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耀州“咸汤面”吆喝几声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123456789dt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同武

  耀县,今为铜川耀州区。
  耀州有个地域代表性小吃——咸汤面,依当地口音,一定要读作han汤面。
  这个耀州当地人一天不吃心发慌的小吃,出了耀州就难觅踪迹。外地人到了耀州,听了名字就心中婉拒,看到实物也提不起太大兴趣来。
  为什么呢?
  窃以为首先出在名字上,咸!在讲求饮食健康的当下,在许多人有“三高”的亚健康状态下,饮食追求清淡、少盐,咱这一个突出的“咸”字,可不就吓退了一大拨人?再说,陕西的面条种类多了,什么臊子面、油泼面、蒜蘸面,听名字,或是能想象到制作时画面的热烈,或是有一丝未知的神秘感,或是直接说明做法描绘吃法,总归听名字就能勾起食欲。
  但咱这咸汤面,很坦白地告诉人——咸汤里的面,既没丰富内涵,也没有想象的空间。甚至被人诘问:哪个面的汤不是咸的?大不了带点酸辣,难不成还有甜汤面?
  这不是抬杠,实在是名字起得过于直白实在。
  但就是实在,这里的人实在,这碗面更实在,索性不玩花子不绕圈子,简单明了地就叫了个“咸汤面”。
  这一叫就是几百上千年哦。
  是不是应该当初叫个别的名字?是这里的文脉不厚还是传统不深?
  当然都不是!
  要知道耀州可称得上天下名州,这里有药王孙思邈,这里有书法大家柳公权、范宽,这里是养生胜地药王山的所在,等等。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传统深厚,更能说明为这一地域性名吃这样命名绝非没文化,也不是不用心,实在是——实在是它好像只能叫咸汤面!
  咱赶快来看看它的做法:一锅面汤,用了三十几种调料熬制而成!药食同源,中餐的调料本来大部分就是中药材,于是乎,你把这一锅面汤看作是保健滋补的中药也未尝不可哟,你能说这不是药王精心研制的一味良药?凭什么西安的葫芦头泡馍说是药王当年赐给的几味中药成就的?那咱药王家乡的这碗面汤,不是更有理由说是药王开出的良方?
  上面的是半开玩笑,其实仔细想想,应该说此言不谬。
  由几十味中药熬制的一锅汤,那是怎样的治病防病、十全大补?当然,这些药材遵循着严格的药理,互相咬合,滋味肯定是美好的,绝非苦口良药。
  既然做了面汤,当然要有盐。盐在这一锅汤里可能是最廉价,但滋味较之其他调料更大众通俗也更突出,于是,这碗面干脆就叫咸汤面吧,总不能叫中药面、药汤面吧,呵呵。当然,也可能是朴实内敛的耀州人谦虚地叫了这么个名字,慢慢地固化下来、流传下来,就有了咸汤面这个名讳。
  咸汤面的面是碱水面,提前煮好晾涼,到吃的时候盛在碗里,用那一锅丰盛的面汤 “泖”几遍,待热透,再加上几片煮好的老豆腐,洒上生韭菜,再极其关键地浇上油泼辣子,一碗“咸汤面”大功告成!
