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中小学生诵读古典诗词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paccp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古诗词,能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规定的背诵篇目,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内涵丰富,都是历代名篇佳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特别适合学生背诵。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呢?笔者谈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 反复诵读,感受音乐美
  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音乐美。如教学《琵琶行》这首诗时,首先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即读出诗的节奏来。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得抑扬顿挫。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有些词语的“音”要读得重些,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教师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最后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让同学们感受诗的韵脚。通过朗读,学生既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又初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音乐对人的感染力是最直接、最迅速、最深刻的,因此,在学习诗词中如果能够恰当地选用声乐或器乐作品,将会大大增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如李白的《送友人》是一首送别诗,前两联记送别地的景致和送别之事,第三联以浮云喻游子之心,落日喻故人之情,末联借马鸣衬托离情别绪。在学习此诗前,笔者反复播放古筝乐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那舒缓、优美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为古诗的教学营造了恰到好处的氛围。
  二、初步感知,体会图画美
  教学《江南春》时可以引导学生吟诵后作画的形式,在学生头脑中呈现“水村、山郭、酒旗迎风”以及烟雨濛濛、千里莺啼的景象,还有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的“南朝众多寺庙”的整体画面,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美,从而感到蕴含在画面中诗人感伤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
  我国很多古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只有通过感知,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才能把握审美对象的各种感性状貌,才能引起美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为进一步赏析、理解奠定感性基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会古典诗词的画面美。
  如《过故人庄》描绘了一幅农村恬静优美的田园图。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诗歌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中,体会故人庄环境的恬静美丽,农人劳动的乐趣,田家生活的安逸。《江雪》作者以极其洗练的文笔,勾画出一幅渔翁泛舟垂钓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把“江”“雪”与“渔翁”有机联系在一起,动静相衬,虚实结合,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勾画了一幅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宏观勾勒、动静结合描绘出的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独特美感。
  三、深入理解,领悟思想美
  “诗缘情”,“诗言志”,喜怒哀乐,诗之情也。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就该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让如诗如画的祖国壮丽山川,在学生的胸中激荡。让学生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充满激情,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样,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必须让学生理解作者渴望杀敌建功,报效国家的豪壮胆气、雄伟气魄,体味作者虽壮志未酬,仍心系祖国命运的拳拳之心;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应让学生学习诗人不屈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就该让学生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剪梅》(李清照)等,就应引导学生如何珍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学习《过华清宫》《石壕吏》《涉江》等,就该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恶丑的憎恶之情。
  四、发挥想象,体会意境美
   古诗的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体会古诗中的意境美。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笔者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体会到诗的意境美。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在唐诗宋词的天地里心驰神游。
其他文献
一些复杂的应用题,如果能找到合适的突破口,一道看来毫无头绪的应用题马上就能变得条理分明,解答方法也就呼之欲出了。教学中我们应教给学生一些解题方法,以拓宽其思路,提高其解题能力。  一、根据题中的因果找出解题方法  数学应用题中都存在着或明或暗的因果关联,这时应当紧紧抓住“果”去析“因”,便很快可以找到解题的入口处。  例:一个长方体木料,高增加2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增加了56平方厘米
期刊
加强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是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问题。《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是现代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教学中担负起责任来,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助一臂之力,使学生从小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终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以达
期刊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而语文学科的德育,是语文教师凭借语文教材,发挥个人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行动、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在语文学科教育中实施德育,必须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进行。为进一步探索本学科德育工作,笔者试就语文学科的德育特点谈谈粗略看法。  一、情感熏陶与理论教育并存  情感熏陶,是语文科教学突出的特点。语文
期刊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进步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中学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发展、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引导学生自觉地去学习;兴趣是强大的动力,它能推动学生去刻苦地学习。而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虽然有多种因素,但与教师的善教、善导有密切联系。  教育心理学表明: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如果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去钻研它,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其学习的效果。而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
期刊
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同样,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也不会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不可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情感的特点,改革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依据情感的感知性特点,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先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接受知识
期刊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在短时间内将学生带进英语之门, 向来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门槛”。十几年英语教学实践,我切身地体会到,兴趣是中学生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  一、 运用道具孕育学习兴趣  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应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
期刊
现代远程教育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师生可以交流的虚拟课堂环境,从而实现在远距离推行教学计划、实施教学环节,达到育人的目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学模式的变革,为学习者终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开辟了捷径,成为构筑学习者终生学习体系的重要教育手段。国家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使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搭上了信息时代的快速列车。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实用
期刊
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和《新大纲》的推行,教师们的教学方式也在变化。在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教师应该如何去运作?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的探索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问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主体地位 自学能力    随着《新大纲》的推行和课改的实施,教师们更加注重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并为此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针对可能存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