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级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在全球蔓延,进入2009年,情况并没有好转。中国在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也未能幸免。残酷的现实,促使人们深入思考导致危机的原因和怎样摆脱危机的困扰。最近,我重读了吴敬琏先生《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一书,或许从中找到一些答案,那就是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
[关键词] 法治 市场经济 呼唤 建立
一、什么是法治的市场经济
法治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形态,从一般语法角度分析,“法治的”是来修饰市场经济的,它是定语。所谓法治,在中国现代语境下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首先,法治之法律完全不同于人治之法律,法治国家的法律被视为“公意”之集合,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中形成,是良好的法律;另外,法治的核心是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办事也是法治的最基本原则;最后,法治的关键在于制约权力,权力拥有者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
用法治来约束市场经济,使市场经济处于法治的背景下,这就是吴先生所说的法治的市场经济,它有两个要点:
一是市场经济有好坏之分,好的市场经济就是法治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市场经济相对的是法治不行、公权不彰、腐败蔓延、“黑道”盛行的权贵资本主义。好的市场经济是以法治为主导,坏的市场经济就是以“权贵”为主导。
二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关键是转变政府的职能,使政府权力受到约束和监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在市场经济中自由配置,这是我们常说的“看不见的手”。同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市场经济中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点也成为市场经济的普适性法则。在当下中国,政府对市场干预异常强大,有时,国家这只手更多去管资源配置、抢利益、追效益,扭曲了市场经济发展。因此改变政府职能,建立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就成为法治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为什么要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了“最好的时期”、“光明的季节”和“希望的春天”,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我们经济在高歌猛进的同时,改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得以四处蔓延,经济改革的同时,政治改革更加不乐观,我们的各级党政机关正在做许多不应该由他们做的事情。这样就导致了改革的两种前途严重的摆在我们的面前:一条是政治文明下法治的市场经济道路,一条是权贵资本主义道路。而且后者来势更加咄咄逼人,它对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威胁也是不言而预的,吴教授作为一名一直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己任的志士,不会容忍权贵资本主义的到来,他呼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切实推进改革,呼唤公正法治的市场经济。
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另一隐含原因是法治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基于当下中国的市场经济情况,引入法治的概念是必要的。法治可以被用来支持现代市场交易,更可以用来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加稳定、透明和预见性高的制度环境。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下,法治可以为我们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一套很好的制度保障。
三、怎样达成法治的市场经济
中国的现状必须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但法治从何而来?怎样达成法治的市场经济?吴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首先是政治体制改革应当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我国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在增长模式上的问题。我国主导的产业,都是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它们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因而附加值低。我国要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变,要点有三:加快科学和技术进步,力促自主创新;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吴先生的这些观点对于当下世界范围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
要实现法治的市场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更加重要。吴先生常引用邓小平的话:“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西方国家增长模式的转型,主要依托于宪政民主体制,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也必须以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的现代化为前提。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猖獗,也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其次,要完善我们的法律和司法层面。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特别是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树立法治观念;宪法高于所有人的意志,要依据国家宪法建立透明的法律体系;要完善司法体系,实现独立审判和公正执法;要通过法治切实保证公民的基本权益。
最后,经济学界和法学界的联盟。过去30多年里,中国经济有高速在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市场竞争导致贫富分化、利欲熏心、商品价格不受控制,这些问题远远不是经济学家所能解决的。中国改革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立法和维权,实现经济学家所提倡的个人产权、自由竞争等市场经济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关注法学家界,使经济学家和法学家达成联盟,共同为实现法治的市场经济而努力。
