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数据时代,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正在转型。大数据技术推动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向智能化、过程化、及时化等基于客观数据的个性化评价转变,本文对大数据在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的价值及实践路径上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大数据;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问题
1.教学评价依据不充分——忽视差异扼杀潜能
当下,学校教师囿于教育技术和教育观念的局限,在开展教学评价时,依据仍然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教师的主观经验为主,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教师观察、访谈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样的评价忽视了多种数据的搜集与利用,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无视学生情感和自尊,严重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2.教学评价内容不全面——片面评价影响态度
从整体上来看,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进行评价的内容比较单一且范围比较小,主要围绕着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将书本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标准。这种片面的评价无法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还会影响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3.教学评价反馈不及时——等待消解质疑热度
传统的教学评价常见于课中和课后,因为受到时间和精力的影响,课中评价并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反馈和解答。课后批阅作业与试卷需要大量时间,教学评价不及时,这样教师不仅丢失了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时机,而且会错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学习问题,错过纠正的合宜时机。
大数据在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中的价值寻绎
1.基于学情差异,智能化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基于大数据的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获取各种各样的数据,尽可能多地获取有效的评价依据,由此可以更加精准细致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基于大数据,教师可以随时跟进,分析班级或者学生的学习具体情况,并依据相关信息调整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例如,对于评价过程中发现某个学生视觉能力强于听觉能力,可以在教学中多给予听觉能力的锻炼,并且发挥云平台、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寻觅相匹配的教学资源,助力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发展。
2.立足学情实际,过程化评价,助力学生持续成长
以往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主要依靠教师的主观经验判断,内容有限,注重结果,而无法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性,学生也处在评价的被动地位。而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抓住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各个细节,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整体性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一种动态的评价过程。由此便能构建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数据库,从而对小学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全程跟踪记录和分析,将教师线性、静态的评价转变为网状的、动态的过程性分析,助力学生持续成长。
3.关注学习目标,及时化评价,辅助学生有效进步
评价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但可以揭示价值的存在。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在评价中实现协商的目的,在师生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完成对语文教学的改进。大数据时代,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不仅能够实现评价结果反馈的实时性,而且能够对课堂教学结果进行预判,从而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基于大数据的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实践
1.构建具有大数据特征的语文差异教学评价模型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为语文教学评价提供了多空间、多场景和全过程的学习数据采集有效工具,这促使我们全面、动态地采集相关学习数据。由此,笔者尝试基于大数据建立一个精准、及时、差异的教学评价模型,为后续的大数据精准分析做好准备。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笔者所创建的模型是基于差异化的评价理念。借助一起作业、钉钉、问卷星等APP采集数据信息,从评价主体(Evaluator)、评价方式(Method)、评价过程(Process)等方面综合考察,力争实现评价指标多维化、评价反馈高效化、评价实效差异化的EMP“三评”模式(图1)。
2.活化评价主体,差异评价更多元
学生的身心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在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等方面较为突出。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需要以尊重差异为基础,采取民主評价决策的方式,多元评价、共促进步。
(1)学生自我评价
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生自我评价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课前电子学习阶段、依靠智能大数据APP建立自我基础测评以及相关预习测试,由此建立差异化的学生基础学习档案,并在后续跟进学习评价中不断丰富档案内容,细化学生在语文视听说领域的各类型学习状况。自我评价是在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差异教学有效评价的重要环节。学生借助自我评价既可以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及评价具体要求,同时也对自己的难点、疑惑点产生具体感知,由此达到以问启学的积极效应。
(2)生生互动评价
