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文当然也是高考作文可供选择的常规文体之一,如果试题本身没有限定文体,那么高考作文尽可以写成记叙文。怎样才能写好考场记叙文呢?让我们读例文、悟写法。
有师如斯
一考生
踏进校门成为学生,接触过的老师不下百位,直接授过课的也有数十位之多,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我最敬佩、最爱戴的还是教了我三年高中语文的戴老师。有师如斯,幸甚!幸甚!
戴老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首批录取的学生,据说是当年当地考上本科的16位“学霸”之一。只念了七年书的他是如何考上大学的?戴老师的回答十分干脆:“自学。要想改变人生,唯有自强不息。”
戴老师年届花甲,但说话有激情,举止有活力。还记得他在第一次班会课上与众不同的发言:“诸位君子、淑女,你们是我接手的第13批学生,将成为我的关门弟子……我将倾尽所学来教导你们、帮助你们,但我更希望你们自强不息……”说着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由于太用力,在點感叹号的点儿时,粉笔竟断成三截。
听戴老师讲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不但可以学到字词句篇语等知识技能,还有人生感悟、做人道理、处世哲学、家国情怀。戴老师最拿手的课是“古诗文鉴赏”,他喜欢和我们一起诵读,随着熟读成诵,诗文的深刻内涵便了然于胸了。续写和改编是戴老师的最爱,他的课后作业,不是续写结尾,就是改编形式、改编情节,还美其名曰“读写结合”。他多次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要认真学习、深刻感悟、发扬光大,千万不能断了根脉呀!”
很庆幸能够成为班级学习委员,并兼任了语文课代表,本以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可谁知上任不久就遇到了麻烦。因为戴老师布置的作业很难做,班上总有一些同学不交作业。有一次,当我把薄薄一摞作业放到他办公桌上的时候,他生气了:“这还了得!说!谁没交?”见我吞吞吐吐,他一把夺过我手里的字条,“连这点正义感都没有吗?你带头了吗?督促了吗……当班干部的要以上率下、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呀!”
在戴老师的教导与帮助下,我们班成为学校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没有出现辍学生的班级,成为发表文章最多、小发明最多、竞赛获奖最多的班级……哦,对了,我们班还是学校目前唯一一个“无人监考班级”呢!
有师如斯,不想进步都难。因为自强不息、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已经内化为全班同学的自觉行动了。
外公语录四则
一考生
跟随打工的爸爸妈妈漂泊多年,直到上高中了才回到外公身边,虽然只有短短三年时间,但外公的每一次教导都让我刻骨铭心。现梳理出外公语录四则,与大家共赏。
外公语录1:人不自救,没人能救。
我是以压线分数进入高中就读的,所以一个学年下来,十余门课程中竟有近三分之一不及格,于是高二分班时被分到“提高班”——高二十班。正当我准备“破罐子破摔”“就这么混下去”的时候,外公找我谈话了:“我到学校问过了,老师们的一致看法是,你脑子聪明,但就是不肯用功……人生苦短,要珍惜青春年华……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要告诉你的是:人不自救,没人能救。”从那以后,我的学习成绩渐渐好了起来。
外公语录2:只有敢于正视错误,才会有勇气去纠正错误。
事情发生在高二下学期。也许是小有进步得意忘形,也许是本性难移恶习难改,因没能禁得住几位朋友的撺掇,晚上放学后进了网吧……正玩得疯狂、尽兴的时候,外公来了,拉起我就走,回到家也是一句话也没说。直到一周后我试探着询问何时“谈话”时,他才语气平静地说:“不用谈了,你这几天的表现告诉我,你已经知错、改错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孩子,只有敢于正视错误,才会有勇气去纠正错误……良好意志品质、行为习惯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学会自我完善呀!”
