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支教在现当代青年学生较热衷的一种社会实践形式,不可否认支教对于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地区孩子的学习认知等方面确实有不小的帮助,但是在一片火热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以西南地区某高校的一个实践类社团为例,分析现下高校学生支教普遍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学生支教 存在问题 解决思路
中图分类号:B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198-01
一、背景介绍
大学生支教以时间的长短为标准,可把支教分为不定期支教、短期支教和长期支教三类。其中,短期支教是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有规律的支教活动,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组织性,其时间、次数、地点一般是固定的。据笔者了解,不少高校的社团或协会在课外时间也会安排志愿者给部分孩子进行教学。本文所要提到的A协会是一个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落后教育观念的组织,其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支教,支教的对象是所在学校后勤集团员工的子女、附近儿童福利院的小孩以及偏远山区的孩子。在长时间的支教工作中,除了看到支教所来的积极意义外,也发现了一些不得不及时解决的问题。
二、支教的必要性
(一)参与者一:青年学生
1、感受:现在不少青年学生对贫困山区或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并没有太多真实体验。大学生参加支教,不管是给留守儿童上课,抑或给山区学生教书,对于他们自身而言都上了很好的一课。
2、责任:和孩子接触的时间是事先安排好的,在支教的时间里必须要当好老师的角色,要让孩子真正学到东西。对孩子负责,并且负责到底,是培养部员责任心的。
3、耐心:孩子不听话、犯错误的时候,需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和孩子打交道,总有一些问题在重复出现的。往往纠正孩子的一个问题最需要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耐心。
4、锻炼:支教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其中除了教孩子知识,还要学习和队友合作、和孩子家长交流、组织教学活动、锻炼自己生活的能力等。
(二)参与者二:孩子
1、知识:青年学生热情活泼,给孩子们讲课的方式能让人耳目一新,孩子接受起来也更有效率。
2、身心:以留守儿童为例,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再比如说福利院的孩子,A协会义教成员的关心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和快乐。
3、理想:短暂的支教时间,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据相关调查,不少偏远地区的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是这样规划的:初中,甚至小学毕业就出去打工。但是支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分学生及家长对学习的态度。
4、物资:下乡支教时A协会总会筹集一些孩子们或学校能用到的文体用品,虽然有限,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他们的文体生活。
(三)其他
1、教育资源:山区学校通常缺乏教师资源,A协会暑期所支教的B小学共有五个年级,一两百个学生,但固定的老师只有三个。外来的志愿者给孩子们上课,适当地缓解了当地学校和老师的教学压力。
2、教学理念:大学生充满朝气、思维活跃,对于孩子的学习方式有不少见解,也敢于在课堂上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青年学生可以让孩子们接触不一样的思想观念,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启发。
3、家长:家长的态度对支教工作的开展很重要。例如A协会“爱心学校”会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措施,让家长了解支教开展情况和孩子的具体表现。“爱心学校”义教也减轻了家长们的不少负担。
三、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更换频繁
A协会支教的B小学,每年来支教的志愿者并不少,且以青年学生居多。因为时间相对充裕,大学生基本都会选择暑期来支教。但是呆在学校教书的时间仍然非常有限,所以上课的老师仍然会频繁更换。这个情况在有支教存在的学校普遍发生。老师的更换对于学生来说难以迅速在情绪上调整,并且由于教学不系统,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教学内容的不连贯。不能根据当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制定授课计划,过短的支教时间阻碍了支教的时效性。
(二)时间安排不当
暑期正是孩子们在家休整或从不同的方面和途径增长知识养成优良的性格品质的时间,暑假补课只有少部分孩子会主动提出参加,甚至不排除还有一部分孩子是为了逃避在家里干农活。
(三)专业知识不够
许多去支教的大学生并没有职业教师的素养,对于语文、数学等主干课缺少系统的授课方式。有些队伍在支教之前没有进行一定的岗前职业培训,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很难把握和孩子们相处的分寸。另外,大学生自身能力也良莠不齐,由于经验和小初教学知识储备不足,不能根据教学客体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导致教学质量差,教学形式主义严重。
(四)缺乏根本认识