学生互动评价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以及精准有效差异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小组化学习,在小组合作模式化的学习背景下,学生互助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完成相应作业,同时互相评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能够反映出小组学习的参与及进展情况。生生互动评价能够弥补自我评价的缺陷,同时更有利于差异化教学评价的精准实现。
(3)教师跟进评价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最为直接的评价实施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差异化评价中,教师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基于大数据,教师可以借助智能化的APP既着眼于整体,又能差异化地聚焦个体评价。通过APP后台直接进行跟进评价反馈,既关注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又客观真实地给予了学生自我学习真实情况的反馈。 (4)家长、社会共同评价
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千差万别,但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存在其自身的闪光点。基于大数据、智能化的现代化教学实践中,当我们大方开放地将家长、社会引入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中,其实是为差异化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窗,既有更多元的评价反馈,同时也会得到更多正面积极的,具有包容鼓励意味的评价,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和动力。
3.进化评价方式,差异评价更具体
笔者从《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得知,当下和未来的评价方式势必是基于学情差异,立足个体发展,注重客观评价的,这也是我们选择大数据作为语文教学评价新抓手的主要依据。
(1))转变:化经验型评价为事实性评价
大数据时代小学语文课堂差异教学评价与之前评价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的转变,即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有数据意识、实据观念,这并不是直接否定以往的教学经验,而是提升课堂差异化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连续性和时效性。因为仅仅依靠语言评价其实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能够综合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结果,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产生预测和指导,从而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参考,对教师的教学进度、计划等进行有效调整。
(2)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融
形成性评价是动态的,评价方式、评价实践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发挥创造空间。而终结性评价则是在学期或学年末结束时进行的整体评价。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且多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容易忽略学生整体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和学习方式等。基于大数据,可以有效汇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收获和成长,以动态化的成果收集助推形成性评价的立体和多元。例如,以数据汇总学生一年的习作获奖、发表次数作为最终考评中习作免考的依据,由此可以更好地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协同:政府学校共建质量内控机制
从大数据和教改的发展趋势看,建立和完善政府学校教育质量内控机制是发展所需也是发展趋势。以数据为支撑,政府学校可以准确关注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可以及时追踪与反馈。除了政府、学校相应的教学评价顶层设计外,核心教师团队、固定载体和相应的数据资源库都应纳入质量内控机制中来,由此形成基于学情、校情的有范式、能变通的“多维度学习诊断”工具,推动学生差异化学习进步。
4.具化评价过程,差异评价更精准
基于大数据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动态的、客观的,因此,只有将评价过程具体化,才能实现更加精准的差异评价。
(1)确立评价内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提示我们的课堂评价内容不仅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投入、学习成果等方面;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过去还要专注学生当下,还要着眼学生未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标准,实现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全面发展。
(2)采集评价数据
在评价内容确立后,我们便可以依据日常教学内容以及多种智能教学手段采集相关数据信息,这是进行大数据评价的基础。学生的学习空间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环境,也是教学评价数据产生、更新流转的主要场所。基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当下的学习空间已经从单一的教室专项实体空间向网络空间高度融合。由此,我们的评价数据可能产生于家庭、学校、图书馆等场所,学习者可以根据智能移动终端、穿戴设备、无线网络设施等动态收集学习者的学习数据、情感数据等并进行整理、记录和存储上传。
(3)分析数据信息
基于大數据,智能化学习软件除了会使用常规的统计学方式外,还会以多种分析技术来分析相关的评价数据。在教师获得学生动态的精准数据后,就可根据数据分析的图形、图像等进行精准的分析,以“数据推动教学”,实现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多元化、个性化、深层次的评价。
综观当下,大数据在小学语文差异评价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数据采集与共享机制尚待完善,数据驱动下的学习评价平台推广度也有待提高。但笔者坚信,大数据将会是汇集智慧、海量存储、高效反馈的通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的智能化桥梁,笔者也期待更多的教师尊重学生间的差异,重视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关注到每个层次的学生,用数据做支撑,力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评价的活动当中,更好地培养“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董岩林. 大数据视域下教学评价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0(6):3-5.
夏燕. 智能化时代学科评价的工具探索[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1(1):74-79.
