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长亭浊酒尽,浮云游子温陵情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送别》包含着无数中国离人的深情,成为流传百年的名曲。而其作者李叔同,“由翩翩公子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最终成为一代传奇。
  


  世上不缺富家子弟,却不是每个富家子弟都能做到才情兼具、潇洒翩翩的;世上亦多有倾心书画诗词者,但能走遍了文艺的圈子而样样精通的实在不多;至于那享尽了俗世的繁华后,还能抽身离去一心向佛,独守空山里一盏豆灯的,更是少之又少。李叔同却能够将这三种人生都过到极致,他的才情与执着、热烈与清冷、温和与严肃,在那短短的几十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看到的李叔同总是在不停地转身,而那每一次的转身,都像是在与过往彻彻底底地告别。
  书声琅琅少年郎
  语录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忆儿时》
  李叔同出身津门富贵之家,祖上经营盐业,父亲李世珍曾中进士,后辞官经商,家境颇为殷实。父亲治家有方,心地善良,乐善好施,被称作“李善人”。李叔同生母王氏原是丫鬟,生下李叔同时年仅二十岁,而父亲已年近七十岁了。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李叔同,既有着富家子弟不食人间苦滋味的潇洒,也在无形中养成了一颗细腻敏感而又感情丰沛的心。
  李叔同五岁时,父亲因病逝世,他靠着哥哥李文熙开始了自己的启蒙学习。他将《三字经》《百家姓》《百孝图》等经典开蒙教材通读之后,八岁读《文选》,九岁读《四书》《诗经》《孝经》及唐诗,并开始师从书法家唐静岩先生学习篆刻。到了十六岁时,李叔同进入辅仁书院学习新学,次年拜津门名士赵幼梅学词。这些幼年和少年时期的积累,成为其后来学贯中西、融汇古今的重要基础。
  


  后來,李叔同与其母一同前往上海,凭借《李庐诗钟》和《辛丑北征泪墨》两本诗集名扬十里洋场,从此饮酒赋诗、呼朋引伴,成为沪上有名的潇洒文人。
  素材写作:李叔同的才情与傲气来自儿时的苦读积累,没有人生来就能潇潇洒洒或随随便便地赢得他人的掌声。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成功背后都是成百上千倍的努力,十年如一日的沉积才能换得一朝绚烂的盛放。
  一代文艺大家
  语录
  


  “宇宙万物,除丑恶污秽者外,无论天工、人工,皆可谓之美术……美术字义,以最浅近之言解释之,美,好也;术,方法也;美术,要好之方法也。人不要好,则无忌惮;物不要好,则无进步。美术定义,如是而已。”
  生母离世后,李叔同远赴日本,开启了他的求学生涯。在那里,李叔同对西洋艺术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后入了“随鸥吟社”,并在社刊《随鸥集》上发表了多篇诗作。在学校期间,他创办了《音乐小杂志》,这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音乐刊物。后来,他开始逐渐关注话剧艺术,与同学曾延年一起创办了话剧社春柳社,而其亲自出演的《茶花女》更是红极一时,开中国话剧之先河。丰子恺曾回忆李叔同的茶花女扮相,“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 。此剧一经上演,立刻受到广泛的好评,著名剧作家欧阳予倩便是受了那场演出的启发而走上了戏剧的道路。
  除音乐话剧外,李叔同还是多个艺术领域的先驱:在文学方面,其撰写的《近世欧洲文学之概观》比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还要早七八年;最早倡导木刻艺术,印制了中国最早的现代木刻画集《木刻画集》;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分声部合唱歌曲;率先使用裸体模特……处在新旧交接的时代,李叔同将眼光放得很远,并能在纷繁杂乱的周遭中发现好东西,然后迅速吸收利用,并与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接、融合,这是他的大本事,也是他敢为人先的底气。
  素材写作:李叔同从不将自己局限在过去的知识中,总是时刻做足了突破旧制的准备。他是个胆子大的人,这份胆量源于其博大的胸襟、积极进取的劲头和深厚扎实的学识。古来能创新者成大业,而真正走在前面的人,少有莽夫,多是智者。
  遁入空门心至诚
  语录
  “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绝笔
  1918年6月31日,39岁的李叔同正式皈依佛门,法名演音,号弘一。这天,正好是大势至菩萨的生日。对于出家,李叔同自己看得很重,他曾说:“信仰上的事,不比寻常名利关系,可以迁就。”他是下了决心要走这条路的。弘一法师所专的律宗,以近乎苦行的严苛清修著称,非潜心修行者难以坚持。弘一法师做到了,最早他在嘉兴精严寺修行,随后又在西湖玉泉寺,因杭州城内故友多应酬总是避不及,所以干脆离开,于1920年夏前往新城贝山修行,后为专心编纂《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他又移居温州永嘉下寮。最终,此书被誉为灵芝大师之后的律学第一著作。