外公语录3:一花独放不是春,一人成树不是林。
进入高三,我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几次月考,均稳居年级组前十名。就在我踌躇满志准备向前三甲冲刺的时候,外公又找我谈话了:“你们高三十班是‘提高班’,学习吃力的同学不少,作为班长,你不能光想着自己的成长进步而无视其他同学的进步需求呀……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一人成树也不是林呀……要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你何不与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学习经验……”
外公语录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就在昨天晚上,见我拒绝了全家动手而是自己准备着考试用品,外公高兴地说:“我相信我外孙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我用毛主席的一句话为我外孙壮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外公语录,有原创,有改编,有借用;外公语录,催我自省,让我明理,给我导行。
赵门家风
一考生
小城不大,也就万余户人家。但一提到东郊赵家,不但称得上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而且都会伸出大拇指“点赞”。
赵家原本齐鲁人家,百余年前“闯关东”才定居于此。六七代人传承下来,不但繁衍出一个仅目前就拥有近百人丁的大家族,而且成为因受到自强、自信、自爱之家风熏陶浸染的一门望族。
赵家人的自强远近闻名。听老辈人讲,当年背井离乡“闯关东”的那代赵家人,乍到北大荒时简直称得上“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但他们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白手起家,硬是靠着人拉肩扛、残镐木犁,开垦了荒地、种出了庄稼、盖起了草屋,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就是现在,赵家人仍然秉承着自强的家风,或为大工匠,或为大学者,或为大名医,或为大将军,连年龄只有九岁的那位小公主也通过三轮竞选成为班长。
赵家人的自信有目共睹。本人与赵家第六代某公子同窗三载,耳闻目睹了该公子“勇争第一”“要做就做最好”的诸多鲜活事例。在该公子的身上,你总会看到自信满满、斗志昂扬,从该公子的口中,你绝对听不到一句类似“不可能”“能行吗”这样的话语。为了“拿下”学校年度速滑冠军,没有一点冰上基础的他自信满满地“走”进滑冰场,只用了两周左右时间就如愿登上冠军领奖台;为了“夺得”一年一度的最佳社会调查奖,他自信满满地率领小组成员三入工厂、五进社区、七易其稿,终于捧回了那本大红奖励证书。 赵家人的自爱更是见微知著。赵家人不但爱自己、爱家人,具有一般意义的“小我”的自爱,而且既拒绝大非,也拒绝小恶,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具有更大意义的“大我”的自爱。赵家第五代中有一位博士曾有过移民国外的想法,但“老祖宗”的一句“没有‘大家’哪来‘小家’”就让他很快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另一位做了村官的“五代”,只因盛情难却去百姓家喝了几盅老酒、吃了几口土豆炖大鹅,便硬是被其老子“押着”到村部通过有线广播向全体村民做了一番深刻检讨,事后还专门为自己制定了“约法三章”并裱糊上墙,一日三省。
这正是:家风家训百世存,水滴石穿神如神。桃李不言下成蹊,于无声处最动人。
源·圆·缘
一考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题记
与名句相识,源自一次偶然。
念五年级时,爸爸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妈妈撇下我远嫁他鄉,我感觉天就像塌了一样,不但生活乱得一团糟,还因为没人管束,染上了偷盗恶习。有一次,我刚从窗户爬进一户人家,就被人发现了,一位坐轮椅的老奶奶正慈祥地看着我:“孩子,你一定是饿了吧,我给你拿蛋糕……”我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既没有阻止她,也没有趁机逃跑。看我狼吞虎咽地吃着蛋糕,她又给我打开一瓶饮料:“喝吧……奶奶这里还有一些钱,一会儿都给你。”“我不要……我……”听完我的血泪控诉,奶奶也泪湿衣襟:“你年纪还小,还得好好读书呀!以后我资助你……”离开时,奶奶摇着轮椅把我送到门口,还送我一个日记本,扉页上写着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尽管当时还不能完全理解那句话的含义,但我坚信那句话肯定不一般、很有用。
有名句相助,圆我歌唱美梦。
在那位奶奶和许多好心人的教导与帮助下,我痛改前非,顺利完成小学初中学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级示范高中。但我心中总有一种登台歌唱的冲动,而且越来越强烈。同桌说:“算了吧,以你的成绩,考个名牌大学没问题,何必再自讨苦吃。”好友说:“省省吧,学艺术就等于烧钱呀。”老班说:“想法不错,但听老师劝,人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你的优势在理化生方面。”难道就这样算了?实在是不甘心!一日翻书,忽见李清照咏桂名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管了,什么也不管了,我就是要争一流,就是要追寻音乐世界那动人心魄、流芳千古的美!半年后,当我在校园艺术节上一展歌喉的时候,大家惊诧了;就在前几天,当我把沈阳艺术学院“艺考合格证”拿到手的时候,又收到了他们的祝贺与祝福。
携名句之手,永结美好情缘。
我不是个“随缘”的人,因为我不想混,不想随波逐流;但我相信“缘”的客观存在,不是吗?在我与中华名言之间不就存在着一种既美好又珍贵的情缘吗?
