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的“考校”思想及其启示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h1978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试评价是学校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组织方式及结果运用科学合理,则发挥积极的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反之则产生阻碍作用。《学记》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是我国古代最早且体系严密的教育论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考试评价思想,对当下学校教育考试改革和学生评价方式变革有重要借镜作用。
  [关键词]《学记》;考试;学生评价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本教育学”,也是“世界上一篇很早、很全面的教育文献”[1]。《学记》微言大义,虽然通篇只有1229字,但却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育和教学制度、教学原则和方法、教育管理、教师的作用和条件等丰富的内容。古今对《学记》研究和讨论的硕果累累,但多从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作用等角度解读,尤重通过教学方法上的诸多格言来探讨其蕴含的教育思想,从学校教育考试评价的视角探析还较为鲜见。
  一、《学记》的教育考试评价思想解读
  《学记》是早期儒家学派的教育理论概括和教育实践总结,傅任敢先生将其内容分为“古代教育现实的反映”“作者对于教育的意见”“出于一般的传述”三种成分[2]。傅先生倡议实事求是地对《学记》进行估价,“既不可以估计不足,也不可以过分夸大”[3]。陈桂生先生将《学记》分为“学”理(1-3章)、“学”规(4-7章)、“教”法(8-11章)、“师”道(12-15章)、“学”道(16-20章)五个部分,认为《学记》“所载固非全属事实,” 但它“关于大学的带有结构性的见解,较诸由片言只语无序编排的《论语》, 更能显示古代教育的情境”[4]。
  《学记》开篇从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两个方面论述了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化民成俗”“建国君民”)。进而以托古的方式,拟出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学制系统,即“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接着,以“大学”为模式提出了学校教育计划(包括考试评价制度),对“大学”的“考校”制度做出了明确的记载和评述。
  《学记》的考试评价思想,集中体现在原文第五节:“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5]
  《学记》的“考校”之制,可用下表展示[6]: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记》已经将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进程和考试评价结合起来,而且其考试评价思想呈现出“德行与道艺结合、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思想光辉[7]。陈桂生先生认为,《学记》的考校之制, “可谓开后世依‘考程’间接定‘学程’先河”[8]。难能可贵的是,两千多年前的《学记》明确提出了考试与评价的仪式和时间问题,“大学”开学、教官视学有严格的仪式要求和时间限定。“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官吏要穿着礼服,备办祭菜,举行祭祀。“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为了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从容学习,教官不到夏祭以后不去考察学生的成绩。
  二、朴素的教育考试评价思想
  《学记》对“大学”的教学计划和考试评价进程做了系统设计,明确了教学任务和教学进程,提出了隔年检查学生学习成效的内容和形式,强调学校教育要兼顾学生的学业知识和品德修养,并重视学生能力的考查,“大学”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活动,而非随意松散的状态。从考试评价的功能上看,《学记》所描述的考试评价制度包含了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斷性评价三种评价。可见,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已形成了一套有意识的、古朴的教育考试评价制度。
  1.考试评价的时间。《学记》提出“大学”的学制为九年,隔年进行考试评价,共分“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学记》设计的“考校”机制,一是将学校教育考试置于教学过程中进行,在学生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和品德修养正在形成但还未完全形成之时穿插进行,即形成性评价。二是在教学过程结束时也进行考试评价,即终结性评价,明确提出“小成”和“大成”的标准。三是这种“考校”制度将学校教育的连续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统一起来,学生达到一定发展水平方才进行下一阶段教学,即诊断性评价。这三点与当前的学校教育考试评价改革方向是吻合的,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进行考试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水平,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为教师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为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和进程提供依据,有助于做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从而有助于实现考试评价的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功用。
  2.考试评价的内容。《学记》中既提出整个教学过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小成”和“大成”),也提出了隔年具体的教学目标(“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和“强立而不反”),其考试评价内容极为丰富。《学记》为“大学”审定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和考试评价内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离经”“博习”“论学”“知类”)、学习合作能力和技能(“乐群”“亲师”“取友”“通达”),以及相关的情感因素(“辩志”“敬业”“强立而不反”)。这个配置,重视“立志”教育,强调循序渐进和乐群取友,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障,能够较为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素质。