大多数参加支教的学生把锻炼自己放在了第一位,对于如何更好地提高当地的教学水平却并不怎么看重,导致其教学太过程式化和形式化,很难去仔细考虑当地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让孩子看到大山外面世界的美好,却不着力让其掌握知识,不免显得本末倒置。
四、拟解决的思路
(一)构建约束机制
从教育的连续性来说,支教的时间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有文献提出,三年左右才是保证支教成果的最佳时间。除了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前往贫困山区支教,笔者认为还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弥补暑期支教由于主体频繁更换引起的问题:
1、既然无法做到一年,就尽量延长支教天数,暑假完全可以把绝大部分的时间放在支教上,一个月或两个月,效果肯定比一周或十天要明显;
2、支教之前做好计划,支教过程中做好记录,将计划和记录留给下一批志愿者,以减轻教学的不连贯程度,也能在来支教的时候较快了解当地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3、和当地的学校和孩子建立长期的联系,在第二年、第三年都能再去同一个学校给同一批学生上课,避免孩子们面對每一批志愿者都会出现的陌生感和烦躁感。
(二)尊重主体意愿
支教队伍不能以给孩子们带来知识为由让当地的学校、老师和家长处处配合自己的安排。教学前后的沟通是很必要的,甚至可以走访家庭来了解当地对大学生支教的态度和意见,并以此为根据做相应的改进,以融入当地的文化背景,能起到更好的影响和渗透作用。
(三)学习相关知识
支教之前进行系统的关于教学素质的培训,很重要的有以下两点:
1、让支教的学生了解启发孩子比较合理的方式。支教团体不能仅仅对孩子进行灌输式的教学,简单地以考取大学作为贫困地区孩子的榜样,狭隘化“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说法。支教同时会给学校和孩子带去一些物资,不能过分强调物质上的帮助,以免出现不仅没能激励孩子好好学习,甚至养成“不劳而获”的心理。对于孩子不能太惯着,在平易近人的形象下也要保证课堂纪律和学习效率。
2、对所要上课对象的课程有比较清晰的思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计划只是辅助,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讲课内容有层次性,孩子们也容易接受。
(四)沟通交流合作
几乎每个高校都存在与支教相关的学生组织,或者因为学校专业性质不同,或者因为学生组织背景文化不同,同样都在做支教工作,但仍有很多东西值得相互借鉴。故而,高校组织间的合作交流也很有益。各高校间互动,不仅仅是指地域空间上的互相包含,或者二者间的资源共享,更意味着大学文化与社团文化在这种开放式的格局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例如,两个高校的支教队伍可以在同一所山区学校,一起支教,一起面对问题,一起提出解决方案,双方在其中所能获得的,不仅是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还有支教的共同经验。
参考文献
[1] 陈晓红.大学生党员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郫县安靖小学留守儿童调查为例[A].法制与社会,2009.6(中)
[关键词]学生支教 存在问题 解决思路
中图分类号:B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198-01
一、背景介绍
大学生支教以时间的长短为标准,可把支教分为不定期支教、短期支教和长期支教三类。其中,短期支教是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有规律的支教活动,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组织性,其时间、次数、地点一般是固定的。据笔者了解,不少高校的社团或协会在课外时间也会安排志愿者给部分孩子进行教学。本文所要提到的A协会是一个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落后教育观念的组织,其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支教,支教的对象是所在学校后勤集团员工的子女、附近儿童福利院的小孩以及偏远山区的孩子。在长时间的支教工作中,除了看到支教所来的积极意义外,也发现了一些不得不及时解决的问题。
二、支教的必要性
(一)参与者一:青年学生
1、感受:现在不少青年学生对贫困山区或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并没有太多真实体验。大学生参加支教,不管是给留守儿童上课,抑或给山区学生教书,对于他们自身而言都上了很好的一课。
2、责任:和孩子接触的时间是事先安排好的,在支教的时间里必须要当好老师的角色,要让孩子真正学到东西。对孩子负责,并且负责到底,是培养部员责任心的。
3、耐心:孩子不听话、犯错误的时候,需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和孩子打交道,总有一些问题在重复出现的。往往纠正孩子的一个问题最需要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耐心。
4、锻炼:支教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其中除了教孩子知识,还要学习和队友合作、和孩子家长交流、组织教学活动、锻炼自己生活的能力等。
(二)参与者二:孩子
1、知识:青年学生热情活泼,给孩子们讲课的方式能让人耳目一新,孩子接受起来也更有效率。
2、身心:以留守儿童为例,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再比如说福利院的孩子,A协会义教成员的关心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和快乐。
3、理想:短暂的支教时间,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据相关调查,不少偏远地区的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是这样规划的:初中,甚至小学毕业就出去打工。但是支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分学生及家长对学习的态度。
