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方式的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zan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中小学已经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其学科特点,不同学校的开设方式不尽相同,主要有“分科”与“整合”两种主要方式。文章从STS的视角分析了两种方式的特点及其优劣,提出了相关实施建议。
  关键词:分科;整合;STS
  中图分类号:G 42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2-0037-03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体系的不断革新,而教育体系的革新首先遇到课程发展的创新问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实施方式不但是教育体系革新的具体表现,而且在目前的课程结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10月,国家教育部也做出了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决定。那么,为了有效地确定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规划与政策,我们需要对目前现有的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方式进行比较,把握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学科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方式的比较
  
  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实施方式是考虑如何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首要问题。从国际整体现状来看,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实施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开设信息技术科目(以下简称“设科”),二是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进行整合(以下简称“整合”)。从而,也就产生了三种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形态:独立“设科”,独立“整合”,两者并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国多采取第一种模式,90年代中期以后,不少国家开始探索第二种模式。下面我们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来对“设科”和“整合”两种课程实施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见上表。
  通过上表的比较可以看出,“设科”与“整合”两条线路都在用相同的学习方式进行着不同内容的学习,但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着眼点。“设科”是着眼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而“整合”则是学科知识的学习,信息技术在其中仅是个运用的工具而已。下面我们具体来探讨这两种实施方式所具备的特点。
  1.信息技术“设科”的特点分析
  (1)信息文化的推广与普及
  信息时代的主导经济是知识经济,主导产业是知识产业。知识经济客观上要求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必须不断改变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信息文化是新的时代技术对人类文化的冲击而产生的新的文化类型,作为文化的分支,它理所当然具有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内涵。[1]因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方面,作为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是立足于社会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和产品的累积和沉淀,为社会信息交流和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物化的人文环境,是社会活动和信息活动的结果。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点分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广义上的教学与学习行为,其实质与内涵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教育环境的数字化、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学习工具的数字化为切入点,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学习的情感激励工具与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材、教学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师、教材、教学媒体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传统教育思想、教学结构、教育模式甚至于教育的组织形式发生全面变革,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与教学方式,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1)技术运用的实效性
   技术知识的学习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理论知识重在理解,而技术知识重在运用。因此,如果仅有系统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而没有在它的应用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突显出其学科的工具性特点,那么学科本身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在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过程中,就是突显信息技术学科“工具性”特点的过程,也是将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进行运用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技术才能掌握,技术的价值也才得以体现。[3]
   (2)技术技能学习的重复性
   技术技能的培养不像理论知识,通过理解,记忆就可以掌握,它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没有“熟练”,不能“生巧”。从古至今的工匠都是通过“师徒制”的反复操练而获得技能。那么在与学科的整合教学过程中,由于各学科的特点,它会对某些技能在一门学科中高频率的使用,反复训练。通过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后的机械训练,学生必然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技能。
  
   二、“设科”与“整合”之间的关系
  
   “设科”是“整合”的基础,“整合”是“设科”的应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两者形成动态共生的并存关系,以构造一个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全新的教育体系。
   一方面,我国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社区和家庭能提供给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机会非常有限,学校里的信息技术课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承担着信息技术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尤其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较晚,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信息技术必修课在最短时间内通过系统教育迅速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是其他渠道难以代替的。
   另一方面,学科整合只能剥离信息技术课程中面向大众的应用性课程价值及内容,不能替代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独特的课程价值及内容。根据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即使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信息技术课也可以新的形态继续存在,与信息技术整合共存互生,为学生提供更为系统、更为多样化、更为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教育。
  