  这是一碗表面看起来实在有些简陋甚至粗鄙的面条,没肉没菜的,怎么看也勾不起食欲。
  但是,这一碗面的精髓在于那一碗闻起来似乎有点中药味的面汤里,吃的时候,一定要先喝口汤,这一口汤喝下去,你就放不下碗了。
  这一碗汤实在是神秘的汤,你看不到多么丰富名贵的药材,你也领略不到熬制面汤的讲究,它的面目是那么朴素甚至单调,但浓厚醇香的滋味早已深深地蕴藏在其中了。
  这一碗面更多地被当作早点。按说北方人,特别是陕西人早餐很少吃面条,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一方水土生活就必然造就一方胃,肯定是水土、气候的关系,就如兰州人早餐的那一碗牛肉面,武汉人“过早”的那一碗热干面,那都是一夜睡眠之后肺腑的需求。耀州的咸汤面,肯定也是水土、气候的因由,肯定也是为了满足人们清晨补充养分、活络经脉的需要,天长日久的、因地制宜的,耀州有了“咸汤面”。
  每到耀州,必吃咸汤面。虽不是当地人,但也是感觉到吃后四体通透,五脏六腑为之滋润,整个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可见这咸汤面是好东西,不光当地人需要吃、喜欢吃,外地人吃了也很舒服哦。
  中国人的智慧在饮食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东西南北的早餐几乎都有那么一碗汤,羊肉汤、胡辣汤、炒肝汤、油茶、稀饭、豆浆等等,在这里其实都是异曲同工,都是一碗在清晨唤醒人的五脏六腑的一碗汤,都是给人的一天奠定气力的一碗汤,也都是让幸福感从清晨开始的一碗汤。
  咸汤面,当然如是。
  不独是碗汤,它更是一碗实实在在的面条,可以果腹,可以提供碳水化合物等一众营养,可以让辛劳工作的人们充溢起足够的力量。
  很早就念叨过耀州“咸汤面”走出耀州的推广话题,可总是有人说外地没人吃。其实不一定啊,现在东西南北的饮食交流融合,连国外的东西都能大行其道,难道咱们这个蕴含着丰富饮食文化的咸汤面就走不出耀州?
  要走出去。要把咸汤面的丰富内涵阐释明白、宣传清楚,让更多的人了解、理解,之后尝试,之后,之后肯定会产生一批拥趸。
  一种积淀了百年千年的小吃,没有理由不自信。
  一种如此美味的地方小吃,不能老是养在深闺。
  耀州咸汤面,希望你走出耀州,相信会为更多的人带去口福、带去滋润、带去美味。
  也为地方的发展寻觅一条新的出路。
  应该试一试。去耀州试一试吃咸汤面,不会后悔、不吃后悔。
  耀州咸汤面,也试一试走出去,等赚得盆满钵溢了,更不后悔,兴许会懊恼没早一天走出去呢。
  来碗咸汤面,辣子多啊!
  (责任编辑:庞洁)
其他文献
陈晨回到石库门  1958年11月1日,已是深秋,号称“上海时尚之源”的淮海中路,比往日安静了许多,一阵秋风吹过,道旁的法国梧桐叶纷纷飘落,黄灿灿地铺满一地。  一列贵宾车队驶入淮海中路,停在567弄弄堂口,一行人随即鱼贯而入,走进这条叫做“渔阳里”的弄堂。  渔阳里是典型的石库门弄堂,红色的墙,黑色的门,一号到六号的门洞上方依次写着“惟听用德”“天命有德”“克明后德”“德彰万邦”“兹惟德称”“惟
期刊
西府,是对曾经的关中“三府”之一的凤翔府的俗称,东府同州、西府凤翔,中间西安府。当然历史上有过多次变迁,也有其他的几种说法,但从民国开始,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叫法了。今天人们所说的“西府”,基本就是宝鸡一带。  西府,抑或宝鸡,这块土地的历史过于悠久、文化极其丰富、内涵太过厚重,怎样形容都不为过。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地方的饮食更是大有说道。  要说西府饮食,无论是品类之丰盛、风味之独特、滋味之鲜美,都
期刊
檀香袅袅,夜静如水。此时此刻,我的思绪被拉回到二十四年前,回忆起心心念念了二十四年的,与平凹先生的那一次相见。  那时的贾平凹在文坛的影响力,完全够得上一个词:如日中天。平日里,因为喜欢动动笔的缘故,我有意无意间读过平凹先生的一些作品,从《满月儿》到《腊月·正月》,从《心迹》到《商州》系列,从《浮躁》到《废都》……在我的心目中,平凹先生是个不仅汲取了大山之灵气,更汲取了古今之灵气的高产作家。  平
