有田园般的清新脱俗。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周边都是唾手可得的原版素材:山、河、田、草、花、鸡、鸭、猪等自然万物,山野之变、泉眼细流、草木繁盛,目之所及,处处皆是写作的题材。我因势利导,利用班级的合作日记,布置生活性的题目。或让学生观察熟悉的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惯,或让学生把自种的植物搬到教室,共同研究其外形特征、姿态及用处,或周末跋山涉水,观山花烂漫、绿叶葱葱……自然中的素材无处不在,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都会拥有一双观察的慧眼,对身旁熟识的事物感受深刻,思维开放,妙语连珠。
  (2)借科技平台积累素材。手机、电视、录像等多种现代科技平台在让人们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可以大大加以利用,为教育服务,提高小学生的生活见识。现在的学生大多爱看电视,更执迷于手机带给他们的乐趣,何不因势利导,将他们的这一兴趣顺势转化?让他们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于无形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于是,我尝试利用班级的微信群,定期向家长和学生推荐适合的节目。例如,《人与自然》:体验自然界的奇妙,增长见识;《新闻袋袋裤》:儿童了解世界的窗口;《漫话天下》:枯燥的历史故事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以及精彩点评……
  课上,我利用多媒体平台,出示图片或视频,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从漫无目的的如无头苍蝇般随意观察,引向清晰的、有明确目的的观察。例如,结合课文《燕子》《翠鸟》,我让学生观察厦门常见的白鹭,同时教学屏幕上出示白鹭的图片,先让学生谈谈整体印象,再把视线逐一定格在头、眼、嘴、脖、脚等具体部位,利用放大功能,结合句式逐一描述。这样,学生们懂得抓住特点进行观察,不再是到处“瞎撞”,笔下的文字也言之有物、言而有序。
  2.做——实地参与活动,积累素材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生活是别样的天地,农村学生的家长大多忙于生计,学生或多或少承担一定的家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做过的事记录下来,具体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还原本真的生活记录,如学生给小鸡喂食,可让他们观察怎样取食物、搅拌等程序,并观察小鸡怎样抢食。这样的素材最真实可感,毫无半点杂质。
  在自然生活中,农村的学生喜欢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他们经常下水抓鱼、戏水打闹、爬树捕蝉、堆石垒土,体验纯自然的快乐,若把这些每日趣事趣闻记一记,将是一笔可贵的原材料,学生们笔下的人物、事件将因实际的生活体验而更加灵活生动。
  在学校活动中,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举行学雷锋活动、足球文化节、校田径运动会、读书节等,一个个活动,一次次体验,一场场见闻,只要投身进去,用心观察、用心体悟,何愁没有表达的语言?另一方面,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创造活动并让学生积极参与。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关于“水果拼盘”的主题时,从原材料的准备、现场小组合作、成品展示,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同伴们的神态、动作、语言,关注自己的内心活动。在成果展示后,我让小组推选代表简述过程,并谈谈自身感受。这样,学生玩写结合,写得兴趣盎然,内容真实感人。又如,“五一”劳动节到了,我布置学生亲手做一道菜让家人品尝,再让他们把做菜的过程、家人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想如实记录下来。
  3.听——聆听不一样的声音,挖掘独特素材
  清代作家张潮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内乃声;方不虚生此耳。”素材的积累不仅仅局限于“观”的世界,用心聆听,你可以惊讶地发现另一个世外桃源。在习作教学中,针对相应题材,我们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独特美感。更何况,农村学生拥有就地取材的地域优势,雏燕“叽叽喳喳”的声音、流水潺潺声、鱼儿那清脆的“啪啪”摆尾声,自然界中丰富的声音就像一首首优美的曲调,谁都不愿错过。在写春天时,我让学生们眼观耳听,才能发现不一样的春之美。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春姑娘迈着轻缓的步伐来了,风儿也紧追着。听,它‘沙沙’地走过,低低地跟你耳语;它奔跑着,在乡间小路上‘叮叮’响个不停;它‘哗啦啦’地唱着欢乐的歌儿,用脚丫子跟青绿的树叶玩耍呢!”富有乐感的美流淌在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明确地感受到:素材的积累不是单方面的,而是集视、听、触等多种感官互相融合的,除了眼中所见,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耳中所听,记录下来,保存好每一份独特的听觉素材。   4.记——语言积累,方法积累
  (1)语言积累。①阅读先行。众所周知,学生作文水平往往跟阅读挂钩,广泛的阅读是必要手段,正所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而,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对课内文章品读、精读,也要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阅读,针对课内文章进行相应的阅读链接,包括主题性链接、方法性链接、补充性链接,或者在课堂上尝试进行多篇文章的群文阅读,还可以师生共读一本书,定期向学生推荐各类优秀的阅读书目。这样,教师运用了不同的阅读引导方法,实际上指向一个共同的目的: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各类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②词句積累随行。纯粹地读还不行,很多教材和课外名篇佳作语言规范,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方面也别具一格,值得一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把它们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除了品析词句,要求学生摘抄优美词句,还可以让学生坚持背诵,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关于这方面,我结合学校的古诗微课,在晨读时让学生们诵读,或齐读,或赛读,或唱读,运用各种方式尝试让学生对古诗达到耳熟能详的地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语言别树一帜,坚持日有所诵,不仅是一种日积月累的素材采集,更是把语言中的情感融入心灵,陶冶性情,提高文化修养。③练写不掉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读写结合是言语表达到深度思维,表达形式到内容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把所见所感经过内心的思维活动过程,再转化为口头或书面的言语表达具有其必要性。所以,对刚接触习作的农村学生,教师更要做一位花费心思的引路人,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分析、品味语言、表达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类小练笔及专题习作,在常写常记中保存有价值的生活素材,并让学生时常翻阅,运用到日常习作中。比如,教学《检阅》时,教师针对检阅前隆重的场景描写,让学生写一写热闹的街景,一生写道:“多么热闹的大街!多么繁华的景象!各式各样的店铺映入你的眼帘,车辆和行人来来往往,摊上的小贩叫卖得正起劲呢!”针对要不要让博莱克参加检阅仪式时儿童队员们的心理活动,我为学生描述了一个场景:“这次你考得不好,你不敢把试卷拿给父母看。”要求仿照课文,把当时的心理活动描述出来,学生们就把课内所学迁移运用到练笔上,思绪流畅,下笔自如。
