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S1调节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1(carbamoyl phosphate synthetase 1,CPS1)在生理状态下是肝脏特异性蛋白,表达于肝脏线粒体内,催化尿素循环第一步反应,是肝脏发挥解毒功能的关键酶之一,其表达和活性受多因素调控。病理状态下,CPS1在原发性肝癌、非小细胞肺癌、小肠癌、结直肠癌、脑胶质瘤、膀胱癌等恶性肿瘤中亦存在不同程度的上调或下调,并在不同肿瘤中发挥不同功能,主要通过调节物质代谢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并影响患者预后。本文针对CPS1蛋白结构和功能、表达和调控以及CPS1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胸苷激酶1(TK1)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SCLC患者64例(SCLC组)、NSCLC患者60例(NSCLC组)以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上述各组以及SCLC不同分期、不同化疗时间点、不同疗效患者五种肿瘤标志物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五种肿瘤标志物对SCLC的诊断效
目的:探究70岁以上非手术治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治疗前外周血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与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及意义,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组115例老年NSCLC患者,并选取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淋巴细胞、血小板、D-D水平,分别按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TNM分期、ECOG评分、吸烟指数、BMI、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IL-17的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5例肺癌组织和15例配对远癌正常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的IL-17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肿瘤组织浸润淋巴细胞中IL-17A显著高于远癌正常组织(P<0.0001),肿瘤组织中浸润产生IL-17的CD3+CD4+T细胞(Th17)(P<0.001)、CD3+CD8+T细胞(Tc17)(P<0.001)、γδT细胞(γδT17)(P<0.0001)均高于远癌正常组织;肺癌患者肿瘤组织浸润Th17和
目的:观察小檗碱联合阿霉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培养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CCK-8检测不同浓度阿霉素和联用小檗碱后细胞的存活率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300、hSIRT-2、H3K56ac蛋白表达情况;细胞划痕实验、侵袭小室法检测药物对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阿霉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相同浓度阿霉素联合终浓度80μmol/L盐酸小檗碱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阿霉素(P&
目的:探讨miR-34b在HPV阳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HPV阳性宫颈癌组织标本和35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miR-34b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患者诊断、预后的价值.结果:miR-34b在HPV阳性宫颈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49,P0.05),与患者的肿瘤大小、FIGO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96、5.925、5.8
目的:抗体药物治疗是目前癌症治疗中很有前景的一种方法,利用前期实验得到的MLAA-34纯化蛋白作为抗原,在噬菌体抗体库中进行筛选得到抗MLAA-34的单链抗体,进行测序并鉴定其亲和力。方法:包被纯化的MLAA-34抗原蛋白于96孔板上,封闭过夜,加入1×1012 cfu噬菌体抗体库,4℃结合4 h,洗脱,洗脱后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TG1扩增,经过3轮淘选,淘选得到的克隆再进行Phage-ELISA的鉴定,筛选得到阳性克隆。结果:纯化的MLAA-34作为抗原,经过在噬菌体抗体库中的3轮固相筛选,噬菌体的回收
目的:探讨c-Myc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和qRT-PCR检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Myc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胃黏膜细胞GES-1和人胃癌细胞HGC-27、AGS、SGC-7901中c-Myc的表达;HGC-27细胞转染siRNA-NC和siRNA-c-Myc。48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
目的:探究反义长链非编码RNA HOXC13-AS(lncRNA HOXC13-AS)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本院进行手术切除的73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切除的癌组织作为试验组,同时取同一患者的癌旁(距肿瘤边缘>2 cm)组织作为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HOXC13-AS表达情况;分析lncRNA HOXC13-AS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lncRNA HOXC13-AS表达情况对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情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重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自然杀伤细胞表达水平及对营养状态、全身炎性反应、术后恢复状态的影响。方法:126例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实验组)62例,肠外营养组(对照组)64例。实验组术中经改良方法将三腔管置入理想位置,保证维持减压通畅且可行空肠营养,术后第1天滴注温生理盐水并静脉给予全肠外营养,第2天开始以三腔空肠营养管持续滴注肠内营养混悬液(SP),对照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营养支持共7天。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营养指标、炎性反应指标及自然杀伤细胞的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apatinib,YN968D1)单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检索Embase、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使用RStudio-3.5.1对纳入资料进行累积率的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文献1260篇。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94篇,包括118篇中文文献和76篇英文文献,总病例数为6740例。结果显示,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胃癌、肺癌、乳腺癌、大肠癌、肉瘤的6个月PFS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5%、26%、31%、24%、50%;单药治疗晚期肺癌、乳腺癌、大肠癌、肉瘤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