  3.考试评价的方法。《学记》的“考校”思想,强调“德行”与“道艺”并驾齐驱,将学业知识和品德修养并重,从“离经辨志”到“强立而不反”的过程,强调藏息相辅、劳逸结合,“德育和智育总是密切地联系着”[9]。《学记》所载的考试方法兼具学业考试和品德考察,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而不只是考察对书本知识的记诵,以“分数”论英雄。《学记》中的考试评价方法,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规范性要求,有助于师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无论从时间、内容上看,还是从方法上考察,《学记》呈现出一套有意识的、古朴的考试评价制度。《学记》的“考校”思想以教育目标为核心,考试评价与教学相辅相成,注重德育和智育、认知和情感的统一,考查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将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相结合,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使教师明确了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学校因材施教提供了保证,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摆正学习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对今天的学校教育考试和学生评价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三、《学记》“考校”思想的启示
  考试评价是现代社会育人、量人、选人的重要机制,教育考试评价是学校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教育考试和学生评价是培育人才的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然而,考试是一把利弊兼具的“双刃剑”,在考试正面功能充分发挥的同时,其消极影响也日渐显著。目前的高等学校考试评价方式还存在诸多令人遗憾的地方:如考查内容偏重于书本知识,轻视对能力的考核,品德考察局限于卷面分数;考试模式单调,以传统的纸笔测试为主,尤其是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难以准确评定学生课程学习后所形成的能力、素质,即增值性评价缺位。“教师讲课件,学生拍课件,考试背课件”的教学考试怪圈屡见不鲜,既达不到评定学生真实学习水平的目的,也难以检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学记》的“考校”思想启示我们,学校教育考试评价改革,要充分利用好考试对教学的评估与监督作用,配合教学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考查,以强化能力培养的效果。
  学校教育考试“唯分数论”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但学校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本身的问题是不能推卸、不可回避的。教育评价改革是促进育人方式变革的关键因素,要“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质量关,克服单一评价指标,强化综合素质评价,充分挖掘和利用考试数据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建立‘评价-反馈-改进’育人体系”,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10]。学校教育要注意改革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推进考试制度改革,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题类型、考试时间等,突出考查学生多种能力、综合素养,可以有效地避免“应试教育”。学校教育必须要改变“以分数为本”,特别是单纯的知识记忆性考试的错誤倾向,树立正确的分数观、全面的评价观,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完整、科学的考评体系和操作平台。
  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静待花开”的教育环境,全民考试评价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破“五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考试评价不是目的,它只是教育的一个环节、一种方法,学校教育考试评价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学习与成长、提升教学质量,而非其他。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就学校教育考试评价而言,在内容上,应注意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发设计不同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评价标准,构建递进的、分层分类的教育考试评价体系。在方式上,要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考试的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要善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将比较繁琐的终结性评价变为持续跟踪的形成性评价,深度挖掘海量数据之间的横向、纵向关系,深刻揭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特点、优势、潜能与不足”[11],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智慧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2][3]傅任敢.《学记》译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1,2,1.
  [4][6][8]陈桂生.《学记》纲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68-74.
  [5]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97-98.
  [7]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
  [9]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9.
  [10]钟秉林,等.教育考试“十四五”发展愿景笔谈[J].中国考试,2021(1):1-24.
  [11] 杨鸿,等.大数据时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论、价值与实践导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8(1):27-34.