我愿携手名句,直面生活,直面人生,成为一个敢想敢说、敢做敢当的人;我愿携手名句,先忧后乐,坦荡无私,成为一个懂得感恩、懂得分享的人;我愿携手名句,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成为一个自信满满、朝气蓬勃的人!
【写法】
上面这四篇例文都是全国新课标Ⅱ卷的考场一等文。怎么样,写得都不错吧?选择记叙文体是不是同样可以写得异彩纷呈?认真分析便不难发现,这些佳作的成功之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首先,这些佳作都是有人物、有故事的。例文1的主要人物是戴老师,主要叙写了戴老师的过去、现在,以及其教书育人各个方面的事情;例文2的主要人物是外公,主要叙写了外公语录的具体内容及其产生的过程;例文3的主要人物是“赵家人”,主要叙写了“赵家人”自强、自信、自爱优良家风的具体表现;例文4的主要人物是“我”,主要叙写了“我”与名句相识、得名句相助的经历与体验。人物和故事是构成记叙文的两大元素,有人物、有故事,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前提。
其次,这些佳作都是有场面、有细节的。例文1中戴老师生气的那个场面,例文2中外公高兴地为“我”壮行的那个场面,例文3中“五代”深刻检讨的那个场面,例文4中“我”狼吞虎咽那个场面,都很好地做到了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例文1中“粉笔竟断成三截”那个细节,例文2中外公“拉起我就走”那个细节,例文3中“三入工厂、五进社区、七易其稿”那个细节,例文4中众人相劝那个细节,都很好地做到了用词准确、生动鲜活,细微之处见精神。场面和细节是需要详写的内容,有场面、有细节,既让文章现场感更强,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又可使文章重点更突出、文体特征更鲜明。
再次,这些佳作都是有态度、有情感的。例文1的态度是“有师如斯,不想进步都难”,表达了“我”对戴老师的敬佩、爱戴、感激之情;例文2的态度是“外公语录,催我自省,让我明理,给我导行”,表达了“我”对外公及其语录的赞赏、感激之情;例文3的态度是为赵门家风“点赞”,表达了对赵门家风的褒奖、赞赏之情;例文4的态度是“携名句之手,永结美好情缘”,表达了“我”对中华名句的感念、感激之情。态度和情感也是记叙文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有态度,文章主旨就鲜明而突出;有情感,文章就温暖亲切、直抵心底。
最后,这些佳作都是有顺序、有条理的。例文1以时间先后为序,先发生的写在前,后发生的写在后;例文2也是以时间先后为序,四个板块让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例文3以“自强、自信、自爱”家风之序为序,“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让文章条理分明,结构严谨;例文4以“相识”“相助”“携手”由浅入深之序为序,三个段首中心句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总之,只要能够做到、做好以上“八有”,就尽可以在考场上选择记叙文体来写,就会把记叙文写得异彩纷呈,并获得好评、赢得高分。
有师如斯
一考生
踏进校门成为学生,接触过的老师不下百位,直接授过课的也有数十位之多,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我最敬佩、最爱戴的还是教了我三年高中语文的戴老师。有师如斯,幸甚!幸甚!