  入了僧门的李叔同,再也找不到当年那个逍遥倜傥贵公子的影子。粗布衣裳上打满补丁,一把雨伞用了二十多年,一点油水都没有的萝卜也能吃得津津有味,他是真的做到了心至诚而无外物,登入了无上的境界。弘一法师的出家不是厌倦了俗世去换换心境那般随意,而是彻彻底底地融入了新的生命状态,成就一番“悲欣交集”的人生。   素材写作:世人若问,“可以做个艺术家而不做,为何偏去做和尚”?想必李叔同不会作答。世事哪有那么多理由,无非都是自己的选择罢了。丰子恺言李叔同“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全在“认真”二字上。做一样像一样,将事做到极致,这便是弘一法师的智慧。
  舍不断的爱国情
  语录
  “吾人吃的是中华之粟,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国难于万一,自揣不如一只狗子,狗子尚能为主守门,吾一无所用,而犹腼颜受食,能无愧于心乎?”
  弘一法师出家后舍弃红尘,颇为决断,但唯独一样始终割舍不下,那便是救亡图存之志。对其而言,皈依佛门从来都不是逃避的方式,而是为了心中更深远的执念,而祖国始终在其中占着一方天地。抗日战争爆发后,弘一法师亲笔题下“念佛不忘救国”,以此激励弟子担起救国大任。后来,他为厦门第一届全市运动大会撰写会歌,号召“健儿身手,各献所长,大家图自强……切莫再彷徨!请大家在领袖领导下把国事担当。到那时,饮黄龙,为民族争光!”慷慨激昂,催人奋进,这也是李叔同生命中留下的最后一首歌。
  除了在行动上救国救民,李叔同还在佛学理论上解释“救国”与“佛学”之关系。他曾举笔题词“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词末又跋:“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是故救国必须念佛。”可见一颗诚挚忧戚的爱国之心。
  素材写作:真正的爱国者,无须介意身份地位,不会顾及职业年龄,唯有满腔热血才显珍贵。李叔同所处之时代,炮火纷飞、故园零落,其尚能保有不负初心的使命感,处于今日盛世的我们,又有何理由只闻读书声,漠视家国事呢?
  《怀李叔同先生》节选
  丰子恺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门进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以为先生总要迟到而嘴里随便唱着、喊着,或笑着、骂着推门进去的同学,吃惊更是不小。他们的唱声、喊声、笑声、骂声以门槛为界,忽然消灭。接着是低着头、红着脸去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偷偷地仰起头来看看,看见李先生的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和爱的表情。这副相貌,用“温而厉”三个字来描写,大概差不多了。
  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看不见,其实他都知道。但他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于是这位某某同学只得站着。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罷”。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又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的人无心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他走了数十步之后,李先生走出门来,满面和气地叫他转来。等他到了,李先生又叫他进教室来。进了教室,李先生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对他和气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就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了。
  李先生用这样的态度来教我们音乐,因此我们上音乐课时,觉得比上其他一切课都严肃。同时对于音乐教师李叔同先生,比对其他教师更敬仰。那时的学校,首重的是所谓的“英、国、算”,即英文、国文和算学。在别的学校里,这三门功课的教师最有权威,而在我们这师范学校里,音乐教师最有权威,因为他是李叔同先生的缘故。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青衣像个青衣,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大面又像个大面……都是“认真”的缘故。
其他文献
今后的高考语文,对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查应该会明显加强。比如高考作文,以往强调文体的规范性,立意的准确性,材料的充实性,而今后的高考作文则会更多地强调事理分析能力,此亦即前之所言“深刻”。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因为这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就议论文写作而言,“思考”是一个关键词,它是让议论文深刻起来的前提和出发点,“分析和解释”则是它的延伸,而“思考”与“分析和解释”的对象,则是“现实生活和社
