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走向深入,无理机械重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wa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幸听了罗鸣亮老师《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的讲座,真是醍醐灌顶,原来数学教材还要这么看,数学课还要这么上。是呀,四则混合运算为什么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先通分再加减?一年12个月中为什么不把所有的单数月都规定为大月,而是7前单来8后双?在我们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为什么是四舍,为什么是五入……这一切的为什么,我们可曾让孩子明白后面的道理?在数学课上,非常重视方法的演绎与讲解,往往忽略了方法背后的道理,这样非常容易导致机械重复的无理训练,而数学思考难以走向深入。
  一、数形结合更有理
  在我们眼里,上述的那些“为什么”很容易熟视无睹,因为书本上就是这么写的,老师的老师也是这么教的,大家也是这么做的。例如,教学《除法竖式》时,学生是否会质疑:“为什么加、减、乘的竖式格式是一样的,只是符号不一样,而除法竖式的格式却完全不同?”
  有位教师就非常机智地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通过实物摆一摆,理解了除法算式中每一部分的算理。先出示“把15个圆片平均分成3份”,如图1,这诠释了算式①的道理,图2把原来的15通过平均分成了3个5,相加得15,原来大圈里的15呢?分完了,所以是0,诠释了算式②的道理。在摆一摆的操作活动中,不但掌握了算法,更明白了算法后面的道理,只有这样列竖式,才能清楚地展现思考过程,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明理的过程中,有效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费赖登塔尔曾经这样描述数学的表达形式:“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变成冰冷的美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这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
  二、意义理解明道理
  《乘法分配律》教学是运算定律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很多老师都费尽心思,创设了各种情境,用了各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a×b a×c=a×(b c)。比如有人用我爱爸爸,我爱妈妈,连起来说是我爱爸爸和妈妈;有的教师用握手创设情境,家里来了一位客人,男主人和客人握手,女主人也和客人握手,让学生说说客人和谁握了手,等等,可谓花样百出。但在学习一段时间后,随着情境的退去,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又生疏了,只能通过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得以巩固。在学生通过题海熟能生巧时,是否让学生明白:“为什么a×b a×c可以变形为a×(b c)?”而有一位教师在执教这课时,非常智慧地让学生分别用口算和竖式计算36×5的结果,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再用竖式计算一下28×16,并说说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通过这样的设计,唤起学生的旧知,进行正迁移,其实早在前面的学习中,就隐性利用了乘法分配律,只是自己没有感觉。再引导学生从乘法的意义理解,如65×49 35×49,是求65个49与35个49的和,可以看成是(65 35)个49,所以65×49 35×49=(65 35)×49。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了算法背后的算理,那么就不要用“题海”进行“轰炸式”的巩固与记忆,让计算也变得可爱起来。
  在数学教学时,从“形式”开始,学生就容易出现“形式”上的理解。为此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概念、经验与数学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与区别,自然实现由“生活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运动。
  三、允许延迟讲道理
  数学课真的需要讲道理,但有的道理还真急不得。请允许迟到的明理。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条形统计》的第一课时,收集了各种天气的天数后,有的学生用统计表整理,有的学生用象形图整理,然后启发学生,是否还有不同方法可以整理呢?这时只给学生提供格子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在生活中,有部分的学生虽然有见过条形统计图,但没有认真留意它的结构,因此,有的学生数据标错,有的学生没有写项目,有的学生图形不够美观,等等,这些“失误”“不完整”通过小组交流,再通过全班的展示、交流和汇报,逐步完善,达成一致,形成如图a。教学流程基本按照原先的预设顺利完成。这时有一学生说:“老师,我觉得涂黑或划斜线都很麻烦,我还是觉得打钩更快,如图b。”
  当时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看书上是怎么表示的?”学生齐答:“涂阴影。”“是的,一般情况下,条形统计图都是涂阴影或用斜线表示柱条的高度。请你把它改正过来吧!”这位打钩的学生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不能打钩,只是机械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很不服气地把它改成了斜线表示。这是学习《条形统计图》的第一课时,只学到1格代表1,因此,学生很难体会,在格子里打“√”或画“○”的局限性。如果允許学生保留他的意见,保护他可贵“生成资源”,到第二课时,学习了“以1当多”后,再让学生讨论上节课预留的问题:“现在你们觉得打‘√’好呢,还是阴影好?”这时学生自然就能感悟出,当1格表示的数量不是1,而是更多时,不能科学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就会心服口服地用阴影或斜线方法表示。因此,当本节课的知识不利于学生明白道理时,请允许延时说理,既保护了学生提出不同看法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自我反思和修正中学习了数学,感受了数学思考带来的快乐。
其他文献