前几天正好听到北京大学苏力教授的一次讲座,题目为“法治的中国语境”。他在谈到法治的中国经济语境时,说到:“当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因为从书上、从国外了解到法治的好,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法治。就像一个人从年少长到成年之后,不是因为听说爱情美好而向往爱情,而是人成年之后本身需要爱情。”我想他这一番话很好地映证了吴先生的观点,当下中国的市场经济已发展到需要法治的阶段,金融危机爆发更为我们呼唤法治提供了一个契机。真正实现法治的市场经济,这是吴先生晚年最大的梦想,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 法治 市场经济 呼唤 建立
一、什么是法治的市场经济
法治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形态,从一般语法角度分析,“法治的”是来修饰市场经济的,它是定语。所谓法治,在中国现代语境下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首先,法治之法律完全不同于人治之法律,法治国家的法律被视为“公意”之集合,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中形成,是良好的法律;另外,法治的核心是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办事也是法治的最基本原则;最后,法治的关键在于制约权力,权力拥有者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
用法治来约束市场经济,使市场经济处于法治的背景下,这就是吴先生所说的法治的市场经济,它有两个要点:
一是市场经济有好坏之分,好的市场经济就是法治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市场经济相对的是法治不行、公权不彰、腐败蔓延、“黑道”盛行的权贵资本主义。好的市场经济是以法治为主导,坏的市场经济就是以“权贵”为主导。
二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关键是转变政府的职能,使政府权力受到约束和监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在市场经济中自由配置,这是我们常说的“看不见的手”。同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市场经济中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点也成为市场经济的普适性法则。在当下中国,政府对市场干预异常强大,有时,国家这只手更多去管资源配置、抢利益、追效益,扭曲了市场经济发展。因此改变政府职能,建立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就成为法治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为什么要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了“最好的时期”、“光明的季节”和“希望的春天”,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我们经济在高歌猛进的同时,改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得以四处蔓延,经济改革的同时,政治改革更加不乐观,我们的各级党政机关正在做许多不应该由他们做的事情。这样就导致了改革的两种前途严重的摆在我们的面前:一条是政治文明下法治的市场经济道路,一条是权贵资本主义道路。而且后者来势更加咄咄逼人,它对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威胁也是不言而预的,吴教授作为一名一直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己任的志士,不会容忍权贵资本主义的到来,他呼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切实推进改革,呼唤公正法治的市场经济。
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另一隐含原因是法治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基于当下中国的市场经济情况,引入法治的概念是必要的。法治可以被用来支持现代市场交易,更可以用来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加稳定、透明和预见性高的制度环境。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下,法治可以为我们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一套很好的制度保障。
三、怎样达成法治的市场经济
中国的现状必须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但法治从何而来?怎样达成法治的市场经济?吴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首先是政治体制改革应当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我国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在增长模式上的问题。我国主导的产业,都是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它们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因而附加值低。我国要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变,要点有三:加快科学和技术进步,力促自主创新;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吴先生的这些观点对于当下世界范围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
要实现法治的市场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更加重要。吴先生常引用邓小平的话:“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西方国家增长模式的转型,主要依托于宪政民主体制,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也必须以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的现代化为前提。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猖獗,也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其次,要完善我们的法律和司法层面。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特别是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树立法治观念;宪法高于所有人的意志,要依据国家宪法建立透明的法律体系;要完善司法体系,实现独立审判和公正执法;要通过法治切实保证公民的基本权益。
最后,经济学界和法学界的联盟。过去30多年里,中国经济有高速在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市场竞争导致贫富分化、利欲熏心、商品价格不受控制,这些问题远远不是经济学家所能解决的。中国改革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立法和维权,实现经济学家所提倡的个人产权、自由竞争等市场经济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关注法学家界,使经济学家和法学家达成联盟,共同为实现法治的市场经济而努力。
前几天正好听到北京大学苏力教授的一次讲座,题目为“法治的中国语境”。他在谈到法治的中国经济语境时,说到:“当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因为从书上、从国外了解到法治的好,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法治。就像一个人从年少长到成年之后,不是因为听说爱情美好而向往爱情,而是人成年之后本身需要爱情。”我想他这一番话很好地映证了吴先生的观点,当下中国的市场经济已发展到需要法治的阶段,金融危机爆发更为我们呼唤法治提供了一个契机。真正实现法治的市场经济,这是吴先生晚年最大的梦想,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