期刊
导 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发行公司: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制片地区:美国、英国  拍摄地点: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冰岛等  主 演:马修·麦康纳、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韦斯·本特利等 看电影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面临着无法生存的威胁。这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时空裂口”,通过它可以到外太空寻找延续生命的机会。一个探险小组通过这个“时空裂口”穿越到太阳系之外,他们的
期刊
你会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潜移默化中,使我在面对流逝的光阴时不再黯然,从而拥有值得回味的感动。  ——题记  分享,可以让一个人的欢乐变成一群人的欢乐。  我想和你分享一个人,一个对爱苦心孤诣、将人生活成诗篇、至死都以孩童般的心灵面对世界的人。  陌上红尘,花开花谢有几时,人生哪能尽如人意!  上天是公平的,它给了纳兰容若过人的才貌和优越的家世,于是注定他这一生波澜不断。沈从文先生曾说:“不管是故事
期刊
【梗概】“爱”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最治愈的良药和最强有力的动力。瘫痪在床的叶海涛虽然没能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但他凭借惊人的毅力,十八年如一日,点亮了留守儿童的求学之路。    叶海涛,男,1978年9月出生,是明祖陵镇明祖陵村叶桥组的一名普通村民。这位看似普通的村民竟靠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做出了让人动容的事情。他虽然身患残疾,但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一颗感恩的心,依靠自己微薄的力量,十八年如一日,
期刊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分不清哪是思想,哪是文字,只觉得思想的锋利割伤了我的眼,文字的冷笑让我狠狠地打了个哆嗦。  在困境中拍打着彼此的肩膀大声鼓励,用温暖的怀抱助长你的懦弱,人类天性要我如此,你还想怎样?  然而他说:“不如相忘于江湖。”仿佛在极寒的山顶被一盆冷水迎头浇下,我听见天性结冰的声音。所谓顶级的互助互爱,与温柔无关,只是互相映衬的心跳,有一种迢遥的感觉。  我如此想念你,但我要
期刊
高考作文,在其合乎“基础等级”要求的前提下,“深刻”往往被列为“发展等级”之首。我们衡量一篇议论文的写作水准,往往也以深刻与否作为评判标准。或许我们可以极端地认为,“深刻”这一要求,基本上是针对议论文设置的。何以言之?记叙文可以编排波澜起伏的故事引人入胜,可以描写个性鲜明的人物使人难忘;散文可以抒发喜怒哀乐与人共鸣,可以描绘山川风物与人共赏(不言而喻,不管所写为何物,切题扣题是先决条件,此为“基础
期刊
共处于涸辙而相濡以沫的鱼儿们,庄子所言,是否为你们之心声?  分别于朝野而相忘于江湖的友人,庄子所说,是否为你们之本意?  那份聚薄力以共存的珍贵情谊,真的就如此一文不值?  庄子错了吗?  庄子未错,相反,他比我们任何人都在意、珍视这份情谊。  鲍鹏山在《永恒的乡愁》中谈道:“他(庄子)当众把一切都掷在脚下,作践给我们看,并遏制不住地冷笑;而当众人散去,他又收拾起这一切,把它们拥在胸前,独自失声
期刊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狼吃羊,不是狼凶恶,不是羊软弱,而是自然法则的决断。”无论是学校联合家长安装时时监控的摄像头,还是学生为了自身隐私权而作出的申辩,都是应试教育强化的变态形式造成的结果。这件事情不怨学校和家长,也不怨学生,而该怨现有的畸形的应试教育体制,是應试教育体制“监控”了学校和学生。  应试教育体制“监控”的首先是学生。六年小学升初中有考试,三年初中升高中有中考,三年高中升大学有高考。学生
期刊
热点押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如今的课堂早已被PPT霸占,老师的板书成了稀罕物。2017年7月上旬,清华大学工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比赛——“2017年清华大学教职工粉笔板书比赛”。比赛由中国书协、中央美院的书法家当评委,共有22个分工会的近40名老师报名参赛。网友纷纷被老师的粉笔板书惊艳到:这样的黑板舍不得擦!  高校教师能写一手好字,在电子教案占据绝大多数课堂的
期刊
徐志摩的课堂不局限在小小的教室里。    据赵家璧回忆,1930年春天,学生征得徐志摩的同意,逢他上课时,就把课堂改在光华大学校园内的一座古墓前。墓前刚好有棵古槐树。上课时,徐志摩身靠古槐,学生则分坐于树阴下的石条上。头顶是满天的绿叶,小鸟儿在鸣唱。徐志摩给学生朗诵赫德森的作品《绿色大厦》和《鸟与人》,又介绍泰戈尔是如何喜爱赫德森的作品的。  课堂之外,徐志摩还通过多种途径打开学生的艺术视野。他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