戴老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首批录取的学生,据说是当年当地考上本科的16位“学霸”之一。只念了七年书的他是如何考上大学的?戴老师的回答十分干脆:“自学。要想改变人生,唯有自强不息。”
戴老师年届花甲,但说话有激情,举止有活力。还记得他在第一次班会课上与众不同的发言:“诸位君子、淑女,你们是我接手的第13批学生,将成为我的关门弟子……我将倾尽所学来教导你们、帮助你们,但我更希望你们自强不息……”说着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由于太用力,在點感叹号的点儿时,粉笔竟断成三截。
听戴老师讲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不但可以学到字词句篇语等知识技能,还有人生感悟、做人道理、处世哲学、家国情怀。戴老师最拿手的课是“古诗文鉴赏”,他喜欢和我们一起诵读,随着熟读成诵,诗文的深刻内涵便了然于胸了。续写和改编是戴老师的最爱,他的课后作业,不是续写结尾,就是改编形式、改编情节,还美其名曰“读写结合”。他多次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要认真学习、深刻感悟、发扬光大,千万不能断了根脉呀!”
很庆幸能够成为班级学习委员,并兼任了语文课代表,本以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可谁知上任不久就遇到了麻烦。因为戴老师布置的作业很难做,班上总有一些同学不交作业。有一次,当我把薄薄一摞作业放到他办公桌上的时候,他生气了:“这还了得!说!谁没交?”见我吞吞吐吐,他一把夺过我手里的字条,“连这点正义感都没有吗?你带头了吗?督促了吗……当班干部的要以上率下、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呀!”
在戴老师的教导与帮助下,我们班成为学校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没有出现辍学生的班级,成为发表文章最多、小发明最多、竞赛获奖最多的班级……哦,对了,我们班还是学校目前唯一一个“无人监考班级”呢!
有师如斯,不想进步都难。因为自强不息、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已经内化为全班同学的自觉行动了。
外公语录四则
一考生
跟随打工的爸爸妈妈漂泊多年,直到上高中了才回到外公身边,虽然只有短短三年时间,但外公的每一次教导都让我刻骨铭心。现梳理出外公语录四则,与大家共赏。
外公语录1:人不自救,没人能救。
我是以压线分数进入高中就读的,所以一个学年下来,十余门课程中竟有近三分之一不及格,于是高二分班时被分到“提高班”——高二十班。正当我准备“破罐子破摔”“就这么混下去”的时候,外公找我谈话了:“我到学校问过了,老师们的一致看法是,你脑子聪明,但就是不肯用功……人生苦短,要珍惜青春年华……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要告诉你的是:人不自救,没人能救。”从那以后,我的学习成绩渐渐好了起来。
外公语录2:只有敢于正视错误,才会有勇气去纠正错误。
事情发生在高二下学期。也许是小有进步得意忘形,也许是本性难移恶习难改,因没能禁得住几位朋友的撺掇,晚上放学后进了网吧……正玩得疯狂、尽兴的时候,外公来了,拉起我就走,回到家也是一句话也没说。直到一周后我试探着询问何时“谈话”时,他才语气平静地说:“不用谈了,你这几天的表现告诉我,你已经知错、改错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孩子,只有敢于正视错误,才会有勇气去纠正错误……良好意志品质、行为习惯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学会自我完善呀!”
