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110kV变压器大盘螺栓发热处理的案例分析

来源 :电子乐园·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ad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变压器大盘螺栓发热的具体情况,通过采取螺栓紧固、螺栓更换、增加引流软铜带等措施,对某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钟罩与底盘连接螺栓异常发热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钟罩与底盘之间加装引流软铜带的方法可有效解决螺栓异常发热的问题。
  关键词:变压器;漏磁通;连接螺栓;软铜带
  0 引言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设备,变压器一侧绕组与三相正弦交流电源接通后,铁芯就会产生磁通,在运行过程中除了在铁芯中通过主磁通外,还会在钟罩、底盘、夹件、拉板等金属结构件上流过漏磁通,漏磁通通过这些结构件时就会产生损耗,当负荷增大,漏磁通同比增大,就会造成局部过热。大盘螺栓发热即为漏磁通造成结构件发热故障中的一种,若大盘螺栓温度持续升高,將会使大盘密封圈加速老化,导致变压器出现漏油等问题,严重威胁到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110kV某变电站1号主变型号SFZ7-50000/110,接线组别为YN,d11,电压比为110±8×1.25%/10.5,冷却方式为自然风冷却,1994年01月21日生产,无磁屏蔽结构,1995年07月01日投入使用。2019年6月24,日,在对变压器红外精确测温过程中,发现1号主变本体高低压侧大盘螺栓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发热。
  1 螺栓发热分析
  1.1异常发热情况概述
  2019年6月24日,红外精确测温检测发现某变电站1号主变大盘螺栓异常发热。当日室外环境温度为32℃,变压器负荷37.12MW,110kV侧电流为192.03A,10kV侧电流为2093.76A,变压器本体油温为70℃。变压器大盘的高低压侧各个螺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发热,其中低压侧发热最严重的为122.6℃,位于A、B相套管下方,如图1所示;高压侧发热最严重的为124.3℃,位于A、B相套管下方,如图2所示。
  1.2 螺栓发热情况跟踪
  为便于分析变压器大盘螺栓异常发热原因,在主变负载率相对较高的7-8月对各螺栓进行跟踪测温。
  2 螺栓发热处理
  2.1对螺栓进行紧固
  将变压器大盘全部螺栓进行紧固,结合红外测温进行检测,发现原本发热温度为82℃的螺栓进行紧固后,在经过20分钟后,温度反而上升至102℃。而且螺栓紧固力矩较大的温升比螺栓紧固力矩较小的温升多。通过这种方法的改进措施不能够降低温度,反而使温度增加说明螺栓异常发热不是因为螺栓松动造成的。
  2.2螺栓更换
  为防止变压器本体由于出厂时的设计缺陷的导致漏磁通在大盘螺栓上产生涡流,造成大量螺栓异常发热,采用导磁率相对更低的不锈钢螺栓对全部大盘螺栓进行更换。更换前后拍摄的红外成像图见图,待变压器运行24小时后,在同样的位置拍,螺栓的平均温度下降了,但是异常发热的最高点螺栓跑位了,往右边跑了5个螺栓孔位置,通过这种方法的实施,最终异常发热的最高点螺栓跑位了,说明螺栓发热并不是因为在螺栓上产生涡流而使螺栓发热的。
  2.3安装软铜带
  为彻底解决因螺栓紧固或螺栓更换带来的温度上升或异常发热的最高点螺栓跑位问题,采取在发热区域加装载流量600A以上的软铜带措施,相当于在主变压器钟罩与底盘之间并联一个电阻值远小于螺栓阻抗的软铜带,从而将流过螺栓的电流全部从软铜带上引至底盘上。最终在该变电站#1主变上共加装8条软铜带,总引流2100A以上,如下表2所示。待变压器运行24小时后,用红外测温复测,螺栓异常发热温度均在55℃以下,变压器钟罩外壳43℃,满足运行条件。
  3 结论
  通过对变压器大盘螺栓异常发热现象的长期跟踪数据,结合实际检修消缺试验和变压器漏磁理论分析,得出并验证变压器大盘螺栓异常发热的特点:
  1)大盘螺栓异常发热程度与负荷成正比,负荷越大,变压器漏磁越严重,从螺栓上流过的电流越大,发热越严重,反之亦然。
  2)螺栓发热主要集中在高低压两侧中间附近,螺栓电阻率越小,发热越严重。
  3)当把某一螺栓搭接的两个接触面打磨清洗,则该螺栓搭接电阻率更低,流过电流更大,发热更严重。
  通过在严重发热区加装8条软铜带后,该区域的螺栓的最高温度由124.3℃下降至50.3℃,大盘螺栓的异常发热现象消失,满足安全运行条件。变压器大盘螺栓发热故障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应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安全、有效、快读地解决问题。希望本方案能够给与其他单位借鉴。
  参考文献
  [1] 董其国. 电力变压器故障分析与诊断[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2] 唐新文,刘定友,沙 林,等. SLZ8-315/10.5型干式变铁心夹件连接螺杆发热分析及处理[J]. 高压电器,2008,44(2): 185?192.