叶圣陶曾指出:进行美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这说明在施行语文教育的同时也要进行美感教育,二者有着不解之缘。当前教育形势下语文教育教学的艺术水平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深入反思课程教育改革的理念,从探索生活艺术中的美的角度出发,如何看待教育学生参与生活艺术文化跟语文教学的有效糅合,不揣浅陋,浅谈如下。  一、现代语文素质教育的方向  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型的
摘 要: 针对MOOC等课程知识碎片化需要,文章通过理论推导和MATLAB软件呈现光的干涉条纹,并与理论对比分析,科学清晰地呈现光的干涉分布特点。  关键词: MATLAB 大学物理 光的干涉  1.引言  21世纪,教育技术最深刻的变革反映在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多元化应用。以MOOC课程为代表的新的课程和技术手段革新,引发教育模式变革,带来教育内容、手段的巨变[1]。革新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知识碎
摘 要: 影响有氧运动能力的因素多种多样,但目前有关细胞核、线粒体携带遗传物质对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的文章相对较少。细胞核、线粒体在肌纤维的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肌纤维 细胞核 线粒体 有氧运动  一、线粒体(遗传方式、功能)与有氧运动  (一)线粒体及遗传方式  线粒体被称为体内的动力工厂,是因为线粒体是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主要活动场所,其作用是为细胞提供“动力”,进行能量转换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课堂提问无疑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值得引起所有语文教师的重视。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有鉴于此,教师要抓住文本的关键内容,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这样引导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打造精彩的语文课堂。笔者将结合教学实际,对
摘 要: 本文针对数学习题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以初中数学相关习题为例,分析总结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减少错题出现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习题教学 错因分析  自实施新课标以来,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注重知识来源、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上。但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为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教师需要对解题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科书应体现教育的性质、任务,着眼于民族素质的培养。鉴于此,第八册教材以拓宽生活领域,提高语文素养为主线编排,这个可贵的尝试与大胆的改革,开拓出语文教学的大好局面。  一、编选的课文时代气息强  固然,我们民族的传统教育,大有精粹可供撷取,但生活是源,离开生活,提高语文素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再说,小学生抽象思维还不发达,思维能力带有肤浅性,他们更乐于和易于接受具体事物。第八册
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有计划地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班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题班会是一种极受师生欢迎的极富教育意义的组织形式。所谓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会组织领导开展的一种自我教育自学成才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
摘 要: 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是小学生的天性,正因如此,他们的生活才如此多姿多彩。小学课程应与小学生天性接轨,《品德与社会》课程也不例外。但纵观我国目前教育,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生并未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本文就如何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多彩课堂做了如下阐述。  关键词: 小学生 品德与社会 多彩课堂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培养儿童德育素养的重要载体,主要目标在于改变儿童态度、情感及行为。在教学策划中,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是大趋势,本文结合参加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的体会,以母犬绝育术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对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信息化教学 母犬绝育术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按照要求开展信
摘 要: 本文根据草原环境的特点和游牧民地区学生特点和游牧民地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利用实例,说明了克服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活化 活动形式  《品德与生活》课程素材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其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乐于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生活的情操。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寻找学生身边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