外公语录3:一花独放不是春,一人成树不是林。
进入高三,我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几次月考,均稳居年级组前十名。就在我踌躇满志准备向前三甲冲刺的时候,外公又找我谈话了:“你们高三十班是‘提高班’,学习吃力的同学不少,作为班长,你不能光想着自己的成长进步而无视其他同学的进步需求呀……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一人成树也不是林呀……要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你何不与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学习经验……”
外公语录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就在昨天晚上,见我拒绝了全家动手而是自己准备着考试用品,外公高兴地说:“我相信我外孙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我用毛主席的一句话为我外孙壮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外公语录,有原创,有改编,有借用;外公语录,催我自省,让我明理,给我导行。
赵门家风
一考生
小城不大,也就万余户人家。但一提到东郊赵家,不但称得上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而且都会伸出大拇指“点赞”。
赵家原本齐鲁人家,百余年前“闯关东”才定居于此。六七代人传承下来,不但繁衍出一个仅目前就拥有近百人丁的大家族,而且成为因受到自强、自信、自爱之家风熏陶浸染的一门望族。
赵家人的自强远近闻名。听老辈人讲,当年背井离乡“闯关东”的那代赵家人,乍到北大荒时简直称得上“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但他们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白手起家,硬是靠着人拉肩扛、残镐木犁,开垦了荒地、种出了庄稼、盖起了草屋,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就是现在,赵家人仍然秉承着自强的家风,或为大工匠,或为大学者,或为大名医,或为大将军,连年龄只有九岁的那位小公主也通过三轮竞选成为班长。
赵家人的自信有目共睹。本人与赵家第六代某公子同窗三载,耳闻目睹了该公子“勇争第一”“要做就做最好”的诸多鲜活事例。在该公子的身上,你总会看到自信满满、斗志昂扬,从该公子的口中,你绝对听不到一句类似“不可能”“能行吗”这样的话语。为了“拿下”学校年度速滑冠军,没有一点冰上基础的他自信满满地“走”进滑冰场,只用了两周左右时间就如愿登上冠军领奖台;为了“夺得”一年一度的最佳社会调查奖,他自信满满地率领小组成员三入工厂、五进社区、七易其稿,终于捧回了那本大红奖励证书。 赵家人的自爱更是见微知著。赵家人不但爱自己、爱家人,具有一般意义的“小我”的自爱,而且既拒绝大非,也拒绝小恶,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具有更大意义的“大我”的自爱。赵家第五代中有一位博士曾有过移民国外的想法,但“老祖宗”的一句“没有‘大家’哪来‘小家’”就让他很快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另一位做了村官的“五代”,只因盛情难却去百姓家喝了几盅老酒、吃了几口土豆炖大鹅,便硬是被其老子“押着”到村部通过有线广播向全体村民做了一番深刻检讨,事后还专门为自己制定了“约法三章”并裱糊上墙,一日三省。
这正是:家风家训百世存,水滴石穿神如神。桃李不言下成蹊,于无声处最动人。
源·圆·缘
一考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题记
与名句相识,源自一次偶然。
念五年级时,爸爸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妈妈撇下我远嫁他鄉,我感觉天就像塌了一样,不但生活乱得一团糟,还因为没人管束,染上了偷盗恶习。有一次,我刚从窗户爬进一户人家,就被人发现了,一位坐轮椅的老奶奶正慈祥地看着我:“孩子,你一定是饿了吧,我给你拿蛋糕……”我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既没有阻止她,也没有趁机逃跑。看我狼吞虎咽地吃着蛋糕,她又给我打开一瓶饮料:“喝吧……奶奶这里还有一些钱,一会儿都给你。”“我不要……我……”听完我的血泪控诉,奶奶也泪湿衣襟:“你年纪还小,还得好好读书呀!以后我资助你……”离开时,奶奶摇着轮椅把我送到门口,还送我一个日记本,扉页上写着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尽管当时还不能完全理解那句话的含义,但我坚信那句话肯定不一般、很有用。
有名句相助,圆我歌唱美梦。
在那位奶奶和许多好心人的教导与帮助下,我痛改前非,顺利完成小学初中学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级示范高中。但我心中总有一种登台歌唱的冲动,而且越来越强烈。同桌说:“算了吧,以你的成绩,考个名牌大学没问题,何必再自讨苦吃。”好友说:“省省吧,学艺术就等于烧钱呀。”老班说:“想法不错,但听老师劝,人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你的优势在理化生方面。”难道就这样算了?实在是不甘心!一日翻书,忽见李清照咏桂名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管了,什么也不管了,我就是要争一流,就是要追寻音乐世界那动人心魄、流芳千古的美!半年后,当我在校园艺术节上一展歌喉的时候,大家惊诧了;就在前几天,当我把沈阳艺术学院“艺考合格证”拿到手的时候,又收到了他们的祝贺与祝福。
携名句之手,永结美好情缘。
我不是个“随缘”的人,因为我不想混,不想随波逐流;但我相信“缘”的客观存在,不是吗?在我与中华名言之间不就存在着一种既美好又珍贵的情缘吗?
