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尿钠肽在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da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34
   慢性心功能不全即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种疾病引起的多种心脏疾病的中末期,是指心脏搏出血量相对或绝对减少,不能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的病理状态。B型尿钠肽即脑钠肽,脑钠肽(BNP)是利尿钠肽家族的一员,是近年发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脏激素,它是由心室细胞分泌的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解形成,同时脑钠肽前体的降解也产生无活性的代谢产物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1]。正常情况下主要储存于心房,心室肌内也有少量表达。本研究就B型尿钠肽在慢性心功能不全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7~2011年收治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所有入选病例256例,男124例,女132例;年龄55~87岁,平均65.32±18.56岁。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为观察组,共136例,按照心功能NYHA分级,心功能Ⅰ级28例,心功能Ⅱ级37例,心功能Ⅲ级42例,心功能Ⅳ级2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共120例,无心功能不全症状和体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诊断标准:所有慢性心功能不全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主要标准: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肺啰音;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第三心音奔马律;静脉压增高(>16cmH2O)。②次要标准:踝部水肿;夜间咳嗽;活动后呼吸困难;肝肿大;胸腔积液,肺活量降低至最大肺活量的1/3;心动过速(>120次/分)。③主要或次要标准包括:治疗5天以上时间后体重减轻≥4.5kg。符合2项主要标准,或符合1项主要标准及2项次要标准者可确立诊断。
   方法:将入选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随时抽取肘静脉血3ml,放入不加抗凝剂的干燥试管内,血标本在常温下以3000r/分,离心15分钟后取血清,测定BNP水平。测定仪器采用ROCHE Elecsys 201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方法使用免疫法,试剂来源为ROCHE Elecsys BNPreagent Kit配套试剂,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Cat 0312164-100测试,每个试剂盒定标1次。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著性标准采用P=0.05。
   结果
   心功能的损害程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BN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5,P<0.01)。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按NYHA分级,Ⅰ~Ⅳ级各组的血浆BNP水平分别为24.12±4.17pg/ml、92.35±13.94pg/ml、689.42±83.16pg/ml、1328.64±101.35pg/ml,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血浆BNP水平不断升高,表明NYHA分级是影响BNP水平的因素。对照组BNP水平为3.08±0.32pg/ml。心功能Ⅳ级、Ⅲ级、Ⅱ级、Ⅰ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Ⅲ级、Ⅱ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Ⅱ级、Ⅰ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本研究显示,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BNP水平不断增高,且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BNP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慢性心功能不全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响患者的早期诊断,导致疗效观察、预后评价不准确。研究显示超声心动图可以有效评价心脏收缩功能,但在评价舒张功能时作用有限,而且在紧急状况下不方便使用。
   笔者认为BMP主要对物理(心室机械性牵张)、化学(暴露于肾素系统)及代谢性(缺血、缺氧)三方面因素敏感,当心功能不全时,心室壁张力增加,房壁受牵引,肾素水平提高,以及心功能不全导致的缺血缺氧导致BNP分泌增加[2~4]。BNP的生理作用主要为扩张血管,增加排钠,对抗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等的水、钠潴留效应,从而起到代偿作用。已有研究显示BNP不仅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也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瓣膜功能障碍和右室功能障碍情况。200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第一次将血浆BNP水平作为心力衰竭的客观诊断指标。
   本研究显示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依靠临床症状结合BNP水平判定诊断心功能不全使诊断更可靠,心功能分级更准确。血浆BNP检测简便、有效、快速,可以反映心功能的变化,对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和心功能分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谭文锋,陈林祥,余泽洪,等.N端B型脑钠肽检测对左心功能不全早期诊断的意义[J].广东医学,2010,31(3):355-356.
  2 周荣.快速血浆脑钠肽测定在心力衰竭分期中的价值[J].临床医学,2010,30(2):22-25.
  3 许庆源,唐杨章,吕留强.脑钠素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J].临床医学,2010,30(3):13-14.
  4 关坤萍,毕久康,郭存九,等.血浆脑钠肽浓度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9):1056-105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药丹鹿通督片,配合西药脱水药甘露醇及激素地塞米松静滴;配合循经选穴督脉穴位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及维生素B12注射液以刺激神经及营养神经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3例(41%),好转28例(50%),无效5例(9%)。结论:此疗法简单易行、经济实用,效果较满意,免除了患者手术之苦。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综合治疗  doi:10.3969/j.i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耳穴贴治疗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睡眠障碍儿童,采用推拿结合耳穴贴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推拿结合耳穴贴治疗儿童睡眠障碍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推拿 耳穴贴 儿童睡眠障碍体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23   睡眠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
期刊
关键词 中医药 治疗 泌尿系结石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19   泌尿系结石是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的总称,前列腺部位的结石也可归入其中。该病是以突然发生的剧烈腰痛,痛引少腹,尿频、尿急、尿痛、尿色混浊,甚至尿中有血或砂石为主要临床表现。腹X线平片、或B超检查可发现结石。中医文献称石淋、砂淋、血淋(尿血明显者)等。正如《诸病源候论·淋病诸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神经根型颈椎治疗中不同针灸方法实施效果。方法: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90例,均随机进行平衡针灸、温针合并走罐及电针合并颈椎牵引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以平衡针灸组、温针合并走罐组较高,其次为电针合并颈椎牵引组,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平衡针灸组和电针合并颈椎牵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温针合并走罐组(P<0.05)。结论:平衡针灸治疗效果相对较佳。  关键词 神经根型 颈
期刊
关键词 顽固性咽炎 中医药疗法 麻黄附子细辛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21   慢性咽炎系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多发且顽固难愈。属于中医“喉痹”“虚火喉痹”“帘珠喉痹”等范畴。多因板兰根、抗病毒、金银花、连花清瘟胶囊等苦寒清解,长期攻伐太过,伤遏阳气,或不慎摄养,下元亏虚,命门火衰,邪著咽喉而为顽固之疾。对于清凉法乏效的顽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人流术后月经稀少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人流术后月经稀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以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西医治疗外加服中药,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及治疗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人流术后月经稀少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疗法,中医中药在该病治疗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 月经稀少 人流术后 中西医结合疗法  doi:1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日3次;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3粒,日3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记录症状变化,并进行心电图检测及肝肾功能化验,对相关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自觉症状及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
期刊
关键词 油漆 高压注射 中药冲洗灌注 手外伤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28   正压力喷漆工艺在船舶制造行业广泛应用,高压油漆注射伤时有发生。但是因为该病既往并不常见,早期症状轻,患处创面小,很容易造成患者和医生对该病的严重程度及后果认识不足,延误其治疗,严重者发生软组织感染与手指坏死[1]。手的高压油漆注射伤的治疗十分棘手,后遗症严重,常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利用超声骨密度检测仪对教职工的骨密度情况进行监测,以掌握教职工骨密度情况。方法:采用Densitometer型超声波骨密度仪对1800名教职工进行超声定量骨密度监测。结果:1800例教职工中,30岁以下41例,体重59.6±12.4kg,身高167.8±6.6cm,体重指数19.34±3.15kg/m2,BMD值0.514±0.102g/cm2;31~45岁712例,体重59.6±8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治疗、病程动态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渗透法(GLA)对234例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对早期诊断脑梗死的发生及进程了解有一定价值,可作为纤溶功能亢进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对血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