期刊
张暄蜂蜜水  姑姑嫁到了城里,但并不影响她继续做一个穷人。小时候,我们所有小孩子都想当然地认为城里人比农村人富,甚至许多大人也这么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总能带来一些我们没见过的东西,比如姑姑回家省亲,给奶奶带回来一瓶蜂蜜。有一次,她给奶奶冲蜂蜜水的时候,我恰巧也在。奶奶让她也给我冲一碗。姑姑把蜂蜜水冲好,并没有立即端给我喝,而是先问了一个问题 :“你妈妈背后说过奶奶的坏话没?”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我说:
期刊
刘香河  小时候,外婆告诉过我,地上有多少人,天上就有多少颗星。地上的人去世了,就会跑到天上去,他的亲人、友人、后人,就能在地上看到那颗新出现在天上的星。若干年后,外婆在我还外出求学时意外去世,我便不自觉地举头望天,在天空中寻找疼我爱我的外婆。我从未对任何人言及,天空中有我自认的一颗星,那是我亲爱的外婆。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自然知道外婆的“童话”寄托的只是一种美好愿望,但在我的潜意识里,仍然
期刊
程华  到哪里去找一个金字一个甜字  也配叫成果?也配叫收获?人世间  尚有一种酸死人迷死人的滋味  叫寂寞  ——傅天琳《柠檬黄了》 一  人生若只如初见。千古幽叹。初识之美往往经不起岁月洗涤,到头来不免落个失望怨怼,空余黯淡惆怅。尘事经年,多不鲜见。而我与柠檬初识,倒从满腹怨嗔开始。  读小学时,家住郊外厂区。清晨,红砖宿舍楼在车间巨型汽锤的铿锵撞击声与附近五星生产队“社员广播”的喧嚣中醒来,
期刊
一  父亲今年九十了,耳不聋,眼不花,精气神十足,广场溜达时,偶尔还会跟着秧歌队扭几圈大秧歌,聚会时经不住众人起哄,就亮开嗓子唱一段陕北民歌。  但爷爷还不到三十岁时就病故了,所以我觉得,寿命与基因关系不大。  爷爷死时,父亲只有十二岁,下面还有三个妹妹,最大的七岁,最小的一岁。奶奶虽年轻,但长着“三寸金莲”的小脚,无法下地干活,也算不上利索女人,父亲一下子就担起了养活全家的责任。当时村里已搞过土
期刊
运河在江淮段另有别称,一部分人称“里运河”或“里河”,又有人称“上河”,后辈才开始认真地唤作运河,之前的名字就慢慢地生疏了,然而每每听人提及上河,依旧有壮阔豪迈的气概。乳名,甚至是诨名,到底如从娘胎里带来的肤色一样,是执拗到顽固的一种存在。  上河横贯南北,从始至终经过汪曾祺笔下的高邮小城——这自然也是从古至今的事情。上河两岸是城里乡下生生不息的日子。西堤连接的是“三十六湖秋水阔”的高邮湖以及湖西
期刊
胡松涛  神州疆索,炮火连天,弹痕遍地,一寸山河一寸血。  侵略者的铁蹄踏破中华国运,却挡不住春风应律,鼓荡起春花春草由南中国向浩瀚北国的铺张跟蔓延。  这是1945年的春天。中国的春天生长在战斗里。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已经进行到第14个年头,对日寇的大反攻指日可待。在这个关键性的历史时刻,同宗同祖的中国人同时召开两个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大会。  陪都重庆,5月5日—5月21日,执政的国民党
期刊
陈怡伶  崇宁元年,宜兴县周铁镇唐门村。村子西滨烟波浩渺的太湖,东临绵延竞秀的竺山,渔家女李氏就出生在这个山娇水媚的村子。传闻她出生时,霞光漫天,百鸟鸣啾,因此被取名为喜娃,后人又称其为李娃。鸟逐金针添春羽 放箸未觉一盘空  李娃善女工、精厨艺,加之容貌不俗,提亲的媒婆络绎不绝,踩断门槛,而她终日沉于穿花纳锦之中,方圆百里内竟没看上一个小伙子。其父素来宽厚,总说嫁汉嫁汉,宁缺毋滥。因着这份纵容,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