我愿携手名句,直面生活,直面人生,成为一个敢想敢说、敢做敢当的人;我愿携手名句,先忧后乐,坦荡无私,成为一个懂得感恩、懂得分享的人;我愿携手名句,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成为一个自信满满、朝气蓬勃的人!
【写法】
上面这四篇例文都是全国新课标Ⅱ卷的考场一等文。怎么样,写得都不错吧?选择记叙文体是不是同样可以写得异彩纷呈?认真分析便不难发现,这些佳作的成功之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首先,这些佳作都是有人物、有故事的。例文1的主要人物是戴老师,主要叙写了戴老师的过去、现在,以及其教书育人各个方面的事情;例文2的主要人物是外公,主要叙写了外公语录的具体内容及其产生的过程;例文3的主要人物是“赵家人”,主要叙写了“赵家人”自强、自信、自爱优良家风的具体表现;例文4的主要人物是“我”,主要叙写了“我”与名句相识、得名句相助的经历与体验。人物和故事是构成记叙文的两大元素,有人物、有故事,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前提。
其次,这些佳作都是有场面、有细节的。例文1中戴老师生气的那个场面,例文2中外公高兴地为“我”壮行的那个场面,例文3中“五代”深刻检讨的那个场面,例文4中“我”狼吞虎咽那个场面,都很好地做到了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例文1中“粉笔竟断成三截”那个细节,例文2中外公“拉起我就走”那个细节,例文3中“三入工厂、五进社区、七易其稿”那个细节,例文4中众人相劝那个细节,都很好地做到了用词准确、生动鲜活,细微之处见精神。场面和细节是需要详写的内容,有场面、有细节,既让文章现场感更强,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又可使文章重点更突出、文体特征更鲜明。
再次,这些佳作都是有态度、有情感的。例文1的态度是“有师如斯,不想进步都难”,表达了“我”对戴老师的敬佩、爱戴、感激之情;例文2的态度是“外公语录,催我自省,让我明理,给我导行”,表达了“我”对外公及其语录的赞赏、感激之情;例文3的态度是为赵门家风“点赞”,表达了对赵门家风的褒奖、赞赏之情;例文4的态度是“携名句之手,永结美好情缘”,表达了“我”对中华名句的感念、感激之情。态度和情感也是记叙文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有态度,文章主旨就鲜明而突出;有情感,文章就温暖亲切、直抵心底。
最后,这些佳作都是有顺序、有条理的。例文1以时间先后为序,先发生的写在前,后发生的写在后;例文2也是以时间先后为序,四个板块让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例文3以“自强、自信、自爱”家风之序为序,“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让文章条理分明,结构严谨;例文4以“相识”“相助”“携手”由浅入深之序为序,三个段首中心句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总之,只要能够做到、做好以上“八有”,就尽可以在考场上选择记叙文体来写,就会把记叙文写得异彩纷呈,并获得好评、赢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