陈荣荣. 学校教育质量内控机制建设的路径与方法[J]. 教学与管理,2018(34):11-13.
【关键词】大数据;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问题
1.教学评价依据不充分——忽视差异扼杀潜能
当下,学校教师囿于教育技术和教育观念的局限,在开展教学评价时,依据仍然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教师的主观经验为主,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教师观察、访谈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样的评价忽视了多种数据的搜集与利用,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无视学生情感和自尊,严重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2.教学评价内容不全面——片面评价影响态度
从整体上来看,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进行评价的内容比较单一且范围比较小,主要围绕着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将书本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标准。这种片面的评价无法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还会影响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3.教学评价反馈不及时——等待消解质疑热度
传统的教学评价常见于课中和课后,因为受到时间和精力的影响,课中评价并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反馈和解答。课后批阅作业与试卷需要大量时间,教学评价不及时,这样教师不仅丢失了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时机,而且会错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学习问题,错过纠正的合宜时机。
大数据在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中的价值寻绎
1.基于学情差异,智能化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基于大数据的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获取各种各样的数据,尽可能多地获取有效的评价依据,由此可以更加精准细致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基于大数据,教师可以随时跟进,分析班级或者学生的学习具体情况,并依据相关信息调整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例如,对于评价过程中发现某个学生视觉能力强于听觉能力,可以在教学中多给予听觉能力的锻炼,并且发挥云平台、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寻觅相匹配的教学资源,助力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发展。
2.立足学情实际,过程化评价,助力学生持续成长
以往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主要依靠教师的主观经验判断,内容有限,注重结果,而无法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性,学生也处在评价的被动地位。而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抓住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各个细节,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整体性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一种动态的评价过程。由此便能构建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数据库,从而对小学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全程跟踪记录和分析,将教师线性、静态的评价转变为网状的、动态的过程性分析,助力学生持续成长。
3.关注学习目标,及时化评价,辅助学生有效进步
评价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但可以揭示价值的存在。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在评价中实现协商的目的,在师生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完成对语文教学的改进。大数据时代,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不仅能够实现评价结果反馈的实时性,而且能够对课堂教学结果进行预判,从而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基于大数据的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实践
1.构建具有大数据特征的语文差异教学评价模型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为语文教学评价提供了多空间、多场景和全过程的学习数据采集有效工具,这促使我们全面、动态地采集相关学习数据。由此,笔者尝试基于大数据建立一个精准、及时、差异的教学评价模型,为后续的大数据精准分析做好准备。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笔者所创建的模型是基于差异化的评价理念。借助一起作业、钉钉、问卷星等APP采集数据信息,从评价主体(Evaluator)、评价方式(Method)、评价过程(Process)等方面综合考察,力争实现评价指标多维化、评价反馈高效化、评价实效差异化的EMP“三评”模式(图1)。
2.活化评价主体,差异评价更多元
学生的身心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在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等方面较为突出。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需要以尊重差异为基础,采取民主評价决策的方式,多元评价、共促进步。
(1)学生自我评价
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生自我评价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课前电子学习阶段、依靠智能大数据APP建立自我基础测评以及相关预习测试,由此建立差异化的学生基础学习档案,并在后续跟进学习评价中不断丰富档案内容,细化学生在语文视听说领域的各类型学习状况。自我评价是在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差异教学有效评价的重要环节。学生借助自我评价既可以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及评价具体要求,同时也对自己的难点、疑惑点产生具体感知,由此达到以问启学的积极效应。
(2)生生互动评价
学生互动评价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以及精准有效差异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小组化学习,在小组合作模式化的学习背景下,学生互助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完成相应作业,同时互相评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能够反映出小组学习的参与及进展情况。生生互动评价能够弥补自我评价的缺陷,同时更有利于差异化教学评价的精准实现。