   三、 STS视角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建议
  
  基于以上的讨论,我们希望从STS的观点,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al)”的简称,来探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问题。STS是一种从“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审视课程的价值、界定课程的内容结构及其逻辑关系的方法。在STS三者的关系中,科学提供知识原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措施,社会则要求我们以某种价值观念为指导,适当地使用科学知识与技术发明。近代科学哲学中“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各个学科尤其是技术类学科产生了直接影响。 从STS相互关联的视角来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科学知识”、“技术操作”与“相关社会问题”之间具有相互关联的内在关系:信息科学的知识发现是促发技术创新的原创力;信息技术是与科学、社会相互关系中的“技术”——信息技术是信息科学发明的物化,是有关思想方法的载体;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社会问题”是应用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法律、道德和伦理等问题。[4]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审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时,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从S(科学)方面来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帮助学生挖掘和理解信息技术背后隐含的思想、方法和科学原理。当然,这种活动应适合其年龄阶段和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信息技术就是作为其学习对象的价值而存在着,即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对象。那么这个过程主要应该由单独设科来完成。
  从T(技术)方面来看,应重新审视和定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技术”,根据技术领域的核心概念和技术教育的关键原则,改进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技术教学范式。目前,这种教学范式的集中体现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各学科的知识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便改变了脱离实际应用情境的“书本技术”教学倾向。从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设计任务,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探究和学习技术;逐步借鉴技术教育领域的核心概念和技术教学原则,包括技术活动或技术制作过程中的规划、设计和优化等概念。而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存在价值也在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从S(社会)方面来看,则可因循以下线索,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相关社会问题”:引领学生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和高度,审视信息技术对社会、科技和生活产生的双面影响;分析信息技术本身蕴含的特定科技文化,并在教学中渗透相应的科技文化教育;注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原有社会文化系统和价值观念产生的巨大冲击,适度培养学生与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理解、接受和内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信息技术应用习惯。这一过程贯穿了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即信息技术素养,将其蕴涵在“设科”和“整合”的过程中来共同完成,必将收到较好的效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各学科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在理解和落实三维课程目标时,务必注意三方面的课程目标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在教学中注意体现三者间的联系,才能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立体发展。而信息技术这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在某种单独的课程实施方式过程中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绘制出课程目标实现的结构图(如图1),落实在信息技术课程上即“信息技术素养”。
  
   四、 结束语
  
   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处于国内起步与国外大发展过程中,面对这样的夹缝,我们已经错过了工业时代大发展的机遇,我们只能将起步与发展结合起来同时进行,这样我们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中才能抓住机遇。
   面对这样的国情和学科特点,我们只能走上单独设科与课程整合相结合的科学实施道路,这既继承了我国分科教学的优点,又弥补了我国分科教学的不足;既确立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在我国中小学学科结构中的地位,又体现了唯一一门技术学科的特点。现阶段,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迫切任务就是探讨具体的设科教学模式和整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胡航,任友群.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下的M-Learning共同体[J].中国电化教育,2006,(9).
  [2] 任友群,胡航. 论学习科学的本质及其学科基础[J].中国电化教育,2007,(5).
  [3] 李克东.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1999,(1).
  [4] 周勇.加拿大的STS科学课程[J].全球教育展望,2002,(4).
其他文献
Kidney damage is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DM).However,whether the type of kidney damage can be reliably diagnosed using clinical data alone re
摘 要:笔者提出在信息技术与探究性学习整合的过程中,应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和计算机的网络特性,达到既能实现探究型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发现式学习,又能实现提高学生信息能力、信息素养这一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探究性学习;整合  中图分类号:G 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2-0035-02    信
本文将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Wiki技术)引入到中学化学教学中,构建基于Wiki技术的中学化学教学探究式教学模型,并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形势下探索该模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运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for the diagno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ue to its reduced invasiveness and hi
Protein kinase C epsilon (PKC ε) is one of major isoforms in novel PKC family. Although it has been extensively characterized in the past decade, the role of P
This paper is to briefly introduce the Embedded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the embedded operation system of Wince.net and ARM9. The practi
本研究以丹参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比较详细地开展了丹参苗期生长特性和壮苗培育措施方面的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常规丹参种千粒重大约在1.6g左右,丹参种子生长温度以20℃-30℃之间最佳,丹参种子在沙壤土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高于粘土2.观察与分析苗期子叶发生与衰落情况,三个不同播期育苗的子叶都在20天左右子叶面积达到最大值,以(T2)7月12日为最高,之后子叶功能开始下降;从子叶生
探讨汕优多系1号(珍汕97A×多系1号)杂稻组合高产制种技术,以提高制种产量,加速其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影响汕优多系1号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母本亩穗数,实现高产的主要途径是增穗、保粒、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become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In this arti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