4、物资:下乡支教时A协会总会筹集一些孩子们或学校能用到的文体用品,虽然有限,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他们的文体生活。
(三)其他
1、教育资源:山区学校通常缺乏教师资源,A协会暑期所支教的B小学共有五个年级,一两百个学生,但固定的老师只有三个。外来的志愿者给孩子们上课,适当地缓解了当地学校和老师的教学压力。
2、教学理念:大学生充满朝气、思维活跃,对于孩子的学习方式有不少见解,也敢于在课堂上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青年学生可以让孩子们接触不一样的思想观念,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启发。
3、家长:家长的态度对支教工作的开展很重要。例如A协会“爱心学校”会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措施,让家长了解支教开展情况和孩子的具体表现。“爱心学校”义教也减轻了家长们的不少负担。
三、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更换频繁
A协会支教的B小学,每年来支教的志愿者并不少,且以青年学生居多。因为时间相对充裕,大学生基本都会选择暑期来支教。但是呆在学校教书的时间仍然非常有限,所以上课的老师仍然会频繁更换。这个情况在有支教存在的学校普遍发生。老师的更换对于学生来说难以迅速在情绪上调整,并且由于教学不系统,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教学内容的不连贯。不能根据当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制定授课计划,过短的支教时间阻碍了支教的时效性。
(二)时间安排不当
暑期正是孩子们在家休整或从不同的方面和途径增长知识养成优良的性格品质的时间,暑假补课只有少部分孩子会主动提出参加,甚至不排除还有一部分孩子是为了逃避在家里干农活。
(三)专业知识不够
许多去支教的大学生并没有职业教师的素养,对于语文、数学等主干课缺少系统的授课方式。有些队伍在支教之前没有进行一定的岗前职业培训,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很难把握和孩子们相处的分寸。另外,大学生自身能力也良莠不齐,由于经验和小初教学知识储备不足,不能根据教学客体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导致教学质量差,教学形式主义严重。
(四)缺乏根本认识
大多数参加支教的学生把锻炼自己放在了第一位,对于如何更好地提高当地的教学水平却并不怎么看重,导致其教学太过程式化和形式化,很难去仔细考虑当地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让孩子看到大山外面世界的美好,却不着力让其掌握知识,不免显得本末倒置。
四、拟解决的思路
(一)构建约束机制
从教育的连续性来说,支教的时间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有文献提出,三年左右才是保证支教成果的最佳时间。除了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前往贫困山区支教,笔者认为还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弥补暑期支教由于主体频繁更换引起的问题:
1、既然无法做到一年,就尽量延长支教天数,暑假完全可以把绝大部分的时间放在支教上,一个月或两个月,效果肯定比一周或十天要明显;
2、支教之前做好计划,支教过程中做好记录,将计划和记录留给下一批志愿者,以减轻教学的不连贯程度,也能在来支教的时候较快了解当地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3、和当地的学校和孩子建立长期的联系,在第二年、第三年都能再去同一个学校给同一批学生上课,避免孩子们面對每一批志愿者都会出现的陌生感和烦躁感。
(二)尊重主体意愿
支教队伍不能以给孩子们带来知识为由让当地的学校、老师和家长处处配合自己的安排。教学前后的沟通是很必要的,甚至可以走访家庭来了解当地对大学生支教的态度和意见,并以此为根据做相应的改进,以融入当地的文化背景,能起到更好的影响和渗透作用。
(三)学习相关知识
支教之前进行系统的关于教学素质的培训,很重要的有以下两点:
1、让支教的学生了解启发孩子比较合理的方式。支教团体不能仅仅对孩子进行灌输式的教学,简单地以考取大学作为贫困地区孩子的榜样,狭隘化“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说法。支教同时会给学校和孩子带去一些物资,不能过分强调物质上的帮助,以免出现不仅没能激励孩子好好学习,甚至养成“不劳而获”的心理。对于孩子不能太惯着,在平易近人的形象下也要保证课堂纪律和学习效率。
2、对所要上课对象的课程有比较清晰的思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计划只是辅助,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讲课内容有层次性,孩子们也容易接受。
(四)沟通交流合作
几乎每个高校都存在与支教相关的学生组织,或者因为学校专业性质不同,或者因为学生组织背景文化不同,同样都在做支教工作,但仍有很多东西值得相互借鉴。故而,高校组织间的合作交流也很有益。各高校间互动,不仅仅是指地域空间上的互相包含,或者二者间的资源共享,更意味着大学文化与社团文化在这种开放式的格局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例如,两个高校的支教队伍可以在同一所山区学校,一起支教,一起面对问题,一起提出解决方案,双方在其中所能获得的,不仅是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还有支教的共同经验。
参考文献
[1] 陈晓红.大学生党员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郫县安靖小学留守儿童调查为例[A].法制与社会,2009.6(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