(3)教师跟进评价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最为直接的评价实施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差异化评价中,教师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基于大数据,教师可以借助智能化的APP既着眼于整体,又能差异化地聚焦个体评价。通过APP后台直接进行跟进评价反馈,既关注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又客观真实地给予了学生自我学习真实情况的反馈。 (4)家长、社会共同评价
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千差万别,但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存在其自身的闪光点。基于大数据、智能化的现代化教学实践中,当我们大方开放地将家长、社会引入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中,其实是为差异化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窗,既有更多元的评价反馈,同时也会得到更多正面积极的,具有包容鼓励意味的评价,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和动力。
3.进化评价方式,差异评价更具体
笔者从《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得知,当下和未来的评价方式势必是基于学情差异,立足个体发展,注重客观评价的,这也是我们选择大数据作为语文教学评价新抓手的主要依据。
(1))转变:化经验型评价为事实性评价
大数据时代小学语文课堂差异教学评价与之前评价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的转变,即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有数据意识、实据观念,这并不是直接否定以往的教学经验,而是提升课堂差异化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连续性和时效性。因为仅仅依靠语言评价其实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能够综合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结果,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产生预测和指导,从而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参考,对教师的教学进度、计划等进行有效调整。
(2)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融
形成性评价是动态的,评价方式、评价实践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发挥创造空间。而终结性评价则是在学期或学年末结束时进行的整体评价。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且多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容易忽略学生整体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和学习方式等。基于大数据,可以有效汇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收获和成长,以动态化的成果收集助推形成性评价的立体和多元。例如,以数据汇总学生一年的习作获奖、发表次数作为最终考评中习作免考的依据,由此可以更好地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协同:政府学校共建质量内控机制
从大数据和教改的发展趋势看,建立和完善政府学校教育质量内控机制是发展所需也是发展趋势。以数据为支撑,政府学校可以准确关注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可以及时追踪与反馈。除了政府、学校相应的教学评价顶层设计外,核心教师团队、固定载体和相应的数据资源库都应纳入质量内控机制中来,由此形成基于学情、校情的有范式、能变通的“多维度学习诊断”工具,推动学生差异化学习进步。
4.具化评价过程,差异评价更精准
基于大数据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动态的、客观的,因此,只有将评价过程具体化,才能实现更加精准的差异评价。
(1)确立评价内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提示我们的课堂评价内容不仅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投入、学习成果等方面;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过去还要专注学生当下,还要着眼学生未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标准,实现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全面发展。
(2)采集评价数据
在评价内容确立后,我们便可以依据日常教学内容以及多种智能教学手段采集相关数据信息,这是进行大数据评价的基础。学生的学习空间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环境,也是教学评价数据产生、更新流转的主要场所。基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当下的学习空间已经从单一的教室专项实体空间向网络空间高度融合。由此,我们的评价数据可能产生于家庭、学校、图书馆等场所,学习者可以根据智能移动终端、穿戴设备、无线网络设施等动态收集学习者的学习数据、情感数据等并进行整理、记录和存储上传。
(3)分析数据信息
基于大數据,智能化学习软件除了会使用常规的统计学方式外,还会以多种分析技术来分析相关的评价数据。在教师获得学生动态的精准数据后,就可根据数据分析的图形、图像等进行精准的分析,以“数据推动教学”,实现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多元化、个性化、深层次的评价。
综观当下,大数据在小学语文差异评价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数据采集与共享机制尚待完善,数据驱动下的学习评价平台推广度也有待提高。但笔者坚信,大数据将会是汇集智慧、海量存储、高效反馈的通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的智能化桥梁,笔者也期待更多的教师尊重学生间的差异,重视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关注到每个层次的学生,用数据做支撑,力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评价的活动当中,更好地培养“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董岩林. 大数据视域下教学评价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0(6):3-5.
夏燕. 智能化时代学科评价的工具探索[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1(1):74-79.
陈荣荣. 学校教育质量内控机制建设的路径与方法[J]. 教学与管理,2018(3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