  (2)方法积累。小学课文取自优秀儿童文学之精华,亦是内涵丰富、习作技巧高明的范本,借鉴其写作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赵州桥》等文章,学生理解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围绕中心句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考虑到三年级学生水平有限,我引入开头,以降低难度,如“教室里真热闹啊!同学们 。”学习了《翠鸟》后,教师可让学生将翠鸟的灵敏与小鱼的机灵作比较,进行仿写,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语
  素材积累为农村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逐一攻破了学生们无事可写、无言以对、无情可抒的关卡,学生逐渐能够写出具体、生动、真实的精妙语句,写作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习作教学也更加有效,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丽维.刍议农村小学中高年级“生活作文”的指导策略[J]. 新教师,2015(12).
  [2]陈永秋.捕捉细节 表达真情[J].新教师,2015(11).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东孚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遇到了新的制约瓶颈,针对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探索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因子,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其服务功能,以满足经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走驱动发展之路。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81-02  成人高等
摘 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其专业教学体系要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三亚学院理工学院(以下简称“理工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着力突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创新精神,通过绘制课程地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3 3 3”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三尽早、四融合、四突显、四自主、四协同”实践教学改革方案,逐步形成其独特的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一定的实效与好评。  关键
摘要:本文在介绍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学科专业等级划分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蚕学专业在2012—2016年《中国大学评价》上的排名情况及相关数据,概述了蚕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为各高校进一步开展蚕学专业建设及年度发展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蚕学;发展;《中国大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S88;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102-02收稿日期:2016
作为一名乡镇中学的教师,在作文的批阅中,我看到的大多是千人一面,似曾相识的文章。在大力提倡个性化的今天,学生的作文之路仍举步维艰,“作文难,作文烦”似乎成了他们的通病,作文如何“突出重围”,走出困惑,这是许多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关注多元化的生活,为学生导入创作的源泉  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打开枷锁,还学生一个自由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为作文创作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积极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每个老师都会发现,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家长的配合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家长工作越来越难做,有时候本应合作的家园关系变得紧
摘要:本文以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访谈法等方式,阐述我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状况和现实意义,从而得出一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优势与尚待改进之处,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现状;意义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2-0104-03收稿日期:2015-1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
摘要:儿童音乐教育需要关照儿童生命成长。本文以米德自我理论为基础,通过考察原生态音乐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分析原生态音乐活动对人的审美需要的满足以及对“自我”的生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关照儿童生命成长的“回到有意味的生活”的音乐教育设想。  关键词:模仿;原生态音乐;心灵;自我;社会  德国哲学家思斯特·卡西尔说“艺术是生命的动态形式”。人们对音乐这种典型生命形式的认识,正经历从求“异”到求“同”的
摘要:在小学数学专业汉语课教学中,要把专业汉语教学与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教法指导三者整合,要有意识地渗入对教材的解读,渗透对具体教学内容的基本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构建整体结构体系,从而实施小学数学专业汉语课的有效教学。本文以《面积单位》一课的教学为例,就如何构建整体结构体系,实施小学数学专业汉语有效教学谈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专业汉语课;教学;结构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
摘要:在网络自主学习的环境下,学习大学英语听力需要一定的学习策略。研究者通过对银川能源学院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的英语听力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听力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和效果,旨在发现在网络环境下英语听力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并提出了教师对网络英语听力教学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网络;自主学习;英语听力;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
一、错题整理的必要性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会无一例外地碰到“类似的题目明明做过很多遍,学生还是不断地在走老路,不停地犯相同错误”诸如此类的问题。人脑中的第一印象总是很深刻很牢固的,第一遍做错的题目,倘若不加整理,不予着重关注,那么下一次做到类似的题目依然还是错。如此往复,该类型错题的知识点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学生的知识漏洞,日复一日,漏洞会愈加繁多、扩大。所以,英语错题整理的必要性就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