其他文献
摘要:高层建筑需要严格规范消防工作要求,全面保证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建筑物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筑技术的发展,也使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方案实现了创新,与以往相比较,有着全面的提升与进步,但是,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危及到高层建筑的安全。文章主要通过对高层防火监督的分析,全面提出高层建筑消防监督工作的措施与方法,以此来全面提高高层建筑的消防工作能力水平。  关键词:高层
期刊
摘要: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电力系统供电质量和电能稳定性、安全性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应提高变电站的变电检修水平,推动变电站向科學、规范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作用及主要内容、变电站检修要点以及变电站检修的优化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变电检修,性能优化  1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作用及主要内容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对运行当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在此背景之下,建筑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就必须要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严格的控制。基于此,在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建筑企业应提高对科学管理的关注度,并制定相关策略并进行整合利用,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更具科学性。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如今,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建筑业面临的市场竞争
期刊
摘要:本文是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351kwp地面光伏方案为例,先由其地理位置获取气象资源,提出最优设计方案,得出351kwp的光伏站的效益分析和25年减少CO2排放量。  关键字:光伏电站、效益分析、CO2排放量  引言: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任务[1],国家将推动光伏发电高质量跃升发展。根
期刊
摘要:混凝土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缺的材料,其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和安全,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重点分析了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并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而在现代
期刊
摘要:在电力系统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中,主要采用高压试验方法检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及早发现绝缘损伤及绝缘薄弱点,从根本上降低电气设备故障发生率,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随着串联谐振装置应用到高压试验过程中,可切实扩大电力高压试验范围,保障试验结果高效精准,对实现电力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串联谐振装置;高压试验;应用  1串联谐振装置在电力高压试验中的应用原理及优势  
期刊
摘要: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变电站系统的日益复杂,电力项目的数量也在增加,设备维护的核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本文中,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变电站故障时出现的问题,并基于全回路法优化和改善直流接地故障的位置,不仅可以满足变电站实际运行需求,而且可以解决变电站运行维护过程中问题,降低系统维护和管理的难度,对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维护;操作研究  引
期刊
摘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三相处于对称平衡状态,变电站作为电力网络的重要节点,当站内高压设备发生非全相运行时,对变电站以及电力系统都会产生影响。文章从某变电站设备非全相运行典型案例出发,分析了变电设备非全相运行对一、二次设备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非全相运行  1、引言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三相对称,变压器中性点电位为零。电力系统发生非全相运行情况时,变压器中性点会产
期刊
摘要:当前,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非常快速,实施确切的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技术能够给高比例的光伏接入之后对系统的可靠平稳运行和经济性提供了十分关键的保障。而如今我国在光伏发电出力预测的技术上相关研究依旧身处普遍研究环节,本篇文章总结归纳了对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技术展开的研究结果。最开始介绍了光伏发电预测的作用分析,接着阐述了影响光伏发电的各种因素,最后分别整理说明了目前广泛运用的预测措施及技术、预测成效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所应用的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已,进入数字化。通过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可以对变电站继电保护进行全面、有效、精确的测试,为变电站继电保护有效应用创造条件。相比与传统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的系统结构变化较大,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也有所调整,相对的,为保障电站的正常运行,对继电保护系统的测试项目及测试手段也随之更新。基于此背景,本文就对数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