  作者简介
  刘涛,男,汉族,1985年9月生,陕西山阳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西部外语教师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硕士,研究实习员。
  西安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青年项目)“名师的教学主张——以省级教学名师为样本”(项目编号:18XWC05)
其他文献
摘要:铁山港区海水养殖地点主要位于铁山港湾和营盘深水网箱功能规划区,既有传统的木架结构网箱、HDPE圆形塑料结构网箱,也有方型钢架结构网箱,这三种养殖方式是当前最主要的海水鱼类养殖方式。目前全区域的海水网箱的养殖面积已经超过32万平方千米,养殖网箱也达到了4500余口,养殖户也呈现逐年增长的状态,达到305户,像金鲳鱼、石斑鱼等鱼类的产量也是与日俱增,目前已经成为广西沿海地区最大的网箱养殖生产基地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压力容器制造技術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压力容器的质量问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这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求每一位负责人做好自己的工作,严格把关每个细节问题,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为了提高我国压力容器的整体水平,就要压力容器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压力容器制造;问题;对策  前言  目前,制造业对压力容器的需求量比较大,是其中的重要设备。因此
期刊
摘要:现如今,消防安全问题也愈发获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致使火灾产生的因素较多,其中因素还往往具备着复杂性特征,所以,对于消防部门来说,务必要深入分析消防救灾之中灭火的主要原理,还需明晰各种火灾事故所需运用的不同灭火方式,这样在发生火灾时,则能够迅速实施救灾,在最大程度上控制火势的蔓延。基于此,本文就对于消防救灾中的灭火原理和灭火方式进行了有效分析。  关键词:消防救灾;灭火原理;灭火方式;分析  
期刊
摘要:本文重点探究支吊架在压力管道安装和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着重注意的安全事项,使施工人员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避免支吊架的缺失或者自身腐蚀老化等问题对压力管道安全运作构成威胁。  关键词:压力管道;安装;检测;支吊架  前言:压力管道的施工检与后期检测会用到支吊架等附属设施,支吊架在压力管道维修或者改造过程中必不可少,虽然数量不大,但是可以为压力管道的正常运作提供安全保障。但是在现实的施工过
期刊
[摘要]人的问题,是当今国内外理论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毋庸置疑,人人都渴望幸福,正是因为人们对幸福的不断追求,才逐渐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幸福的概念有很多,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对于大学的人而言,练就过硬本领,为祖国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就是我们的幸福,只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才能全身心投入祖国建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大学 幸福观 人生价值  生存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总是在追寻幸福是
期刊
摘要:水冷壁管高温腐蚀区域易产生横向裂纹,严重威胁电站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水冷壁高温腐蚀区横向裂纹引发亚临界锅炉水冷壁爆管事故,最终导致非计划停机事故。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区的横向裂纹产生因素较多,如锅炉启停、水质、运行控制等。由于横向裂纹产生机理及扩展原因复杂,现场检验检测条件有限。因此,当前急需加强对电站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区横向裂纹产生、扩展原因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工作。
期刊
摘 要:为了实现热负荷波动时室内温度恒定的目的,从而达到节能宜居的要求。本文结合具体房屋围护结构参数与现行规范确定了室内热负荷计算方法,根据暖气片散热量建立室内动态热平衡方程,搭建室内温度PID控制系统。仿真结果显示,通过每小时调节供暖系统水流量,所研究的房间温度将在11小时左右达到期望值20℃并稳定维持,降低了供暖能耗。  关键词:热负荷,动态热平衡方程,PID控制  Abstract: In
期刊
【摘要】新闻宣传工作与提升本单位发展能力,浅显地说是“体用关系”,进一步犹如“猪”与“糠”的关系,无“猪”则“糠”不能显其“用”,无“糠”则“猪”不能育其壮。更深层次犹如中医气与血之关系。气血协调平衡,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当然,也犹如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关系,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不可偏废,要做到“两手抓”,两个都要硬。  【关键词】体用;两手抓;偏废;精气神
期刊
【摘要】绩效考核最早起源于英国,我国的绩效考核起步于改革开放时期,最初被我国广东沿海地区的大型企业所应用。绩效考核的本质是一种过程管理1,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与员工、客户与供应商的共同成长,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持续循环发展。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在推行绩效考核,但真正应用的好的企业并不多见,基本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研究探索建立一套既具操作性又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管理体
期刊
摘要:在当前地下车库火灾控制工作中,由于地下车库存在疏散难、火势蔓延快以及通排风困难等相应的状况,使得对应的消防救援工作很难高效的开展。总体来说,针对地下车库的消防管理工作,主要是实现对火灾有效的预防管控。在该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针对现有的地下车库消防设计工作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根据消防管理的工作需求来开展针对性的消防设计工作,提高地下车库消防应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简要对地下汽车库的火灾控制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